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2014南宁)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B.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C.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2 (2014南宁)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D.将燃着的木条伸
2、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3 (2014南宁)2014年6月10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低碳”理念的是( )A.提倡双面使用纸张 B.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4 关于3CO+Fe2O3高温2Fe+3CO2的反应,还原剂是( )A.Fe2O3 B.CO C.Fe D.CO2 5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序号事实解释A氧气用于金属切割氧气具有可燃性B石墨用来制取金刚石石墨中的碳原子可以重新排列C墨汁写的字或作的画可永久保存碳的化学性质在任何条件都不活泼D水电解产生氢
3、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原子是可以再分的6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几个步骤:按要求装好仪器 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向反应器中放入块状石灰石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A. B. C. D. 7 (2014重庆)“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 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CO28 可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很多,例如:酒精的燃烧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碳与氧化铜反应 高温煅烧石灰石 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 石灰
4、石与稀盐酸反应 碳酸钙粉末与浓盐酸 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等。其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 是( )A. B. C. D.全部9 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 )10 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11 (2014重庆)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干石蕊纸花直接放入CO2中 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CO2中实验1 实验2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CO2不支持燃烧A. B. C. D.12 下列过程中,只与二氧化碳
5、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C.二氧化碳灭火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3 (2013广州)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为铜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14 (2013四川广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相同二氧化碳能使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变红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成正比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进行灯
6、火试验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一氧化碳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而亡A. B. C. D.15 仔细观察在煤炉中燃烧的煤,你会发现有如右图所示的现象。请你指出在图中蓝色火焰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O2 CO2 B.2CO2 2COC.2COO22CO2 D.CO2C2CO16 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CO可以在O2中燃烧 D.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17 冬天用煤取暖,若将门窗紧闭,容易导致煤气中毒。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A.CO2 B.CO C.H2 D.
7、CH4 18 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混合物试剂或方法ACuO(C)隔绝空气加强热BCO(CO2)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CO2(CO)点燃混合气体D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19 (2014江苏苏州)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也不能作为植物养料B.实验室常用纯碱粉末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和制造舞台云雾D.若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则会引发酸雨20 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B.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丙实验可证明通
8、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二、填空题(共28分)21(12分)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624(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3)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_性。右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大试管中的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单质碳的还原性可以用于冶金工业。 (4)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
9、全球变暖,从而导致_。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NH4)2SO4、水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2(6分)(2014陕西)今年5月,中俄签署了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炭黑或一氧化碳。(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 反应生成CO。(3)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23(10分)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10、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目前,“低碳”正成为国民的共识。 (1)CO2含量增多,温室效应增强。 近几十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2)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 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冰冷的深海中贮藏。 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许多市民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晚上
11、熄灯一小时。下列说法与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不相符合的是 。 A.节约能源 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欣赏城市夜景 D.关注全球气候 低碳生活从细节做起,你的一个低碳举措是。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24(10分)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D烧杯中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 ;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25(12分)(2014北京)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12、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如图E所示,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如图F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四、计算题(共10分)26(10分)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12.5 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 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2)计算12.5 g该样品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
13、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检测题参考答案1 A 解析:一氧化碳有毒而二氧化碳无毒,A错;木炭、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而都具有吸附性,B正确;木炭、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将氧化铜还原为铜,C正确;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其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例如,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而石墨的质地较软,D正确。2 B 解析: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一般不用稀硫酸,因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不能大量制取二氧化碳,A
14、错;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了它的“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和“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B正确;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但不能说二氧化碳具有酸性,C错;D中现象只能说明瓶内原有气体不能支持燃烧,而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一定就是二氧化碳,例如氮气、稀有气体等一般也不支持燃烧。3 B 解析:制作一次性竹筷会砍伐大量竹林,减弱大自然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不符合“节能低碳”的理念。4 B5 B 解析:氧气用于切割金属,利用的是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故选项A解释错误;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用石墨制取金刚石时,石墨中的碳原子
15、进行了重新排列,故选项B解释正确;用墨汁写的字或作的画可永久保存,是因为墨汁中的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C解释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故选项D解释错误。6 C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实验步骤是:按要求组装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反应器中加入石灰石、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收集气体,然后验满即可。7 C 解析: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故A正确;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石墨是灰黑色固体,且不易溶于水,故B正确、C错误;碳单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会产
16、生CO2,故D正确。8 C 解析:两类方法虽然能生成二氧化碳,但燃烧需在空气中进行,放出大量的热,对仪器、装置的要求高而且复杂,燃烧生成的气体也难收集;两类方法在高温下进行,操作不便;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使反应逐渐停止;反应剧烈,不易收集,并且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二氧化碳不纯;中二氧化碳不纯,含量低。9 D 解析:“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中需注意以下几点:装置的气密性,如用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起液封的作用;导气管不能太长,以刚露出橡皮塞为宜等。10 D 解析:因为是气体的验满,所以检验的物质一定要放在瓶口,而不能放在集气瓶内部,
17、故D错误。11 B 解析:该对比实验与CO2的密度及CO2是否支持燃烧无关,故不能得出的结论。实验1可证明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实验2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不能变色,说明水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但喷水后的石蕊纸花放入CO2中可变色,说明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碳酸)能使石蕊纸花变色,故可得出的结论,即答案选B。12 A13 B 解析:CO2无还原性,不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A错误;C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CO3的酸性很弱,CO2的排放不能导致酸雨的形成,B正确;CO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CO中毒,C错误;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不活泼,D错误。14 C 解析:二氧化碳
18、和一氧化碳的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不同,错误;二氧化碳不能使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变红,错误;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但不能说成正比,错误;久未开启的菜窖会积存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人呼吸,人若贸然进入,会因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缺氧窒息发生危险,正确;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能夺取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表现出还原性,同时,这三者都有可燃性,正确;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中毒,甚至导致死亡,正确。故应选C。15 C 解析:碳燃烧没有火焰产生;CO2与C反应转化为CO是吸热反应,没有火焰产生;CO燃烧产生蓝色火焰。16 C 解析: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
19、;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室内放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无味的气体且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故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7 B 解析: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18 D 解析:氧化铜中有炭,隔绝空气加强热时炭会还原氧化铜,得到铜与二氧化碳,消耗氧化铜,故A方法不合理;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二氧化碳不反应,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铜,使一氧化碳被消耗,故B方法不合理;二氧化碳中含有一氧化碳,因一氧化碳少量,点燃时有可能不会燃烧,所以达不到除掉杂质的目的,故C方法不合理;氧气会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会和铜反应,能够除去杂质,故D
20、方法合理。19 C 解析: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但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可作为植物养料,A错误;纯碱粉末和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错误;干冰在汽化时要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干冰汽化时可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人造云雾,C正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空气中含量过高时,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而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会引发酸雨,D错误。20 D 21 (1)6 (2)C (3)稳定 C+2CuO2Cu+CO2 (4)温室效应 2NH4HCO3
21、+H2SO4(NH4)2SO4+2H2O+2CO222 (1)冶炼金属或炼铁或作燃料 (2)碳或炭黑或焦炭或C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生成了碳酸或H2OCO2=H2CO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CO可用于冶炼金属,还可用作燃料。(2)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3)二氧化碳并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3 (1)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乱砍滥伐 (2)CO2+ H2O=H2CO3 CO2+4H2 2H2O+CH4 (3)C 随手关灯(或双面用纸等合理答案均可)24 下层 密度比空气大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深圳大学人文学院谢晓霞教授博士后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行动实施方案课件
- 涂装配色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北京师范大学黔南龙溪实验学校引进人才1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安徽合肥师范学院辅导员招聘3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广东惠州市惠城区招聘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硕博教育人才65人(第二批)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丽水遂昌县中医院医共体招聘临时药剂工勤人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招聘劳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淮北市粮食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河南新乡某国有企业招聘人力资源部经理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建筑工程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模板
- 2025年吉安县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留置看护男勤务辅警2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7历第一次月考】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25年西学中培训结业考试卷(有答案)
- 黑素细胞基因编辑-洞察及研究
- 男衬衫领的缝制工艺
- 拆除工程吊装方案范本(3篇)
- 税务稽查跟踪管理办法
- 2025校园师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方案
- 学校教室卫生检查标准及执行细则
- 招投标业务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