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的黑板报的资料.doc_第1页
世界环境日的黑板报的资料.doc_第2页
世界环境日的黑板报的资料.doc_第3页
世界环境日的黑板报的资料.doc_第4页
世界环境日的黑板报的资料.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界环境日的黑板报的资料我们的绿色未来1 、世界环境日的由来1972年 6 月 5 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 _ 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 月 5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 月,第 27 届 _ 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的确立, 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我们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2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是:1 )全球气候变暖2 )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3 )生物多样性减少4 )酸雨蔓延5 )森林锐减6 )土地荒漠化7 )大气污染8 )水污染9 )海洋污染10 )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3 、我们

2、能为能为世界环境日、 能为我们人类生存居住的地球什么呢?1 )绿色出行:每个月少开一天车,每周不坐电梯爬楼上下班一次,爬楼带动白领创造绿色生活;2 )拒绝白色污染:购物不用塑料袋;3 )无烟奥运:为环境、为自己、为家人、为下一代我们尽量少吸或者不吸烟;4 )绿色生活:拒绝豪华包装,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4 、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 人类居住1976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 新的 10 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

3、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 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 沙漠化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 环境与和平1987年 环境与居住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年 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 儿童与环境1991年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1992年 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1993年 贫困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1994年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5 年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1996 年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1997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1998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4、拯救我们的海洋1999 年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2000年 2000 环境千年行动起来xx 年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xx 年 让地球充满生机xx 年 水二十亿人生于它!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xx 年 海洋存亡,匹夫有责xx 年 营造绿色城市 , 呵护地球家园xx 年 莫使旱地变为沙漠xx 年 冰川消融,后果堪忧xx 年 促进低碳经济xx 年 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xx 年 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xx 年 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5 、保护环境标语1 )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白流2 )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3 )一水多用不浪费资源,让水重复使用4 )阻止滴漏

5、检查维修水龙头5 )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6 )关心大气质量别忘了你时刻都在呼吸7 )随手关灯省一度电,少一份污染8 )少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9 )减用空调降低能源消耗10 )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11 )利用可再生资源别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12 )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车为荣13 )当“自行车英雄”保护大气,始于足下14 )减少尾气排放开车人的责任15 )用无铅汽油开车人的选择16 )使用再生纸减少森林砍伐17 )替代贺年卡减轻地球负担18 )节粮新时尚让节俭变成荣耀19 )控制噪声污染让我们互相监督20 )维护安宁环境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世界环境日手抄报内容一、沙尘

6、暴的形成的原因尘暴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现象 , 主要发生于干旱、半干旱乃至湿润地区。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 , 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所致的自然现象。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必须具备 3 个基本条件 : 沙尘塬、强风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沙尘塬是产生沙尘暴的物质基础 , 强风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是其动力。一、沙尘塬。沙漠和荒漠化土地都是沙尘塬为沙尘暴提供沙和粉尘等物质基础。我国北方有塔克拉玛干、腾格里、巴丹吉林、毛乌素等沙漠、沙地 , 是沙尘暴的发生源区 , 为沙尘暴的产生提供物质基础。在现有的 _ 技术条件下 , 原生性沙漠是无法治理的 , 沙漠区产生沙尘暴是很自然的。在沙尘暴的下风向有大面积的荒漠化土

7、地 , 沙尘暴经过该区域沿途不断就地扬起沙尘 , 使沙尘暴不断加强 , 成为沙尘暴的增强源区 , 也是华北尤其是北京地区沙尘暴的物质源区。这些正退化为荒漠的地区 , 是我们防沙治沙的重点 , 对华北尤其是北京消弱和消除尘暴天气有重要意义。二、强风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 一般情况下 , 我国沙尘暴天气均由春季强冷空气活动造成。根据周自江等对我国近 47 年沙尘暴气候特征的研究表明 , 沙尘暴与大风的年际振荡及多年变化趋势有一致性 , 单站相关系数可以达到 0.5 以上。进一步的统计表明 , 我国北方多数气候站测得的下午平均风速 6m/s( 沙尘起临界风速 ) 的日数是 90 年代少于 50、60

8、年代 , 而我国北方的沙尘暴 ,90 年代明显少于 50、60 年代, 两者相吻合 ( 如表 1) 。这说明强风是沙尘暴的动力 , 而引起大风振荡与变化的天气、气候条件对沙尘暴的发生和强弱起主导作用。 春季 ,冬、夏季风环流形式相互转变 , 锋面活动频繁 , 天气系统移动较快 , 风速大 , 与冷空气和气旋活动相伴的大风是沙尘暴的启动因子。又加上此时气温迅速回升 , 蒸发旺盛 , 降水稀少 , 地表裸露 , 有丰富的干燥疏松的沙源物质 , 故沙尘暴频繁爆发。 冬季和夏季环流形式稳定 , 冬季地表又冻结或被雪覆盖 , 夏、秋季降水较多且植被覆盖好 , 故少或无沙尘暴。大风日数的增减是气候周期性变

9、化的反映 , 每年冬春季寒潮大风的出现与冬季风的强度有关。东亚季风有明显的1050 年尺度的变化, 亚洲冬季风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密切关系 , 在厄尔尼诺年东亚冬季风强度弱 , 而在反厄尔尼诺年东亚冬季风势力强。在 70 年代 , 反厄尔尼诺事件占优势 , 我国北方由寒潮大风所引起的强沙尘暴天气出现很频繁 ; 在 8090 年代 , 厄尔尼诺事件占优势 , 由寒潮引起的强沙尘暴天气出现较少 ; 而在 1999 年, 这种形式发生了逆转 , 沙尘暴频繁爆发 ,因为 90 年代末 , 开始进入反厄尔尼诺事件时期 ,2000 年正处于 20 世纪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以后的反厄尔尼诺事件的高峰期。二、沙

10、尘暴的危害有哪些?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是一种复杂条件下的突发性气象灾害,往往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和 _ 损失。近几十年来我国沙尘暴的发生具有频度高、强度增加、周期短、范围扩大、危害加重的趋势。据统计,造成重大损失的沙尘暴, 20 世纪 60 年代 8 次, 70 年代 13 次, 80 年代 14 次,90 年代发生了 23 次,而 2000 年一年当中沙尘暴天气发生达 12 次, xx 年 15 次, xx 年 11 次。一、造成人畜伤亡,建筑物倒塌等严重的经济损失1993-05-05,一场特大沙尘暴自西向东席卷、甘肃、宁夏、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致使这些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严

11、重的损失。我国每年由风沙危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540 亿人民币,这相当于西北 5 省区 1996 年财政收入的 3 倍。二、掩埋农田,居民区,工矿、道路及其它设施每次沙尘暴的尘源区和影响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风蚀侵害,风蚀深度可达 1 -l Ocm 。我国每年由沙尘暴产生的土壤细粒物质流高达109-1 00kg ,其中绝大部分粒径在 0. 063mm以下,损失了大量的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这就对源区农田和草场的土地生产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影响区,以风沙流的形式造成农田、渠道、村舍、交通线路、草场等被大量的流沙淹没,对大中城市、工矿及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的威胁。 2000 年 4 月 6 日,北京

12、首都国际机场因了沙尘暴延误了 300 多个航班。三、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环境污染草场和农田受到严重的风蚀,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加速了水土流失,黄河每年 16 亿 t 的泥沙全部西北的风沙区。在沙尘暴源地和影响区,大气污染加剧,影响了人们的健康。1993 年 5 月 5 日,甘肃金昌市的室外空气颗粒物质浓度达到 1 016mg/m3,室内 80mg/m3,超过了国际标准的 40 倍,户外的人们明显感到呼吸困难,引发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每次沙尘过后,发病率明显增高。三、沙尘暴应该如何防治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 产生沙尘的地表物质以粉尘为主 , 它是由于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造成的

13、, 而不是远处的天然沙漠和戈壁。沙尘暴的出现有 2 个条件 , 一是有大风 , 气候干旱 ; 二是地面有裸露的沙原。如果地面植被好 , 即便有大风也不会起沙起尘。因此 , 沙尘暴是可以防治的。我国北方不合理的人为活动 , 造成了大面积植被的破坏 , 加剧了土地沙化不断扩展 , 这就为扬沙浮尘天气提供了丰富的沙源。 研究表明 , 在林带高度 2025 倍范围内 , 风速比空旷地降低 10%15%,当植被覆盖率达到 70%时, 近地表风速能降低 62.8%, 输沙量减少 75%以上。因此, 加大“三北”防护林建设和提高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当前防治沙尘暴的最佳选择。首先是积极防护 , 重点放在生态

14、脆弱带的潜在沙化土地防护上 , 恢复、增加和保护林草植被。其次是综合治理 ,和节谐环能中减 排让我绿们色一生起活行动保护环境我们的是:1NO.9海洋污染NO.10固体废物污染NO.1气候变暖 NO.2 臭氧层破坏 NO.3 生物多样性减少NO.4酸雨蔓延 NO.5 森林锐减 NO.6 土地荒漠化NO.7大气污染 NO.8 水体污染我国环境状况1 、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2 、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3 、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

15、染尤为突出。4 、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5 、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6 、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7 、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9 、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10 、全国 2/3 的河流和 1000 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环境污染概述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 , 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 :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 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 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 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 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2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