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机网络第1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22021年10月22日2目 录n什么是因特网n网络边缘n网络核心n接入网和物理媒体nisp和因特网主干n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n协议层次和它们的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历史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32021年10月22日31.1 什么是因特网n视角视角1因特网的构成因特网的构成q硬件方面n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数以百万计的互连计算机设备: 主机 = 端系统n连接因特网上各种设备的通信链路q光纤,铜缆,无线电,人造卫星q传输速率 = 带宽n转发数据的分组交换机: 转发分组 (数据块)q链路层交换机q路由器本地本地isp公司
2、网络公司网络区域区域isp分组交换机分组交换机工作站工作站服务器服务器移动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42021年10月22日41.1 什么是因特网n视角视角1因特网的构成因特网的构成q软件方面n在因特网上运行的网络应用程序n协议:控制报文的发送接收q例如:tcp, ip, http, ftp, pppq因特网: “万网之网”n松散的层次结构n公共因特网(internet)和私有的内联网(intranet)q因特网标准nrfc: 请求评论(request for comments)nietf: 因特网工程部(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
3、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52021年10月22日51.1 什么是因特网n视角视角2因特网能够提供的服务因特网能够提供的服务q通信基础设施为分布式应用程序提供支撑 web冲浪, 电子邮件, 分布式游戏, 电子商务,文件共享q为应用程序提供的通信服务n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q先行握手,建立连接q确认和重传确保可靠数据传送q流量控制确保发送方不会过快发送过量的分组而淹没接收方q拥塞控制试图防止因特网进入迟滞状态n不可靠的无连接服务q不承诺“从发送方到接收方传递数据所需的时间长度”!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61.1 什么是因特网n什么是协议什么是协议q人类之间交流的语言(协议)n汉语n英语n法语nq计
4、算机之间交流的语言(协议)n语法n语义n同步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7人类交往的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协议?人类交往的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协议?你好你好你好你好几点了几点了?2:00tcp 连接请求连接请求tcp 连接响应连接响应时间时间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8什么是协议什么是协议人类交往的协议:人类交往的协议:n“现在几点?现在几点?”n“我有个问题我有个问题”n介绍介绍 定义发送的消息定义发送的消息 定义信息接收后定义信息接收后,或某个事件发生后或某个事件发生后的动作的动作网络协议:网络协议:n通信设备之间的交互而不是通信设备之间的交互而不是人们的交往人们的交往n因特网上所有通信行为都由因特网
5、上所有通信行为都由协议管理协议管理 协议协议定义了网络实体之间信定义了网络实体之间信息收发的格式和顺序息收发的格式和顺序, 以及以及信息发送和接收后所需采取信息发送和接收后所需采取的动作。的动作。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92021年10月22日91.2 网络边缘n网络结构深入研究网络结构深入研究q网络边缘: n应用程序和主机q网络核心: n目标:在各个不同的小网 络之间转发数据n路由器n网络的网络q接入网,物理媒体:通信链路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102021年10月22日101.2 网络边缘n网络边缘的构成网络边缘的构成q端系统(主机)n运行应用程序,如:ie、foxmail等n网络应用
6、的通信模型网络应用的通信模型q客户/服务器模型(c/s)n客户:使用服务者n服务器:提供服务者q对等模型(p2p)n所有的主机同时承担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双重身份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11 面向连接的服务面向连接的服务(a a)目标目标: : 在端系统之间传输数据在端系统之间传输数据(b b)服务特征服务特征:所谓所谓连接连接,就是两个对等实体为进行数据通信而进,就是两个对等实体为进行数据通信而进 行的一行的一种结合。面向连接服务是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种结合。面向连接服务是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即面向连接服务一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
7、这个连接。即面向连接服务一般要经历般要经历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三个阶段; 数据传送是数据传送是按序按序收发;收发; 属可靠服务。属可靠服务。 面向连接服务在网络层中又称为面向连接服务在网络层中又称为虚电路虚电路服务服务。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12n(c)适用处)适用处 面向连接服务比较适合于在一定时期内要向同一目的地面向连接服务比较适合于在一定时期内要向同一目的地发送许多报文的情况。发送许多报文的情况。tcp tcp 服务特征服务特征 rfc 793rfc 793n可靠、有序的字节流数据传递可靠、有序的字节流数据传递q数据丢失数据丢失: : 确
8、认和重传确认和重传n流量控制流量控制: : 发送方不应发送过量数据而淹没接收方发送方不应发送过量数据而淹没接收方n拥塞控制拥塞控制: : 当网络拥塞时发送方应当网络拥塞时发送方应“降低发送速率降低发送速率”使用使用tcp的应用:的应用:nhttp (web), ftp (文件传输文件传输), telnet (远程登陆远程登陆), smtp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13无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a a)目标:目标: 在端系统之间传输数据在端系统之间传输数据 (b b)服务特征)服务特征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个连接,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个连接,因此其下因
9、此其下层的有关资源不需要事先进行预定保留。这些资源将在数层的有关资源不需要事先进行预定保留。这些资源将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进行分配据传输时动态地进行分配;不存在握手。数据可被更快的传递不存在握手。数据可被更快的传递不需要通信的两个实体同时是活跃的(即处于激活态不需要通信的两个实体同时是活跃的(即处于激活态) );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属不可靠服务。属不可靠服务。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14(c)适用处)适用处 无连接服务的优点是灵活方便和比较迅速,因而特无连接服务的优点是灵活方便和比较迅速,因而特别适合于别适合于传送少量零星的报文传送少量零星的报文,
10、数据报,证实交付,请求,数据报,证实交付,请求回答等。回答等。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 user datagram protocol )rfc 768: 无连接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输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无流量控制无流量控制无拥塞控制无拥塞控制n使用使用udpudp的应用的应用: : 流媒体流媒体, , 视频会议视频会议, ,域名系统域名系统, ip, ip电话电话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152021年10月22日151.3 网络核心n基本问题:数据是怎样通过网络传输的?基本问题:数据是怎样通过网络传输的?n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电路交换网络电路交换网络q数据交换过程n第
11、一步:建立连接n第二步:交换数据n第三步:释放连接q电路交换的特性n数据交换前需建立起一条从发端到收端的物理通路n在数据交换的全部时间内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信道n交换双方可实时进行数据交换而不会存在任何延迟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162021年10月22日161.3 网络核心n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电路交换网络电路交换网络q电路交换中的复用n时分复用(tdm)n频分复用(fdm)频率时间频率时间4 对用户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172021年10月22日171.3 网络核心n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电路交换网络电路交换网络q例题 计算通过电路交换网络将一个640,
12、000比特长的文件从主机a传送到主机b需要多长时间?n所有链路速率皆为1.536 mbpsn每条链路使用有24个时隙的tdmn建立端到端的电路需要500毫秒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182021年10月22日181.3 网络核心n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电路交换网络电路交换网络q存在的问题n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往往具有突发性和间歇性特征,而对电路交换而言,用户支付的费用则是按用户占用线路的时间来收费的n不够灵活。只要在通话双方建立的通路中的任何一点出了故障,就必须重新拨号建立新的连接,这对紧急和重要通信是很不利的。结论:电路交换技术不适合于计算机间的数据交换。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3、192021年10月22日19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引入分组交换网络的动机 美国军方针对“数据”交换的特征以及电路交换技术存在的局限性,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必须满足:n不是为了打电话,而是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n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n所有的网络结点同等重要,不能有特别重要的结点n必须有冗余路由n网络结构尽可能简单,能够可靠传送数据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202021年10月22日20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计算机网络的演化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212021年10月22日2
14、1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分组交换的工作流程(1) 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 度的数据段报文1101000110101010110101011100010011010010假定这个报文较长不便于传输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222021年10月22日22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分组交换的工作流程(2) 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请注意:现在左边是“前面”数 据数 据数 据报文首部首部首部分组 1分组 2分组 3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232021年10月22日2
15、3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分组交换的工作流程(3) 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4)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假定接收端在左边)数 据首部分组 1数 据首部分组 2数 据首部分组 3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242021年10月22日24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分组交换的工作流程(5) 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数 据首部分组 1数 据首部分组 2数 据首部分组 3收到的数据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252021年10月22日25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
16、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分组交换的工作流程(6) 最后,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为原来的报文数 据数 据数 据报文1101000110101010110101011100010011010010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262021年10月22日26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分组交换的工作流程备注2:分组首部的重要性:n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n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的首部中的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n用此种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到达最终目的地。备注1:这里我们假定分组在传输过程中没
17、有出现差错,在转发时也没有被丢弃。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272021年10月22日27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h1a分组交换网bdech5h6h4h2h3h1 向 h5 发送分组h2 向 h6 发送分组注意分组路径的变化!结点交换机主机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282021年10月22日28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h1a分组交换网bdech5h6h4h2h3h1 向 h5 发送分组结点交换机主机在结点交换机 a 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在结点交换机 c 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在结点
18、交换机 e 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最后到达目的主机 h5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292021年10月22日29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分组交换网络的结构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从概念上可以看成是由两个子网构成,一是通信子网,另一是资源子网,如图所示。 其中,通信子网由若干个中间交换结点(switch node)和连接这些交换结点的链路组成,主要承担数据通信任务。 所谓资源子网主要由网络主机和各种可提供共享资源的设备(如打印机、光盘库等)组成,主要承担数据处理任务。资源子网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通信子网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30
19、2021年10月22日30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分组交换网络的特征n被传送的数据分成若干分组分别传送n数据传输前不必预先确定分组的传输路径n通信子网中的每个交换结点均为共享结点,并且都具有分组的存储/转发以及选择合适路由的能力n在数据通信的过程中,通信子网断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使得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得以大大提高下续下续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312021年10月22日31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分组交换网络的特征n为了提高分组交换网的可靠性,通信子网常采用网状拓扑结构,使得当发生网络拥
20、塞或少数中间交换结点、链路出现故障时,可灵活地改变路由而不致引起通信的中断或全网的瘫痪;n通信网络的主干线路往往由一些高速链路构成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322021年10月22日32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转发n目标: 通过路由器将分组从源主机移动到到目的主机q我们将学习一些路径选择(如:路由)算法 (第4章)n数据报网络 q分组内的目的地址决定下一跳q在会话过程中路由可能改变q类似的:驾驶,问路n虚电路网络 q每个分组携带一个标识(虚电路号),该标识决定下一跳q在 呼叫建立时决定固定的路径,并在整个呼叫过程中保持不变q路由器保持每个呼叫
21、连接的状态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332021年10月22日33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分组交换 vs 电路交换n假设:q1mbps的链路,每个用户需要100kbpsq分组交换下1个用户活跃的概率为0.1n电路交换:仅支持10个用户(1mbps/100kbps)n分组交换:35个用户条件下,11个及以上用户同时活动的概率为0.0004,即10个及10个以内用户同时活跃的概率为0.9996,基本上与电路交换性能相当下续下续在相同条件下,分组交换能够比电路交换支持更多的用户在相同条件下,分组交换能够比电路交换支持更多的用户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
22、特网342021年10月22日34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分组交换 vs 电路交换n更一般的分组交换q用户速率无限制n假设:q同一时刻仅有一个用户传输1m的数据q电路建立时间可忽略不计n电路交换所需时间:10sn分组交换所需时间:1s当用户数较少时,分组交换能够获得比电路交换更好的性能当用户数较少时,分组交换能够获得比电路交换更好的性能下续下续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352021年10月22日35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分组交换 vs 电路交换q将l长的分组传输 (推送出去)到链路(速率为
23、r bps)要花费l/r 秒q当整个分组到达路由器后才能向下条链路传输: 存储转发q时延 = 3l/r举例:ql = 7.5 mbitsqr = 1.5 mbpsq时延 = 15 秒lrrr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362021年10月22日36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分组交换 vs 电路交换n分组交换网络存在的问题q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因要排队总会造成一定的时延。当网络通信量过大时,这种时延可能会很大q各分组必须携带一定的控制信息(说明信息),从而带来额外开销q整个分组交换网的管理和控制比较复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372021年10
24、月22日371.3 网络核心n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q分组交换 vs 电路交换n结论q若要连续传送大量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建立时间,则采用在数据通信之前预先分配传输带宽的电路交换较为合适q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382021年10月22日381.3 网络核心n网络核心分类网络核心分类电信网络电信网络电路交换网络电路交换网络fdmtdm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虚电路网络虚电路网络数据报网络数据报网络 数据报网络既不是面向连接的也不是无连接的 internet为应用程序同时提供面向
25、连接服务(tcp)和无连接服务(udp)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392021年10月22日39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n接入网的作用接入网的作用q将网络边缘与网络核心连接起来,通常是将端系统连接到边缘路由器上q边缘路由器:端系统到任何其它远程端系统的路径上的第一台路由器n接入的方式接入的方式qmodem拨号/adsl拨号/hfcq局域网接入:以太网q无线接入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402021年10月22日40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nmodem拨号拨号q通过本地电话回路点对点连接isp的拨号池(通常是路由器)q速度最高可达56kbpsq无法实现在上网的同时拨打电话nadsl:不对称数字用
26、户线不对称数字用户线q下行/上行速率最高可达8mbps/1mbpsq频分复用:n0khz4khz:语音n4khz50khz:上行 50khz1mhz:下行q带宽独享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412021年10月22日41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nhfc (hybrid fiber coaxial cable) :光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q下行/上行速率最高可达40mbps/10mbpsq通过有线电视网络部署q带宽共享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422021年10月22日42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n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4320
27、21年10月22日43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n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家庭电缆头端电缆分配网络(简化)典型的有 500到5,000个家庭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442021年10月22日44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n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家庭电缆头端电缆分配网络(简化)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452021年10月22日45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n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家庭电缆头端电缆分配网络服务器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462021年10月22日46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n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光纤同
28、轴电缆混合网络家庭电缆头端电缆分配网络信道videovideovideovideovideovideodatadatacontrol123456789频分复用: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472021年10月22日47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n局域网接入局域网接入q公司/大学 的局域网 (lan) 将端系统连接到边缘路由器q以太网: n通过共享或专用的链路来连接端系统和路由器n10 mbs, 100mbps, gigabit以太网q局域网: 详见第5章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482021年10月22日48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n无线接入无线接入q共享的无线接入网络连接端系统和路由器n通过基站
29、(无线接入点)q无线局域网:n802.11b (wifi): 11 mbpsq广域无线接入n由电信运营商提供n3g:提供超过384 kbps的无线接入q会发生吗?n欧洲的wap/gprs基站移动主机路由器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492021年10月22日49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n家庭网络家庭网络q典型的家庭网络构成nadsl 或 cable modemn路由器/防火墙/网络地址转换n以太网n无线接入点无线接入点无线笔记本电脑路由器/防火墙cablemodem到/从电缆头端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502021年10月22日50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n物理媒体分类物理媒体分类q导引型媒体
30、:信号沿着固体媒体被导引q非导引型媒体:信号自由传播n导引型媒体导引型媒体q双绞线: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n3类线:传统的电话线, 10 mbps 以太网n5类线:100mbps 以太网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512021年10月22日51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n导引型媒体导引型媒体q同轴电缆n双向传输n基带q电缆上单信道q以太网n宽带q 电缆上多信道q hfcq光缆n在玻璃光纤传播光脉冲,每一个脉冲一比特n高速运行q高速的点到点传输 (如 5 gps)n低误码率:中继器相隔很远; 不受电磁干扰外层外层屏蔽层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层内导体内导体芯(玻璃)封套(玻璃)外套(玻璃)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
31、因特网522021年10月22日52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n非导引型媒体:无线电非导引型媒体:无线电q特性n通过电磁频谱传播信号n没有物理“线路”n双向传输n传播环境影响:q反射q被障碍物所阻隔q干扰无线链路类型:n地面微波:可达45 mbpsn无线局域网:2/11/54mbpsn无线广域网:如3gn卫星q可达50mbps的信道 (或 多个较小的信道)q270 毫秒的端到端延迟q同步卫星 vs 低纬度卫星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532021年10月22日531.5 isp和因特网主干n因特网的结构是松散的层次结构,依赖各级isp进行互联n在中心: “第一层” isps (如uunet, b
32、bn/genuity, sprint, at&t), 实现国家/国际间的覆盖q相互间是对等的tier 1 isptier 1 isptier 1 isp第一层私下里提供互连(对等体)nap第一层同时在网络接入点(naps)提供互连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542021年10月22日541.5 isp和因特网主干n“第二层” isps: 较小的 (通常是区域的) ispsq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第一层isps, 或者其它第二层 ispstier 1 isptier 1 isptier 1 ispnaptier-2 isptier-2 isptier-2 isptier-2 isptier-2 isp第
33、二层isp为能够连接因特网的其它区域而向第一层isp付费q 第二层isp是第一层提供商的客户第二层 isps 私下里相互结成对等,可在nap进行互连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552021年10月22日551.5 isp和因特网主干n“第三层” isps 和本地 isps q最后一跳 (“接入”) 网络 (与端系统最近)本地和第三层是上层isps的客户,通过它们连到因特网其它区域tier 1 isptier 1 isptier 1 ispnaptier-2 isptier-2 isptier-2 isptier-2 isptier-2 isplocalisplocalisplocalisploc
34、alisplocalisptier 3isplocalisplocalisplocalisp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562021年10月22日561.5 isp和因特网主干n分组经过多个网络!tier 1 isptier 1 isptier 1 ispnaptier-2 isptier-2 isptier-2 isptier-2 isptier-2 isplocalisplocalisplocalisplocalisplocalisptier 3isplocalisplocalisplocalisp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572021年10月22日571.6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
35、n数据丢失和产生时延的原因数据丢失和产生时延的原因q在路由器缓存中的分组队列n分组到达输入链路的速率超出输出链路能力n分组队列,等待转发ab分组传输 (延迟)分组排队 (延迟)空闲的 (可用的) 缓存: 如果没有空闲的缓存则到达的分组被丢弃(丢失)接收分组,处理并放到相应队列传播 (延迟)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582021年10月22日581.6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n四种分组时延四种分组时延q节点处理时延dprocn检测比特差错n确定输出链路q排队时延dqueuen在输出链路中等待被发送n取决于路由器的拥塞程度q传输时延dtransnr=链路带宽 (bps)、l=分组长度 (b
36、its)n将分组比特流发送到链路上的时间 = l/r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592021年10月22日591.6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n四种分组时延四种分组时延q传播时延dpropnd = 物理链路的长度ns = 媒体中的传播速度 (2x108 米/秒)n传播时延= d/sab 传播传输节点处理排队注意: 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602021年10月22日601.6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n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的关系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的关系车队类比车队类比n汽车以10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n收费站为每辆车提供服务需耗费12秒 (传输时间
37、)n汽车位; 车队 分组n问题q: 从现在到车队排列到下一个收费站前需要多长时间?n通过收费站将车队“推送”到高速公路的时间 = 12*10 = 120 秒n从第一个收费站到下一个收费站的汽车行驶时间: 100公里/(100公里/小时)= 1 小时n答案: 62 分钟收费站收费站十辆汽车的车队100 km100 km下续下续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612021年10月22日611.6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n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的关系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的关系车队类比车队类比n现在汽车以100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n现在收费站为每辆车提供服务需耗费1分钟nq: 有汽车会在所有汽车离开第一
38、个收费站前到达下一个收费站吗?n是的! 7分钟后,第一辆汽车将会到达下一个收费站,而还有3辆车仍然在第一个收费站n分组在第一个路由器被全部传送出去之前,该分组的第一个比特已经到达了下一个路由器!收费站收费站十辆汽车的车队100 km100 km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622021年10月22日621.6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n节点时延节点时延qdproc 一般为几个毫秒或更短qdqueue 依赖于拥塞情况qdtrans = l/r, 对于低速链路来说很重要qdprop 几个毫秒到数百毫秒proptransqueueprocnodalddddd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632021年
39、10月22日631.6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n排队时延(再次讨论)排队时延(再次讨论)q假定nr=链路带宽 (bps)nl=分组长度 (bits)na=平均分组到达速率q流量强度:la/rnla/r 0: 平均排队时延很小,甚至为0nla/r 1: 平均时延较大,且随时间推延而趋于无穷!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642021年10月22日641.6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n分组丢失的原因和后果分组丢失的原因和后果q缓存中队列的容量是有限的q当分组到达时队列已满,则分组被丢弃 (丢失)q丢失的分组可能会被前一个节点、源端系统重新传输,或者根本不重传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65
40、2021年10月22日651.6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n“真实的真实的”因特网的延迟和路由因特网的延迟和路由qtraceroute 程序: 为从源端到目的地的因特网端到端路径上的路由器提供时延计量方法. 对所有到目的地路径上的路由器 i:n发送3个分组n路由器 i 将向发送者返回分组n发送者计算发送分组和收到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3 probes3 probes3 probes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662021年10月22日661.6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n“真实的真实的”因特网的延迟和路由因特网的延迟和路由1 cs-gw (54) 1 ms 1
41、ms 2 ms2 (45) 1 ms 1 ms 2 ms3 (30) 6 ms 5 ms 5 ms4 jn1-at1-0-0- (29) 16 ms 11 ms 13 ms 5 jn1-so7-0-0- (36) 21 ms 18 ms 18 ms 6 () 22 ms 18 ms 22 ms7 nycm-wa
42、 (6) 22 ms 22 ms 22 ms8 53 (53) 104 ms 109 ms 106 ms9 de2- (29) 109 ms 102 ms 104 ms10 (0) 113 ms 121 ms 114 ms11 renater- (4) 112 ms 114 ms 112 ms12 nio-n2.cssi.renater.fr (3) 111 ms 114 ms 116 ms13 nice.
43、cssi.renater.fr (02) 123 ms 125 ms 124 ms14 r3t2-nice.cssi.renater.fr (10) 126 ms 126 ms 124 ms15 eurecom- (4) 135 ms 128 ms 133 ms16 5 (5) 126 ms 128 ms 126 ms17 * * *18 * * *19 fantasia.eurecom.fr (42) 132 ms 128 ms 136 mstra
44、ceroute: to www.eurecom.fr从 到 的三次时延测量* 意味着没有响应 (可能是丢失了,路由器没有响应)trans-oceaniclink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672021年10月22日67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协议的协议的“层次层次”q现实:网络的复杂性q问题:n如何将复杂的网络依据一定的规则组织成有序结构? n如何为讨论网络形成一个共同的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682021年10月22日68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层次通信的一个例子层次通
45、信的一个例子哲学家聊天哲学家聊天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692021年10月22日69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分层的理由分层的理由q对于处理复杂的系统:n显式的结构使得复杂系统的问题定位和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讨论成为可能q分层的参考模型(reference model) 可用于讨论n模块化简化了系统的维护和升级q某个层次服务实现的改变对系统的其余部分是透明的q如:改变秘书之间的通话过程不会影响哲学家通信的效果q分层的做法有没有坏处?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702021年10月22日70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因特网的协议栈q应用层: 支持网络应用nftp, smtp, sttpq
46、运输层: 主机间的数据传输ntcp, udpq网络层:将数据报从源端传送到目的端nip, 路由协议q链路层: 数据在网络相邻结点之间传输nppp, 以太网q物理层: 在线路上传输比特流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712021年10月22日71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基本概念基本概念q实体(entity)n实体是任何可以发送和接收信息的硬件和软件进程。通常是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q对等体(peer)n不同机器上包含对应层的实体称为对等体q协议(protocol)n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n语义,即需发现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n同步,即事件
47、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下续下续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722021年10月22日72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基本概念基本概念q服务(service)n为保证上层对等体之间能互相通信,下层向上层提供的功能。q服务原语n服务原语是指网络相邻层间进行交互时所要交换的一些必要命令q服务访问点(sap)n服务访问点是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下续下续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732021年10月22日73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基本概念基本概念q协议和服务的关系q接口(interface)n接口位于每对相邻层之间,定义了下层向上层提供的原语操作和服务下续下续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7
48、42021年10月22日74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基本概念基本概念q协议数据单元(pdu)n协议数据单元是对等层次上传送数据的单位q服务数据单元(sdu)n服务数据单元是层与层之间交换数据的单位q网络体系结构(network architecture)n网络体系结构就是层和协议的集合q协议栈(protocol stack)n一个特定的系统所使用的一组协议(每层一个协议)称为协议栈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752021年10月22日75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5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应用进程数据先传
49、送到第5层加上第5层首部,成为第5层 pdu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762021年10月22日76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5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第5层 pdu 再传送到第4层加上第4层首部,成为第4层pdu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772021年10月22日77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5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第4层pdu再传送到第3层加上第3层首部,成为第3层pdu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782021年10
50、月22日78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5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第3层pdu再传送到第2层加上第2层首部和尾部,成为第2层pdu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792021年10月22日79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5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第2层pdu再传送到第1层最下面的第1层把比特流传送到物理媒体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802021年10月22日80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
51、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5432154321物理传输媒体计算机 1ap2ap1电信号(或光信号)在物理媒体中传播从发送端第1层传送到接收端第1层计算机 2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812021年10月22日81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5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第1层接收到比特流,上交给第2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822021年10月22日82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5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第2层剥去首部和尾部取出数据
52、部分,上交给第3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832021年10月22日83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5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第3层剥去首部,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第4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842021年10月22日84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5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第4层剥去首部,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第5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852021年10月22日85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
53、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5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第5层剥去首部,取出应用程序数据上交给应用进程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862021年10月22日86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5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我收到了 ap1 发来的应用程序数据!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872021年10月22日87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5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应 用 程 序 数 据第5层首部h51
54、0100110100101 比 特 流 110101110101注意观察加入或剥去首部(尾部)的层次应 用 程 序 数 据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h3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h4第4层首部h3第3层首部h2第2层首部t2第2层尾部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882021年10月22日88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5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10100110100101 比 特 流 110101110101计算机 2 的第1层收到比特流后交给第2层h2t2h3h4h5应 用
55、程 序 数 据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892021年10月22日89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h3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5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第2层剥去首部和尾部后把数据部分交给第3层h2t2h3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902021年10月22日90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h3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5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第3层剥去首部后把数据部分交给第4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912021年10月22日91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h4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5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第4层剥去首部后把数据部分交给第5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922021年10月22日921.7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n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应 用 程 序 数 据h5应 用 程 序 数 据5432154321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的脚印课件王晶
- 教务主任期中质量分析
- 护理常规培训内容
- 时钟造型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版房屋地基下沉修复赔偿合同
- 2025版出轨离婚赔偿金协议书(含法律咨询与执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合同范本正规范本
- 旭东化学课件获取
- 二零二五年度动产抵押消费贷款合同编写指南
- 高三试卷:四川省雅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零诊试题数学答案
- 感冒急性鼻炎护理
- 2024年村秘书述职报告
- 私房摄影保密协议书
- 天麻买卖合同协议
- 展览会会务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上门灭蚊合同协议
- 2025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缓刑解除矫正个人的总结(范文模板)
- 2025年中医经典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
- 胸痹心痛护理个案
- 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