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三年三年7 7考高考指数考高考指数: :1.1.了解钠的主要性质及其重要应用。了解钠的主要性质及其重要应用。2.2.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重要应用。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重要应用。3.3.了解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了解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一、钠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一、钠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1. 1. 钠的物理性质钠的物理性质(1 1)颜色: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颜色:银白色,有金属光泽。(2 2)密度:钠、水、煤油和)密度:钠、水、煤油和CClCCl4 4的密度相对大小为:的密度相对大小为:_。(3 3)熔点:)熔点:_100 _100
2、 。(4 4)硬度:质地)硬度:质地_。2.2.钠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强还原性强还原性(CCl(CCl4 4)(水)(水)(钠)(钠)(煤油)(煤油)低于低于柔软柔软(1 1)与非金属单质(如)与非金属单质(如O O2 2、ClCl2 2)的反应。)的反应。常温:常温:_点燃:点燃:_ClCl2 2:_O O2 2点燃点燃=4Na+O4Na+O2 2=2Na=2Na2 2O O2Na+O2Na+O2 2 NaNa2 2O O2 22Na+Cl2Na+Cl2 22NaCl2NaCl点燃点燃=(2 2)与水反应。)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_。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与滴加酚酞的水
3、反应的现象及解释“五字诀五字诀”2Na+2H2Na+2H2 2O=2NaO=2Na+ +2OH+2OH- -+H+H2 2(3 3)与酸反应。)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_,钠与酸的反应比与水,钠与酸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更剧烈。的反应更剧烈。(4 4)与盐溶液的反应。)与盐溶液的反应。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再考虑碱与盐的反应。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再考虑碱与盐的反应。如如NaNa投入投入CuSOCuSO4 4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2Na+2H2Na+2H+ +=2Na+H=2Na+H2 22Na+CuSO2Na+CuSO4 4+2H+2H2 2O=CuO=
4、Cu(OHOH)2 2+Na+Na2 2SOSO4 4+H+H2 23.3.钠的制取及保存钠的制取及保存(1 1)制取:)制取:_。(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4.4.钠的用途钠的用途(1 1)制取)制取NaNa2 2O O2 2等化合物。等化合物。(2 2)钠、钾合金为液态合金,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钾合金为液态合金,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3 3)作强还原剂,将某些稀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中还原出)作强还原剂,将某些稀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中还原出来。来。(4 4)用作电光源,制作)用作电光源,制作_。 电解电解
5、=2NaCl2NaCl(熔融)(熔融) 2Na+Cl2Na+Cl2 2高压钠灯高压钠灯二、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二、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1.Na1.Na2 2O O与与NaNa2 2O O2 2名称名称氧化钠氧化钠(Na(Na2 2O)O)过氧化钠过氧化钠(Na(Na2 2O O2 2) )颜色状态颜色状态电子式电子式氧的化合价氧的化合价与与H H2 2O O反应反应与与COCO2 2反应反应与盐酸反应与盐酸反应用途用途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淡黄色固体-2-2-1-1NaNa2 2O+HO+H2 2O=2NaOHO=2NaOH2Na2Na2 2O O2 2+2H+2H
6、2 2O=4NaOH+OO=4NaOH+O2 2NaNa2 2O+COO+CO2 2=Na=Na2 2COCO3 32Na2Na2 2O O2 2+2CO+2CO2 2=2Na=2Na2 2COCO3 3+O+O2 2NaNa2 2O+2HCl=2NaCl+HO+2HCl=2NaCl+H2 2O O2Na2Na2 2O O2 2+4HCl=4NaCl+2H+4HCl=4NaCl+2H2 2O+OO+O2 2供氧剂、漂白剂供氧剂、漂白剂2.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1)碳酸钠。碳酸钠。写出上述序号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上述序号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NaNa2 2COCO3
7、 3+2HCl=2NaCl+H+2HCl=2NaCl+H2 2O+COO+CO2 2NaNa2 2COCO3 3+Ca+Ca(OHOH)2 2=CaCO=CaCO3 3+2NaOH+2NaOHNaNa2 2COCO3 3+BaCl+BaCl2 2=BaCO=BaCO3 3+2NaCl+2NaClNaNa2 2COCO3 3+CO+CO2 2+H+H2 2O=2NaHCOO=2NaHCO3 33Na3Na2 2COCO3 3+2AlCl+2AlCl3 3+3H+3H2 2O=2Al(OH)O=2Al(OH)3 3+6NaCl+3CO+6NaCl+3CO2 2(2 2)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写出上
8、述序号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上述序号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离子方程式)(写离子方程式)CaCa(OHOH)2 2过量:过量:_CaCa(OHOH)2 2少量:少量:_(3 3)相互转化。)相互转化。NaNa2 2COCO3 3 NaHCONaHCO3 3=COCO2 2+H+H2 2O O;适量适量H H+ +固体(加热);固体(加热);适量适量OHOH- -NaHCONaHCO3 3+HCl=NaCl+H+HCl=NaCl+H2 2O+COO+CO2 2HCOHCO3 3- -+Ca+Ca2+2+OH+OH- -=CaCO=CaCO3 3+H+H2 2O O2HCO2HCO3 3-
9、 -+Ca+Ca2+2+2OH+2OH- -=CaCO=CaCO3 3+2H+2H2 2O+COO+CO3 32-2-NaHCONaHCO3 3+NaOH=Na+NaOH=Na2 2COCO3 3+H+H2 2O O2NaHCO2NaHCO3 3 Na Na2 2COCO3 3+H+H2 2O+COO+CO2 23NaHCO3NaHCO3 3+AlCl+AlCl3 3=Al(OH)=Al(OH)3 3+3CO+3CO2 2+3NaCl+3NaCl3.3.焰色反应焰色反应(1 1)概念: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概念: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
10、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2 2)应用: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常用于)应用: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常用于_。(3 3)常见元素的焰色。)常见元素的焰色。钠元素:钠元素:_;钾元素:;钾元素:_(透过蓝色钴玻璃)。(透过蓝色钴玻璃)。检验金属元素的存在检验金属元素的存在黄色黄色紫色紫色三、镁的性质和提取三、镁的性质和提取1.1.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_ _ _ _ _ _ _ _ _ _ _金金属属镁镁O O2 2N N2 2ClCl2 2COCO2 2H H+ +CuCu2+2+2Mg+O2Mg+O2 2 2MgO 2MgO3Mg+N3
11、Mg+N2 2 Mg Mg3 3N N2 2Mg+ClMg+Cl2 2 MgCl MgCl2 22Mg+CO2Mg+CO2 2 2MgO+C 2MgO+CMg+2HMg+2H+ +=Mg=Mg2+2+H+H2 2Mg+CuMg+Cu2+2+=Mg=Mg2+2+Cu+Cu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2.2.镁的提取镁的提取(1 1)流程。)流程。贝壳贝壳石灰乳石灰乳CaOCaOMg(OH)Mg(OH)2 2沉淀池沉淀池HClHClMgMg海水海水ClCl2 2MgClMgCl2 2MgClMgCl2 26H6H2 2O O煅烧煅烧水水引入引入电解电解脱水脱水过滤过滤+ +盐酸盐酸浓缩
12、浓缩循环循环MgClMgCl2 26H6H2 2O MgClO MgCl2 2+6H+6H2 2OO(2 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MgClMgCl2 2+6H+6H2 2O=MgClO=MgCl2 26H6H2 2O O_HClHCl=通电通电=MgClMgCl2 2+Ca(OH)+Ca(OH)2 2=Mg(OH)=Mg(OH)2 2+CaCl+CaCl2 2Mg(OH)Mg(OH)2 2+2HCl=MgCl+2HCl=MgCl2 2+2H+2H2 2O OMgClMgCl2 2(熔融)(熔融) Mg+ClMg+Cl2 21.1.钠的性质活泼,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故
13、应保存在钠的性质活泼,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故应保存在CClCCl4 4或酒或酒精中。(精中。( )【分析】【分析】CClCCl4 4的密度比钠大,钠漂浮在的密度比钠大,钠漂浮在CClCCl4 4上面,不能起到隔上面,不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钠与酒精能发生反应,钠应保存在煤油中。绝空气的作用。钠与酒精能发生反应,钠应保存在煤油中。2.2.钠能从硫酸铜溶液中将铜置换出来。(钠能从硫酸铜溶液中将铜置换出来。( )【分析】【分析】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不能置换出铜。不能置换出铜。3.3.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属于碱性氧化物。(氧化钠与过
14、氧化钠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分析】【分析】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而过氧化钠与酸反应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而过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所以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而过氧化钠生成盐、水和氧气,所以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而过氧化钠不是。不是。4.4.过氧化钠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过氧化钠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11。()。()【分析】【分析】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O O2 22-2-,所以过氧化钠中的阴、,所以过氧化钠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阳离子个数比为1212。5.5.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鉴别纯碱和小苏打,用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鉴别纯碱和小苏打,用CaClCaCl2 2溶
15、液可以鉴溶液可以鉴别别NaNa2 2COCO3 3和和NaHCONaHCO3 3溶液。()溶液。()【分析】【分析】NaHCONaHCO3 3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COCO2 2气体,气体,NaNa2 2COCO3 3受热受热不分解,故加热可用于鉴别纯碱和小苏打;不分解,故加热可用于鉴别纯碱和小苏打;NaNa2 2COCO3 3与与CaClCaCl2 2反反应可生成白色沉淀,应可生成白色沉淀,NaHCONaHCO3 3与与CaClCaCl2 2不发生反应。不发生反应。 6.6.由于空气中含氮量高,所以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由于空气中含氮量高,所以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
16、MgMg3 3N N2 2。()。()【分析】【分析】虽然空气中含氮量高,但是由于氮气的性质很不活虽然空气中含氮量高,但是由于氮气的性质很不活泼,所以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主要是和活泼的氧气反应,其泼,所以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主要是和活泼的氧气反应,其主要产物是主要产物是MgOMgO。过氧化钠的氧化性及计算过氧化钠的氧化性及计算1.1.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NaNa2 2O O2 2与下列试剂反应时表现强氧化性。与下列试剂反应时表现强氧化性。试剂试剂反应原理反应原理现象现象FeClFeCl2 2溶液溶液NaNa2 2SOSO3 3溶液溶液氢硫酸氢硫酸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品红溶液品红溶液4N
17、a4Na2 2O O2 2+4FeCl+4FeCl2 2+6H+6H2 2O=O= 4Fe(OH) 4Fe(OH)3 3+O+O2 2+8NaCl+8NaCl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NaNa2 2O O2 2+Na+Na2 2SOSO3 3+H+H2 2O=O= Na Na2 2SOSO4 4+2NaOH+2NaOHNaNa2 2O O2 2+H+H2 2S=S+2NaOHS=S+2NaOH溶液变浑浊溶液变浑浊与水反应生成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NaNa2 2O O2 2有强有强氧化性氧化性先变红先变红后褪色后褪色NaNa2 2O O2 2有强氧化性有强氧化性红色褪去红色褪去2.2.过氧化钠
18、与过氧化钠与COCO2 2、水的反应、水的反应“一个规律两种关系一个规律两种关系”反应:反应:2Na2Na2 2O O2 2+2CO+2CO2 2=2Na=2Na2 2COCO3 3+O+O2 2 2Na2Na2 2O O2 2+2H+2H2 2O=4NaOH+OO=4NaOH+O2 2 (1 1)先后规律。)先后规律。由于由于COCO2 2能够与能够与NaOHNaOH反应,所以一定量的反应,所以一定量的NaNa2 2O O2 2与一定量的与一定量的H H2 2O(g)O(g)和和COCO2 2的混合物反应,可视为的混合物反应,可视为NaNa2 2O O2 2先与先与COCO2 2反应,剩余的
19、反应,剩余的NaNa2 2O O2 2再再与与H H2 2O O(g g)反应。)反应。(2 2)气体体积变化关系。)气体体积变化关系。由由两反应可见,若两反应可见,若COCO2 2、水蒸气(或两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水蒸气(或两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Na2 2O O2 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是原气体体积的,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是原气体体积的1/21/2,等于生成氧气的,等于生成氧气的量。量。(3 3)固体质量变化关系。)固体质量变化关系。足量过氧化钠与水、足量过氧化钠与水、COCO2 2反应的计算反应的计算NaNa2 2O O2 2 NaNa2 2COCO3 3 增加(增加(2828)NaNa2 2
20、O O2 2 2NaOH 2NaOH 增加(增加(2 2)足量过氧化钠与足量过氧化钠与H H2 2、COCO和和O O2 2反应的计算反应的计算由由2CO+O2CO+O2 2 2CO2CO2 2和反应和反应式得:式得:CO+NaCO+Na2 2O O2 2=Na=Na2 2COCO3 3(仅是计算关系);(仅是计算关系);由由2H2H2 2+O+O2 2 2H2H2 2O O和反应和反应式得:式得:H H2 2+Na+Na2 2O O2 2=2NaOH=2NaOH(仅是计算关系)。(仅是计算关系)。COCO2 2H H2 2O O点燃点燃=点燃点燃=所以,有所以,有a ga g通式符合通式符合
21、(CO)(CO)m m(H(H2 2) )n n(m=0,1,2,3,n=0,1,2,3)(m=0,1,2,3,n=0,1,2,3)的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在氧气中燃烧,将其通过足的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在氧气中燃烧,将其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反应完毕后,固体增重量过氧化钠,反应完毕后,固体增重a ga g。【高考警示钟】【高考警示钟】(1)(1)用脱脂棉包住过氧化钠,滴加少量水时脱脂棉可以燃烧,不用脱脂棉包住过氧化钠,滴加少量水时脱脂棉可以燃烧,不仅可以说明仅可以说明NaNa2 2O O2 2与与H H2 2O O反应生成反应生成O O2 2,还可以说明该反应放热。,还可以说明该反应放热
22、。(2)(2)当过氧化钠与水或当过氧化钠与水或COCO2 2反应时,反应时,1 mol Na1 mol Na2 2O O2 2转移电子转移电子1 mol1 mol而不是而不是2 mol2 mol。【典例【典例1 1】下列关于】下列关于NaNa2 2O O2 2的说法正确的是(的说法正确的是( )A.SOA.SO2 2和和COCO2 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SOSO2 2与与NaNa2 2O O2 2反应生成反应生成NaNa2 2SOSO3 3和和O O2 2B.84 g NaHCOB.84 g NaHCO3 3受热分解,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的受热分解,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的NaNa2
23、 2O O2 2,固,固体质量增加体质量增加31 g31 gC.C.将将NaNa2 2O O2 2投入到酚酞试液中,溶液变红投入到酚酞试液中,溶液变红D.NaD.Na2 2O O2 2与水的反应中,与水的反应中,NaNa2 2O O2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解题指南】【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1 1)SOSO2 2有还原性,能被有还原性,能被NaNa2 2O O2 2氧化;氧化;(2 2)NaNa2 2O O2 2与与COCO2 2或或H H2 2O O反应时有反应时有O O2 2放出;放出;(3 3)NaNa2 2O O2 2有强
24、氧化性,导致有漂白性。有强氧化性,导致有漂白性。【解析】【解析】选选D D。NaNa2 2O O2 2有强氧化性,有强氧化性,SOSO2 2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盐,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盐,A A项错;项错;NaNa2 2O O2 2投入酚酞试液中应先投入酚酞试液中应先变红,后褪色,变红,后褪色,C C项错;项错;84 g NaHCO84 g NaHCO3 3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为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为COCO2 2和水蒸气,共和水蒸气,共31 g31 g,但在与,但在与NaNa2 2O O2 2反应时有反应时有O O2 2放出,固体只放出,固体只相当于吸收了
25、相当于吸收了COCO和和H H2 2,故固体质量最多增加,故固体质量最多增加15 g15 g。【互动探究】【互动探究】(1 1)若将)若将C C项中的项中的“酚酞试液酚酞试液”改为改为“FeClFeCl2 2溶溶液液”,有何现象?,有何现象?提示:提示: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且有气泡产生。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且有气泡产生。(2 2)若)若B B项中只有少量的项中只有少量的NaNa2 2O O2 2,则最终的固体是什么?,则最终的固体是什么?提示:提示:COCO2 2和和H H2 2O(g)O(g)的混合气体与的混合气体与NaNa2 2O O2 2反应时反应时COCO2 2先发生反应,先发生反应,
26、若若NaNa2 2O O2 2不足,则产物应是不足,则产物应是NaNa2 2COCO3 3。【变式备选】【变式备选】(20122012邯郸模拟)在一定条件下,使邯郸模拟)在一定条件下,使COCO和和O O2 2的混合气体的混合气体26 g26 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Na2 2O O2 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 g14 g,则原混合气体中,则原混合气体中O O2 2和和COCO的质量比可能是(的质量比可能是( )A A9494B B1111C C7676D D6767【解析】【解析】选选D D。由反应。由反应2CO
27、+O2CO+O2 2 2CO2CO2 2、2Na2Na2 2O O2 2+2CO+2CO2 2= = 2Na2Na2 2COCO3 3+O+O2 2可推得可推得CO+NaCO+Na2 2O O2 2=Na=Na2 2COCO3 3,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原来即为原来COCO的质量。的质量。COCO为为14 g14 g,O O2 2为为12 g12 g,m(Om(O2 2)m(CO)m(CO)6767。点燃点燃=关于关于NaNa2 2COCO3 3和和NaHCONaHCO3 3的鉴别以及与酸反应的问的鉴别以及与酸反应的问题分析题分析1.1.与酸反应问题的分析与酸反应问题的分析
28、(1 1)与等浓度盐酸反应的四个规律。)与等浓度盐酸反应的四个规律。放出放出COCO2 2快慢:快慢:NaHCONaHCO3 3NaNa2 2COCO3 3混合物反应先后顺序:混合物反应先后顺序:COCO3 32-2-HCOHCO3 3- -COCO2 2因因COCO3 32-2-结合结合H H+ +更容易,所以更容易,所以NaNa2 2COCO3 3先反应生成先反应生成NaHCONaHCO3 3,然后,然后NaHCONaHCO3 3与与H H+ +再反应。再反应。H H+ +H H+ +与足量盐酸反应耗酸量的比较:与足量盐酸反应耗酸量的比较:等质量的等质量的NaNa2 2COCO3 3和和N
29、aHCONaHCO3 3,前者耗酸量多;,前者耗酸量多;等物质的量的等物质的量的NaNa2 2COCO3 3和和NaHCONaHCO3 3,前者耗酸量多。,前者耗酸量多。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COCO2 2量的比较:量的比较:等质量的等质量的NaNa2 2COCO3 3和和NaHCONaHCO3 3,后者生成,后者生成COCO2 2量多;等物质的量的量多;等物质的量的NaNa2 2COCO3 3和和NaHCONaHCO3 3,两者生成,两者生成COCO2 2量一样多。量一样多。(2 2)两种情况下)两种情况下NaHCONaHCO3 3的量与生成的量与生成COCO2 2的量的关系。
30、的量的关系。受热分解时受热分解时2NaHCO2NaHCO3 3 Na Na2 2COCO3 3+CO+CO2 2+ H+ H2 2O O,2n2n(NaHCONaHCO3 3) n n(COCO2 2)与酸反应时与酸反应时NaHCONaHCO3 3HCl=NaClHCl=NaClCOCO2 2H H2 2O O,n n(NaHCONaHCO3 3)n n(COCO2 2)=2.Na2.Na2 2COCO3 3和和NaHCONaHCO3 3的三种鉴别方法的三种鉴别方法【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差量法在差量法在NaHCONaHCO3 3分解计算中的应用分解计算中的应用例:例:2NaHCO2NaHCO
31、3 3 Na Na2 2COCO3 3+CO+CO2 2+H+H2 2O mO m 2 284 g 106 g 44 g 18 g 62 g84 g 106 g 44 g 18 g 62 g其固体差量其固体差量mm可由两种方法得出:可由两种方法得出:m=2m=284 g-106 g=62 g84 g-106 g=62 g或或m=44 g+18 g=62 gm=44 g+18 g=62 g。此外,在解答有关此外,在解答有关NaNa2 2COCO3 3和和NaHCONaHCO3 3的计算题时除了常用差量法的计算题时除了常用差量法外,还可运用守恒法和极值法。外,还可运用守恒法和极值法。=【高考警示钟
32、】【高考警示钟】(1 1)NaNa2 2COCO3 3和盐酸可以用互滴法鉴别,但和盐酸可以用互滴法鉴别,但NaHCONaHCO3 3和盐酸不可和盐酸不可以用互滴法鉴别。以用互滴法鉴别。(2 2)不能用)不能用Ca(OH)Ca(OH)2 2或或Ba(OH)Ba(OH)2 2鉴别鉴别NaHCONaHCO3 3和和NaNa2 2COCO3 3, ,因为都能因为都能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典例【典例2 2】(】(20112011北京高考)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北京高考)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Na2 2COCO3 3和和NaHCONaHCO3 3混合物中混合物中NaNa2 2COCO3 3
33、质量分数的是(质量分数的是( )A.A.取取a 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b克克B.B.取取a 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得b b克固体克固体C.C.取取a 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收,增重b b克克D.D.取取a a克混合物与足量克混合物与足量BaBa(OHOH)2 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烘干,得b b克固体克固体【解题指南】【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解答本题时应
34、注意以下三点:(1 1)NaHCONaHCO3 3分解质量减少,分解质量减少,NaNa2 2COCO3 3不分解。不分解。(2 2)加入盐酸或加入)加入盐酸或加入Ba(OH)Ba(OH)2 2溶液反应后,根据溶液反应后,根据NaNa+ +或碳原子或碳原子守恒计算。守恒计算。(3 3)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解析】【解析】选选C C。A A项,根据充分加热后减重的质量,可计算出项,根据充分加热后减重的质量,可计算出NaHCONaHCO3 3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的质量,进而计算出NaNa2 2COCO3 3的质量分数;的质量分数;B B项,根据
35、充项,根据充分反应后分反应后NaClNaCl的质量,依据的质量,依据NaNa+ +守恒,可以计算出守恒,可以计算出NaNa2 2COCO3 3的质的质量,进而计算出量,进而计算出NaNa2 2COCO3 3的质量分数;的质量分数;C C项,由于碱石灰增重的项,由于碱石灰增重的质量是质量是COCO2 2和和H H2 2O O的质量,无法计算出的质量,无法计算出NaNa2 2COCO3 3的质量,因此不能的质量,因此不能计算出计算出NaNa2 2COCO3 3的质量分数;的质量分数;D D项,根据充分反应后项,根据充分反应后BaCOBaCO3 3的质量,的质量,依据碳原子守恒,可以计算出依据碳原子
36、守恒,可以计算出NaNa2 2COCO3 3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的质量,进而计算出NaNa2 2COCO3 3的质量分数。的质量分数。【变式训练】【变式训练】一定量饱和一定量饱和NaNa2 2COCO3 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过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过量,开始阶段无现象,后来冒气泡。以下判断错误的是量,开始阶段无现象,后来冒气泡。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COA.CO3 32-2-是弱酸根离子,开始阶段与是弱酸根离子,开始阶段与H H+ +结合,生成结合,生成HCOHCO3 3- -B.B.溶液中的溶液中的NaNa+ +、ClCl- -抑制了抑制了COCO2 2的生成的生成C.C.开始生成
37、的开始生成的COCO2 2与与NaNa2 2COCO3 3反应,生成了反应,生成了NaHCONaHCO3 3D.COD.CO3 32-2-在水中,存在两个水解平衡,开始阶段可能是在水中,存在两个水解平衡,开始阶段可能是H H+ +结合结合OHOH- -,导致生成,导致生成HCOHCO3 3- -【解析】【解析】选选B B。在。在NaNa2 2COCO3 3溶液中存在:溶液中存在:COCO3 32-2-+H+H2 2O HCOO HCO3 3- -+OH+OH- -、HCOHCO3 3- -+H+H2 2O HO H2 2COCO3 3+OH+OH- -,开始阶段,加入的,开始阶段,加入的H H
38、+ +结合结合OHOH- -,导致,导致COCO3 32-2-+H+H2 2O HCOO HCO3 3- -+OH+OH- -正移,生成正移,生成HCOHCO3 3- -,故,故A A、D D项正确;溶项正确;溶液中的液中的NaNa+ +、ClCl- -对对COCO3 32-2-+H+H2 2O HCOO HCO3 3- -+OH+OH- -、HCOHCO3 3- -+H+H2 2O OH H2 2COCO3 3+OH+OH- -无影响,所以对无影响,所以对COCO2 2的生成无影响,故的生成无影响,故B B项错误;也可项错误;也可认为,开始认为,开始NaNa2 2COCO3 3溶液与稀盐酸反
39、应生成的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COCO2 2与与NaNa2 2COCO3 3反应,反应,生成了生成了NaHCONaHCO3 3,故,故C C项正确。项正确。【解题技巧【解题技巧2 2】差量法应用于复杂计算问题差量法应用于复杂计算问题1.1.优点优点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间所出现的差量关系解决化学问题的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间所出现的差量关系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就是差量法,即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方法就是差量法,即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差量”( (固体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差等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差等) )与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
40、的解题方法。利用差量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解题方法。利用差量法可使化学计算独辟蹊径、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大大减少法可使化学计算独辟蹊径、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大大减少运算量,提高运算准确度。运算量,提高运算准确度。2.2.解题关键解题关键(1 1)关键一:准确找差量。)关键一:准确找差量。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方程式中的差量(理论差量)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方程式中的差量(理论差量)和发生反应的差量(实际差量)。这些差量常常是反应前后和发生反应的差量(实际差量)。这些差量常常是反应前后同一物态(固态、液态、气态)、同一物理量(质量、体积、同一物态(固态、液态、气态)、同一物理
41、量(质量、体积、物质的量等)的差量。物质的量等)的差量。(2 2)关键二:合理列比例。)关键二:合理列比例。将将“差量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实际差量与化学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式计算求解。方程式中的对应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式计算求解。3.3.常见类型常见类型常用差量法常用差量法原理原理质量差法质量差法根据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根据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的质量差量关系列式计算。在的质量差量关系列式计算。气体体积差(物气体体积差(物质的量差)法质的量差)法根据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根据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
42、物之间存在的体积差量关系列式计算。在的体积差量关系列式计算。压强差法压强差法根据反应前后恒容容器内压强差,利用反根据反应前后恒容容器内压强差,利用反应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气态反应物和气态生应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气态反应物和气态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差列式计算。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差列式计算。 为了检验某含有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NaHCO3 3杂质的杂质的NaNa2 2COCO3 3样品的纯度,现将样品的纯度,现将w w1 1 g g样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 w2 2 g g,则该样品的纯度,则该样品的纯度( (质量分数质量分数) )是是( )21121121211184w53w8
43、4wwA.B.31w31w73w42w115w84wC.D.31w31w【解析】【解析】选选A A。样品加热发生的反应为:。样品加热发生的反应为:2NaHCO2NaHCO3 3 Na Na2 2COCO3 3H H2 2O OCOCO2 2 m m168 106 62168 106 62m(NaHCOm(NaHCO3 3) (w) (w1 1w w2 2) g) g16862=m(NaHCO16862=m(NaHCO3 3)(w)(w1 1w w2 2)g)g则则m(NaHCOm(NaHCO3 3)= )= NaNa2 2COCO3 3质量为:质量为: 其质量分数为:其质量分数为:=12168
44、(ww ) g62,121168(ww )w g g62,121232111168(ww )w g gm(Na CO )84w53w62mw g31w。(样品)1.1.下列关于镁和钠及其合金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下列关于镁和钠及其合金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 A铝镁合金的硬度较大,钠钾合金的硬度较小铝镁合金的硬度较大,钠钾合金的硬度较小B B因为钠的金属性比镁要强,所以钠的熔点比镁要高因为钠的金属性比镁要强,所以钠的熔点比镁要高C C镁能置换硫酸铜中的铜,钠也能置换硫酸铜中的铜镁能置换硫酸铜中的铜,钠也能置换硫酸铜中的铜D D在空气中都能被点燃,生成的产物都是氧化物,无过氧化在空气中都能被点燃
45、,生成的产物都是氧化物,无过氧化物物【解析】【解析】选选A A。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故。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故A A项正确;熔点与项正确;熔点与金属性强弱无关,故金属性强弱无关,故B B项错;由于钠可以与水反应,故钠不能项错;由于钠可以与水反应,故钠不能置换出置换出CuSOCuSO4 4中的铜,中的铜,C C项错;钠在空气中点燃会生成项错;钠在空气中点燃会生成NaNa2 2O O2 2,D D项错。项错。2.2.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实验后剩余少量钠可放回原试剂瓶中实验后剩余少量钠可放回原试剂瓶中B B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不能制取金属钠用一般的化学还原
46、法不能制取金属钠C C某物质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某物质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D D钠可以用少量水密封保存钠可以用少量水密封保存【解析】【解析】选选D D。钠活泼,不能随意丢弃,可以放回原试剂瓶,。钠活泼,不能随意丢弃,可以放回原试剂瓶,A A对;钠是活泼性很强的金属,很难由化合物还原得到钠,而对;钠是活泼性很强的金属,很难由化合物还原得到钠,而是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备,是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备,B B对;对;C C中焰色反应为黄色,焰中焰色反应为黄色,焰色反应属于元素的性质,色反应属于元素的性质,C C对;钠会与水反应,应密封保存在对;钠会与水反应,应密封保存
47、在煤油中,煤油中,D D错。错。3.3.(20122012泰州模拟)跟泰州模拟)跟NaNa、NaNa2 2O O、NaNa2 2O O2 2、NaOHNaOH、NaNa2 2COCO3 3、NaHCONaHCO3 3六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的是(六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A.HA.H2 2O B.COO B.CO2 2 C.H C.H2 2SOSO4 4 D.Ca(OH) D.Ca(OH)2 2【解析】【解析】选选C C。H H2 2O O不与不与NaOHNaOH反应,反应,COCO2 2不与不与NaHCONaHCO3 3反应,反应,Ca(OH)Ca(OH)2 2不与不与NaOHNaOH反应,
48、反应,H H2 2SOSO4 4与所给六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与所给六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4.4.除去除去NaHCONaHCO3 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Na2 2COCO3 3可采取的方法是可采取的方法是( )( )A.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C.加入澄清石灰水加入澄清石灰水D.D.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解析】【解析】选选A A。A A项,由于发生反应:项,由于发生反应:NaNa2 2COCO3 3+CO+CO2 2+H+H2 2O O2 2= = NaHCONaHCO3 3, ,故故A A项正确;项正确;B B项,由于发生
49、反应:项,由于发生反应:NaNa2 2COCO3 3+Ba(OH)+Ba(OH)2 2 =BaCO=BaCO3 3+2NaOH+2NaOH、NaHCONaHCO3 3+Ba(OH)+Ba(OH)2 2=BaCO=BaCO3 3+NaOH+ H+NaOH+ H2 2O O,除去除去NaNa2 2COCO3 3的同时的同时NaHCONaHCO3 3也被除去,故也被除去,故B B项错误;项错误;C C项,加入澄项,加入澄清石灰水与清石灰水与B B项相似,故项相似,故C C项错误;项错误;D D项,由于发生反应:项,由于发生反应:NaNa2 2COCO3 3+2HCl=2NaCl+CO+2HCl=2NaCl+CO2 2+H+H2 2O O、NaHCONaHCO3 3+HCl=NaCl+HCl=NaCl+COCO2 2+H+H2 2O O,除去,除去NaNa2 2COCO3 3的同时的同时NaHCONaHCO3 3也被除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惠州车灯基本知识培训课件店
- 情绪温度计课件
- 情感编舞基础知识培训
- 悬浮的鸡蛋课件教学
- 患者合法权益
- 数学教育活动方案
- 网络促销策划方案
- 五一节日的策划方案
- 心功能衰竭管理的临床应用
- 家电公司档案保管管理规定
-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Teenage Life 》单元课件全套
- DZ∕T 021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石灰岩、水泥配料类(正式版)
- 保险公司案件风险排查工作报告
- 安徽医科大学辅导员考试试题2024
- (正式版)SHT 3078-2024 立式圆筒形料仓工程设计规范
- 政务公开工作培训
-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妇产科感染的防治措施
- 农村伪劣食品总结汇报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展会现场管理方案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