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及教学策略_第1页
论高职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及教学策略_第2页
论高职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及教学策略_第3页
论高职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及教学策略_第4页
论高职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及教学策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高职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及教学策略 论高职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及教学策略 书面语言是聋人学习与沟通的工具之一,聋人在学习、交流时都广泛地用到书面语言,用好书面语言对聋人来说意义重大。然而,聋人的书面语言能力不尽如人意,到了大学阶段,很多聋人仍然不能写出流畅的句子,不能阅读较为深奥的文章。本文分析了聋人运用书面语言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笔者的一线教学实践论述提高高职聋生书面语言能力的一些教学策略。 驾驭书面语言的能力是聋人融入主流社会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书面语言较之于手语更容易为主流人群所理解,较之口语更容易为无剩余听力的聋人所掌握。鉴于书面语言对聋人的重要作用,有观点认为:书面语言是口语和手语

2、的落脚点。事实上,书面语言在聋人教育中也确实占据重要地位。 手语、书面语和口语是聋生习得知识与外界交流的三种途径。聋人要想融入社会,三种能力不能偏废。尤其是书面语言,在聋人学习时、与主流人群互动时,充分显示其之于手语、口语的优势。通过对我校近百名聋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与健听人交流时,70.2%的聋人以书面语言为主要交流方式;在与家人交流以及与社会聋人交流时经常使用书面语言的人数比例也分别到达58.1%和25.8%。即使在课上和老师、同学交流时,仍分别有23.7%和15.6%的同学经常采用书面语言的方式。认为书面语言是最有效的沟通渠道的聋人到达30.2%,高于聋生对口语的认可度。除去交流上带来

3、的便利之外,熟练地掌握书面语言可以使聋人开阔视野,开展思维能力,扩大交际范围,增强自信。聋人自己也认为“读写能力可以“接触社会大量信息,“让自己的思维不断的变化,“独到见解。 书面语言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书面语言的再创作能力。而以上三种能力,大多数聋人均有所欠缺,具体表现在:聋人在运用书面语言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聋生阅读理解能力差,整体水平不平衡。 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很不平衡,强者强,弱者弱,总体阅读理解水平不高。具体说来主要有: 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存在较多的困难 课文里常出现的字、词大多数聋生能认得并大致理解其意义,而对生活中潜移默化学到的和出现频率不高的字词的

4、掌握十分有限,对社会上的新兴词汇的掌握更是少之又少。笔者调查了我校高职的25名学生,要求他们标出一篇文章中自己不认识的字词,结果有半数以上的同学不认识“瞻前顾后、絮絮叨叨、一颦一笑、遒劲、贫瘠,而“耗子、房贷两个词,所有同学都表示不认识。此外,即使是语文课本里出现的字、词,如果没有屡次强化,他们也很快就会遗忘。 聋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差 一个句子中即使不存在生字,聋生仍然很难完全理解句子的意思。由于手语思维的影响和阅读量少,他们不适应书面语言的词语顺序,读起书来犹如我们阅读他们作文时的感觉:字词颠倒,时常不解其意。很多聋生在大学阶段仍不能理解如双重否认句等较为复杂的句式。因而聋大学生语文考试的阅读

5、理解题目大都是书上的原文,即使这样仍有很多学生做错,其书面语言理解能力的欠缺程度可见一斑。 很多聋人的自我评价是“我作文不好,我不喜欢写作。语文教师也认为大局部聋生写作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健听人。问题一方面出在字词的辨识上,聋人书面语中错别字多,有专家分析原因在于惯用手语的聋人容易在汉字形体识记中产生混淆。比方“析和“折字,很多聋人会混淆。另一方面,聋人写作中存在词义、词类混淆。词义上,聋生常会犯扩大、缩小或者替换概念的错误,因为手语中一个笼统的手势可以用同样的动作表示,所以聋生常不能领会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异,比方他们写“我属于牛。词类上,仍是受手语不对词性加以区分特性的影响,聋生书写时常出现动词和

6、名词不分、名词和形容词不分的情况。比方,他们在用“障碍一词造句时,很多聋生会写成“汽车障碍了我。此外,很多聋生写出来的句子冗长或成分残缺、语序混乱,加上虚词和标点使用不当,一句话看过去,让人有不知所云之感。如,有聋人在某个聋人论坛中写道:几十人同齐敲的丁丁冬冬震天抖地使我敬的远离跑到不把心脏震出胸腔为好的地方!但是她们付的比正人多出几倍辛劳!这种情况的出现,仍源于手语描述事物时与书面语言的差异。手语描述事件时具有形象性、残缺性、立体性。 笔者随机抽查了我校40名高职聋生,他们均表示“在写作完成后,不会再检查或者修改自己的文章,即使面对老师布置的修改病句或作文的任务,很多聋人表示他们是马虎对待,

7、提不起学习兴趣。老师也反映改病句的练习中,学生很难发现句子的错误,经常把句子改得错上加错。可见聋生的书面语言的再创作能力存在很严重的缺憾。缺乏语言的再创作能力的原因,在于很多聋生在学习语文时马虎大意已成习惯,对自己的文字疏于检查。另外对主流语言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也是原因之一。 1.走出教材的束缚,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培养语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聋生从认识形象事物到接触社会文化思想的桥梁。很多聋人不喜欢读书,有的是因为读不懂,有的是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因此,家长或老师应该给聋人以必要的阅读指导,分析他们的兴趣所在,然后要求他们读一些简单的文章,由简到难逐步培养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读的多了语

8、言感觉自然就会敏锐起来。聋人论坛里某聋人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这样的自述:小时候和一般聋人没啥两样,书面表达能力较差,一听作文就头疼,下笔时脑里一片空白,不知如何写才好。九岁时表姐拿童话书给我看,我硬着头皮强迫自己看下去,结束一发不可收拾。初读时书上有好多字不认识,我边看边猜想,不知不觉地认了大量文字包括成语,产生了一定的语感。虽然口语不行,不过有语感的支撑下,我跳出了一般聋人写作不行的怪圈,终于写出了有模有样的作文。可见,大量、持续的阅读是提高聋人书面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 2.走出狭小的交际圈,鼓励学生多接触主流社会文化 很多学校和学生家长出于平安考虑,把聋生束缚在学校、家庭等狭小的交际范围内,

9、在这种情况下,手语是聋生主要的交流工具,聋生自然不重视书面语言的作用。某聋人这样自述:从小到大我都是在聋人圈子,除了假期,天天和聋人打交道,难免受手语的困扰,思维散乱。因此,培养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必须把他们放到大社会之中,具体来说,包括到普校通过笔谈交朋友、网络聊天、写博客、逛街购物、发短信、看有字幕的电视节目多接触、领会和使用,在生活中去会体会到书面语言的重要性,着力于分辨手语、口语不同的语法规那么,最终才能使自己书面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与外界交流,对于聋生来说是学习主流语言很好的方式。 现阶段,我国聋校在对学生进行书面语言训练时,多采取普校使用的常规性教学法,如学习生

10、字词、学习句式语法、课文背诵;也同样进行常规性的练习,如遣词造句、病句修改、日记写作但是经过这样的学习,聋生的书面语言水平和普校生还是差了一大截。可见,训练聋人书面语言,一定要有区别于普校生的特殊教育方法。 1.师生共同学习、使用标准的中国手语 聋校中,手语不标准或者完全不懂中国手语的学生大有人在,没有熟练掌握中国手语的教师也不乏其人,这直接导致了聋人听课时对老师的手语似懂非懂,写起文章来经常受地方手语或者自创的聋式手语的影响,衍生出来一些似是而非的句子。虽然应该允许聋人运用一些地方手语和聋式手语来代替中国手语里没有的手势来表达思想,但是,中国手语仍应该成为聋生的主要交际工具。普及手语其意义不

11、止于在聋人中推广“普通话这样简单,学好、会用中国手语也有助于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笔者做过这样的试验:给聋生开设专门的手语课,学习中国手语。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真正掌握标准手语单词近400个,单句120多句,词汇量丰富了,表达能力提高了。原本有口说不清,有话打不清也写不清,让人搞不清他们所要表达的内容的现象明显减少了。经过训练以后,他们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让别人容易理解他们所要表达的思想。 2.鼓励学生把表情词语、身体词语运用到写作中 聋人日常交流,是多种语言综合运用的过程,而写作时学生却只是把手势词语直译成书面语。有研究显示:如果在把手语的内容转换成书面语时,只记录手势词语而无视身体其他部位

12、表达的内容,那将使内容丧失50%。省略了“眉飞色舞,剩下的当然只有干瘪的文字。所以,教师应该帮助聋生把表情词语、身体词语等对应的书面词语明确地告诉给聋生,鼓励学生运用书面文字生动地描述、记录日常交际的过程。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将手语转译成书面文字,以到达增加词汇量的目的。 3.手语故事转写的训练也可以促进聋人大学生书面语言的开展 在课堂上播放手语故事,由学生针对手语故事中出现的手语生词或内容进行提问,师生共同讨论。之后,对故事内容进行概括,以便学生进行转写。转写时每节课都提出不同的语言训练要求。鼓励学生继续质疑,促进转写的完成。最后,在学生转写完成的根底上对手语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语言特点进行分析

13、。同时对学生的转写情况进行讲评和反应。结果显示:把手语故事转写成书面语是对聋人书面语训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训练,聋生手语和书面语言能力均有所提高,并且明晰了手语向书面语转换的系统。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深受聋人欢送。 4.教学信息传递的通道要生动形象 很多高职聋生反映听一节课很累,而且常能不自控地溜号。这主要因为,课上根本都是老师在按照课本内容逐一打手势,学生参与互动的时机少,加上用文字解释词句,这些对于习惯用视觉学习的聋生来说既困难又枯燥。不认真地运用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词,理解句意和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连贯意思,学生词句的根底就打不好,就出现了教师一言堂,学生一问三不知的现象。因此

14、,教学中应该注意文字具体形象文字的转化。如,解释“一沐三握发,一食三吐脯这类动感极强的词句,让聋人表演效果很好。最后一定要有抽象的文字把它表述出来:周公一顿饭吐出三次,一次沐浴挽三次头发,说明周公惟恐失去得到贤人的时机,说明周公求贤的真诚。这样,通过文字展示手语讨论文字准确、清晰地表达这样一个过程,把思维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使思维具体、清晰、稳定。除此之外,运用图片、实物、影视短片等直观教学的形式,都是聋生喜欢和易于接受的。 5.指导聋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再创造 聋人往往按照手语习惯组织语言,而且会不假思索地急于下笔,这样就容易无视书面语法系统;同时又没有养成检查、修正自己语言的习惯,导致很多

15、本来可以防止的错误出现在文章里。如果学生能在动笔前先“想一想该怎样组织句子,然后再写;写好后再“读一读、“看一看有没有错误,老师批改后再仔细地“比一比与原句的不同,然后誊写一遍或者背下来,潜移默化久了肯定是大有裨益的。在平时接触中,一些书面表达能力较强的聋人也纷纷说:有时心急手疾,写的句子和手语差不多的,只要自己多读几遍就会发现其中的错误。可见,加强自我检查对于聋生写出顺畅的文章来说十分重要。 6.评价形式多样化,摆脱试卷的限制 当下聋教育中,考试蔚然成风,为了赶进度或应付考试,教师把学生的理解牵强地套入自己“编制的答案或教参里。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制约了聋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开展,教学效率难以

16、提高。对于聋教育来说,闭卷考试不能完全考察出学生学习情况。只有把考试用好、用活,聋人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很多聋哑学校根据学校情况组织学生开展测试、竞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方说,语文看话测试、手语打文章比赛、比赛、给图片配文字比赛、手语故事转写测试如果可以把这些有趣又有效的考察形式,列入常规考试的范畴,聋人的书面语言能力一定可以得到更快的提高。 面对语言文字根底薄弱、又即将走入社会的高职聋生,提高其书面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刻不容缓,而关于怎样提高聋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作为一线聋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于聋人语言特点,不断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实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出聋生所蕴藏的语言潜能。 参考文献: 【1】鲍红安.聋生交往手段的调查报告EB/OL. :/wwspe-,2002-4-17. 【2】王辅政.谈高职法律院校语言能力教育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3】罗青.分类指导,提高聋校初中生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EB/OL. :/wwcycnet/qingcong,2000-11-5. 【4】郑璇.浅论手语对聋儿主流语言学习的影响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4,. 【5】庄香香.聋校开设手语课程的实验研究EB/OL. :/edu.qz.fj /tj/lunwen2.htm. 【6】徐咏娟.重视开展聋人的母语聋人手语J.中国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