深圳翠竹公园文化广场_第1页
深圳翠竹公园文化广场_第2页
深圳翠竹公园文化广场_第3页
深圳翠竹公园文化广场_第4页
深圳翠竹公园文化广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深圳翠竹公园文化广场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以前,深圳到处是山坡和丘陵。今天大部分的山坡低洼地带被移走或填平,原始的地貌已很难在新的城市格局中看到。翠竹公园的基地是城市中心为数不多的仍部分保留原始地形植被的地方,45hm2的基地坐落于人口密集的深圳早期城市中心罗湖区。由于与周边街道缺乏联系性,该区域在飞速发展变化的城市里有如一颗暗藏的明珠,至今仍不广为人知。公园以北一片6 000m2的空地,东邻安静的住宅区,西边是一个卷烟厂,有利于新建一个公园入口连接到安静的居住区北部街道。该地块的产权实际上属于临近的一个住宅区,由于区域规划控制,地块不能做商业或居住用途,只能做绿地

2、,经市政当局与开发商协商后,后者同意将空地用作开放的公共空间连接到计划新建的翠竹公园入口。基地形状不规则,由北至南坡度高差有13m,设计计划3项主体工程。1)毗邻北部街区的公共文化广场,底部是停车场。2)一条折线形开放长廊连接下方的广场和山顶的公园新入口。3)在山地与原始挡土墙间修建一系列梯状种植台地。 广场高出街道地面约3m,这个半开放的广场采用了传统中式园林典型的庭院形式,遍布的竹岛群为孩子们提供了捉迷藏、做游戏的地方,也为老人们围合出下棋、打太极以及音乐表演的场所。西墙的开口处,一条对山开放的廊子伸入墙后寂静的庭院,供人们饮茶冥想。步行道从这里穿过树林延伸到山顶新的公园入口处。从庭院东北

3、角出发,一条折线形开放长廊蜿蜒于山边,通向山顶。长廊顺原始的挡土墙而建,满足登山者遮阳避雨的需要。既遮掩了从公园里看过去并不雅观的墙体,同时又最大限度保留了长廊以西的景观空间。折线形廊子与墙之间形成一系列三角形空间,重新界定了公园的东侧边界。 竹、花和树通过这些空间界定形成一幅幅中国画,行走于廊子中,步移景异,这种系列性的空间体验正是中国传统园林精髓所在。长廊沿山体逐级抬升,把狭长的坡体切割成各式形状的种植台地,如同山地农夫在梯形田间种植庄稼,这些“田地”也可以栽花种草,甚至农作物,同时鼓励和引导附近居民和孩子们来参与体验种植的乐趣,最大程度吸引公众来参与社区绿地的创建与维护。沿着台地向上,最

4、后到达一片竹林,在这里,长廊的尽头变作开放的回廊,正是极佳的观景之处,但见竹影婆娑、驻足远眺、风光旖旎。从这里转左,便到翠竹公园的新北门了。翠竹公园是一个具有延续性的、多样化的,甚至给人带来具神秘感空间体验的现代中国园林。从繁闹的街区生活到活跃的田园实践,再到竹林田地间的空间活动,也是从城市到乡村,从开放空间到隐秘空间的自然过渡,正符合人们内心深处回归山野,远离尘嚣的渴望,公园设计的即是一段精神的回归之旅以及对“自然居”这一中国传统文人雅士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种空间阐释。这里,是建立一条连接大自然与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的现代城市的纽带。深圳正致力于建设一个更为合理的公共空间体系。在全市范围里创建各式大大小小的社区公园和文化广场,在服务于本地居民的同时也吸引着来深圳观光的旅游者。比例与尺度景观长廊依着公园内的地势起伏产生高低变化,在尺度上更为接近人的活动比例,同时建筑的造型并非“鹤立鸡群”,而是更为注重与周边景观环境尺度的协调和融合色彩与材料长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