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与止血检测2_第1页
血栓与止血检测2_第2页
血栓与止血检测2_第3页
血栓与止血检测2_第4页
血栓与止血检测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栓与止血检测血栓与止血检测内容内容一、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一、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二、二、止凝血障碍的实验室检测止凝血障碍的实验室检测 血管壁检测血管壁检测 血小板检测血小板检测 凝血因子检测凝血因子检测 抗凝物质检测抗凝物质检测 纤溶活性检测纤溶活性检测三、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三、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目的要求目的要求n掌握止血与凝血障碍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及掌握止血与凝血障碍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其临床意义 n熟悉引起止血与凝血障碍的原因熟悉引起止血与凝血障碍的原因 n了解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步骤及常用检了解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步骤及常用检查方法的原理和临床意义查方法的原理和临床

2、意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为什么不凝固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为什么不凝固?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止血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止血?止血与凝血调节止血与凝血调节抗凝与纤溶的调节抗凝与纤溶的调节正常生理状态正常生理状态低凝状态出血倾向血栓前状态血栓形成 ?正常止血机能正常止血机能凝血机制凝血机制抗凝机制抗凝机制(vessel wallvessel wall)凝血系统(凝血系统(coagulation systemcoagulation system)抗凝及纤溶系统(抗凝及纤溶系统(anti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tic and fibrinolytic)正常止血过

3、程 .神经反射神经反射 管腔收缩管腔收缩 血流变慢血流变慢 出血出血 / /停止停止 .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细胞分泌vwfvwf、fn fn 促进促进pltplt粘附粘附 .释放释放fiii fiii 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 .暴露内皮下胶原暴露内皮下胶原释放释放u-pa,激活纤溶系统,激活纤溶系统促进血小板粘附促进血小板粘附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血管壁机制血管壁机制血管受损后血管受损后五大因素五大因素2. 血小板机制血小板机制1) 1) 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毛细血管通透性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毛细血管通透性 2) 2) 粘附、聚集在血管破损处,形成白色血栓粘附、聚集

4、在血管破损处,形成白色血栓 3) 3) 释放活性物质,促进血小板聚集释放活性物质,促进血小板聚集(adp,atp,pf4(adp,atp,pf4等等) ),增强血管收缩(,增强血管收缩(txa2,5-httxa2,5-ht等)等) 4) 4) 提供膜磷脂表面(提供膜磷脂表面(pf3)pf3),提供凝血反应介质,提供凝血反应介质 5) 5) 促使血块收缩(血栓收缩蛋白)形成稳固血栓促使血块收缩(血栓收缩蛋白)形成稳固血栓 五大因素五大因素n1212个经典因子个经典因子i-xiiii-xiii(fvi=vafvi=va) 高分子激肽原高分子激肽原(hmwk)(hmwk)和和前激肽释放酶前激肽释放酶

5、(pk)(pk) n除除iviv(caca+)外,均为蛋白质。大多数由肝)外,均为蛋白质。大多数由肝脏产生。脏产生。fiiifiii广泛存在。广泛存在。niiii、viivii、ixix、x x 合成依赖于合成依赖于vitkvitk,称称vitkvitk依赖因子依赖因子 3 凝血因子机制凝血因子机制五大因素五大因素 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途径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途径(内源性、外源性)(内源性、外源性)l 第一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第一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l 第二阶段:凝血酶形成第二阶段:凝血酶形成l 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形成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形成内凝途径内凝途径 外凝途径外凝途径凝血活酶凝血活酶

6、 生成期生成期凝血酶凝血酶生成期生成期纤维蛋白纤维蛋白 生成期生成期 a a aa ca2+ pf3 aa ca2+ pf3凝血酶原凝血酶原()凝血酶凝血酶aaca2+纤维蛋纤维蛋白原白原(i)纤维蛋纤维蛋白单体白单体(iaia)交联纤交联纤维蛋白维蛋白a共同途共同途径径正常的止血机制正常的止血机制 - 3个时相个时相血管破损后:血管破损后:1 .血管收缩血管收缩2 .一期止血一期止血 - 血小板血栓血小板血栓 (血小板黏附、聚集于血管破损处血小板黏附、聚集于血管破损处)3 .二期止血二期止血 血浆凝固,纤维蛋白网加固血小板血栓,血浆凝固,纤维蛋白网加固血小板血栓,(凝血系统启动,凝血系统启动

7、,纤维蛋白生成纤维蛋白生成)防止机体凝血过度,以保证血液畅通。防止机体凝血过度,以保证血液畅通。 4. 抗凝血机制抗凝血机制吞噬吞噬清除清除五大因素五大因素凝血过程中有关物凝血过程中有关物质和产物质和产物细胞抗凝机制细胞抗凝机制:单核单核-巨噬细胞巨噬细胞u 抗凝血酶(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antithrombin,at) 灭活灭活、aa、aa、aa、aa; 体内最重要的抗凝物质,其抗凝作用占体内总体内最重要的抗凝物质,其抗凝作用占体内总抗凝血功能的抗凝血功能的50506767,在肝素介导下起作用。,在肝素介导下起作用。u 肝素辅因子肝素辅因子(heparin cofacto

8、r , hcheparin cofactor , hc) 抗凝谱同抗凝谱同at-at-活性仅活性仅at-at-的的1/31/3在肝素协同下作用可扩大在肝素协同下作用可扩大10001000倍倍 注意:病理性抗凝物注意:病理性抗凝物抗凝血酶系统:抗凝血酶系统: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fpi tfpi抑制抑制“tf-fa”复合物和复合物和a蛋白蛋白c/蛋白蛋白s系统系统 灭活灭活va、 viiia,激活纤溶系统,激活纤溶系统5.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主要作用:分解纤维蛋白(原),清除血管内由主要作用:分解

9、纤维蛋白(原),清除血管内由于纤维蛋白沉积引起的阻塞,保持血流通畅于纤维蛋白沉积引起的阻塞,保持血流通畅u-pa t-paa pk五大因素五大因素n原发性纤溶亢进:原发性纤溶亢进:n凝血瀑布没有形成,无凝血酶生成无凝血酶生成,纤溶酶活性,导致纤溶亢进,纤维蛋白原被降解纤维蛋白原被降解;nfdp n继发性纤溶亢进:继发性纤溶亢进:n继发于凝血酶生成后凝血酶生成后,有纤维蛋白单体生成及交联的纤维蛋白形成交联的纤维蛋白形成,而后发生的纤溶。止凝血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止凝血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血管壁结构与功能异常 血小板质与量异常 凝血因子质与量异常 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加 纤溶系统异常 综合因素一期止

10、血缺陷一期止血缺陷二期止血缺陷二期止血缺陷纤溶系统缺陷纤溶系统缺陷二二、止凝血障碍的实验检查止凝血障碍的实验检查(一)血管壁检测(一)血管壁检测1.1.出血时间(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bleeding time,bt)原理原理皮肤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出血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皮肤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出血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主要反映血管壁和血小板相互作用主要反映血管壁和血小板相互作用。 方法方法出血时间测定器法,出血时间测定器法,用标准弹簧针或刀片刺破皮肤用标准弹簧针或刀片刺破皮肤2-3mm 2-3mm 深,深,观察出血自然停止的时间观察出血自然停止的时间。 参考值参考

11、值6.92.1分钟分钟9min9min为延长为延长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plt明显减少如原发或继发性明显减少如原发或继发性plt减少性紫癜减少性紫癜 2.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3.严重缺乏血浆某些凝血因子严重缺乏血浆某些凝血因子(vwd、dic) 4.血管异常血管异常5.药物药物原理原理 对毛细血管壁施加压力,使静脉血流受阻,致对毛细血管壁施加压力,使静脉血流受阻,致毛细血管负荷,检查一定范围内皮肤出现出血点的数目,毛细血管负荷,检查一定范围内皮肤出现出血点的数目,估计血管通透性、脆性,即观察血管壁、血管内皮、血小估计血管通透性、脆性,即观察血管壁、血

12、管内皮、血小板等综合止血作用。板等综合止血作用。方法方法血压计袖带血压计袖带上臂加压上臂加压8min 8min 在前臂直径在前臂直径5cm 5cm 圆圈内计数出血点圆圈内计数出血点(收缩压+舒张压)22、束臂试验、束臂试验2.束臂束臂试验试验参考值参考值 男性男性5 女性和儿童女性和儿童10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阳性见于:()()plt减少如减少如itp、aa ()()plt功能异常功能异常()血管性病变血管病变:坏血病、败血症、血()血管性病变血管病变:坏血病、败血症、血管性紫癜;管性紫癜;()其他如()其他如vw病、抗血小板药物过量。病、抗血小板药物过量。 其他有关血管方面的检测:其

13、他有关血管方面的检测:nvwf(抗原检测)(抗原检测)n 免疫火箭电泳法、elisan 减低:减低:血管性血友病(vwd)n 增高:增高:血栓性疾病nvwf活性检测n6酮-前列素f1a测定(二)血小板检测(二)血小板检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血块收缩( crtcrt)原理原理 血浆凝固后由于血小板变性释放的血栓收血浆凝固后由于血小板变性释放的血栓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收缩而析出血清,血块因而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收缩而析出血清,血块因而缩小。是血小板数量和质量检测的双关试验。缩小。是血小板数量和质量检测的双关试验。方法方法全血标本注入试管中,静置,观察析出的全血标本注入试管中,静置,观

14、察析出的血清占原有全血量的百分比了解血块退缩的程度。血清占原有全血量的百分比了解血块退缩的程度。.血块收缩(血块收缩( crtcrt)参考值参考值 h 开始收缩开始收缩 18h-24h 收缩完全:收缩完全: 血块收缩率血块收缩率65.8%11%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收缩不良见于收缩不良见于itp、plt无力症、纤维蛋白原减少等。无力症、纤维蛋白原减少等。.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paig) 血小板自身抗体分类:血小板自身抗体分类:n自身抗体:自身抗体: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latelet associated ig,paig,又称血小板相关抗体,

15、如,又称血小板相关抗体,如 paigg、paigmn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抗体:如抗如抗gpiib-iiia抗体,见于自身免疫病抗体,见于自身免疫病(itp、sle)n同种抗体:同种抗体:多为反复输血时产生多为反复输血时产生n免疫复合物相关抗体:免疫复合物相关抗体:某些病毒感染、药物可产生某些病毒感染、药物可产生测定方法测定方法:elisapaigpaig增高:增高: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共同特征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共同特征自身抗体(最多自身抗体(最多90%),如),如itp、sle、类风湿;、类风湿;同种抗体,如大量输血或血小板、新生儿免疫性血小同种抗体,如大量输血或血小板、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16、症;板减少症;免疫复合物相关抗体,见于药物性、败血症及免疫复合物相关抗体,见于药物性、败血症及aids等。等。.血小板粘附试验血小板粘附试验参考值参考值: 62.58.6意义意义:n粘附减低粘附减低: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无力症、vwd、mds、异常蛋白增、异常蛋白增多、尿毒症、肝硬化。多、尿毒症、肝硬化。n粘附增高:心肌梗塞、甲亢、血栓性静脉炎、脑血栓、粘附增高:心肌梗塞、甲亢、血栓性静脉炎、脑血栓、糖尿病、高脂血症、手术后等。糖尿病、高脂血症、手术后等。 .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聚集试验参考值:参考值:意义:意义:n聚集减低聚集减低: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无力症、vw病、骨髓增生性病、骨髓增生性

17、疾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疾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n聚集增高:静脉血栓病、心肌梗塞、脑栓塞、聚集增高:静脉血栓病、心肌梗塞、脑栓塞、糖尿病。糖尿病。 (三)凝血因子检测(三)凝血因子检测1、凝血时间(、凝血时间(ct)原理原理血液血液从血管中从血管中抽出抽出与带负电荷表面接触与带负电荷表面接触内源性凝血途径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启动纤维蛋白形成(血液凝固)纤维蛋白形成(血液凝固) 参考值参考值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ct延长、延长、ct缩短病因见缩短病因见aptt 。原理与方法原理与方法 nxii因子活化剂 ca+ + 磷脂(代替pf3)启动血浆内源性凝血途径n观察血浆凝固时间观察血浆凝固时间(norma

18、l:31-43s,正常对照正常对照10s为为延长。延长。)血浆血浆xii因子因子活化剂活化剂ca+ + 磷脂磷脂(代替(代替pf3)、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主要检测主要检测内凝途径凝血因子缺陷内凝途径凝血因子缺陷 延长延长见于:见于:(1)内源性途径的凝血因子缺陷(内源性途径的凝血因子缺陷(、 ):血友):血友病病a a、b b,因子,因子xixi缺乏症缺乏症 (2)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缺陷:)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缺陷: fv、fx、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纤维蛋白

19、原 (3)严重肝病、)严重肝病、dic (4)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5)普通肝素应用的首选监测指标使)普通肝素应用的首选监测指标使aptt延长延长1.5-2.5倍倍缩短缩短高凝状态高凝状态 (脑血栓、心梗、(脑血栓、心梗、dic高凝期)高凝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 原理与方法 血浆+ ca+tf 血浆凝固 通过外源性凝血系统normal:11-13s;应有正常应有正常对照,超过对对照,超过对照照3s为延长为延长血浆血浆tfca+临床意义临床意义pt延长:延长: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因子的缺乏;因子的

20、缺乏;后天性凝血因子异常,严重肝病、后天性凝血因子异常,严重肝病、vitk缺缺乏。纤溶亢进、乏。纤溶亢进、dic后期及使用抗凝药物后期及使用抗凝药物如双香豆素。如双香豆素。pt缩短:缩短: dic、心梗、脑血栓、血栓性静脉炎、心梗、脑血栓、血栓性静脉炎、mm、乙醚麻醉后。、乙醚麻醉后。 4、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原理:原理: 在受检血浆中加人一定量在受检血浆中加人一定量凝血酶,后者使血浆中的纤维蛋凝血酶,后者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白原(fibrinogen,fg)转变为)转变为纤维蛋白,通过比浊原理计算纤维蛋白,通过比浊原理计算fg的含量。的含量。参考值参考值 : 24gl 临

21、床意义临床意义nfib减低:肝脏疾病、减低:肝脏疾病、dic中晚期、原发性中晚期、原发性纤溶亢进、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溶栓治纤溶亢进、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溶栓治疗等。疗等。nfib增高:增高: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如脑梗塞、心机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如脑梗塞、心机梗塞,非特异急性相反应急性感染,外科手梗塞,非特异急性相反应急性感染,外科手术后、恶性肿瘤等。术后、恶性肿瘤等。 2 2生理性:部分正常老人,妊娠晚期生理性:部分正常老人,妊娠晚期。 5、血浆因子、血浆因子、和和促凝活性测定促凝活性测定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高增高 主要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主要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

22、如dvt、肺栓塞、妊高征、晚期妊娠、口服避孕、肺栓塞、妊高征、晚期妊娠、口服避孕药、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药、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 减低减低 f c减低减低见于血友病见于血友病a、vwd、f抗体、抗体、dic 。 f c减低减低见于血友病见于血友病b、肝、肝脏病、维生素脏病、维生素k缺乏症、缺乏症、dic、口服抗凝药物。、口服抗凝药物。fc减低减低见于因子见于因子缺乏症、肝脏疾病、缺乏症、肝脏疾病、dic等。等。f c减低减低见于先天性因子见于先天性因子缺乏症、肝缺乏症、肝脏疾病、脏疾病、dic和某些血栓性疾病等。和某些血栓性疾病等。 6、血浆因子、血浆因子、和和x促凝活性测定促凝活性测

23、定临床意义临床意义n增高增高: 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n减低减低: n相应的先天性因子相应的先天性因子、v、和和x缺乏症缺乏症n获得性主要见于肝病、获得性主要见于肝病、dic、口服抗凝剂、维生素、口服抗凝剂、维生素k缺乏症等缺乏症等 (四)抗凝血功能检查(四)抗凝血功能检查病理性抗凝物质测定病理性抗凝物质测定n筛选试验筛选试验n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ttn甲苯胺蓝纠正试验甲苯胺蓝纠正试验naptt交叉试验交叉试验n诊断试验诊断试验n狼疮抗凝物质检测狼疮抗凝物质检测n抗心磷脂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生理性抗凝因子测定生理性抗凝因子测定n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测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测定定n血浆血

24、浆pc活性测定活性测定n血浆血浆ps抗原和总蛋白抗原和总蛋白测定测定n血浆凝血酶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复合物1. 血浆凝血酶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原理:原理:血浆血浆+凝血酶凝血酶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形成;(1618s) 超过正常对照超过正常对照3s为延长。为延长。血浆血浆标准凝血酶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主要检测凝血过程第三阶段主要检测凝血过程第三阶段 1 1纤维蛋白原质与量异常纤维蛋白原质与量异常 2 2fdpfdp增多,如纤溶亢进增多,如纤溶亢进 3 3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如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如at-at-、肝素样物质、肝素样物质 4 4异常球

25、蛋白增多,如多发性骨髓瘤异常球蛋白增多,如多发性骨髓瘤 2、血浆抗凝血酶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活性(at-:a)参考值参考值 108.55.3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和再障等的急性出血期以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 减低: 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at-缺乏症,后者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dic和肝脏疾病等。 3、血浆蛋白、血浆蛋白c活性测定活性测定参考值参考值 100.2413.18%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减低:先天性或获得性pc缺乏症,后者见于dic、肝病、手术后、口服抗凝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五)纤溶系统检查(五)纤溶系统检查纤溶活性检测纤溶活性检测n筛选试验n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26、nd-二聚体定性试验n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性试验纤溶活性检测纤溶活性检测n诊断试验诊断试验n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测定n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测定n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活性测定活性测定n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n血浆纤溶酶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测定抗纤溶酶复合物测定nd-二聚体定量检测二聚体定量检测n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量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量检测 1. 1.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ibrin (ogenfibrin (ogen)degrada

27、tion products, fdpdegradation products, fdp原理、方法原理、方法:“抗原抗体”反应(乳胶凝集法)参考值参考值:阴性,5mg/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n主要见于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如主要见于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如dic、严重、严重感染、休克、恶性肿瘤、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感染、休克、恶性肿瘤、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肺梗塞、溶栓治疗期栓、肺梗塞、溶栓治疗期nfdp增高对增高对dic诊断有重要价值,其灵敏度达诊断有重要价值,其灵敏度达100%n原发性纤溶时原发性纤溶时fdp显著增高显著增高nd-二聚体(二聚体(d-dimer):交联纤维蛋白交联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

28、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被纤溶酶降解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n参考范围:参考范围:n阴性阴性n00.256mgl, n500gl 有临床意义有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临床意义:n深静脉血栓、肺梗塞、继发纤溶亢进(如深静脉血栓、肺梗塞、继发纤溶亢进(如dic时)时) d-dimer显著增高。显著增高。 d-dimer正常时,正常时,可除外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除外深静脉血栓形成。ndic诊断中的意义:常诊断中的意义:常2000 gl以上,特以上,特异性可达异性可达100%。n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时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时fdp 和和d-dimer增高,增高,溶栓完全后溶栓完全后d-dimer下降,但下降,但fdp并不下

29、降。并不下降。n原发性纤溶亢进时原发性纤溶亢进时d-dimer不增加。不增加。fdpfdp纤维纤维蛋白单体蛋白单体纤维纤维蛋白蛋白纤维纤维蛋白单体蛋白单体硫酸鱼硫酸鱼精蛋白精蛋白自行聚合.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pppt即即3p试验)试验)原理与方法原原理理与与方方法法临床意义临床意义n阳性:阳性: n提示血中fdp增多,见于dic/纤溶亢进 溶栓治疗后n假阳性:大出血(创伤、手术、咯血、呕血),恶性肿瘤、人工流产等n阴性:阴性:n正常人n原发性纤溶ndic晚期 一期止血缺陷的筛选试验 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试验 纤溶亢进筛检试验 血栓前状态 dic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抗凝与溶栓治

30、疗的监测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1 1、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出血点瘀斑):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出血点瘀斑): 一期止血缺陷(血小板、血管)?一期止血缺陷(血小板、血管)?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功能(或加血小板功能(或加bt检查)检查) 血管因素:直观,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血管因素:直观,毛细血管脆性试验,2 2、血小板正常、血小板正常/ /大面积瘀斑,皮下、深部、关节血肿大面积瘀斑,皮下、深部、关节血肿 凝血功能凝血功能 (二期止血缺陷)?(二期止血缺陷)?aptt pt - - 内凝途径因子缺陷:血友病内凝途径因子缺陷:血友病a,b,xia,b,xi因子缺乏症因子缺乏症循环中抗凝血因子(获得性血友病)循环中抗凝血因子(获得性血友病)aptt - - pt 外凝途径因子缺陷:遗传性外凝途径因子缺陷:遗传性viivii因子缺乏症因子缺乏症 (病理性抗凝物,较少见)(病理性抗凝物,较少见)aptt pt 共同途径因子缺乏(共同途径因子缺乏(fx,v,ii,i);dicfx,v,ii,i);dic,肝病,肝病 抗凝剂治疗(病理性抗凝物,较少见)。抗凝剂治疗(病理性抗凝物,较少见)。aptt pt - xiiix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