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_第1页
第二章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_第2页
第二章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_第3页
第二章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_第4页
第二章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基本要求基本要求v掌握掌握: 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浸渍法、煎煮法、回流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浸渍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的适用范围及特点;渗漉法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的适用范围及特点;渗漉法的特点;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和方法;结晶纯度的的特点;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和方法;结晶纯度的判定;色谱法在中药化学成分分离中的应用。判定;色谱法在中药化学成分分离中的应用。v熟悉:熟悉:其它内容。其它内容。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 1、 基原鉴定基原鉴定 2、查阅文献,了解前人的经验。、查阅文献,了解前人的经验。 3、对未知成分,综

2、合考虑以上因素。、对未知成分,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4、化合物的结构与极性、化合物的结构与极性 (1)极性基团与非极性基团的性质与数量。)极性基团与非极性基团的性质与数量。 (2)分子体积大小。)分子体积大小。 (3)酸性基团加碱成盐为极性物质;碱性基团加酸)酸性基团加碱成盐为极性物质;碱性基团加酸成盐为极性物质;分子易于形成分子内氢键极性变成盐为极性物质;分子易于形成分子内氢键极性变小。小。 极性基团:极性基团:-cooh、oh、-nh2等等 中等极性基团:中等极性基团:-o-r、-coor等等 非极性基团:非极性基团:烷基等烷基等 室温、加热,冷提杂质较少,冷时难溶,而室温、加热,冷提杂质较

3、少,冷时难溶,而热提效率较高,热时易溶;热提效率较高,热时易溶; 一般采用温和的条件,不用酸碱;一般采用温和的条件,不用酸碱; 水、有机溶剂(缺点);水、有机溶剂(缺点); 有效成分伴有杂质时,溶解度显著增加;有效成分伴有杂质时,溶解度显著增加; 工厂生产方法和实验室方法。工厂生产方法和实验室方法。 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升华法升华法 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 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 酶法、半仿生提取法酶法、半仿生提取法 破碎提取法破碎提取法 压榨法压榨法中药化学成分提取方法分类1 1、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 选用适当的溶剂将中

4、药中的被测成分溶出的方法。选用适当的溶剂将中药中的被测成分溶出的方法。(1 1)原理)原理 根据中药中有效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根据中药中有效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其他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其他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遵循遵循“相似相溶相似相溶”原则。即中药成分的亲水性或原则。即中药成分的亲水性或亲亲 脂性应与溶剂的此项性质相当。脂性应与溶剂的此项性质相当。 选择溶剂要注意以下三点:选择溶剂要注意以下三点: 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

5、解度小;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 溶剂不能与中药的成分起化学变化;溶剂不能与中药的成分起化学变化; 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常用提取溶剂按极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常用提取溶剂按极性由弱到强的顺序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丙酮乙醇丙酮乙醇甲醇水甲醇水simple percolate assembly 1、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1) 冷提:冷提:适用于受热不稳定的成分。适用于受热不稳定的成分。 浸渍浸渍 (maceration) 渗漉(渗漉(percolation)一、提取方法一、提取

6、方法工业生产用的渗漉装置工业生产用的渗漉装置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2) 热提:煎煮法(热提:煎煮法(decoction) 回流(回流(refluxing) 连续回流(连续回流(continuous refluxing)simple refluxing assembly assembly of soxhlet extractor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水水 糖类、有机酸、酚类、鞣质、无机盐、氨基酸、蛋糖类、有机酸、酚类、鞣质、无机盐、氨基酸、蛋白质、果胶、苷类、水溶性生物碱白质、果胶、苷类、水溶性生物碱 甲醇、乙醇、丙酮甲醇、乙醇、丙酮 黄酮、蒽醌、有机酸、酚类、香豆素、苷类、生物黄酮、

7、蒽醌、有机酸、酚类、香豆素、苷类、生物碱及其盐碱及其盐 正丁醇正丁醇 皂苷皂苷 乙酸乙酯:乙酸乙酯:黄酮苷黄酮苷 氯仿:乙醇氯仿:乙醇2 2:1 1 强心苷强心苷 乙醚、氯仿乙醚、氯仿 生物碱、苷元、醌生物碱、苷元、醌 石油醚、己烷石油醚、己烷 蜡、树脂和叶绿素、挥发油、萜类、甾体、脂肪蜡、树脂和叶绿素、挥发油、萜类、甾体、脂肪油、脂溶性色素、苷元油、脂溶性色素、苷元2. 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water-steam distillation ) 提取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提取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成分,如挥发油。蒸馏而不被破坏的成分,如挥发油。 simple water

8、-steam distillation refluxing assembly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3. 升华法(升华法( sublimation ) 用于具有升华性的成分提取,如香豆素,蒽醌,用于具有升华性的成分提取,如香豆素,蒽醌,樟脑等。樟脑等。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l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与液体很接近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与液体很接近,而它又具有气体而它又具有气体扩散性能扩散性能l常用的临界流体有常用的临界流体有co2、n2o、 乙烷、丙烷乙烷、丙烷等。等。4.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利用溶剂在超临界条件

9、下特殊的流体性能对样品进利用溶剂在超临界条件下特殊的流体性能对样品进行提取,为行提取,为20世纪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提取方法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提取方法。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超临界萃取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超临界萃取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co2钢瓶冷温槽流量计小试实验装置图小试实验装置图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小试实验装置小试实验装置中中小小型型 为物理过程,无化为物理过程,无化学反应,生物活性不学反应,生物活性不减。大能量的超声波减。大能量的超声波产生的极大压力造成产生的极大压力造成植物物细胞壁及整个植物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破裂,胞内物生物体破裂,胞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及溶质的释放、扩散及溶

10、解。解。5. 超声提取法(超声提取法(ultrasonic extraction)实验室用小型超声仪实验室用小型超声仪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工工业业生生产产用用超超声声仪仪6. 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microwave extraction) 具有穿透力强、选择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高、加热效率高等性高、加热效率高等显著特点,而且其操显著特点,而且其操作简便、快速、节能、作简便、快速、节能、高效。高效。 缺点缺点:工业化设备少、:工业化设备少、成分变化、生物活性成分变化、生物活性变化。变化。工业生产用微波提取罐工业生产用微波提取罐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1 1、根据物质的、根据物质的分配

11、比分配比2 2、根据物质的、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3 3、根据物质的、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吸附性4 4、根据物质的、根据物质的解离程度解离程度5 5、根据物质的、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分子大小 二、分离与精制方法二、分离与精制方法1.1.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不同进行分离 (1 1)两相溶剂萃取法:)两相溶剂萃取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在两利用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在两相溶剂(互相饱和的水相与有机相)中分配系数不相溶剂(互相饱和的水相与有机相)中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分配系数分配系数k=c1/c2k=c1/c2c1c1、c2c2

12、为被分离物质在上相和下相中浓度为被分离物质在上相和下相中浓度影响分离的因素影响分离的因素分离因子分离因子,分配系数,分配系数k k = ka/ kb = ka/ kb phph值值 对于酸性、碱性、两性化合物,对于酸性、碱性、两性化合物,phph值可改变它们值可改变它们的存在状态。的存在状态。浸 膏加水水溶液分别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石油醚、氯仿、石油醚 氯 仿 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极性小)(苷元等) (极性大的苷元)(黄酮苷类)(多糖、蛋白质等)(分步萃取)乙酸乙酯、正丁醇二、分离与精制方法二、分离与精制方法 药材药材甲醇或乙醇提取,回收醇两相溶剂萃取在操作中的注意要点:两相溶剂萃取在操作中的注意

13、要点: 先用小试管猛烈振摇约先用小试管猛烈振摇约1min1min,观察萃取后二液,观察萃取后二液层分层现象。层分层现象。如果容易产生如果容易产生乳化乳化,大量萃取时要,大量萃取时要避免猛烈振摇,可延长萃取时间。避免猛烈振摇,可延长萃取时间。 乳化现象解决办法乳化现象解决办法 将乳化层分出,再用新溶剂萃取;将乳化层分出,再用新溶剂萃取; 或将乳化层抽滤;或将乳化层抽滤; 或将乳化层稍稍加热;或将乳化层稍稍加热; 或将乳化层稍稍加盐;或将乳化层稍稍加盐; 或较长时间放置并不时旋转,令其自然分层;或较长时间放置并不时旋转,令其自然分层; 或离心。或离心。水提取液的浓度最好在比重水提取液的浓度最好在比

14、重1.11.11.21.2之间,过稀则溶之间,过稀则溶剂用量太大,影响操作。剂用量太大,影响操作。 溶剂与水溶液应保持一定量的比例。溶剂与水溶液应保持一定量的比例。一般萃取一般萃取3 34 4次即可。次即可。如为小量萃取,可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如系中量萃取,如为小量萃取,可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如系中量萃取,可在下口瓶中进行。可在下口瓶中进行。 (2 2)酸碱性成分的分离)酸碱性成分的分离ph-ph-梯度萃取法梯度萃取法 按酸碱性强弱不同分离酸性、碱性、中性物质,按酸碱性强弱不同分离酸性、碱性、中性物质,改变改变phph值使酸碱成分呈不同状态。值使酸碱成分呈不同状态。 酸水:酸水:0.1%-1%h2

15、so4、hcl、hoac。 碱水:碱水:0.30.5naoh 酸性化合物酸性化合物可分为可分为强酸性、弱酸性和酚性强酸性、弱酸性和酚性三种,它们三种,它们分别溶于分别溶于碳酸氢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借此可达到,借此可达到分离。分离。 内酯类化合物内酯类化合物不溶于水,但遇碱开环生成羧酸盐溶于不溶于水,但遇碱开环生成羧酸盐溶于水,再加酸酸化,又重新形成内酯环从溶液中析出,水,再加酸酸化,又重新形成内酯环从溶液中析出,从而与其它杂质分离。从而与其它杂质分离。 生药生药h+/h2o药渣药渣alk oh-/h2oh+/h2ooh-弱碱及杂质弱碱及杂质亲水性亲水性alk(3 3

16、)液)液- -液分配柱色谱法液分配柱色谱法 色谱法或色谱学,又称为色层法或层析法,色谱法或色谱学,又称为色层法或层析法,是一种是一种物理化学分离物理化学分离和和分析分析方法。方法。 色谱法是基于样品组分在互不相溶的色谱法是基于样品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两“相相”溶剂之间的分配系数溶剂之间的分配系数之差(分配层析),吸附剂之差(分配层析),吸附剂对组分对组分吸附能力吸附能力不同(吸附层析),不同(吸附层析),离子交换离子交换,分子的大小分子的大小(排阻层析)的微小差异而分离。(排阻层析)的微小差异而分离。 色谱法分类色谱法分类按两相物理状态分类按两相物理状态分类 流动相为气体称流动相为气体称气相色谱

17、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称,流动相为液体称液相色谱液相色谱。固定相可以是液体或固体,可组合成四种色谱类型:固定相可以是液体或固体,可组合成四种色谱类型:气固色谱气固色谱 gsc(gas-solid chromatography) ) 气液色谱气液色谱 glc(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液液固色谱固色谱 lsc(liquid-solid chromatography) 液液色谱液液色谱 llc(liquid-liquid chromatography) 按固定相的形态分类按固定相的形态分类 . .柱色谱柱色谱( (column chromatograaphy) ) 固定

18、相装在色谱柱内称为柱色谱。固定相装在色谱柱内称为柱色谱。 . .平板色谱平板色谱( (planar chromatograaphy) ) 固定相呈平板状,包括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固定相呈平板状,包括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a a 薄层色谱薄层色谱( (tlc) ) 固定相以均匀薄层涂敷在玻璃板或塑料板上,或固定相以均匀薄层涂敷在玻璃板或塑料板上,或将固定相直接制成薄板状将固定相直接制成薄板状 b b 纸色谱纸色谱( (pc) ) 用滤纸作固定相或固定相载体的色谱用滤纸作固定相或固定相载体的色谱按分离过程物理化学原理分类按分离过程物理化学原理分类 吸附色谱吸附色谱(adsoption chromato

19、graaphy) 用固体吸附剂用固体吸附剂( (硅胶、中性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硅胶、中性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 )作色谱固定相,样品各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力的大小作色谱固定相,样品各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力的大小不同,因而吸附平衡常数不同,据此可将各组分分离。不同,因而吸附平衡常数不同,据此可将各组分分离。 硅硅 胶:皂苷、蒽醌苷、强心苷、生物碱胶:皂苷、蒽醌苷、强心苷、生物碱 氧化铝:生物碱、甾、萜氧化铝:生物碱、甾、萜 活性炭:氨基酸、糖、苷活性炭:氨基酸、糖、苷 聚酰胺:黄酮、蒽醌、鞣质聚酰胺:黄酮、蒽醌、鞣质 分配色谱分配色谱(partition chromatograaphy) 用液体

20、作固定相,利用试样组分用液体作固定相,利用试样组分( (亦称为溶质亦称为溶质) )在固在固定相中溶解、吸收或吸着定相中溶解、吸收或吸着(sorption)能力不同,因而在能力不同,因而在两相间分配系数不同将组分分离。两相间分配系数不同将组分分离。 在液液分配色谱中,根据流动相和固定相相对极在液液分配色谱中,根据流动相和固定相相对极性不同,又分为性不同,又分为: : a a 正相分配色谱正相分配色谱 b b 反相分配色谱反相分配色谱正相分配色谱正相分配色谱, ,简称正相色谱简称正相色谱(npc): (npc): 以强极性、亲水性物质或溶液为固定相(氰基与氨以强极性、亲水性物质或溶液为固定相(氰基

21、与氨基基cn-nh2cn-nh2),非极性、弱极性或亲脂性溶剂为流动相,),非极性、弱极性或亲脂性溶剂为流动相,为正相分配色谱。为正相分配色谱。分离:极性、中等极性分子分离:极性、中等极性分子反相分配色谱,简称反相色谱(反相分配色谱,简称反相色谱(rpcrpc):): 若以弱极性、亲脂性物质为固定相(十八烷基硅若以弱极性、亲脂性物质为固定相(十八烷基硅烷烷odsods),极性、亲水性溶剂或水溶液为流动相),极性、亲水性溶剂或水溶液为流动相( (甲甲醇醇- -水,乙腈水,乙腈- -水),则称为反相分配色谱水),则称为反相分配色谱分离:非极性、中等极性分子分离:非极性、中等极性分子(3)液)液-液

22、分配柱色谱液分配柱色谱正相色谱:正相色谱:固定相固定相极性大极性大,如水、缓冲液等;流,如水、缓冲液等;流动相动相极性小极性小,如氯仿、乙酸乙酯等。,如氯仿、乙酸乙酯等。载体:硅胶(含水可达载体:硅胶(含水可达17%),硅藻土,纤维素等。),硅藻土,纤维素等。分离极性大或水溶性成分,如苷类、糖、生物碱等。分离极性大或水溶性成分,如苷类、糖、生物碱等。 洗脱顺序:极性小的物质先被洗脱出来。洗脱顺序:极性小的物质先被洗脱出来。 反相色谱:反相色谱: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如。如hplc反相反相柱,反相板。柱,反相板。 固定相固定相:硅胶硅醇基结合烷基,如:硅胶硅醇基结合烷基,如r

23、p-2,rp-8,rp-18。亲脂性:。亲脂性:rp-18 rp-8 rp-2。 流动相流动相(洗脱剂洗脱剂):meoh-h2o,ch3cn-h2o 洗脱顺序:洗脱顺序:分离极性小的成分分离极性小的成分,极性大者先洗脱,极性大者先洗脱下来。下来。 (4 4)逆流连续萃取法)逆流连续萃取法(5 5)逆流分配法()逆流分配法(ccdccd)(6 6)液滴逆流分配法()液滴逆流分配法(dcccdccc)(7 7)高速逆流色谱()高速逆流色谱(hsccchsccc) 2. 2. 根据根据溶解度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差别进行分离2.1 2.1 沉淀法沉淀法 定义:定义:中药提取物的溶液加入某些试剂后可降低某

24、中药提取物的溶液加入某些试剂后可降低某些成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而自溶液中析出,或有些中些成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而自溶液中析出,或有些中药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生成沉淀的一种方法。药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生成沉淀的一种方法。 分类:分类:试剂沉淀法、铅盐沉淀法、盐析法试剂沉淀法、铅盐沉淀法、盐析法 (1 1)试剂沉淀法)试剂沉淀法 分级沉淀法(水提醇沉法)分级沉淀法(水提醇沉法) 碱提酸沉法:酸性成分碱提酸沉法:酸性成分槐花米h2o石灰乳调 ph = 89药渣滤液酸调ph = 34沉淀滤液酸提碱沉法:生物碱的分离酸提碱沉法:生物碱的分离专属试剂沉淀法专属试剂沉淀法 某些试剂能选择性地沉淀某类成分。某些试

25、剂能选择性地沉淀某类成分。 雷氏铵盐雷氏铵盐-生物碱;生物碱; 胆甾醇胆甾醇-甾体皂苷;甾体皂苷; 明胶或蛋白质明胶或蛋白质-鞣质。鞣质。(2 2)铅盐沉淀法)铅盐沉淀法 原理:原理:利用利用中性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中性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在在水或稀醇水或稀醇溶液中能与许多物质生成难溶的铅盐或络盐,而用于溶液中能与许多物质生成难溶的铅盐或络盐,而用于分离中药成分。分离中药成分。 如中性醋酸铅用以沉淀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如中性醋酸铅用以沉淀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3 3)盐析法)盐析法 在混合物水溶液中加入易溶

26、于水的无机盐在混合物水溶液中加入易溶于水的无机盐(氯化钠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铵等),至一、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铵等),至一定浓度或饱和状态,使某些中药成分在水中溶解定浓度或饱和状态,使某些中药成分在水中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或用有机溶剂萃取出来。度降低而析出,或用有机溶剂萃取出来。2.2 2.2 结晶法结晶法(纯化时常用)(纯化时常用) 化合物由非晶形经过结晶操作形成有晶形的过化合物由非晶形经过结晶操作形成有晶形的过程称为程称为结晶结晶。初析出的结晶往往不纯,进行再次结。初析出的结晶往往不纯,进行再次结晶的过程称为晶的过程称为重结晶。重结晶。结晶经重结晶后所得各部分结晶经重结晶后所得各部分

27、母液,再经处理又可分别得到第二批、第三批结晶,母液,再经处理又可分别得到第二批、第三批结晶,称为称为分步结晶法或分级结晶。分步结晶法或分级结晶。 结晶的目的结晶的目的 一个固体成分达到了一定的纯度,在一定的一个固体成分达到了一定的纯度,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呈结晶状,这样就可使结晶和母条件下,就会呈结晶状,这样就可使结晶和母液分开,以达到进一步分离纯化的目的。液分开,以达到进一步分离纯化的目的。结晶的条件结晶的条件1 1、有效成分在欲结晶的混合物中的含量、有效成分在欲结晶的混合物中的含量 2 2、合适的溶剂条件、合适的溶剂条件3 3、有效成分在所选择的溶剂中的浓度、有效成分在所选择的溶剂中的浓度

28、 4 4、合适的温度和时间、合适的温度和时间 3.1 3.1 吸附分类:吸附分类: 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无选择性的吸附,吸附解析发生迅速。:无选择性的吸附,吸附解析发生迅速。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等;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等; 化学吸附化学吸附:不可逆性。如碱性氧化铝对酚酸性成分:不可逆性。如碱性氧化铝对酚酸性成分的吸附等。的吸附等。 半化学吸附半化学吸附:聚酰胺对酚酸类、醌类的氢键吸附。:聚酰胺对酚酸类、醌类的氢键吸附。 分离与精制方法分离与精制方法3.3. 根据物质的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差别进行分离吸附色谱法吸附色谱法吸附原理:相似相吸吸附原理:相似相吸影响吸附过程

29、的三要素:影响吸附过程的三要素: 吸附剂(固定相);吸附剂(固定相); 溶质(被分离物质);溶质(被分离物质); 溶剂(洗脱剂,展开剂,流动相)溶剂(洗脱剂,展开剂,流动相) 二、分离与精制方法二、分离与精制方法3.2 3.2 硅胶、氧化铝:硅胶、氧化铝: 极性吸附剂极性吸附剂:载样量大,吸:载样量大,吸附力强附力强 硅胶硅胶:应用最广,:应用最广,适用于各适用于各类成分分离类成分分离 氧化铝氧化铝:有中性、酸性、碱:有中性、酸性、碱性氧化铝。性氧化铝。碱性氧化铝不适合碱性氧化铝不适合于分离酸性成分,多用于分离于分离酸性成分,多用于分离生物碱生物碱。 二、分离与精制方法二、分离与精制方法3.2

30、 硅胶、氧化铝:硅胶、氧化铝: 被分离物质吸附力与结构的关系被分离物质吸附力与结构的关系 被分离物质极性大,吸附力强,被分离物质极性大,吸附力强,rf值小,洗脱难,值小,洗脱难,后被洗脱下来。后被洗脱下来。比移值(比移值(rf)原点中心至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中心至斑点中心的距离 / 原点中原点中心至溶剂前沿的距离心至溶剂前沿的距离 二、分离与精制方法二、分离与精制方法3.2 硅胶、氧化铝:硅胶、氧化铝:官能团极性大小排列顺序:官能团极性大小排列顺序: -cooh ar-oh r-oh r-nh2,rnhr , rnr r r-co-nrr rcho rcor rcoor ror rh溶剂溶剂(

31、 (洗脱剂洗脱剂) )的极性与洗脱力的关系的极性与洗脱力的关系洗脱剂极性越大洗脱剂极性越大, , 洗脱力越强。洗脱力越强。 二、分离与精制方法二、分离与精制方法 练习练习: : 从黄花夹竹桃果仁中分离到七种强心苷从黄花夹竹桃果仁中分离到七种强心苷成分成分, , 比较极性大小和硅胶柱上洗脱顺序。比较极性大小和硅胶柱上洗脱顺序。名称名称rr黄夹苷黄夹苷acho(d-glc)2黄夹苷黄夹苷bch3(d-glc)2黄夹次苷黄夹次苷achoh黄夹次苷黄夹次苷bch3h黄夹次苷黄夹次苷cch2ohh黄夹次苷黄夹次苷dcoohh单乙酰黄夹单乙酰黄夹次苷次苷bch3h单乙酰黄夹次苷单乙酰黄夹次苷b r”=co

32、ch3, 其它其它r”=h 二、分离与精制方法二、分离与精制方法orohoch3oroch3oroo 二、分离与精制方法二、分离与精制方法答案:答案:1. 1. 极性大极性大 小:黄夹苷小:黄夹苷a a黄夹苷黄夹苷b b 次次苷苷d d次苷次苷c c次苷次苷a a次苷次苷b b 单乙酰次苷单乙酰次苷b2. 2. 硅胶柱上的出柱顺序:后硅胶柱上的出柱顺序:后 先先 3.3 活性炭活性炭非极性吸附剂非极性吸附剂 吸附力与结构的关系吸附力与结构的关系 分子量大者分子量大者 分子量小者分子量小者 芳香族芳香族 脂肪族脂肪族 洗脱力与溶剂的关系洗脱力与溶剂的关系 吡啶吡啶 醇醇 含水醇含水醇h2o 应用应用: 黄酮、生物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