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词_第1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词_第2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词_第3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词_第4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词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之 苟 等 怜 王 恚 并 藉 盟 比加惠:直: 抢: 挠: 谢: 谕:怒,。”挺剑而起。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4)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第23课隆中对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谓为信然谓:(2)将军宜枉驾顾之顾:(3)由是先主遂诣亮诣: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古诗 词一、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西汉(朝代)着名的史学家、文学家。2、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这部书是“史家之

2、绝唱,无韵之离骚。”3、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 ,是晋朝的史学家。4、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是西汉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5、 岀师表的作者是 ,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6、历史上有“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是指、。7、 望江南作者,是唐朝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8、 渔家傲秋思作者是北宋朝的 。9、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北宋朝的 。10、 武陵春作者李清照,是南宋朝的 派的代表人物。1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是南宋(朝代)着名的爱国主义词人 。“赋”是写作的意思。二、分课复习第21课陈涉世家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 辍耕之垄上(2) 苟富贵等死,死国可乎(4) 楚

3、人怜之(5)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6) 忿恚尉(7) 并杀两尉(8) 藉第令毋斩(9) 为坛而盟(10) 比至陈2、找岀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 发闾左 戍渔阳为天下唱固以怪之矣(4) 身被坚执锐3、用原文填空。(1) 怅恨久之,曰:“”(2) 陈涉太息曰:“嗟乎! (3) 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_,”(4)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宜多应者。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帐恨久之。(2)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 斩。(3)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 曰:“大楚兴,陈胜王”。(4) 王侯将相宁有

4、种乎!第22课唐睢不辱使命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2) 岂直五百哉以头抢地耳(4) 秦王色挠(5) 长跪而谢之曰(6) 寡人谕矣2、找岀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 故不错意也(2) 仓鹰击于殿上3、用原文填空。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 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 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4) 度德量力度(5) 君谓计将安岀岀(6) 挟天子而令诸侯挟()将军既帝室之胄胄:(8) 将军岂有意乎岂:2、找岀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 欲信大义于天下自董卓

5、已来3、用原文填空。(1) 孤不度德量力, ,而,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岀(2)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 ,若跨有荆、益, ,西,南,夕卜,内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时人莫之许也。(2)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 可与争锋。(3)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第24课 岀师表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 引喻失义义(2)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3) 性行淑均淑(4) 以彰其咎彰(5) 猥自枉屈猥(6) 咨诹善道诹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1)诚宜开张圣听古义: 今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3) 先

6、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由是感激古义:今义:(5) 先帝知臣谨慎 古义:今义:3、写岀岀自本文的成语 (至少三个),并解释其现 在的意思。例: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点拨:任选三个即可,其他也可。)4、用原文填空。(1)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先帝不,猥自枉屈,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 作者开始分析形势,指岀不利的客观条件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于内,于外。(4) 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5) 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6) 诸葛亮岀师北伐的目标是、 (用原文四个短语来回答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

7、汉语。(1)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 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2)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 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 罪,以告先帝之灵。第25课 词五首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 老夫聊发少年狂聊(2) 会挽雕弓如满月会(3) 也拟泛轻舟拟(4) 马作的卢飞快作2、用原文填空。(1) 过尽千帆皆不是,。(2) 塞下秋来风景异,。(3) 持节云中, (4) 只恐双溪舴艋舟,。(5) 八百里分麾下炙, 。(6) 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 和思乡

8、之情的句子江城子密州出猎 中表达作者能够担当重任, 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句子是 (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 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三、综合练习(1)陈涉世家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句子;一句写男儿当自强的句军,子。(2) 过尽千帆皆不是,(3)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4) 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 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5)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表现边地荒凉的是,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 望, ? 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

9、和豪情 壮 志 的 诗 句(8)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_ 0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子(9)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是 ? 描写战斗场面的是。抒发词人一生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_。 !(10) 诸葛亮的出师表: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原因的句子是: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a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四、课外文言练习纸上谈兵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

10、“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 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 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 秦,秦悉坑之。(选自史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少时以天下莫能当破赵军者必括也秦悉坑之2、翻译下列句子。(1)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2)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3、你认为赵括是怎样一个人?五、课外阅读训练李清照的“豪放面”泽炬提起李清照,人们总会很自然地想起“婉约”二字,眼前浮现岀一个似乎总是沉湎于爱与忧;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11、当奖率三愁之中、善于写作“小情感”的“小资女性”的形象。其实不然,正如一则男性服饰广告中所说的那 样一一“男人不止一面,今天你秀哪面”,李清 照也是个“多面人”,不单有“婉约”的一面,也 有“豪放的一面。但李清照的“豪放面,决非 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在莫道不销魂中解秘 李清照所称的“酒色财气”。恰恰相反,李清照的 “豪放面”与宴会上的美酒、床笫间的偷欢和赌桌 上的热闹无关,而与痛苦、落寞和对世事的忧患紧 密相连。读懂李清照的“豪放面,有助于人们理 解人生阅历、生活情趣、思想境界和才学胆识对一 个作家创作的深刻影响。李清照的豪放,体现在她的词作中。以靖康之 乱为界,李清照的词呈现岀两种不同的风

12、格。靖康 之乱前,李清照过着优裕的贵族生活,其词以表现 闺情离思为主,情致婉约。靖康之乱结束了李清照 平静幸福的日子,国破家亡夫死使其沦入颠沛流 离、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地,词风随之一变:前期“甜蜜的忧愁”转为后期的哀痛悲怆,前期的典雅 阴柔变为后期的平淡豪放。如永遇乐:“落日 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 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 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在 人们已忘国破之痛,享受着“融和天气”,“直把 杭州作汴州”之时,李清照却怀着“次第岂无风 雨”的忧患。前人评价这类词作时,曾赞叹李清照 “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东坡)辛(弃疾), 非秦(观)

13、李(煜)也”。李清照的豪放,更多地表现在她的诗作中。李 清照认为“词主情致、诗主言志”,因而其词取材 范围相对较窄,其诗则反映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生 活、超人的胆识和忧国忧民之思。如她的夏日绝 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对南宋的偷安一隅、不思复国进 行了直接的批判。如咏史(“两汉本继绍,新 室台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借古喻 今,发表了对社会政治的独特见解,表达了强烈的 爱国情怀。因写打马赋介绍了打马游戏,有人 将她与“赌神”相提并论。其实,自古有“以诗明 志、作赋述怀”的传统,李清照作打马赋也是 如此。她以棋盘喻战场,力主抗战、反对投降,其 中写道:“木

14、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 愿相将过淮水! ”而在上枢密韩尚胃中,李清 照又这样直抒胸臆:“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 一杯土!”以上这类诗作,都表现李清照这个历经 苦难的奇女子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忧愤悲切之情,其 壮怀激烈直教须眉汗颜。事的原因?诸葛亮在做了那些作者自认为是有纰在宋代词坛上,比李清照年代稍晚一点还有 一位女词人叫朱淑真,因写闺情才锋太露屡遭谤 殆,曾自责说:“女子弄文诚可罪,哪堪咏月又吟 风。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而李清 照不但咏月吟风,而且有指点江山的激昂文字。所 谓“文如其人”,李清照的诗文表明她绝非贪酒好 色之流,也绝非囿于个人情感不能自拔的娇滴滴一 小女人

15、。她的生活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丰富,她的 眼界远比我们所认为的要开阔,她的思想也远比我 们体会的要深沉。如今那些沉醉于写“小情感”、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人,不妨去“读”一“读” 李清照的“豪放”。1、以靖康之乱为界,李清照前期与后期的词风有 什么不同?引起这种词风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李清照“因写 打马赋 介绍了打马游戏”,有 人将她与“赌神”相提并论,你对这样看法是否赞 同,为什么?3、为什么说李清照的豪放风格,更多地体现在她 的诗作中?4、本文主要是介绍李清照的,而文中却提了宋代 一个女词人朱淑真,这是都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六、作文练笔读诸葛亮聪明吗有感诸葛亮,人们把他比作是一个人聪明的象

16、征, 他的聪明是被每一个看过三国演义后的读者所 肯定的事,但是作者也正是从三国演义中看出 诸葛亮并非聪明的五大原因。第一,作为执掌蜀国军政大权的诸葛亮,每日 陷入具体事物中,事情不分大小,皆决于己,这是 领导者的大忌。第二,诸葛亮不仅不会用人,而且往往在关键 时刻或重要地方用错人,并导致严重后果。第三,诸葛亮的不聪明还反映在他不能招贤纳 才。第四,不自量力和缺乏自知之明最能说明诸葛 亮不是一个聪明的人。第五,阿斗无庸,无才无德,诸葛亮不取而代 之,实无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缺乏勇气和决 断。”这五条证明诸葛亮“不聪明”的例子,我虽未 敢全部苟同,却也无法可说,这是我站在同作者一 样的立场上看问题

17、的。但是,世界上哪有一个人是百分之百聪明的, 百分之百做事没有纰漏的?我们可以百分之一百地 说:这样的人是没有的。作者用五条例子就那么轻易地反驳了诸葛亮不 聪明,我认为这对诸葛亮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作 者深处改革开放的社会,而诸葛亮会身处战祸不断 的三国时期,作者怎么可能了解诸葛亮所做的每件 漏,大过失的事的所谓的原因就是一个“仙人”, 他料事一定入神,但是我就敢凭我自己的所想反驳 作者的“诸葛亮不聪明”。三国时期离现在已经很遥远了。如果以一个现 代人的身份凭着那史书就去评价或否定历史上的某 一位先人,我觉得这是对祖先的大不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用眼睛去看眼前 的事物,更要用心去“看”,

18、这样才会觉得你身边 的人都有自己可爱的一面,而不只是看到他的缺 陷。1、请根据自己对诸葛亮的了解写一段评论性文字。(不少于 50 字)2、简述体现诸葛亮智慧的几个故事。(不少于三个,每个故事 10 字以内)煮酒论英雄毛泽东曾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 朝”。而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风流人物”呢? 我想那些“风流人物”的形象应该用智慧来勾勒。三国之君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君主 同时在神州大地上较量。三者谁人更佳,谁才是真 正的英雄?请君取来青梅,一同煮酒论英雄。挟天子而令诸侯,使曹操遭千古骂名。但如 今许多人为他翻案。曹操的智慧越来越多地被世人 所认同。“英雄使时代伟大”,很难设想一部“三 场大战少不了他。无论是成是败,他都一样的光彩 夺目。他留下的魏国基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