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教材说明及全部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教材说明及全部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教材说明及全部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教材说明及全部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教材说明及全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教材说明及全部教案单元教材说明一、内容安排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3.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4.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三、教学重点商的小数点的处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和循环小

2、数。四、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所涉及的数的含义和算理。五、课时安排:11课时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课时2.一个数除以小数.3课时3.商的近似数.1课时4.循环小数.1课时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课时6.解决问题.2课时7.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三单元第1课时 主备: 授课教师: 课 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1、“做一做”、练习六的第1、2题。教学目标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

3、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善于导学二次备课一、旧知回顾1.用竖式计算。1255=41632=258=138015=(1)分组每组指定做一小题,独立完成,指名学生上黑板板演。(2)交流展示计算过程,集体订正。(3)重点说说:1255是怎样算的?2.导入新课:同学们学习整数除法的知识真不错。这节课我们就用掌握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小数除法。先学习简单一些的小数除以整数。(出示课题)二、自主学习认真看课本第24页的例1,并思考:1.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题意,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2.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4、3.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可以列竖式计算吗?4.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课上互学1.说一说:通过自主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谁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2.交流并补充。3.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你对刚才交流汇报的知识有什么质疑?)课上群学师生互动,探索新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你能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出示例1情境图: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提问:要求王鹏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44=2.探索计算方法。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1)这

5、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比,有什么不同?(2)被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学生汇报。方法一: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再计算。但在算22440时要遇到除不尽的问题。方法二:把22.4千米化成22400米,再计算。老师板书出学生的思考过程: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方法三:直接用小数计算。师:比较三种办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方法三好,因为它比较简单。)师:那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种简便的算法。指导学生列出竖式后,教师用纸盖住被除数小数点后面的4,问学生:这样的计算会吗?学生算出来(见左下图)后,提问:这个余下的2表示什么呢

6、?生:表示2个一。这时把盖住的纸揭去,并且把小数点后面的“4”写在“2”的后面(见上中图),问学生:这个24又表示什么呢?学生讨论后回答:表示24个十分之一。师: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应该是多少呢?生:每份是6个十分之一。师: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生: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见上右图)。师: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和把22.4千米化成米计算的结果相同吗?说明了什么?生:说明这道题的结果是正确的。师: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生: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是对齐的。师:再把22.44和2244进行比较,你发现它们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7、?(把两道题的竖式放到一起便于学生比较)小结:除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做22.44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师: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小结:(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2)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巩固练学1.完成课本第24页的“做一做”。2.完成课本第26页练习六中第2、5题。反思拓学一、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可以提出来大家探讨。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了我们的类推能力、分析能力。知道了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二、拓展提高 双休

8、日爸爸带小勇去登山。从山脚到山顶全程有7.2km,他们上山用了3小时,下山用了2小时。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第2课时 主备: 授课教师: 课 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例2、例3和“做一做”、练习六第5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教学重点“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再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添0再除”两种类型的算理

9、。教学难点“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再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添0再除”两种类型的算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善于导学二次备课一、旧知回顾1.口算。5.55=7.42=9.33=140.5=0.123=12.55=2.笔算下面各题。19.67=16.812=2.2515=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3.导入课题:通过例1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王鹏每周的晨练情况,那他爷爷每天的晨练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用小数除以整数的知识来计算。(出示课题)二、自主学习认真看课本第25页的例2并思考:1.从题目中你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2.根据

10、题意列出算式,观察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特点?3.除数是整数,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应怎样除?4.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注意什么?课上互学1.说一说:通过自主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谁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2.交流并补充。3.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你对刚才交流汇报的知识有什么质疑?)课上群学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学习例2。(1)出示例2:王鹏的爷爷计划16天慢跑28km,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3)指名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2816=(4)探究计算方法。这个题是一道整数除法应用题,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发现问题:商1后,余数除以被除数不够除,怎么办?后面的商应

11、写在哪一位上?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分析: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12化成低一级单位再除,即把12个一变成120个十分之一,就在12后加上一个“0”,商就应该在十分位上,表示7个十分之一;但是还有余数8,表示8个十分之一,除以16又不够除,把8化成低一级单位再除,即把8个十分之一变成8个百分之一,就在8后加一个“0”,再在商的百分位上商5,表示5个百分之一。归纳: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5)教师板书: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要在后面添0继续除。(6)观察思考。师:看一看,百分位上还有余数吗?(没有了。)讲述: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了,叫除尽。小结:如果除到被除数

12、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想一想:我们曾经学过整除,思考一下整除和除尽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7)即时巩固。完成课本第25页“做一做”中的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请3名学生板演,并说清算理。2.学习例3。(1)出示例3:王鹏每周计划跑5.6千米,他平均每天要跑多少千米?(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3)指名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5.67(4)探究计算方法。组织讨论:这道题与例1比,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被除数整数部分不够商1。)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可以商0。)商的整数部分为什么要商0?联系以前学过的商中间和末尾有零除法。(得到

13、的商是不够1的小数,因而要在整数部分写“0”占位。)老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讲解: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点上小数点后再除,以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位上写“0”占位。巩固练学1.完成课本第25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分析、讲评。2.完成课本第26页练习六中第3、9题。反思拓学一、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结:(1)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2)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点上小数点后再除,以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位上写“0”占位。二、拓展提高五(

14、1)班有班费24.2元,同学们卖废品又得到16.4元。用这些钱正好可以给小书架买28本少年科技,也可以正好买58个毽子。(1) 一本少年科技多少钱?一个毽子多少钱?(2)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第3课时 主备: 授课教师: 课 题一个数除以小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例4、“做一做”和练习七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初步掌握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理及应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15、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善于导学二次备课一、旧知回顾1.根据246=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2.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算出来的?(商不变的规律)什么叫商不变的规律?3.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出示课题)二、自主学习认真看课本28页例4并思考:1.从题中你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2.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课上互学1.说一说:通过自主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谁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2.交流并补充。3.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你对刚才交流汇报的知识有什么质疑?)课上群学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学习例4。(1)出示例4情境图:奶奶编“中国结”,编一个要用0.8

16、5米丝绳,这里有7.65米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师:图上有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应该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并交流。教师板书:7.650.85=(2)探索计算方法。提问:(1)这个除法和我们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答,以前学习的除数是整数,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2)如果能把这个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我们就会算了。能不能把它转化成一个数除以整数的除法呢?如果能,该怎样转化?转化后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找到解决的方法,再小组交流意见。学生交流汇报。方法一:把题中的米改成厘米。0.85米=85厘米7.65米=765厘米方法二: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

17、扩大100倍。师:这两种方法都很不错,下面我们重点要研究第二种方法。提问:(1)为什么要把除数和被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呢?(引导学生说出把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后,除数就变成了整数,为了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扩大到原来的100倍。)(2)这样转化,竖式该怎样写?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7.650.85写成竖式,边写转化过程边讲解,并用虚线框起来。提问:把小数0.85扩大到它的100倍,就是把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向右移动两位)教师重新写出7.650.85的竖式,边复述讲解边示范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及没有用的“0”划去。(3)归纳小结。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想一想:一个数除以小数,可以

18、先怎样?再怎样?小结:先把除数扩大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再按整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巩固练学1.完成课本第28页的“做一做”。全体学生做,指定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学生汇报:先移动小数点,使除数变成整数。2.完成课本第30页练习七的第6题。反思拓学一、全课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方法,先去掉除数的小数点,看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法则计算。二、拓展提高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2.根据商不变规律填空。0

19、.580.25=()250.1751.5=()150.180.6=()60.0250.5=() ()3.计算下面各题。5.040.280.540.182.250.454.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109.02平方米,它的宽是6.9米,长是多少米?5.在抗雪灾的斗争中,需要把542.5吨的煤运往灾区,一辆大卡车只能装载重17.5吨的煤,问用这辆大卡车需多少次才能运完?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第4课时 主备: 授课教师: 课 题第4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2)教学内容教材第29页例5、“做一做”,练习七的第5、6、7、8、10、11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2.培养学生

20、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转化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教学难点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善于导学二次备课一、旧知回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用竖式计算。(1)1.260.28(2)12.62.8全班齐做,指定2名学生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这两个题是怎样算的?3.导入课题。通过刚才的练习,说明同学们对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得还不错。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数除以小数。(出示课题)二、自主学习认真看课本第29页的例5并思考:1.从题中你得到什么数学信息?2.被

21、除数的位数不够怎么办?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计算的?课上互学1.说一说:通过自主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谁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2.交流并补充。3.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你对刚才交流汇报的知识有什么质疑?)课上群学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学习例5。出示例5:12.60.28=学生尝试计算,发现问题。提问:想一想这道题该怎样计算?有什么问题?学生汇报遇到的问题:被除数只有一位小数,除数有两位小数,把被除数12.6和除数0.28同时扩大到100倍时,被除数12.6的位数不够。小组讨论:当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怎么办呢?(在末尾补上“0”)补几个“0”?根据什么来确定补“0”的个数?引导总结:被除

22、数中只有一位小数,除数中有两位小数,要想把除数变为整数,就要把被除数和除数中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两位,也就是使其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如果原来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末尾用0补足。所以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中的小数点也要相应的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少几位就补几个。学生按照上面讨论的方法重新计算12.60.28。指名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和方法,教师边复述边板演。2.即时巩固。完成课本第22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学生说计算过程。答案:3.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师:下面请小组合作,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学生活动:讨论、总结计算方法。小组交流汇报。

23、小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一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巩固练学1.完成课本第29页的“做一做”第1题。要求:独立完成,注意积中的小数位数。2.完成课本31页练习七第8题。反思拓学一、全课总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小结:计算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少的小数除法时,同时将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够,少几位就在被除数末尾补几个“0”。二、拓展提高1计算0.190.03,当商是6时,余数是多少?方法

24、一分析:这是一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题,计算时把它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转化时,被除数0.19和除数0.03要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可知此时商的大小不变,但余数要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因此,要把竖式中所得余数再缩小到原来的,就能求出原式的余数。解:0.190.03=60.01余数是0.01。方法二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被除数-商除数”。已知被除数是0.19,除数是0.03,商是6,根据上述数量关系可以求出余数。解:60.03=0.180.19-0.18=0.01总结:1.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商的大小不变,但是余数也随着扩大

25、到原来的10倍、100倍要求原余数,就是求新余数(即竖式中余数)的110、11002.求小数除法算式中的余数,也可以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分析:这是一道小数除法题,按照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除数中有14位小数,应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14位,而被除数中只有13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够,用“0”补位,原式就转化为625025。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第5课时 主备: 授课教师: 课 题一个数除以小数(3)教学内容教材第31页练习七的第9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运用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除法

26、。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除数大于1时,商比被除数小;当除数小于1时,商比被除数大;当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善于导学二次备课一、旧知回顾1.口算。10.250.640.8125648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除法。二、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31页第9题,仔细观察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课上互学1.说一说:通过自主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谁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2.交流并补充。3.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你对刚才交流汇报的知识有什么质疑?)课上群学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学习例题。出示例题:340.85=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指定学

27、生在黑板上写出演算过程,集体订正。2.典例讲析。分析:这道题如果我们先逐个求出商,再比较大小很麻烦。经过观察可发现每道题目左边被除数和另一边要比较的数完全相同,那么不等号和等号的选取,就完全取决于除数的变化。解:(1)(2)(3)=(4)巩固练学1.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七的第9题。反思拓学一、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知道些什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并知道了怎样进行验算。并且我们认识到:当除数大于1时,商比被除数小;当除数小于1时,商比被除数大;当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二、拓展提高12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第6课时 主备:

28、授课教师: 课 题商的近似数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例6、“做一做”,练习八的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教学重点1.理解近似数的意义。2.掌握“四舍五入”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的按照题意求出商的近似数。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善于导学二次备课一、旧知回顾1.口算。0.70.7=10.20.2=0.650.13=10100=3.50.35=10.5=

29、2. 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各题积的近似值。3.导入课题: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求商的近似数。(出示课题)二、自主学习认真看课本第32页的例6并思考:1.从题中你得到那些数学信息?2.计算时你们发现什么?3.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所以只需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课上互学1.说一说:通过自主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谁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2.交流并补充。3.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你对刚才交流汇报的知识有什么质疑?)课上群学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学习例6。出示例6情境图,观察图,弄清

30、题意。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打(12个)羽毛球,一共用了19.4元,1个大约多少钱?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式,并计算。列式:19.412当学生除不尽时,组织讨论:(1)你遇到了什么问题?(除不尽)你除出来的结果是多少?板书:19.412=1.6166666(2)那一个羽毛球的价钱到底是多少呢?这个1.6166666到底是多少钱?是不是我们就没办法定出一个羽毛球的价钱呢?你们准备怎么给这一个羽毛球定价,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听取学生的意见。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成员发表意见。意见1:羽毛球的定价是1.6元。因为1.6元比较接近1.616666元。意见2:羽毛球的定价是1.61元。因为货币最小面值

31、是“分”,把“分”后面那些“6”去掉了就行。意见3:羽毛球的定价是1.62元。因为1.616666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到“分”,也就是保留两位小数是1.62。意见4:羽毛球的定价是2元。因为这样比较方便给钱,保留整数就好了。师:同学们都想得不错,这么多定价,你觉得哪个更合适?为什么?小结:定价1.62最接近准确价格,最合适。2.探究求商的技巧。出示探究题:计算4823(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展示几个同学的计算结果及过程。提问: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为什么?小结: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因为保留两位小数只要计算到第三位小数就够了。提问:如果把题目改改,要求保留一位

32、小数,保留三位小数,保留九位小数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你的发现?总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出的数中的小数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3.即时巩固。课本第32页“做一做”。请3名同学板演,让板演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做的。4.与积的近似数的求法进行比较。结合例题与复习题,比较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点。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综合学生的发言总结出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按照“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不同点:取商的近似数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了;而取积的近似数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的数以后再取近似数。巩固练学1.课本第32页“做一

33、做”。2. 按“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填在下表里。3.某城区约有6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170万人,平均每平方千米容纳约多少万人?(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反思拓学一、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二、拓展提高1.用7、3、9、0和小数点组成不同的小数,其中哪些小数四舍五入后的近似值为4?哪些小数四舍五入后的近似值小于1?分析:由题意可知:(1)近似值为4的小数,其整数部分一定为3,且要经过“五入”方可取值为4,所以该小数的十分位可能是7,也可能是9。2.近似值小于1的小

34、数,0必须放在整数部分,且要经过“四舍”后方可取值为0(01),所以该小数的十分位不可能是7或9,只能是3。解:近似值为4的小数有3.790,3.709,3.907,3.970。近似值小于1的小数有:0.379,0.397。总结:已知近似数,确定准确数的取值范围,一定要看准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准确数必须要考虑该数位下一位上的数字。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第7课时 主备: 授课教师: 课 题循环小数教学内容教材第33、34页例7、例8和第34页“做一做”,练习八的第79题。教学目标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

35、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判断商是否为循环小数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善于导学二次备课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欢迎吗?好,那你们可要认真听哟!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有一天,大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有一天,大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师:同学们,老师的故事讲得好吗?你发现了什么?(讲得不太好,在重复同一个内容)谁能根据这个故事的特点继续往下讲。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

36、故事。提问:像这样重复下去,这个故事讲得完吗?(永远讲不完)这种不断重复的现象你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学生汇报。(1)一个星期七天重复出现。(2)太阳东升西落。(3)一年四季交替出现。 师:大家很善于举一反三,生活中像这种“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有很多,我们把这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还可以叫做“循环现象”。你能用我们学习过的词语描述一下这种现象吗?学生汇报:周而复始,日复一日,潮起潮落,冬去春来师:生活中有很多循环现象,数学中也有循环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二、自主学习认真看课本第33页的例7、例8并思考:1.从题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2.通过竖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问题?(除不

37、尽)3.这道题商的小数部分和余数有什么规律和特点?(商的小数部分不断的重复出现3,而余数重复不断的出现25)4.这样的商如何表示? 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两种情况:除到小数部分的某一位时,不再有余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也就是被除数能够被除数除尽,如15160.9375;除到小数部分后,余数重复出现,商也不断重复出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如1570214285714285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课上互学1.说一说:通过自主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谁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2.交流并补充。

38、3.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你对刚才交流汇报的知识有什么质疑?)课上群学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学习例7。出示例7情境图。学生观察图,弄清图意后,列式:40075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看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计算后,汇报。发现:(1)余数重复出现“25”;(2)商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3”;(3)继续除下去,永远除不完。老师带领学生验证。师:刚才我们发现了这个算式的三个特点,下面我们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商是随着余数重复出现才重复出现的。师:猜想一下,如果继续除下

39、去,商会是多少?(学生说出:如果继续除下去,只要余数出现25后,它的商也可以出现3。)我们怎样表示40075的商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教师随学生板书:40075=5.333讲解: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做循环,像5.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2.学习例8。师:下面我们来继续研究循环小数,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78.611,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这个除法算式能得到循环小数吗?怎样表示呢?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展示。板书:78.611=7.14545提问:比较这两个算式的商,也就是5.333和7.14545,你觉得这两个小数有

40、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5.333是从小数的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数字“3”,而7.14545是从小数第二位起开始不断的依次重复出现数字“4”和“5”。讨论:你觉得这样的算式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除了?(引导学生说出:只要余数重复了,就可以不除了。)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像这样的算式,余数循环,商也会跟着循环。)师:像5.333和7.14545这样的小数都是循环小数,你能写几个像这样的循环小数吗?观察这些小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说出:都是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都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3.学习简便记法,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教师介绍:这些循环小数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

41、来写:5.33=5.、7.14545=7.1,这就是用循环节表示循环小数。请阅读第34页材料。学生看书。4.即时巩固师:请同学们计算1516和1.57。学生计算后,教师提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讲解:像这样两个数相除,如果得不到整数商,所得到的商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你知道是哪两种吗?(引导学生说出:一种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一种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阅读34页“做一做”材料。教师介绍: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请同学们写几个有限小数,再写几个无限小数。巩固练学1.是循环小数的在()里打“”。3.5555()2.50909()3.1415926()8.24626()0.364364()4.01230()2.用简便方法表示下面的循环小数。0.4242()2.737373()1.61666()3.24572457()8.0060606()7.144144()3.完成课本第34页的“做一做”第1、2题。反思拓学一、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还有什么收获?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循环小数的特点,理解了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了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