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说“勤”_第1页
第八课说“勤”_第2页
第八课说“勤”_第3页
第八课说“勤”_第4页
第八课说“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课说“勤”教案设计任课年级: 初二 任课教师:吐尼亚孜衣明工作单位:拜城县第三中学第八课 说“勤”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自学并掌握好本课的词语,灵活应用重点词,达到会用词语造句的程度。(2)能以较快的速度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流利地回答问题并学会用句型。(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快速阅读课文的技巧和方法,能抓住关键词,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意思。2.能力目标:(1)学生能用重点词造句,组成词组。(2)自读课文理解课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初步具备概括的能力,能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件叙述的前因后果,能够进

2、行与课文有关的对话。3.德育目标:(1)教育学生学词语时应该学的灵活,不要死记硬背。(2)阅读课文,学会重视写作方式,应用在自己的学习上。(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孝顺长辈的美德。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2)学生能流利准确地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流利地回答问题。(3)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意思。教学难点(1)词语要求会读,会写,完全理解,并会运用。(2)能够概括段落,准确把握课文的结构。教学方法(1)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2)自读,分段讲解,转述段落,总结全文。课 题第八课 说“勤” 题 目 第一课时 讲解运用词语 教

3、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与 要 求自学并掌握好本课的“攀登;成就;誉为;无非;文坛;秘诀;出息;建树;倾向;刻意;猎取;无不是才,也不是吗?;不是有吗?”等词语和句式,灵活应用重点词,达到会用重点词组词组,造句的程度。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的词语使每个学生完全掌握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够灵活运用词语造句。教学重点1、掌握“攀登;成就;誉为;无非;文坛;秘诀;出息;建树;倾向;刻意;猎取;无不是才,也不是吗?;不是有吗?”等词语和句式并灵活应用。2、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重点词语。教学难点 1、掌握词语的运用范围。2、能够概括段意,准确把握课文的结构。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教 具 课本、黑板、粉

4、笔、教案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那些不怕任何艰险、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终点。许多科学家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得到现在的成就。你们知道哪些科学家勤奋一生所得到令人仰望成就的故事吗?一、教学内容(1)板书重点词语。(2)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解释词语。(3)讲解并纠正学生解释错的有些难词。词语:见证 注音:jin zhng释义:见到,见识 例: 我们的爷爷奶奶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一个破落的国家变成强大的国家。 词语:丰功伟业 注音:fn gng wi y释义:具有非常大的成就和功劳例: 他的丰功伟业无人能及。词语:有所作为 注音:yu su zu wi释义:事

5、情做的有成绩,让人不能忘记 例:我们活在世上不能一事无成,必须有所作为。词语:震动 注音:zhn dng 释义:(重大的事情、消息)使人心不平静。 例: 这件事的发生震动着每个人的心。词组:奔波 注音:bn b释义:忙忙碌碌地往来奔走 例: 由于他的家乡和工作地不在同一座城市,他总是奔波于这两座城市。他总是再外奔波。词语:摘取 注音:zhi q释义:得到 例: 每年的八九月份,在瓜果飘香的农村,处处能见到农民伯伯在摘取丰收的果实。农门正在摘取芬香的瓜果。 词语:传颂 注音:chn sng释义:辗转传布颂扬 例: 抗战胜利以后各地都在传颂八路军战士的光荣事迹。词语:概莫能外 注音:gi m nn

6、g wi释义:一概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一概不能例外。 例:他们全部都概莫能外地被留下来在教室学习。词组:进击 注音:jn j释义:进攻,攻击 例:以美国为首的列强进击伊拉克,掠夺那里的资源。日本正在进击伊拉克。词语:畏缩 注音:wi su释义:害怕而不敢向前 例: 战争打响了,她畏缩在深山老林,任何人找不到她的地方。 词语:猎取 注音:li q释义:夺取(名利),本文指取得 例: 年轻的时候他就开始用各种手段猎取别人的钱财。 词语:刻意 注音:k y释义:用尽心思 例:他在女孩面前总是可以装的很有能力的样子。 词语:庸庸碌碌 注音:yng l释义:事物繁杂,辛辛苦苦却没有取得任何成绩。 例:他在

7、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庸庸碌碌一生。 词语:教导 注音:jio do释义:教育指导 例:(1)校长教导孩子要热爱劳动。 (2)我们要牢记老师的教导做一个好学生。 词语:积累 注音:j li释义:(事物)逐渐聚集 例:(1)他们在学习上积累了很多经验。(2)这些资料是他们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巩固练习给下列句中带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1、“勤”是成才的必由之路。 (A)2、“书山有路勤为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C)3、一切又成就的人,无不是经过勤奋努力,才成就了他们的丰功伟业。A、都不是 B、都是 C、很多不是 D、没有是 (B)A、成绩 B、功劳 C、变成 D、完成 (D)4、爱迪生被人们誉为“发明”

8、大王。 (C)5、他一生奔波于祖国的大江南北。 (B)6、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B)课后小结 布置进一步熟读懂课文的任务,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围绕 “勤”的主题进行思考。 在以后的检查过程当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尽量督促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我不会讲的太多。板书设计 第八课 说“勤” 第一课时 讲解运用词语 1:见证 jin zhng2:丰功伟业 fn gng wi y3:.布置作业 1、用重点词语造句(笔记本)。 2、完成练习册第29页(1、2、3题)。 3、预习朗读课文。课后反思 课 题 第八课 说“勤” 新

9、课题目 第二课时 学习课文1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与 要 求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能够用自己的话叙述。能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本课课文,体会并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本课文,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学会复述全文。三、德育目标能够模仿本篇课文的协作方法和技巧,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读并理解课文大意。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地回答有关课文的问题。教学方法 导读法,练习法教 具 课本、黑板、粉笔、教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造句。今天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什么内容。 一、教学内容1、先让学生预习课文。2、老师

10、范读、领读一遍,学生注意听。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4、纠正学生读错的词语。 二、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文1、在人生当中怎么样做才能够成功? 2、要成功就要不断地努力勤奋学习吗?3、什么是天才? 4、在你心里什么样的人是天才?5、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6、安于现状、畏缩的人的后果是什么样的?你对现在的自己满意吗? 7、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8、如何理解文中最后一段话?三、运用课文学习句型 、“即使也” 意:连词,表示假设让步,结果不会受前假设情况的影响。 例:即使下雨下雪,我们也要去学校上课。 2、“特别是” 意:指强调,表示更进一步。 例:他的各科成绩都不是很好,特别是语

11、文成绩很差。巩固练习用指定的词语回答问题。(1)他们是积累经验获得成功的。(2)因为他们即将毕业,舍不得王老师。(3)他忍耐住心中的怒火,什么都没有说就走了。(4)这道题目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解释。(5)听了英雄事迹报告后,我非常的震动。用句中带点的词语模仿造句。(1)科学实验的成功无不是靠无数次失败才换来的。(2)大家批评你,无非是想帮助你。(3)这几位专家,不要说在国内,即使在国际上也是很有名的。课后小结你们是否有目标?那么你的目标是要怎么样才能达到的呢?是否需要付出刻苦的努力,不断地勤奋,勤奋,再勤奋呢?板书设计 第八课 说“勤” 第二课时 学习课文1 布置作业1、学会复述课文,并领会文章

12、主要内容。 2、完成练习册第30、31页(4、5、6、7题)。课后反思课 题 第八课 说“勤” 新课题目 第三课时 理解课文1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与 要 求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快速阅读课文的技巧和方法,能抓住关键词,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意思。二、能力目标能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本课课文,体会并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德育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人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思想。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分段大意和中心内容。教学难点 总结课文中心内容。.教学方法 点拨法教 具 课本、黑板、粉笔、教案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勤”是成才的必由之路,是攀登事业之巅的阶梯。“

13、书山有路勤为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串讲课文1、让学生说课文的分段大意,老师纠正总结。2、让学生板书课文分段大意,老师纠正学生写错的、不足的地方。3、总结本文分段大意。 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分为三个大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勤”是成才的必由之路,是攀登事业之巅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段(23自然段)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证明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努力。 第三段(45自然段) 勤人登山易,懒人伸指难我国不是有这么一名谚语吗?因此,一个人要把自己宏伟的志愿与勤奋结合起来,才会有所作为。 巩固练习根据课文的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1、“书山有路勤为径”,这句话的意思是: (

14、B)2、关于莫泊桑,下面那一句不正确? (D)3、“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句话的意思是: (D)4、“勤人登山易,懒人伸指难”这句谚语告诉我们: (BC)5、关于勤奋,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准确? (A)真实交际情景1:说说你身边勤奋学习和工作的人和事。情景2:学习本文后,说说你今后的打算。课后小结 在今天这个各种观念碰撞的时代里,我们更需要关注不断地努力奋斗,为自己的美好生活不断地勤奋学习,成为一个成功者。板书设计 第八课 说“勤” 第三课时 理解课文1布置作业1.背会课文,并学会叙述。 2.做练习册30、31、32页。课后反思 课 题 第八课 说“勤” 新课题目 第四课时 学习课文2

15、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与 要 求 主要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二、能力目标能够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文所表达的内容。三、德育目标了解生活杂感类文章写作的基本方法,喜欢读这类作品并能进行模仿写作。教学重点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运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教学难点 能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听、说、读、写。教学方法 串讲法教 具 课本、黑板、粉笔、教案,图片教学过程 提前测评口头提问学生背诵课文情况导入新课 上新课之前我问一问一个问题:在你心中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成功的人?一、教学内容1、先让学生预习课文。2、老师范读、领读一遍,学生注

16、意听。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4、纠正学生读错的词语。 二、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文1、什么是成功?2、为什么说“预期”是错综复杂的?3、如何理解关于成功的公式?4、作者是怎样分析三个条件的?5、作者为什么要补充天资和机遇这两个条件?6、如何看待“ 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偶然碰上的,我们也无能为力” 中的两个“无能为力”? 三、齐读课文,巩固课文内容,让学生分组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完成课后习题。 四、重点字、词语例释 (1)顺手:顺利;如:事情办的很顺手。随手;如:他顺手从盆里抓了一把花生。顺便;如:她扫完了地,顺手又把桌子擦了一下。 (2)天资:资质; 例:这个小孩天资聪明。 (3)自命:自以为有某种品格、身份等。 例:自命清高、自命不凡。 (4)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例:这件事我已经无能为力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