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原子吸收光谱法_第1页
第三章2原子吸收光谱法_第2页
第三章2原子吸收光谱法_第3页
第三章2原子吸收光谱法_第4页
第三章2原子吸收光谱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3.7 原子荧光光谱法(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一、概述(一)定义:以原子在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二)优点 1. 有较低的检出限,灵敏度高 0.001 ppb 2. 干扰少,谱线比较简单 3. 分析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宽,可达4-7个数量级 4. 多元素同时测定http:/ 1. 产生: 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被激发产生原子荧光光谱 2. 类型: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反stokes荧光)和敏化荧光1. 共振荧光:原子从基态被激发到高能态,并以直接跃回到基态而辐射的荧光。 荧 = 激2. 直跃线荧

2、光: 原子从基态跃迁到高能态,再由高能态跃回到非基态的较低的激发能态,所发射的荧光。 荧 激3. 阶跃线荧光:原子的价电子从基态跃迁到高能态后,以非辐射方式跃迁到较低能态,再以荧光辐射形式回到基态所发射的荧光。 荧 激4. anti-stokes荧光:当自由原子跃迁至某一能级,其获得的能量一部分是由光源激发能供给,另一部分是热能供给,然后返回低能级所发射的荧光为anti-stokes荧光。 荧 激stokes 荧光荧光5. 敏化荧光 受光激发的原子与另一种原子碰撞时,把激发能传递给另一个原子使其激发,后者再以发射形式去激发而发射荧光即为敏化荧光。 d + h d* d* + a a* + d

3、a* a + h (二)荧光强度 if = kc - 原子荧光定量分析的基础(三)量子效率与荧光猝灭 1. 量子效率() if = ia ia - 激发光的吸收强度 - 量子效率(发射荧光光量子数与吸收激发光光量子之比) 1 (被激发的原子会产生无辐射跃迁至低能级)2.荧光猝灭 受激原子和其他粒子碰撞,把一部分能量变成热运动与其他形式的能量,因而发生无辐射的去激发过程。三、仪器 色散型:光栅 组成:激发光源、原子化器、色散系统 非色散型:滤光器 光电倍增管(色散型) 检测器 日盲光电管(非色散型)光源原子化器 单色器 检测器特点:光源与检测器成一定角度(避免激发光源的特点:光源与检测器成一定角

4、度(避免激发光源的 辐射被检测到)辐射被检测到) 单通道:每次分析一个元素多道原子荧光仪多道原子荧光仪 多个空心阴极灯同时照射,可同时分析多个元素多个空心阴极灯同时照射,可同时分析多个元素 1. 光源:锐线光源、连续光源 锐线光源: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 连续光源:氙弧灯(原子荧光是二次发光,而且产生的原子荧光谱线比较简单。因此,受吸收谱线分布和轮廓的影响不显著,故可以采用连续光源。) 要求:强度高、稳定、寿命长 火焰2. 原子化器 电加热石墨炉原子化器 非火焰 电加热石英管原子化器 (同原子吸收法) 色散型:光栅3. 色散系统 非色散型:滤光器 光电倍增管(色散型)4. 检测器 日盲光电管(非色散型)四、比较afs与aas的异同 不同: (一)原理本质上的不同,afs是发射光谱,aas是吸收光谱(二)afs的仪器装置光源与检测器成直角;aas的仪器装置 成一直线(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