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论重要名词解释.doc_第1页
古文论重要名词解释.doc_第2页
古文论重要名词解释.doc_第3页
古文论重要名词解释.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文论习题重要术语填空:A1. 孟子 ?公孙丑上说:“我,我善养吾。”认为必须首先使用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2. 庄子书中提出了“”、“”的艺术创作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3. 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二曰赋,三曰比,四曰,五曰雅,六曰颂。”因而提出了“诗有六义”说。4. 曹丕典论 ?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而末。”认为文章要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这一点是共同的,但其具体表现形态(如体裁形式等)却各不相同。5. 从陆机在文赋里对诗赋创作“缘情”和“体物”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点:

2、与,有了深刻的认识。6. 皎然在论诗歌创作的“取境”问题时,已经关注到了“取境”有、两种情况,对诗歌意境理论作出了贡献。7、李清照论词对词的创作提出了一些审美要求,主要有:一是勿“破碎”,二是讲“”,三是讲“”,四是要求词的格调高雅、典重。8、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其次提出了“”的审美要求;第三提出了“”的审美要求。9、袁宏道在序小修诗一文中评说小修诗“大都独抒,不拘。”他的诗歌理论观点直接继承了李贽的“童心”说。10、清代乾隆时期,当沈德潜的“”说盛行之际,袁枚则提出了“”说与之相抗。B1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 _

3、”与“ _”的文学批评方法论。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13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_”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4 、陆机文赋 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_而绮靡”,“赋_ 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C1、孟子 ?公孙丑上说:“我,我善养吾。”认为必须首先使用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2、庄子书中提出了“”、“”的艺术创作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

4、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3、毛诗大序说: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二曰赋,三曰比,四曰,五曰雅,六曰颂。 ”因而提出了“诗有六义”说。4、曹丕典论 ?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而末。”认为文章要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这一点是共同的,但其具体表现形态(如体裁形式等)却各不相同。5、从陆机在文赋里对诗赋创作“缘情”和“体物”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点:与,有了深刻的认识。6、皎然在论诗歌创作的“取境” 问题时, 已经关注到了 “取境” 有、两种情况,对诗歌意境理论作出了贡献。7、李清照论词对词的创作提出了一些审美要求,主要有:一是勿“破碎”,二是讲“”,三是讲“”,四是

5、要求词的格调高雅、典重。8、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其次提出了“”的审美要求;第三提出了“”的审美要求。9、袁宏道在序小修诗一文中评说小修诗“大都独抒,不拘。”他的诗歌理论观点直接继承了李贽的“童心”说。10、清代乾隆时期,当沈德潜的“”说盛行之际,袁枚则提出了“”说与之相抗。D1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 _”与“ _”的文学批评方法论。2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_”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

6、,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4 、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 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 其中提出了“诗 _而绮靡”,“赋_ 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5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_和 _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_”之论, 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_”论。7、“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 _的著名书信体论文 _。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_”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

7、发展的实际情况的。9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_”和“_”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10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_,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_”说的诗学主张。11 、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做到“不着 _尽得 _”。12 、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 在人间词话 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 _”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3重要名词解释: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2(

8、论语的)“尽善尽美”说3(孟子的)“养气”说4(孟子的)“以意逆志”说5(孟子的)“知人论世”说6(庄子的)“虚静”说7(庄子的)“物化”说8(庄子的)“得意忘言”说9(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10(毛诗大序的)讽谏说11(毛诗大序的)“诗有六义”说12(毛诗大序的)“情志统一”说13(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14(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15(刘勰的)“风骨”说16(钟嵘的)“直寻”说17(钟嵘的)“自然英旨”说18(钟嵘的)“诗有三义”说19(钟嵘的)“滋味”说20(陈子昂的)“兴寄”说21(陈子昂的)“风骨”说22(皎然的)“取境”说23(韩愈的)“不平则鸣”说24(韩愈的)“气盛言宜”说25(白居易的)“为时、为事而作”说26(司空图的)“韵味”说27(司空图的)“四外”说28(司空图的)“思与境偕”说29(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430(苏轼的)“空静”说31(苏轼的)“传神”论32(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33(严羽的)“妙悟”说34(严羽的)“兴趣”说35(严羽的)“诗有别材、别趣”说36(张炎的)“清空”说37(张炎的)“意趣”说38(谢榛的)“情景适会”说39(李贽的)“童心”说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