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霸加强版-酒精连续精馏塔的设计_第1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霸加强版-酒精连续精馏塔的设计_第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霸加强版-酒精连续精馏塔的设计_第3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霸加强版-酒精连续精馏塔的设计_第4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霸加强版-酒精连续精馏塔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类号 学校代号 UDC 密级 学 号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酒精连续精馏塔的设计设计者指导老师专业名称 食品科学与工程所在学院 提交日期 酒精连续精馏板式塔的设计 目 录第一部分 设计任务书31.1题目31.2原始数据31.3任务31.4作业份量3第二部分 工艺流程图流程方案的说明与论证42.1工艺流程图42.2设计方案的确定52.3方案的说明5第三部分 设计计算与论证63.1工艺条件和物性参数计算61)物料衡算,求最小回流比,适宜回流比,理论塔板数62)计算全塔效率并算出实际塔板数63)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料数据计算73.2塔的主要工艺尺寸计算121)计算塔径122)溢流装置设计123)塔板布置及浮

2、阀数目与排列143.3浮阀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171)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压强降172)淹塔173)雾沫夹带183.4塔板负荷性能图191)雾沫夹带线192)漏液线193)液相负荷上限194)液相负荷下限195)液泛线206)作出负荷性能图203.5塔的辅助设备设计211)预热器212)冷却器223)全凝器234)全凝器的校核235)进料泵246)冷却水泵243.6主要接管尺寸计算251)进料管252)回流管253)釜液出口管254)塔顶蒸汽管265)塔釜蒸汽管263.7塔总体结构271)塔封头的确定272)塔壁厚273)塔高273.8塔具体结构设计283.9鼓泡管设计293.10除沫器的选择29

3、第五部分 设计心得31第六部分 参考资料32第七部分 附录337.1 VB程序界面及运行结果331)界面332)运行结果347.2 VB程序源代码355第一部分 设计任务书 1.1题目酒精连续精馏板式塔的设计1.2原始数据1)乙醇水混合物,含乙醇33(质量),温度330C;2)产品:馏出液含乙醇92(质量),温度350C;3)生产能力:日产酒精(指馏出液)36000kg;4)热源条件:加热蒸汽为饱和蒸汽,其绝对压强为3.6kgf/cm2; 0.2945)釜底液浓度0.04(质量)1.3任务1)确定精馏的流程,绘出流程图,标明所需的设备、管线及其有关观测或控制所必需的仪表和装置。2)精馏塔的工艺

4、设计和结构设计:选定塔板型,确定塔径、塔高及进料板的位置:选择塔板的结构型式、确定塔板的结构尺寸;进行塔板流体力学的计算(包括塔板压降、淹塔的校核及雾沫夹带量的校核等)。3)作出塔的操作性能图、计算其操作弹性。4)确定与塔身相连的各种管路的直径。5)计算全塔装置所用蒸汽量和冷却水用量,确定每个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并进行选型,若采用直接蒸汽加热,需确定蒸汽鼓泡管的形式和尺寸。6)其它。1.4作业份量1)设计说明书一份,说明书内容见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的绪论,其中设计说明结果概要一项具体内容包括:塔板数、塔高、塔径、板间距、回流比蒸汽上升速度、热交换面积、单位产品热交换面积、蒸汽用量、单位产品蒸汽用量、

5、冷却水用量、单位产品冷却水用量、操作压强、附属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数量等。2)塔装配图(1号图纸);塔板结构草图;工艺流程图第二部分 工艺流程图流程方案的说明与论证2.1工艺流程图 酒精连续精馏板式塔的设计2.2设计方案的确定1)塔板类型:选用F1型重阀浮阀塔.浮阀塔兼有泡罩塔和筛板塔的优点,而且操作弹性大,操作灵活,板间压降小,液面落差小, 浮阀的运动具有去污作用,不容易积垢赌塞,操作周期长,结够简单容易安装,操作费用较小,又因为轻阀泄漏量大,故采用重阀。2)操作压力:常压精馏对于酒精水体系,在常压下已经是液态,且不是热敏性物质,所以选用常压精馏。因为高压或者真空操作会引起操作上的其他问题以及

6、设备费用的增加,尤其是真空操作不仅需要增加真空设备的投资和操作费用,而且由于真空下气体体积增大,需要的塔径增加,因此塔设备费用增加。综上所述,我们选择常压操作。3)进料状态:泡点进料泡点进料的操作容易控制,而且不受季节的影响;另外泡点进料时精馏段和提馏段塔径相同,设计和控制比较方便。4)加热方式:采用直接蒸汽加热直接蒸汽加热只能用于塔底产物基本是水,且在低浓度时的相对挥发度较大的体系,这样就适用于酒精水体系。直接蒸汽加热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压力较低的蒸汽加热,塔釜只需要安装鼓泡管,可以节省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满足经济上的要求。5)回流方式:泡点回流泡点回流易于控制,设计和控制时比较方便,而且可以

7、节约能源.6)热能的利用:塔釜残液作为原料预热热源。2.3方案的说明 本流程采用直接蒸汽加热,使用25水作为冷却剂,通入全凝器和冷却器对塔顶蒸汽进行冷凝和冷却。从预热器、全凝器、冷却器出来的液体温度分别在50-60、35和35左右,可以用于民用热澡水系统或输往锅炉制备热蒸汽重复利用。料液先通过离心泵送往高位槽,再通过阀门和转子流量计控制流量使其满足工艺要求。该精馏塔利用高温的釜液与进料液作热交换,以同时完成进料液的预热和釜液的冷却,经过热量与物料衡算,设想合理。釜液完全可以把进料液加热到泡点,且釜液排出时的温度约为35,可用与其他用途,即使直接排放也不会造成热污染。用此方法加热的好处:热能损失

8、少;加热蒸汽用量少;釜液热能得到回收利用;不用再沸器减少设备费用等。本设计在塔顶安装除沫器,减少雾沫夹带提高产品质量。41 设计的封头采用蝶型,虽塔径为800mm,不安装人孔,第三部分 设计计算与论证3.1工艺条件和物性参数计算1)物料衡算,求最小回流比,适宜回流比,理论塔板数采用VB程序运算得出,现列出结果如下:D=12000Kg/day=14.062kmol/hF=93.526kmol/hW=79.464 kmol/h 原料液xF=0.12643馏出液xD=0.83868釜残液xW=0.0003915最小回流比Rmin1.7取回流比为3.0理论塔板数为22块(包括再沸器):精馏段17块,提

9、馏段5块,加料板为第18块2)计算全塔效率并算出实际塔板数a.计算平均相对挥发度和平均粘度塔顶:xD=0.83868时,yD=0.84838t178.34,挥发度1.0756,进料:xF=0.12643时,yF0.4711t285.38,挥发度6.1544,塔釜:xW=0.0003915时,yw0.00357根据物料衡算和VB程序得出查传质与分离工程P351根据x,用内差法求得y,t用公式求算挥发度t3 99.99(由于考虑到实际情况常用103)挥发度9.1831,平均相对挥发度:平均粘度:b.计算全塔效率ET =0.49(l)=0.49c.计算实际塔板数Np=(NT1)/ET(22-1)/0

10、.4385=47.89精馏段:N1=P/0.4385=17/0.4385=38.77提馏段:N2=Np-N1 取实际总板数Np=48块板,精馏段板数取39块,进料板在第40块 3)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料数据计算a.操作压强采用常压精馏。塔顶压强:,取每层压强降为塔底压强:进料板压强:全塔平均操作压强:精馏段平均操作压强:提馏段平均压强:b.温度查流体力学与传热P257液体年度共线图求粘度塔顶:进料板:塔釜:全塔平均温度:精馏段平均温度:提馏段平均温度:c.平均分子量塔顶第一块板:y1=xD=0.83868,查表得x气相0.836846(10.83868)1841.4830液相0.825646(10

11、.8256)1841.1168进料板:xF=0.12643,查表得yF0.4711气相0.471146(10.4711)1831.1908液相0.1264346(10.12643)18 21.5400塔釜:xW0.0003915,查表得yW0.00357气相0.0035746(10.00357)1818.1000液相0.000391546(10.0003915)18118.0109精馏段平均分子量:(41.4830+31.1908)/ 2=36.3369(41.1168+21.5400)/2=31.3284提馏段平均分子量:(31.1908+18.1000)/224.6454(21.5400+

12、18.0109)/2=19.7755d.平均密度液相:塔顶:78.34查得(液)0.9728(液)0.7540.838680.754(10.83868)0.97280.7893=789.3进料:查得(液)0.9681(液)0.7550.126430.755(10.12643)0.96810.941=941塔釜: 查得(液)958.40.00039150(10.0003915)958.4958精馏段液相平均密度:(789.3+941)/2=865.2 提馏段液相平均密度:(941+958)/2=949.5气相:塔顶:物理化学实验P162表6用内差法查纯液体密度查化工原理上册P335查水的密度化工

13、原理上册P337查饱和水蒸汽密度化工原理实验P144表2查乙醇蒸汽的密度进料板:塔釜:精馏段气相平均密度:(1.4390+1.0607)/2=1.2499 提馏段气相平均密度:(1.0607+0.5914)/2=0.8261e.表面张力塔顶:78.34查得mN/m 17.3 mN/m0.8386817.3(10.83868)62.9024.656mN/m进料:查得61.60 mN/m 15 mN/m0.1264315(10.12643)61.6055.708 mN/m塔釜: 查得58.23 mN/m 15.2 mN/m0.000391515.2(10.0003915)58.2358.213 m

14、N/m精馏段平均表面张力:(精)=(24.656+55.708)/2=40.18 mN/m提馏段平均表面张力:(提)=(55.708+58.213)/2=56.96 mN/mf.气液负荷计算精馏段:化工原理上册P335查水的表面张力P355查乙醇的表面张力提馏段:g.综合数据:相关参数塔顶进料板塔釜液相浓度(摩尔分率)0.838680.126430.0003915气相浓度(摩尔分率)0.84830.47110.00357温度(摄氏度t )78.3485.38103气相密度(Kg/ m3 )1.43901.06070.5914液相密度 (Kg/ m3 )789.3941958表面张力(mN/m)

15、24.65655.70858.213液体粘度(mPa/s)0.460.420.32相对挥发度a1.07566.15449.1831气相平均分子量Mv41.483031.190818.1000液相平均分子量Ml41.116821.540018.0109相关参数精馏段提馏段液相平均密度(Kg/ m3 )865.2949.5气相平均密度(Kg/ m3 )1.24990.8261液相平均流量(m3/s)0.000428770.000978气相平均流量(m3/s)0.454230.37402平均表面张力(mN/m)40.1856.963.2塔的主要工艺尺寸计算1)计算塔径a.求空塔气速u(1) (2)初

16、选板间距HT=0.35m,板上液层厚度hL=0.06m HT-hL=0.35-0.06=0.29m(3)查Smith图,得(4)求空塔气速 u=(安全系数)umax 安全系数为0.60.8,取安全系数为0.6,则b.求塔径D圆整:取D=0.8m;塔的截面积:实际空塔气速:2)溢流装置设计主要符号说明符号意义与单位符号意义与单位l堰长 mh塔板上的液层高度,mh堰高,mhn齿深mmh堰上液体高度,md阀孔直径,m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P131 式423化工原理下册P157符号意义与单位符号意义与单位W弓形降液管宽度,mA塔截面积,mH塔板间距,mD塔径,mW塔板上人口安定区宽度,mW降液管宽度,mW

17、塔板上边缘区宽度,mU阀孔气速,m/sF气体的阀孔动能因子, kg/(s*m)V气体体积流率,m/st阀孔中心距,mA开孔鼓泡区面积,mA阀孔总面积,m选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不设进口堰,平形受液盘以及平形溢流堰。a.堰长堰长=(0.60.8)D取堰长=0.6D=0.60.8=0.48mb.出口堰高(1)液流收缩系数E:取E=1(2)堰上液层高度:(3)堰高:根据0.10.05,验算:0.10.006190.0540.050.00619是成立的。故0.00619m =0.054mc.弓形降液管高度及降液管面积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因为,所以。d.验算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保留时间(3-5)

18、s,故降液管适用。e.降液管底隙高度取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高度uo为0.13m/s。满足不少于2025mm,符合要求。3)塔板布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a.塔板布置因为塔径D=800mm,可以采用整块板式塔板当D1.5m时,=6075mm溢流堰入口安定区:=60mm=0.06m入口堰后的安定区:=60mm=0.06m小塔的可选3050mm,大塔可选5075mm边缘区宽度(无效区)=40mm0.04m降液管宽度:=88mm=0.088mb.浮阀孔的数目及孔间距对于F1型浮阀(重阀),当板上浮阀刚刚全开时,动能因数F0在912之间,故在此范围取得合适的F0=10 阀孔气速:=每层塔板浮阀数:计算鼓泡区面

19、积: 所以=0.45423/8.945=0.05078孔心距 取h=0.09m=90mm浮阀排列方式采用正三角形叉型排列,如图:实际排得N=45个验算:F0=8.45=9.45 阀孔能动系数仍在912之间开孔率: 开孔率在4%15%之间 3.3浮阀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1)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压强降 a.干板阻力b.板上充气液层阻力 取c.液体表面张力所造成的阻力一般很小,完全可以忽略。所以 单板压强降=0.0638*9.81*865.2=541.51Pa2)淹塔 需要控制的降液管液面高度 , 且有液体通过塔板的压降所相当的液拄高度hp=0.0638m 板上液层高度hl=0.06m所以降液管液面高度

20、Hd=0.1239m因为乙醇水的物系不易起泡,取)=0.6*(0.35+0.054)=0.202m因为Hd=0.12390.202,所以设计结果符合要求。3)雾沫夹带 查表得:CF=0.101 因为酒精水系统为无泡沫系统,K=1板上液流面积:对于直径小于0.9m的塔,为了避免雾沫夹带,应控制泛点率不超过70。以上计算泛点率在70以下,故雾沫夹带量满足ev0.1Kg(液)/Kg(气)3.4塔板负荷性能图1)雾沫夹带线按泛点率=,对于一定的物系及一定的塔板结构,式中均为已知值。相应于的泛点率上限值亦可确定,将各已知数据代入上式,使得出VsLs 的关系式,根据此可做出负荷性能图中的雾沫夹带线。按泛点

21、率=70%,计算如下:=70%又因为板上液体流经长度:将各数据代入得雾沫夹带线:Vs0.586817.5203Ls2)漏液线对于F1型重阀,取则3)液相负荷上限最大流量应保证降液管中液体停留时间不少于3-5秒 4)液相负荷下限取堰上液层高度hoWw=0.006m作为液相负荷的下限该线为与气相流量无关的竖直线。 化工原理P166化工原理下册P167,171,172化工原理下册P172 取E=1,则5)液泛线利用公式: 将各数代入整理得:6)作出负荷性能图如下图:由塔板的负荷性能图可以看出:a.在任务规定的气液负荷下,操作点处在区内较偏的位置,稳定性不是很好。b.塔板的气相负荷上限由雾沫夹带控制,

22、操作下限由液相负荷下限控制。c.按照给定的液气比,查出塔板的气相负荷上限Vsmax=0.58m3/s,气相负荷下限Vsmin=0.43m3/s,所以操作弹性为0.58/0.43=1.35。化工原理下册P1713.5塔的辅助设备设计本设计方案使用的辅助设备主要有:预热器一个,用于预热进料;全凝器一个,将塔顶蒸汽冷却,提供产品和一定量的回流;冷却器一个,将产品冷却到要求温度后排出;进料泵一个;冷却水泵一个。1)预热器设计流程要求泡点进料,进料浓度下的泡点温度为85.38,而原料温度为25。釜残液的温度为103,其主要成分是水,比热比原料液大,所以完全可以利用釜液对进料液进行预热,使其达到泡点,只要

23、控制好釜残液的流量,由于釜残液能提供的热量足够,因而可以稳定控制进料温度为泡点。拟定将釜液降至35排出,以用于他途。F=0.5596kg/s,W=0.3995kg/s根据温度,查相关表得:CP水=4.208KJ/(kg),CP乙醇2.910KJ/(kg)。 取总传热系数K=1600=1.600KJ/取安全系数1.1,则实际传热面积A=6.6624。选取换热器:G2737252管长3.0m;管数32;管子(炭钢)尺寸核算:A=7 KJ/s所以传热足够,设计满足要求。2)冷却器取水进口温度为25,水的出口温度为35;塔顶全凝器出来的有机液(质量分率93%的乙醇溶液)D=0.16204Kg/s;温度

24、为78.34,降至30(设计任务书规定)。按产品冷却前后的平均温度查算比热: 所用水量:kg/s取总传热系数K=450=0.450KJ/A=取安全系数1.1,则A=3.474选取换热器:G2734252 管长2.0m;管数32;管子(炭钢)尺寸;管子按正三角形排列。核算:A=4化工原理上册附录二十五 KJ/s所以传热足够,设计满足要求。3)全凝器取水进口温度为25,水的出口温度为35,V =0.6968Kg/s;塔顶出口气体的温度为78.34,在此温度下:取 K=900W/m3KA=取安全系数1.1,则A=19.598选取换热器:G40026251 管长3.0m;管数113;管子(碳钢)尺寸;

25、管子按正三角形排列。4)全凝器的校核30时水的参数如下:Cp=4.174KJ/(kg k)a.计算管程传热系数 b.计算壳程传热系数: 化工原理上册附录十八化工原理上册P251(4-83)壁面污垢系数:Rso=Rsi=0.00017197/w总传热系数:校核K值: 在要求的0.150.25范围之内,换热器满足要求5)进料泵高位槽位高=进料板高度+槽水位高=(4+1.4+7*0.35+0.5)+1.6+0.4=10.35m所以泵的扬程不能小于11m,且流量F=93.526kmol/h=2.141m3/h,选2B19B水泵,扬13m,流量10m3/h 6)冷却水泵冷却器水用量=0.7619kg/s

26、全凝器用水量=12.899kg/s总耗水量=13.6609kg/s=49.33m3/h,扬程取略高于全塔高(23.794m)选4B35A 水泵,扬程28.6m,流量85m3/h 化工原理上册P357附录二十化工原理上册P279化工原理上册P360附录二十三3.6主要接管尺寸计算1)进料管由前面物料衡算得:F=0.5596Kg/s进料平均温度85.38,=941Kg/进料由高位槽输入塔中,适宜流速为0.4-0.8m/s,取进料流速U=0.5m/s,则:进料管内径根据计算结果可选取钢管:mm 校核设计流速:设备适用。2)回流管由前面物料衡算得:L=0.00047165m3/s采取重力回流,适宜速度

27、为0.2-0.5m/s,取回流流速U=0.5m/s,则:回流管直径m 选取钢管:验算得实际流速设备适用3)釜液出口管由前面物料衡算得:W=0.3995Kg/s =958Kg/适宜速度为0.5-1.0m/s,取出口流速U=0.8m/s,则:管直径选取mm材料与零部件P132表1192材料与零部件P132材料与零部件P132校核实际流速设备适用。4)塔顶蒸汽管由前面物料衡算得:Vs=0.4883m3/s取蒸汽流速U=20m/s,管直径选取mm验算得实际流速U=设备适用5)塔釜蒸汽管由前面物料衡算得:,蒸汽管一般适宜流速为1525m/s.取蒸汽管流速为u=20m/s,则塔釜蒸汽管管口内径为:选取钢管

28、1594.5mm。校核设计流速:设备适用。材料与零部件P1323.7塔总体结构1)塔封头的确定由D=800mm选蝶型封头,曲面高度hl=200mm, 直边高度h2=40mm取壁厚s=6mm2)塔壁厚同塔封头壁厚,取s=6mm3)塔高因为塔底空间具有中间储槽的作用,塔釜料液最好在塔底停留 1015min,这里取720s,则有:所以塔釜液面高:釜液高度=0.6+0.8=1.4m进料板层高度=0.60m封头高度=0.2+0.04=0.24m塔顶层高度=1m装有视镜板层高度=2*0.50=1.0m剩余塔层高度=(484)*0.35=15.4m群座高度=4m塔顶气管长度=0.15m所以总塔高度=23.7

29、94m材料与零部件P336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P1433.8塔具体结构设计因为塔径等于800mm,所以采用整体式塔板。本设计定距离管式塔板结构。因共需48层塔板,所以可以设计一个塔层中安装6层塔板,全塔共需要8个塔节。因为板间距为350mm,故塔节高度为350*6=2100 mm。小于2500mm,满足要求;含进料层的塔节较其他塔节高,为2250mm,装有视镜的塔节也较其他塔节略高,为2250mm,也满足要求。7个塔板用拉杆和定距管紧固杂塔节内。定距管起着支撑塔板和保持塔间距的作用。塔板与塔壁的间隙,一软填料密封后,用压板和压圈压紧。塔节两端均有法兰,两个塔节间用螺栓螺母连接。3.9鼓泡管设计饱

30、和水蒸气压强为3.6kgf/cm2,在此条件下:取蒸汽流速U=18m/s管直径选取凹凸面平焊法兰:Dg=125mm鼓泡管面积S= 设全部吹气管面积S吹=1.25*S=0.01534取孔径吹气孔数=选取空间距为50mm,孔分布与鼓泡管上下端和两端,管长L=0.05*195/4=2.44m设150个孔排在圆周上,则D=150/4*0.05/3.14=0.597m0.7m余下的45个排在中间直管上L=45/(2*4)*0.05=0.281m所以鼓泡管符合要求。3.10除沫器的选择 v在1.03.0m/s之间根据金属设备第549页,选取类型,不锈钢型金属设备P546页 第四部分 设计结果汇总 项目数值

31、塔板数N48塔径D(m)0.800塔高Et(m)23.794塔板距Ht(m)0.35回流比R3.0操作压强常压空塔气速u(m/s)0.9037堰长lw(m)0.48堰高hw(m)0.054板上液层高度hl(m)0.06浮阀孔数N(个) 45阀孔气速uo(m/s) 8.45阀孔动能因数9.45孔间距(m)0.095降液管内清夜高度(m)0.088单板压降(Pa)541.51液体停留时间(s)22.57泛点率(%)43.62液相负荷下限Lsmin(m3/s)0.00426液相负荷上限Lsmax(m3/s)0.0024255漏夜线Vsmin(m3/s)0.2404雾沫夹带线Vsmax(m3/s)0.

32、5868操作弹性1.35冷却水用量(Kg/s)0.7619附属设备型号的选择预热器型号G2737252数量1个全凝器型号G40026251数量1个冷却器型号G2734252数量1个进料泵型号2B19B数量1个冷却水泵型号4B35A数量1个第五部分 设计心得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总结性和综合性教学环节。通过这段时间的课程设计,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化工原理这门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的能力;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迅速且准确地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用简洁文字、清晰的图表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33、。历时两个星期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不但在实际应用中巩固了所学习过的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分离等方面的化工基础知识,还学习了很多以前不熟悉的设备方面的东西,还掌握了电脑制图的技巧,真的是获益匪浅。第一,知识的高度再现。物料衡算是整个化工原理学习过程的基础,而进入设计阶段以后,第一步开始我们就要进行物料衡算。物料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是整个设计过程会否有效正确的关键。还有回流比的选定,都会对后面的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二,计算机制图的深入应用。在计算过程当中我使用了Excel软件来生成塔板负荷性能图,大部分由在Excel里面编写的公式来完成;VB程序计算最小回流比,理论

34、塔板数;AutoCAD完成阀孔排布图,流程图和装配图。第三,综合运用了计算机、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机械制图等多方面知识,并将刚刚学过的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内容在这次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使我对各种知识的认识提到了理性的高度。 第六部分 参考资料1)化工设备设计手册1材料与零部件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8月2)化工设备设计手册2金属设备人民出版社,1973年7月3)潘国昌、郭庆丰化工设备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4)刘道德等编著化工设备的选择与设计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5)崔献英等编物理化学实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6)伍钦等编化工原理实验

35、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7)姚玉英主编化工原理上下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月8)涂伟萍等编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9)邹华生、钟理、伍钦主编流体力学与传热华南理工大出版社,2004年8月10)伍钦、钟理、邹华生、曾朝霞编著传质与分离工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第七部分 附录7.1 VB程序界面及运行结果1)界面2)运行结果7.2 VB程序源代码Public changeline As StringPublic R As DoublePublic rmin As DoublePublic xqd, yqd As DoubleDim lj,

36、vj, lt, vt As DoublePublic q, xqp, yqp, xq, yq, xd, xw, xf As DoublePublic d, b, f, v0 As DoublePublic Function pingheng(ByVal x) As Double 平衡函数Dim b1 As Double, b2 As Double, b3 As Double, t As Double, z1 As Double, z2 As Double b1 = 0.2163 b2 = 0.8158 b3 = 2.2076 z1 = x + b1 * (1 - x) z2 = 1 - x +

37、 b2 * x t = b3 * x * z2 * Exp(b1 / z1 - b2 / z2) / z1 / (1 - x) pingheng = t / (t + 1)End FunctionPrivate Function molfenlv(kgfenlv As Double) As Double 换算成摩尔分率 molfenlv = (kgfenlv / 46) / (kgfenlv / 46 + (1 - kgfenlv) / 18)End FunctionPrivate Sub biaozhuprint(x As Double, y As Double, biaozhu As St

38、ring) print words in the picturePicture1.CurrentX = xPicture1.CurrentY = yPicture1.Print biaozhuEnd SubPrivateSub Form_Load() set the form fristlyDim i As DoublePicture1.AutoRedraw = TruePicture1.ClsPicture1.Scale (-6, 106)-(106, -6)Picture1.Line (0, 0)-(0, 100)Picture1.Line (0, 0)-(100, 0)Picture1.

39、Line (0, 100)-(100, 100)Picture1.Line (100, 0)-(100, 100)Call biaozhuprint(-2, -1, 0)Call biaozhuprint(98, -1, 100)Call biaozhuprint(-5, 101, 100)Call biaozhuprint(101, 2, x(%)Call biaozhuprint(0, 105, y(%)For i = 10 To 90 Step 10Picture1.Line (i, 0)-(i, 100), &HC0C0&Picture1.Line (0, i)-(100, i), &

40、HC0C0&Call biaozhuprint(i - 2, -1, Str(i)Call biaozhuprint(-5, i + 1, Str(i)Next iPicture1.Line (0, 0)-(100, 100)Picture1.AutoRedraw = Fals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moltokg As DoubleDim dd As DoubleDim k1, k2, k3, kq As DoubleDim x, y As DoubleDim shicha As Doublexf = molfenlv(Val(Text

41、1(0).Text) * 0.01)xd = molfenlv(Val(Text1(1).Text) * 0.01)xw = molfenlv(Val(Text1(2).Text) * 0.01)dd = Val(Text2.Text) / 24moltokg = 46 * xd / (46 * xd + (1 - xd) * 18)d = (Val(Text2.Text) / 24) * moltokg / 46 + (Val(Text2.Text) / 24) * (1 - moltokg) / 18f = d * (xd - xw) / (xf - xw)v0 = (1 + R) * d

42、b = f - d + v0Picture1.Line (100 * xd, 100 * xd)-(100 * xd, 0), &H808080Picture1.Line (100 * xw, 100 * xw)-(100 * xw, 0), &H808080Picture1.Line (100 * xf, 100 * xf)-(100 * xf, 0), &H808080For x = xd - 0.0002 To 0.0001 Step -1 / 10000 k1 = (pingheng(x + 0.0001) - xd) / (x + 0.0001 - xd) k2 = (pinghen

43、g(x) - xd) / (x - xd) k3 = (pingheng(x - 0.0001) - xd) / (x - 0.0001 - xd) If (k1 k3) Or (k1 k2 And k2 k3) Then Exit For End IfNext xrmin = k2 / (1 - k2)For x = 0.001 To 100 Step 1 / 1000 y = 100 * pingheng(0.01 * x) Picture1.PSet (x, y), RGB(255, 0, 0)Next xFor x = 100 * xd To 0 Step -1 / 1000 y = (x - 100 * xd) * rmin) / (rmin + 1) + 100 * xd Picture1.PSet (x, y), RGB(0, 255, 0)Next xchangeline = Chr(13) + Chr(10)Text4.Text = Text4.Text = F & Format(f, #.#) & (kmol/h)Text4.Text = 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