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可以赞……_第1页
诚,可以赞……_第2页
诚,可以赞……_第3页
诚,可以赞……_第4页
诚,可以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诚,可以诚,可以 赞天地之化育赞天地之化育(P170)(P170) “立人之道立人之道”儒学两支柱儒学两支柱诚学诚学仁学仁学 简介简介中庸中庸中庸中庸本来是本来是礼记礼记当中的一篇,当中的一篇,南宋朱熹把它单独抽出来和南宋朱熹把它单独抽出来和论语论语、大学大学、孟子孟子加在一起,加在一起,称称为为“四书四书”,又叫,又叫“四子书四子书”。“五经五经”指指诗经诗经、尚书尚书、礼记礼记、易经易经、春秋春秋对对中庸中庸的内容作几点解释:的内容作几点解释: 第一、第一、中中 庸庸是是子思子思 所作,为了所作,为了 传续道统。传续道统。 宋代程颐:宋代程颐:“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

2、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 子思:子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第二、中庸之道,天下第二、中庸之道,天下 大本。大本。“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中正中正不偏、经常可行之道。不偏、经常可行之道。 第四、第四、中庸之道以中庸之道以“诚诚”为为基础,基础,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界是“至诚至诚”或称或称“至德至德”。 第五、第五、中庸之道的异化中庸之道的异化 第三、达到中庸经历五步骤:第三、达到中庸经历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辨之,笃行之。” ” 深入探究深入探究

3、诚从哪里来诚从哪里来诚有什么用诚有什么用参读及评价参读及评价怎么操练怎么操练“诚诚”【原文原文】“诚诚者者,天之道,天之道也也;诚之;诚之者者,人,人之道之道也也。”【解释解释】“诚,是天之道;向上天求诚学诚,是天之道;向上天求诚学诚,是人之道。诚,是人之道。”“”“诚之者诚之者”的的“诚诚”是名词用作动词。是名词用作动词。【点评点评】诚的总根源在于诚的总根源在于“天天” 第一段:人第一段:人的的“诚诚”从哪来?从哪来?【原文原文】“诚诚者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容中道,圣人也圣人也。”【解释解释】“ “ 天赋真诚天赋真诚的人,不用努力的人,不用努力就能就能符

4、合善道符合善道,不必苦心思虑就能获得善道,不必苦心思虑就能获得善道,不急不忙就能不急不忙就能达到达到天道的诚,天道的诚,这种人这种人是圣是圣人啊。人啊。” 【点评点评】圣人的圣人的“诚诚”直接得于直接得于“天天” 【原文原文】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也。” 【解释解释】“求诚的人,是选择圣人的好求诚的人,是选择圣人的好榜样而牢固坚持学习的那类人啊。榜样而牢固坚持学习的那类人啊。”【点评点评】 “诚诚”从圣人的榜样来从圣人的榜样来 天天 圣人圣人 人(常人)人(常人)第一段构成一个第一段构成一个“诚诚”的传的传递,由上而下的三递进式图递,由上而下的三递进式图 : :【

5、原文原文】“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解释解释】“唯有天下极诚的人,才能够尽唯有天下极诚的人,才能够尽显他善良的天性和潜能。显他善良的天性和潜能。”【点评点评】能尽显本人善的天性和潜能能尽显本人善的天性和潜能【原文原文】“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解释解释】“ 能够尽显善良的天性和潜能,能够尽显善良的天性和潜能,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 【点评点评】能带动他人尽显善的天性潜能能带动他人尽显善的天性潜能。第二段:第二段:“诚诚”(至诚)有什么用?(至诚)有什么用?【原文原文】“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人

6、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解释解释】“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点评点评】能影响自然物也尽显善良天性能影响自然物也尽显善良天性【原文原文】“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解释解释】“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帮助天地生发、孵育出更好的人类和万物以帮助天地生发、孵育出更好的人类和万物, ,就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 。”【点评点评】从而可以帮助天地化

7、育万物从而可以帮助天地化育万物 “我我” 他人他人 自然万物自然万物 天地人天地人(至诚至善境界:三(至诚至善境界:三者并立)者并立) 第二自然段,构成一个第二自然段,构成一个“至诚至诚”的影响,由的影响,由“我我”而而“人人”而而“物物”而而“天地天地”的扩展图式:的扩展图式:【原文原文】“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善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如神。”【解释解释】“至诚可以预知未来的事。至诚可以预知未来的事。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至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道。所以至诚就像神灵一样

8、微妙。”第三段:第三段:仍是讲仍是讲“诚诚”(至诚)的(至诚)的作用,偏重于智(预知能力)方面。作用,偏重于智(预知能力)方面。作业:背诵第一、二则作业:背诵第一、二则n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仞。n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n聚室而谋曰: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n杂然相许。杂然相许。参读参读: :愚公愚公移山移山(原文节选)(原文节选)n其妻献疑曰:其妻献疑曰:“且焉置土石?且焉置土石?”n杂

9、曰:杂曰:“投诸渤海之尾!投诸渤海之尾!”n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n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助之。n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n北山愚公长息曰: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子又有孙。子子

10、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n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亡以应。n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帝感其诚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愚公的层次愚公的层次,是,是“圣人圣人”层次还是层次还是 “仁人仁人”的层次?的层次? 愚公的层次,还不是愚公的层次,还不是“博施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民而能济众”的圣人层次,但他做到的圣人层次,但他做到了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挖挖山的土石远运到海里去,以免又变成陆地山的土石远运到海里去,以免又变成陆地上任何人家的阻碍);也可说做到了上任何人家的阻碍);也可说做到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立而立人” (因为搬了山他(因为搬了山他的邻居也方便了),就是说愚公达到了孔的邻居也方便了),就是说愚公达到了孔子说的子说的“仁仁”的层次。的层次。【评论评论】n“帝感其诚帝感其诚”上帝被愚公的上帝被愚公的“诚诚”(至诚)所感动,(至诚)所感动,愚公的愚公的至愚其实是至诚。至愚其实是至诚。n印证了印证了中庸中庸中中“唯天下至诚,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他自己的)性为能尽其(他自己的)性”“”“能尽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他人,愚公的家其性,则能尽人(他人,愚公的家人,邻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