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秦燕_第1页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秦燕_第2页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秦燕_第3页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秦燕_第4页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秦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东川区第四小学 秦燕教材分析:灰椋鸟是苏教版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形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品读感悟灰椋鸟归林时、归林后情景的优美语段,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和鸟儿的欢快,体会作者的情思和表达方式。2.借助文中语言,体会分号的用法。 3.在阅读理解的推进中,对“美与和谐”有自己的理解和发现。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品读优美语段,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鸟是一种多么赋有灵气和生命力的小精灵啊,它给大自然增添了许

2、多生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灰椋鸟齐读课题。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灰椋鸟。谁来回忆一下灰椋鸟是长什么样子的?(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出示灰椋鸟的图片)难怪作者会说:“有什么好看的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但是在文中的结束部分她又这样写道:在回来的壮观的场面呢?此时,作者还是不喜欢灰椋鸟吗?你怎么感受到的?二、探究感悟,理解发现过渡:那么课文的那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鸟儿归林的场面呢?把书打开,自己找一找。(第四、五自然段)1.请同学分段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1)第四自然段写了什么场面?(板书:归林)(2)第

3、五自然段写了什么场面?(板书:闹林)2.课文按照顺序,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归林图,接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闹林图,这两幅画面分别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把你的感受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后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进行简单的批注。(指生说)三、精读入境,感受“壮观”1.教师谈话:作者的描述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丰富的感受,让我们先去欣赏百鸟归林的场面,请同学们自己轻轻地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用直线画出你看到的,用波浪线画出你听到的场面。2.说说你看到了些什么?指名交流。出示:“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他

4、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1)老师把“投入”换成“飞入”可以吗?为什么?(投入速度更快,迫不及待;刺槐林像家。)(2)体会叠词的作用,老师读两个字,生读四个字,感受有什么不同。(一小群一小群、整群整群、一批一批)(3)课件出示灰椋鸟飞翔画面。(4)这哪里还是一只只鸟儿呢,这分明就是一直秩序井然、纪律严明的“大部队”,现在你能理解“排空而至”的意思了吗?(5)齐读第4自然这几句话,把关键词去掉,尝试背诵。3.过渡:作者在描写归林的场面时,不光写了看到的,还写了听到的。请大家轻声读下面这段文字。出示:“先回

5、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好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史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1)老师屏幕上的文字有一个地方和书上不一样,看谁火眼金睛能找到?(分号)(2)你们觉得是分号好还是逗号好?为什么?(作者先写了先回来的鸟,再写了后到的鸟,这是并列的关系,所以中间用了分号。)(3)作者写这段话,不仅有序,而且充满了感情,你再读读看,看看哪些词语是充满情感的?(倾诉、呼唤、应和)“倾诉”就是把心里话一股脑儿地倒出来。“应和”就是一唱一和,(声音、语言、动作等)相呼应。作者的描写充满了情感,让我们感觉到,这群可爱的

6、鸟儿就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这样的描写也让这个壮观的场面富有了生机和活力,这些鸟儿在一起就是一个亲密的大家庭。让我们读好这几句话。四、精读第五自然段,感受归林后的“热闹”1.过渡:这时,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作者接着描写了灰椋鸟闹林的场面。请大家按以下要求自学第六自然段:读:边读边想像画面;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写鸟的句子;品:说说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也可在空白处写写批注。2.学生自学(用笔像刚才那样画画,感受感受,读读)3.全班交流(1)“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的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地羽毛全变

7、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为什么喜欢这一句?(2)同样的鸟,前面还说灰椋鸟这儿却说在作者眼里简直成了此时作者眼中的灰椋鸟是怎样的?(板书: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你能把这美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4)你还喜欢哪一句?出示:“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百鸟争鸣是指一百只鸟在叫吗?无数的鸟在叫,所以作者说它们的声音似( ),如( )。可见此时的灰椋鸟们心情怎样?(欢快)(5)感受着这样欢快的场面,作者情不自禁地觉得它们是在还是在?(引读)(6)同学们,作者现在还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

8、观察吗?与“观赏”进行区别。(7)小结写法:作者在写“闹林”是,由所见、写到所闻、再写到所感,这仍然叫言之有序四、小结升华1.过渡:作者在感叹之余又陷入了沉思。指读第6自然段。2.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人造了林,林养了鸟,鸟乐了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我们应该感谢的只是植树的人吗?简介徐秀娟的事迹,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4.小结: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没有徐秀娟这样爱鸟护鸟的人,我们到哪去欣赏这样壮观美好的画面呢?执着的徐秀娟用生命唱响了献身环保的赞歌!她在日记中写到:(齐读)我爱鹤,我爱大自然,我愿在莽莽原野上寻找,寻找理想、友谊和生活的答案师:这是一种大爱,正是这种大爱,才创造了大美,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这种美的名字,叫:和谐。(板书:和谐)五、总结全文,点明主题让我们记住作者徐秀娟的这句话:(齐读)鸟是人类的朋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