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手册(试行)(2010.03.11 15:06:00)-一、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010年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重大意义,坚持统筹兼顾、保障有力、收支平衡、留有余地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影响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的因素,合理把握基金收支规模,科学规范编制2010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10年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原则是:1、依法建立,规范统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建立,严格执行国家社会保险政策,按照规定范围、程序、方法和内容编制。2、统筹编制,明确责任。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需按统筹
2、地区编制执行,统筹地区根据预算管理方式,明确本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责任。3、专项基金,专款专用。社会保险各项基金预算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收支内容、标准和范围,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或挪作他用。4、相对独立,有机衔接。在预算体系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单独编报,与公共财政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对独立、有机衔接。社会保险基金不能用于平衡公共财政预算,公共财政预算可补助社会保险基金。5、收支平衡,留有结余。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坚持收支平衡,适当留有结余。二、预算编制的范围(一)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为“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基金支出预算。基金收入预算主要包括养老保险费收入
3、、财政补贴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利息收入、转移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基金支出预算包括养老金支出、医疗补助金支出、丧葬抚恤补助支出、上解上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转移支出、其他支出等。(二)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基金收入预算和基金支出预算。基金收入预算主要包括失业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其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等,基金支出预算主要包括失业保险金支出、丧葬抚恤补助支出、职工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支出、其他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等。(三)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包括基金收入预算和基金支出预算。基金收入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
4、、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其他收入等;基金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其他支出等。(四)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基金预算包括基金收入预算和基金支出预算。基金收入主要包括工伤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其他收入等;基金支出主要包括工伤保险待遇支出、劳动能力鉴定费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其他支出等。(五)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基金预算包括基金收入预算和基金支出预算。基金收入主要包括生育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其他收入等;基金支出主要包括生育保险金支出、其他支出等。三、预算编制的要求及
5、方法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坚持收支平衡,适当留有结余,不得出现赤字。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应综合考虑统筹地区上年度基金预算执行情况、本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社会保险政策和财政补助政策等因素。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草案的编制应按照收入项目分别进行测算。社会保险费收入应根据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保险费率、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工资增长等因素,结合社会保险征缴扩面任务合理确定。财政补贴收入应统筹考虑上年度财政补助水平,并剔出不可比因素后加上本年新增补助综合分析填列。利息收入按照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及个人账户基金按规定运营取得的投资收益等合理测算。转移收入、上级补
6、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其他收入等要按照上年度执行情况合理测算2010年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草案的编制应按照规定的支出范围、项目和标准进行测算,考虑近年基金支出变化趋势,综合分析人员、政策等影响支出变动因素。各地要严格执行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规定,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政策落实,不得随意提高支付标准、扩大支出范围。各地要认真编写基金预算编报说明。编报说明主要包括预算安排的依据、测算因素、预算编制情况、存在问题、加强管理的建议和措施等。具体编制要求和方法是:(一)养老保险1、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预算、养老保险费收入预算。养老保险费收入包括当期征缴收入、清理企业欠费收入、预缴和符合国家和省政策规定的一次
7、性补缴收入。其预算应综合考虑当年参保扩面计划、缴费人数、缴费基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水平、清欠工作计划等政策性因素确定。当期养老保险费征缴收入当期征缴收入预算值=平均缴费人数预算数月人均缴费基数预算数12平均费率基金征缴率(分单位和个人计算)。其中:平均缴费人数预算数=上年实际缴费人数1+(上年缴费人数同比增长率权重+前三年缴费人数平均增长率权重)如计算出的缴费人数占参保人数的比例超过90%,按90%调整。设置的同比增长率和三年平均增长率权重之和为100%(下同)。月缴费工资基数。企业以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参保人员上年度工资总额为基数缴纳基本
8、养老保险费。单位缴费基数不得低于全部参保职工当期个人缴费基数之和。职工个人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其中:个人缴费基数低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缴;超过300%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统一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月人均缴费基数预算数=上年月人均缴费基数1+(上年月人均缴费基数同比增长率权重+前三年缴费基数平均增长率权重)权重+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前三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上年全省人均缴费基数/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权重)缴费费率和征缴率。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20%。职工个人按个人缴
9、费基数的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按缴费基数的20%缴费,其中,有用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工共同缴纳,雇主缴纳12%,雇工本人缴纳8%。基金征缴率按90计算。清理企业欠费收入。按年初下达的年度稽核追欠计划计算,一般为当地上年末企业累计欠费的25%-30%。一次性预缴和补缴收入。指国家和省政策规定的一次性预缴和补缴情况,参考各市级统筹地区上年实际发生数,并结合本年当地破产企业改制及参保范围相关政策调整而形成的一次性预缴和补缴预计情况确定。、利息收入、转移收入和其他收入预算。利息收入按各地上年度末基金累计结余、上年度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10、收入。统筹地区2009年末累计结余与存款利息之积。活期存款状态的结余基金,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活期存款储蓄利率计算;定期存款状态的结余基金,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定期存款储蓄利率或双方协定利率计算。结余基金的存款状态以2009年12月31日反映的状态为准。转移收入。在省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尚未出台之前,跨省转移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966号)执行,编制跨省“转移收入”和“转移支出”时也应按国办发200966号文件执行;在省内转移时,各市级统筹地区仍按我省现行办法执行,编制预算时应按照财社200
11、91954号文件规定,转移收入按各市级统筹地区前三年来转移收入的平均增长率确定;如果省里出台新的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办法,再根据情况,适时调整“转移收入”和“转移支出”预算。其他收入。按各市级统筹地区上年度收入水平并综合考虑影响收入的特殊因素确定。、财政补贴收入预算。反映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补贴。按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已2010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责任分担办法(财社2010136号)文件规定,各市级统筹地区基金收支预算后的收支缺口作为省级调剂基数,由省对市级统筹地区实行调剂,调剂比例暂按省与市级统筹地区8:2分担,其中:省级承担80%,市级统筹地区承担20%,各市级统筹地区没有完成预算形成
12、的收支缺口,不列入省级调剂范围,由同级财政弥补。、上级补助收入。系指省级从各地上缴的省级调剂金收入中,按规定下拨的省级调剂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系指各地上解的省级调剂金,按省规定的当年上解比例确定。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当期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财政补贴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利息收入+转移收入+其他收入2、基金支出预算养老金支出预算。根据平均离退休人数和人均养老金水平测算。养老金支出=平均离退休人数月人均养老金12个月平均离退休人数的确定。以上年末离退休人数乘以一定的增长比例确定。增长比例按各市前三年平均增长率确定,但年增长率最高不得超过5.5%。月人均养老金水平的确定。以上年度月人
13、均养老金加上自然增长水平(不包括统一调待),自然增长水平暂定为月人均4元。丧葬抚恤补助支出预算。丧葬抚恤补助支出根据上年末离退休人数、上年度全省平均死亡率等因素确定,具体为:丧葬抚恤补助支出=上年末离退休人数实际发生数上年度全省平均死亡率上年度全省人均支付标准上解上级支出。系各地按规定比例上解的省级调剂金,按照省年初下达各市的计划确定。补助下级支出。系指省从各地上解的省级调剂金收入中下拨各地调剂金补助支出。转移支出和其他支出预算。转移支出按各地前三年转移支出的平均增长率确定。其他支出按上年度发生数确定。医疗补助金支出。按以上年实际发生数为准。如果上年度本统筹地区没有发生医疗补助金支出,则该科目
14、预算支出数为0。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养老金支出丧葬抚恤费支出上解上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转移支出医疗补助金支出其他支出(二)失业保险1、失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失业保险费收入”是指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费收入=单位缴费收入+个人缴费收入其中:单位缴费收入=上年度单位缴费基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单位费率 个人缴费收入=上年度个人缴费基数(1+三年平均平均增长率)个人费率、“利息收入”是指用失业保险基金购买国家债券或存入银行(包括财政专户和基金支出户)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利息收入等于统筹地区2009年末累计结余与存款利息之积。活期存款状态的结余基金,以人民银行
15、公布的同期活期存款储蓄利率计算;定期存款状态的结余基金,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定期存款储蓄利率或双方协定利率计算。结余基金的存款状态以2009年12月31日反映的状态为准。、“财政补贴收入”是指同级财政给予基金的补贴收入,根据统筹地区基金缺口数填列。、“其他收入”是指滞纳金及其他经财政部门核准的收入。根据上年实际发生数分析填列。、“转移收入”是指保险对象跨统筹地区流动而划入的基金收入。根据上年实际发生数分析填列。、“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下级经办机构接收上级经办机构拨付的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是指上级经办机构接收下级经办机构上解的基金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失业保险费收入5%2、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预
16、算、“失业保险金支出”是指支付给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失业保险金支出=上年度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月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失业保险金标准、“医疗补助金支出”是指按规定支付给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费用,由定额医疗补助金和住院医疗补助金两部分组成。 医疗补助金支出=定额医疗补助金支出+住院医疗补助金支出其中:定额医疗补助金支出=上年度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月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定额医疗补助金标准住院医疗补助金支出=上年度住院医疗补助金支出(1+三年平均增长率)、“丧葬抚恤补助支出”是指按规定支付给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费用及由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
17、丧葬补助费用按照同期对在职职工的丧葬补助费规定标准发放,抚恤金是指发给直系亲属的一次性抚恤费,按照八个月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发给。、“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支出”是指按规定支付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 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支出=职业培训补贴支出+职业介绍补贴支出其中:职业培训补贴支出=上年度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人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职业培训补贴标准职业介绍补贴支出=上年度享受职业介绍补贴人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职业介绍补贴标准、“其他支出”是指经财政部门核准开支的其他与失业保险有关的支出,包括农民合同制工人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支出和困难企业岗位补贴支出等。
18、农民合同制工人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支出=上年度享受农民合同制工人一次性生活补助金人月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失业保险金标准70%困难企业岗位补贴支出=预计享受困难企业岗位补贴人月数岗位补贴标准、“转移支出”是指保险对象跨统筹地区流动而转出的基金支出。根据上年实际发生数分析填列。 、“补助下级支出”是指上级经办机构拨付给下级经办机构的补助支出。、“上解上级支出”是指下级经办机构上解上级经办机构的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失业保险费收入5%3、其他指标、“参保人数”是指预算年度年末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根据2009年末实际参保人数和2010年参保任务分析填列。、“缴费基数总额”是指预算年度参加失业保险的各类单
19、位缴费基数之和。 缴费基数总额=上年度缴费基数总额(1+三年平均增长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是指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上年度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月数”是指预算年度各月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之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月数=上年度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月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三)医疗保险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预算(1)“基本医疗保险费统筹(个人账户、单建)基金收入”根据参保人数、缴费人数、缴费工资总额、缴费比例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征缴任务等因素分析填列。基本医疗保险费收入平均缴费人数人均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征缴率平均缴费人数=(
20、上年末缴费人数+预算年度末计划缴费人数)/2。人均缴费基数=上年人均缴费基数(1+前三年平均增长率)缴费比例和征缴率。按预算年度计划数填列。其中:统筹基金收入=保险费收入-个人账户收入个人账户收入=单位划入+个人缴纳单位划入=平均缴费人数人均缴费基数(单位)单位费率征缴率个人账户单位划入比例个人缴纳=平均缴费人数人均缴费基数(个人)个人费率征缴率(2)“利息收入”根据预算年度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等取得的利息收入分析、计算填列。利息收入等于统筹地区2009年末累计结余与存款利息之积。活期存款状态的结余基金,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活期存款储蓄利率计算;定期存款状态的结余基金,以人民银行
21、公布的同期定期存款储蓄利率或双方协定利率计算。结余基金的存款状态以2009年12月31日反映的状态为准。(3)“财政补贴收入”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并剔除不可比因素后加上本级财政当年新增财政补助分析填列。(4)“其他收入”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填列。(5)“转移收入”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填列。(6)“上级补助收入”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填列。(7)“下级上解收入”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填列。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预算(1)“基本医疗保险统筹(个人账户、单建)基金支出”根据诊疗人次、诊疗费用等因素分析填列。 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出=住院医疗费支出+门诊(慢特病)医疗费支出平均参保人数=(上年末参保人数+预
22、算年度末计划参保人数)/2住院率=上年住院率(1+三年平均增长率) 门诊(满特病)人次=上年人次(1+三年平均增长率)次(人)均费用=上年次(人)均费用(1+三年平均增长率)支付比例=按上年支付比列(统筹、个人账户)(1+三年平均增长率)其中:住院医疗费用支出=平均参保人数住院率次(人)均费用支付比例门诊(慢特病)医疗费支出=门诊人次(人数)次(人)均费用支付比例(2)“其他支出”根据预算年度实际需要,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核准开支的其他非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性的支出数填列,或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分析填列。(3)“转移支出”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分析填列。(4)“补助下级支出”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分析填列。(5
23、)“上解上级支出”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分析填列。(四)工伤保险1、工伤保险基金收入预算(1)“工伤保险费收入”根据参保人数、缴费人数、缴费工资总额、缴费比例及工伤保险扩面征缴任务等因素分析填列。工伤保险费收入平均缴费人数人均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征缴率平均缴费人数=(上年末缴费人数+预算年度末计划缴费人数)/2。人均缴费基数=上年人均缴费基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缴费比例和征缴率。按预算年度计划数计算。(2)“利息收入”根据预算年度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等取得的利息收入分析、计算填列。利息收入等于统筹地区2009年末累计结余与存款利息之积。活期存款状态的结余基金,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活期存
24、款储蓄利率计算;定期存款状态的结余基金,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定期存款储蓄利率或双方协定利率计算。结余基金的存款状态以2009年12月31日反映的状态为准。(3)“财政补贴收入”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并剔除不可比因素后加上本级财政当年新增财政补助分析填列。(4)“其他收入”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填列。(5)“上级补助收入”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填列。(6)“下级上解收入”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填列。2、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预算(1)“工伤保险待遇支出”根据工伤医疗费支出、工亡待遇支出、伤残待遇支出等因素分析填列。工伤保险待遇支出=工伤医疗费支出+工亡待遇支出+伤残待遇支出其中:工伤医疗费支出=工伤基本医疗费支出+工
25、伤康复费用支出+辅助器具费用支出工伤基本医疗费支出=上年工伤医疗待遇人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上年人均支出(1+三年平均增长率)工伤康复医疗费支出=上年工伤康复待遇人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上年人均支出(1+三年平均增长率)辅助器具费用支出=上年辅助器具待遇人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上年人均支出(1+三年平均增长率)工亡待遇支出=供养亲属抚恤金支出+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支出+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支出=上年领取人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 上年人均支出(1+三年平均增长率)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支出=上年领取人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 上年人均支出(1+三年平均增长率)丧葬补助金=上年领取人数(1+三年
26、平均增长率) 上年人均支出(1+三年平均增长率)伤残待遇支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生活护理费支出+伤残津贴支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上年领取人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 上年人均支出(1+三年平均增长率)生活护理费支出=上年领取人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 上年人均支出(1+三年平均增长率)伤残津贴支出=上年领取人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 上年月人均支出 (1+三年平均增长率)(2)“劳动能力鉴定费支出”根据工伤调查、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因素及上年实际发生数分析填列。劳动能力鉴定费支出=上年劳动能力鉴定人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鉴定费支付标准(3)“其他支出”根据预算年度实际需要,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核
27、准开支的其他非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性的支出数填列,或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填列。(4)“补助下级支出”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填列。(5)“上解上级支出”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填列。(五)生育保险1、生育保险基金收入预算(1)“生育保险费收入”根据参保人数、缴费人数、缴费工资总额、缴费比例及生育保险扩面征缴任务等因素分析填列。生育保险费收入平均缴费人数人均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征缴率平均缴费人数=(上年末缴费人数+预算年度末计划缴费人数)/2。人均缴费基数=上年人均缴费基数(1+三年平均增长率或按每年同比增长率的权重确定)缴费比例和征缴率。按预算年度计划数计算。(2)“利息收入”根据预算年度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存入银行和
28、购买国债等取得的利息收入分析、计算填列。利息收入等于统筹地区2009年末累计结余与存款利息之积。活期存款状态的结余基金,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活期存款储蓄利率计算;定期存款状态的结余基金,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定期存款储蓄利率或双方协定利率计算。结余基金的存款状态以2009年12月31日反映的状态为准。(3)“财政补贴收入”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并剔除不可比因素后加上本级财政当年新增财政补助分析填列。(4)“其他收入”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填列。2、生育保险基金支出预算(1)“生育保险金支出”根据生育医疗费支出、生育津贴支出、计划生育支出等因素分析填列。生育保险金支出=生育医疗费支出+生育津贴支出+计划生育支出其中:生育医疗费支出=平均缴费人数平均生育率人均生育医疗费用支出;平均生育率上年参加生育保险平均生育率;人均生育医疗费支出=上年人均生育医疗费支出(1+三年平均增长率)生育津贴支出=享受津贴人次人均津贴支出计划生育支出=计划生育人次人均计划生育支出人均津贴支出=上年人均津贴支出(1+前三年平均增长率或按每年同比增长率的权重确定)计划生育支出=上年人均津贴支出(1+前三年平均增长率或按每年同比增长率的权重确定)(2)“其他支出”按预算年度上年末数填列。附件:主要政策依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更新钢管井施工方案(3篇)
- 道路石材面板施工方案(3篇)
- 严管厚爱系列活动方案策划(3篇)
- 景区许愿活动策划方案模板(3篇)
- 长宁企业年会活动策划方案(3篇)
- 机械模具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教学课件里能用党旗党徽
- 小学学科融合题目及答案
- 改写寻隐者不遇作文14篇
- 文化娱乐行业节目分类表
- 2025民办中学教师劳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南康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题含解析
- 高中喀斯特地貌说课课件
- 黄冈初一上数学试卷
- 汽车标定工程师培训课件
- 速叠杯教学课件
- GB/T 45767-2025氮化硅陶瓷基片
- 2025年中国花盆人参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第十届“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安装工程综合定额(2018)Excel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