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孟村民族小区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改造方案建设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设计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集成单位: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时间: 2018 年 07 月 27 日1/25目录1.概述 11.1.自然环境 11.2.TD-SCDMA 覆盖区域 11.3.电磁环境 11.4.设计依据 22.TD-SCDMA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总体要求23.TD-SCDMA 指标要求及功率配置方案34.TD-SCDMA 室内分布建设原则44.1.分布系统建设基本要求44.2.信源选取原则 44.3.RRU 配置原则 54.4.RRU
2、 供电原则 54.5.馈线使用原则 64.6.天线建设及改造原则64.7.接地要求 64.8.小区规划和切换区规划的原则74.9.室内分布无源器件选用原则84.10.GPS天线位置要求 94.11.GPS馈线要求 105.设计方案 105.1.GSM 与 TD-SCDMA 系统信息 115.2.信源设备安装位置说明115.2.1BBU 与 RRU 安装位置说明115.3.方案可行性分析125.3.1 边缘场强分析 125.3.2 信号外泄分析 145.3.3 上下行链路平衡145.4.环境保护 142/256.施工工艺要求 156.1.天线安装工艺要求156.2.馈线布放工艺要求156.3.器
3、件安装工艺要求166.3.1 有源器件 166.3.2 无源器件 166.4.标识 167.无源器件技术指标177.1.宽频带功分器 RD-52(3/4N/NP-F2 错误!未定义书签。7.2.宽频带耦合器 RC-5NK -06/10/15F3 错误!未定义书签。7.3.馈线错误!未定义书签。7.4.IXD-360V03NN 全向吸顶天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7.5.定向天线 ODP-075V/V11-NN 错误!未定义书签。8.附件 213/251. 概述1.1. 自然环境孟村民族小区共6 栋楼, 位于 孟村县城西侧回中附近,信和花园对面。建筑面积约 2 万平方 M 。孟村民族小区坐标: N:
4、38.04639, E: 117.09756 孟村民族小区外景照片:孟村民族小区大厦坐标图:1.2. TD-SCDMA 覆盖区域TD 覆盖区域名称功能单层面积 m2)覆盖人数 人 / 层)1-4F小区20000800总计200008001.3. 电磁环境运行商系统制式覆盖方式已覆盖区域中国移动室内分布全楼中国电信无无1/25中国联通无无1.4. 设计依据( 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TD-SCDMA 网络技术体制及相关设备规范;( 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下发的 3GTD-SCDMA )网络工程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中国移动3GTD-SCDMA )网络三期工程室外宏站RRU、天线标准
5、化实施方案及HSDPA 空分复用技术应用指导原则;( 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计划部中国移动3GTD-SCDMA )网络三期工程设计编制要求;( 4)通信行业标准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 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综合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7)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与标准 HT/T10.3-1996);( 8)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局 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YD 5098-2005)( 9)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QB-W-011-2007);( 10)中
6、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关于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 ”;( 1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关于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规范 ”;( 1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关于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实施细则 ”;( 1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下发的 3GTD-SCDMA )网络三期网络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 14)设备厂家提供的 TD-SCDMA 设备参数资料;( 15)现场勘察资料及测试数据;2. TD-SCDMA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总体要求( 1) TD-SCDMA 室内分布建设应面向数据卡、上网本、家庭信息机及上网手机客户等重点目标市场,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要求有数据业务需求的
7、室内分布系统 100建设 TD-SCDMA 。2/25( 2) TD-SCDMA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考虑 GSM900、 DCS1800、TD-SCDMA 和 WLAN 共用的需求。( 3) 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应能保证优质的室内覆盖,同时要控制好室内信号,避免对室外构成强干扰。( 4) TD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保证扩容的便利性,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通过空分复用、增加载波及小区分裂等方式快速扩容,满足业务需求。( 5) TD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充分考虑A 、F 频段使用,并兼顾E 频段。在频率资源足够的情况下室内外尽量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在频率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也应保证与室外
8、有切换关系的室内小区的主载频与室外主载频保持异频。( 6) 分布系统建设应考虑多系统间的干扰,尤其关注室内 PHS 天线和 TD-SCDMA 天线的隔离,保证其他系统不会对室内 TD-SCDMA 信号源产生干扰。( 7) TD 室内分布系统应按照 “多天线、小功率 ”的原则进行建设,电磁辐射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3. TD-SCDMA 指标要求及功率配置方案( 1) TD-SCDMA 室内分布系统技术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无线信道呼损:无线信道呼损不高于2%。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90的位置, 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块差错率目标值 =-80dBm C/I=0d
9、B。地下室、电梯等封闭场景:PCCPCH RSCP=-85dBm C/I=-3dB。室内信号的外泄要求:在室外10M 处应满足 PCCPCH RSCP95dBm 或室内分布外泄的 PCCPCH RSCP比室外宏站最强 PCCPCH RSCP低 10dB。( 3) TD-SCDMA 功率配置方案3/25TD-SCDMA 室内分布选用BBU+RRU 作为信源,应使用PCCPCH 信道功率进行分布系统功率预算,为保证公共信道和上下行各业务平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按照 PCCPCH 信道功率 双码道)为 32dBm 取定,对部分覆盖面积较小的场景可降低功率设计。天线口 PCCPCH 信道 双码道)功率
10、一般建议不超过 10dBm。对于体育场馆、空旷展览中心、会场等特殊场景,天线口功率还可适当酌情提高,但应满足国家对于电磁辐射防护的规定。4. TD-SCDMA 室内分布建设原则4.1. 分布系统建设基本要求( 1) 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择采用新建或改造的方式建设TD-SCDMA 分布系统。( 2) 对于新建的 TD-SCDMA 室内分布系统,应以 TD-SCDMA 为主导进行规划建设,同时解决 GSM 覆盖。( 3) 对于改造的分布系统,采用 TD-SCDMA 信源和 GSM 信源信号合路方式共用分布系统, TD-SCDMA 系统主要采用后端合路方式,该方式对GSM 影响较小,且调整灵活,
11、可以方便采用TD-SCDMA 系统的多通道覆盖方式。( 4) 在改造时应更换不满足TD-SCDMA 要求的合路器、功分器、耦合器以及天线,并根据功率预算适当增加天线数量,合理分布天线,实现TD/2G 的良好覆盖。4.2. 信源选取原则室内覆盖系统在选择信号源时,主要应根据物业点区域的话务需求、资源情况、无线环境情况和所选室内覆盖系统类型确定。目前 TD-SCDMA 系统主要设备类型为基带拉远型 BBU RRU )基站,基带拉远型设备 BBU+RRU )能适合各类使用场景,相对于传统的信源具有组网灵活、可分散分布功率资源、易于组成超级小区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各场景下室内覆盖系统的信源, TD 室
12、内分布信源原则上采用基带拉远型 BBU RRU)设备。4/254.3. RRU 配置原则( 1) RRU 使用原则:单通道RRU 具有功率大、安装灵活、便于F 频段引入的优点,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建议优选单通道RRU 。对于部分通道数需求较多且多通道RRU 功率能够满足覆盖要求的分布系统,也可选用多通道RRU。( 2) RRU 分区规划原则:对于使用多个RRU 覆盖的物业点需进行RRU 的覆盖分区规划,规划时应使得各个RRU 分区间的隔离度尽可能高再引接,必须直接接在室内地线排上。室内设备要求用截面积不小于16 平方毫 M 接地线与地排连接,每个接地点只能接一个设备,不能两个或多个设备同接在同
13、一接地点上。室外接地)2(基站铁塔、天线支撑杆、走线梯等室外设施都应与防雷地网良好接触,并做好防氧化处理,要求接地电阻小于 5 欧姆。基站室外天线不论安装在铁塔上还是在天面支撑杆上都应设避雷针,避雷针要求电气性能良好,接地良好,避雷针要有足够的高度,能保护铁塔上或杆上的所有天线。即所有室外设施都应在避雷针的 45 度保护角之内。4.8. 小区规划和切换区规划的原则TD-SCDMA 室内分布系统小区规划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TD-SCDMA 室内分布系统小区规划要充分考虑室内具体环境。规划时重点考虑小区之间的隔离。可以借助建筑物的楼板、墙体等自然屏障产生的穿透损耗形成小区间的隔离。( 2)
14、 一般情况下规划不同小区覆盖不同楼层,借助楼板穿损耗形成自然隔离,切换区域设在楼梯。( 3) 空旷或封闭性较差的室内环境,例如:同一楼层由多个小区覆盖的商场、超市,上下分区的楼宇中电梯及电梯厅,或挑空大堂、体育场馆等开放性室内环境),必须严格控制不同小区之间的覆盖区域,并通过不同小区之间采用码隔离度较高的码组或采用异频组网等手段,保证分布系统达到性能指标要求。( 4) 对于小区间隔离度较低的场景,应采用异频组网。小区数量应均衡覆盖和容量,并结合不同厂家的产品性能及RRU 数量综合确7/25定,从而避免后期容量增加对现网室内分布系统做大的调整。室内分布系统小区切换区域的规划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15、1) 切换区域适中原则。即切换区域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容易引起小区间的干扰;过小不容易保证切换时间的要求。( 2) 室内分布系统小区与室外宏基站的切换区域规划在建筑物的入口处。其他区域,尽量控制室内、外信号的相互泄漏,避免相互干扰。在室内的用户尽量用室内分布系统覆盖。( 3) 室分小区以楼层为小区边界的,切换带规划在楼梯处。( 4) 电梯的小区划分可把电梯覆盖信号与低楼层划分为一个小区或把电梯覆盖信号单独划分为一个小区,与平层之间的切换尽量设置在电梯厅处。根据以上原则,要求:( 1) 在进行目标区域覆盖时,在连续区域 (可视的连续区域或隔离度较低的区域 禁止使用 2 个不同的 RRU 实现覆盖
16、。( 2) 连续的覆盖区域之间应该由同一条支链上的RRU 实现覆盖,禁止不同支链上的 RRU 覆盖区域有交叉。4.9. 室内分布无源器件选用原则( 1) 合路器选择: 根据工作频段、隔离度、插损、驻波比选取合适的合路器,要求合路器的 TD 端口能支持 F18801920MHz )、 A2018 2025MHz)频段,在器件支持的情况下,兼顾 E23202370MHz )频段,端口间隔离度大于 80dB,合路器插损小于 0.6dB,在全频段内驻波比小于 1.3。具体详见系统图。( 2) 功分器、耦合器选择: 根据工作频率范围、驻波比、损耗需求选取合适的功分器、耦合器,要求工作频率范围为 800
17、2500MHz ,在全频段内驻波比小于 1.3。具体详见系统图。( 3) 馈线的选择: 考虑到 TD-SCDMA 与 WLAN 的频段较高,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损耗较大,在考虑施工难度的前提下,此站点设计中,主干为7/8 馈线,分支为 1/2 馈线。( 4) 天线的选用: 考虑到 TD-SCDMA 与 WLAN 的建设需要,在天线选择上,决8/25定选用工作频段为8002500MHz 的吸顶天线、小板状天线等。具体详见系统图。( 5) 系统可调整性: 考虑到 TD-SCDMA 与 WLAN 的频段较高,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损耗较大,在考虑施工难度的前提下,此站点设计中,各天线的 TD-SCDMA 输出
18、功 率在 规定范围 内均属 于较 高水平, 若个别 地区 在 TD-SCDMA 网络开通后,经现场测试,该地区TD-SCDMA 信号较弱,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定数量的天线,且不会对其他覆盖区域造成较大影响。4.10. GPS 天线位置要求( 1) 安装 GPS 天线的位置天空视野要开阔,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阻挡,距离楼顶小型附属建筑应尽量远,上方 90 度范围内 或至少南向 45 度)应无建筑物遮挡;( 2) 注意不要受移动通信天线正面主瓣近距离辐射,不要位于微波天线的微波信号下方,高压电缆下方以及电视发射塔的强辐射下;( 3) 从防雷的角度考虑,安装位置应尽量选择楼顶的中央,尽量不要安装在楼顶
19、四周的矮墙上,一定不要安装在楼顶的角上,楼顶的角最易遭到雷击;( 4) 天线安装位置附近应有专门的避雷针或类似的设施,如电信铁塔。天线应处在避雷针的有效保护范围内。即天线接收头与避雷针或铁塔顶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 3045。若无铁塔或避雷针,应安装专门的避雷针,以满足建筑防雷设计要求。9/254.11. GPS 馈线要求( 1) GPS馈线应尽量小于 100M ,如大于 100M 需加装 GPS中继干放;( 2) 天馈线应做好防雷接地,天馈线防雷接地需符合规范。所有天线应在避雷针45 度保护范围内。 GPS 馈线应在下支撑杆、下天面、进馈线窗前接地。GPS馈线接地要求顺着线缆下行方向进
20、行接地,为了减少线缆接地线的电感,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 90 度,曲率半径大于 130 毫 M 。由建设单位负责核实本楼的防雷接地电阻,如本楼的防雷接地电阻达不到工程要求,应重新作防雷地网。5. 设计方案( 1) 信源的确定:鉴于目标区域的建筑特点及用途,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较大。本次 TD-SCDMA 采用 BBU+RRU 作为 TD-SCDMA 信号源, RRU 的载波配置为 1 个RRU15F 机房主干光缆全楼RRU2光口 1RRU3RRU4光口 2光口 311/25RRU 安装位置及连接关系BBU 光口RRU 编RRU 安装位连接光纤 /缆类型连接光纤/缆长度RRU 覆盖区域号置(m
21、光口 4光口 5注: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要求每个BBU光口最多级联4 个单通道RRU ;在 RRU 数量不超过8 个的情况下,使用光口数量一般不超过2 个。5.3. 方案可行性分析5.3.1边缘场强分析室内传播模型有多种,如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Ericsson 多充端点模型、衰减因子模型等。目前,普遍选取下述室内自由空间的路径损耗传播模型:PL(dB32.45 20lgf(MHz 20lgd(km其中:PL:路径损耗,单位dBf:计算频率取值为2000MHzd:距离,单位 km自由空间的损耗表:PL(dB 32.45 20lgf(MHz 20lgd(KM距离 38.4552.4357.456
22、1.9764.4766.41室内传播时阻挡物信号损耗参考取值表:材料类型砖混隔墙混凝土墙体混凝土楼板天花板管道玻璃损耗 3510 131512 158在室内覆盖系统中,对于下行链路而言,吸顶天线的入口功率比较小,一般在05 dBm。而对于上行链路来说,手机最大发射功率为24 dBm,远高于下行天线口功率。由此可知,在室内分布系统中,下行覆盖小于上行覆盖。所以,在进行室内分布系统的天线规划时,以单天线下行覆盖能力为规划依据。室内环境下的接收信号场强可按下式计算:PrPtGtPLGr其中Pr:为边缘接收功率Pt:为天线人口功率Gt:为发射天线增益PL:路径损耗,单位dBGr:为接收天线增益下面以平
23、层天线实际安装的位置以及覆盖的要求,来预测覆盖区域边缘场强。详细参数如下:最远覆盖区边缘距离天线d为 10M天线口注入功率 Pt为0dBm该天线增益 Gt为3dBi接收天线增益 Gr为0dBi墙体的穿透损耗约为 20dB多路径衰落余量约 10dB距离天线 10M 覆盖区边缘场强预测为:PrPtGtGrPL 20dB10dB Pt GtGr(32.45 20lg200020lg0.01 20dB 10dB 0dBm3dBi 57.45dBm 20dB10dB 84.45dBm根据预测分析其它地方的信号场强均高于此值,依照要求,室内信号强度90%以上不得低于 -75dBm, 99%以上不得低于 -
24、85dBm,因此可以满足覆盖要求。13/255.3.2信号外泄分析系统设计时为了减少信号泄漏的问题,对于室内全向吸顶天线安放时不直接安放于窗边,尽量采用隔墙外泄的方式。因此根据据所计算的室内覆盖区边缘场强,在考虑减去 20dB的隔墙损耗,可得室外信号泄露场强为:信号泄漏场强为:泄漏场强 Pr20dB 84.45dBm 20dB 104.45dBm即室内区域泄露到室外 10M 处的信号强度 -100dBm,满足系统要求。由于边缘区域最大天线口功率仅比计算取高 5-10dB,因此其他天线口功率泄露到室外十 M 处的信号强度必然 -94.45dBm,满足系统要求。5.3.3上下行链路平衡大功率 RR
25、U 在使用时,需注意上下行链路的平衡,特别是下行链路增益不能过大,以免造成下行过覆盖情况出现。通常认为上下行链路路损相同,上下行链路严重失衡时,如 UE 的到达信号小于基站灵敏度电平,则 UE 无法接入,不能建立业务。5.4. 环境保护根据国家有关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卫生部发布的国标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即GB 8702-88,人们可以长期居住的安全区电磁辐射的限值为:公众照射,在一天24小时内,环境电磁辐射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 分钟内的平均值应满足功率密度。在本系统中,室内覆盖系统最强信号电平为 5dBm0.01W),载波配置为 6 个,天线的增益为 3dBi ,计算最强功率密度并判断是否符合国
26、家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天线口总输入电平为: 0.01 60.06W17.76dBm)天线 EIRP 为: 17.763 20.760.124W)设人员活动范围距天线一M 以外,则最强功率密度为:14/250.124 / 4可证明电磁辐射满足标准的要求。6. 施工工艺要求6.1.天线安装工艺要求( 1) 室内安装天线应注意:室内分布天线安装要距离均匀、位置合适。在穿透损耗较大的地方,天线点位尽量靠近房间门口,便于对室内覆盖。天线尽量隐蔽固定安装在楼层吊顶以内,避免用户的反感。在安装在地下室无吊顶的开放性环境中时,注意天线安装的美观,尽量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2) 室外安装天线应注意:室外天线的
27、各类支撑件应结实牢固,铁杆要垂直,横担要水平,所有铁件材料都应作防氧化处理;天线必须牢固地安装在其支撑件上,其高度及位置需与设计方案一致;天线与跳线的接头应作防水处理。连接天线的跳线要求做一个 “滴水弯 ”;室外天线都应在避雷针的 45 度保护角之内。6.2.馈线布放工艺要求馈线布放是要注意对馈线的保护,馈线的弯曲半径不宜超过馈线的标称值。馈线在楼层吊顶内穿缆时,应注意馈线的保护,避免馈线外皮破损。在开放性环境布放馈线时,要对馈线外增加外套保护,增加馈线对外来非人为破坏的承受力,同时可以增加馈线布放的美观性。室外馈线进入室内前必须有一个滴水弯,加套波纹管时滴水弯底部必须剪切一个漏水口,以防止雨
28、水沿加套的波纹管或馈线进入室内,入线口/孔必须用防火泥密封;室外馈线加套PVC 管后,水平布线的PVC 管每 6M 在 PVC 管下方必须切口,作漏水口。馈线的连接头必须牢固,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制作,保证驻波比小于1.3,并做防水密封处理。15/256.3.器件安装工艺要求6.3.1 有源器件( 1) 安装位置:设备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设备尽量安装在馈线走线的线井内,安装位置应便于调测、维护和散热需要,确保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 2) 设备安装: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进行,设备应有明确标志,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牢固固定。要求所有的设备单元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掉漆
29、的现象。( 3) 设备接地:有源设备接地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6.3.2 无源器件( 1)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要求的位置安装。( 2) 应用扎带、固定件固定,不允许悬空无固定放置。( 3) 每个器件都要贴标签标明编号、建设单位的标志。( 4) 接头应做防水密封处理。6.4.标识每个设备和每根电缆的两端要帖上标签,各种设备标签的标号如下:( 1) 无源器件:楼层天线:ANTn mF/xdBm电梯天线:ANTn mF a#/xdBm功分器:PSnmF耦合器:TnmF合路器:CBnmF负载:LDnmF衰减器:ATnmF( 2) 有源分布系统设备:射频有源天线PTnmF16/25有源功分器:PPSnm
30、F中途放大器:IAn mF末端放大器:EAnmF干线放大器:RPnmF无线直放站:RPnmF主机单元:RPn mF( 3) 光纤分布系统设备:RRU:RRUnmF主机单元:HSn mF远端单元:RSn mF光纤有源天线:OTnmF光路功分器:OPSnmF( 4) 馈线:起始端:to设备编号终止端:from设备编号( 5) 光纤:下行输出:DOWN To 设备编号下行输入:DOWN From 设备编号上行输出:UP To 设备编号上行输入:UP From 设备编号注:其中n 为流水号: 01,02,03 ,每层天线单独编号; m 为楼层号: 01,02,03 ; a 为电梯井编号: 01,02,
31、03;x 为天线口输入功率: 2.4,3.7,4.1 。7. 无源器件技术指标7.1腔体耦合器频率范围824960MHz&17102200 MHz&22002500MHz耦合度5dB6dB7dB10dB15dB20dB25dB30dB分配损耗 (dB1.651.260.970.460.140.040.0050.004耦合度波动范围 (dB5.0 0.86.0 0.87.0 0.810.0 0.815.0 1.020.0 1.025.0 1.530.0 1.5插824960MHz0.1dB max17102200损0.1dB maxMHz17/25220025000.15dBmaxMHz主824960MHz2.181.661.290.660.280.160.1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品标准分类讲解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阶梯治疗
- 物理治疗磁疗技术研究与应用
- 细胞的渗透实验
- 桡动脉穿刺技术
- 细胞仪器技术解析
- 福建省福州三校联盟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汽水条形码体系解析
- 苏绣教学讲解课件
- 现代安全防范技术
- 兵团两委考试试题及答案
- JG/T 2-2018钢制板型散热器
- 种植牙和解协议书
- 《大脑中动脉解剖结构》课件
- z08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5-2030焦炭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规划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旧房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管理办法
-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应对措施考试试题及答案
- 鼻饲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
- 2024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