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转换与材料利用知识点综述【精品文档】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质转换与材料运用知识点综述第一节一、金属与非金属金属非金属颜色有特殊的金属光泽,一般为银白色有多种颜色,无光泽,外表暗淡状态常温下一般是固体(汞为液态)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或气态(溴为液态)延展性有良好的延展性不具有延展性可锻性有良好的可锻性不具有可锻性导电性有良好的导电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电导热性有良好的导热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热硬度一般比较硬硬度不一致密度密度高密度低熔点熔点高熔点低2.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从性质着手去区别3.金属的用途:生活用品、房屋建筑、交通工具、农业生
2、产等金属特性用途金质地较软,延展性是金属中最高的,价格昂贵,在空气中稳定,不易与水、等发生反应装饰品银非常优良的导体,较柔软优质导线锡熔点低制保险丝铁易导热,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元素制铁锅铜良好的导电性做输导电流的导线二、常见金属材料1.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而大多数金属材料是合金2.合金:将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即为合金 混合物3.常见合金:铁合金:1)生铁:铁和碳元素组合的合金,含C量较高 2)钢:铁和碳元素组合的合金,含C量较低 机械性能好 质地坚硬 有弹性和延展性 用途:制作坚硬的汽车车身及制造刀具、量具和模具等,
3、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材料4.合金的机械性能: 合金与纯金属相比,一般具有较低的熔点,较大的硬度,较差的导电性三、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1.污染来源:日常生活废弃的金属垃圾 大量工业废弃的金属垃圾 工厂排出的含重金属的污水1)浪费大量的资源2)铅、镉等有毒的金属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污染土壤或地下水源3)铝等金属在自然界不会自行分解,积累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4)大量使用含铅汽油和废弃电池等都可引起土壤的重金属污染3.防治金属污染的方法:1)垃圾进行分类处理2)分类回收各种废弃的金属材料,循环再生产3)使用无铅汽油4)各种废渣、废水、废旧电池等不能随意堆放、丢弃第二节一、金属的化学
4、性质 金属 + 氧气 金属氧化物 2 + O2 =点燃= 2 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物质 2 + O2 2 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有些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有些金属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说明:不同的金属跟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4 + 3O2 22O3 铝制品不易被锈蚀2O3 + 6 23 + 3H2O 铝制品不能盛放酸、碱性物质2.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 + 酸 盐 + 氢气 + 2 2 + H2 + 2 2 + H2 + 2 2 + H2 2 + 6 23 + H2 实验室制氢气原理 + H24 4 + H2 + H24 4 + H2 + H24 4 + H2 2 + 3
5、H24 2(4)3 + 3H2 不同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有的不会反应,如:、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 + + B3.金属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金属 + 盐 新盐 + 新金属 + 4 4 + 湿法炼铜 + 23 (3)2 + 2 注: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呈 +2价二、金属活动性顺序1 (H) 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金属与盐反应: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金属与酸反应: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元素)置
6、换出来 2e 1) + 4 4 + 说明:金属失电子的能力比强 2)氧化还原反应a在反应物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都可称氧化还原反应b元素化合价升高,可看作失去电子 降低, 得到电子c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只要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三、防止金属锈蚀的常用方法1)周围环境中水、空气等物质的作用(水、O2、2等) 如钢铁生锈:需氧气和水共同作用2)还与金属本身的内部结构有关1)保持金属制品洁净、干燥 油漆2)加保护膜 表面渡油 金属镀层 原理:使金属与周围介质隔绝 特点:成本低,操作简单,但防锈效果不很理想3)改变金属内部结构:不锈钢 原
7、理:组成合金,以改变金属内部的组成结构 特点:防锈效果好,但成本较高,工艺复杂,使用较少第三节一、简单有机物1.有机物:一类含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1)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然也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故归类到无机物中2)有机化合物大多含C、H、O、N等元素2.甲烷:4,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1)天然气、沼气、石油气、可燃冰、瓦斯等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2)甲烷具有可燃性 4 + 2O2 =点燃= 2 + 2H2O3)甲烷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可燃性气体)前要注意检验甲烷的纯度验纯3.丁烷:1)是打火机、家用液
8、化气的主要成分2)丁烷液化温度高,加压在常温下易液化,使用时减压3)2C4H10 + 13O2 =点燃= 82 + 10H2O4.乙炔:C2H2 1)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高温,可用于焊接、切割金属2)2C2H2 + 5O2 =点燃= 42 + 2H2O5.有机物的特性:1)大部分有机物熔点低,不易导电,易燃烧 保存:密封保存,使用时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2)许多有机物是很好的溶剂,如汽油、酒精6.常见有机物的用途:1)甲烷:常见的清洁燃料 2)乙炔:焊接、切割金属3)乙烯:重要的化工原料 4)乙醇(酒精):消毒、作燃料5)乙酸:做食醋 6)氯仿:化工原料,良好的溶剂7)汽油:石油产品之一,做燃料
9、 8)乙酸乙酯:做溶剂、香精和黏合剂二、生物体中的有机物2.人体生长发育和体内各组织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各种有机物的参与3.糖类、蛋白质、脂肪等都是人体内基本的有机物1)糖类:葡萄粮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也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供能物质2)蛋白质: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物质,由C、H、O、N组成3)脂肪: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 贮存能量,是生命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贮能物质4.有机物的意义:人体每天摄取的食物,大部分是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经过消化吸收、贮存、转化、消耗等过程不断地变化着,实现各种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转移1)自然界中各种无
10、机物通过被植物吸收,从自然环境进入生物圈,变成有机物植物的光合作用2)各种有机物再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行转移;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通过生物的排泄和尸体的分解使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回到自然环境中 生物的呼吸作用三、有机合成材料1.有机合成材料的主要成分: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2.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3.塑料:1)最早的塑料:赛璐珞 100多年前 由硝化纤维、酒精、樟脑等原料制成2)塑料的物理特性: a可塑性 b良好的绝缘性 c轻而结实,易加工 d绝热性佳 e不会与化学物品发生反应 f结构稳定,不易分解2.合成纤维:以石油化工产品等为主要原
11、料人工合成制得1)聚酰胺纤维(锦纶)耐磨2)聚酯纤维(涤纶)挺括耐摺3)聚丙烯腈纤维(腈纶)保暖、手感良好3.合成橡胶: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的高弹性聚合物,具有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或低温等性能4.白色污染:1)产生原因:废弃的塑料、合成纤维、橡胶等物质(特别是一次性发泡塑料制品)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能被分解,残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2)污染源:生活垃圾是导致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3)防治措施: 生活垃圾分类放置,进行回收利用 禁止使用一次性杯、袋等塑料制品 回收废弃的塑料等合成材料第四节一、物质分类的方法有色物质: 红色:、2O3、红P、()3 黑色:
12、C、3O4、2 白色:4、3、()3、()2、3、4、3、蓝色:45H2O、2、()2 黄色:3 3+ 绿色:2+1.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2.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助燃性、酸碱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可对纯净物进行分类3.根据纯净物的组成和用途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a特征:同种元素 纯净物 按性质不同分b分类:单质 金属 非金属2)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特征:不同种元素 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判断依据:化合物 两种元素
13、 一种是氧 按元素组成分 金属氧化物:2O、等分类: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2、2、H2O等 根据有无C元素 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一般有可燃性、加热b分类:化合物 易碳化 无机化合物:一般不含碳元素碳化:加热或不完全燃烧时有黑色的炭生成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P 混合物 按性质不同分物 按物质种 单质 金属质 类多少分 按元素种 非金属纯净物 类多少分 按是否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 含碳分 氧化物 非金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酸 碱 盐第五节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非金属单质 + O2 非金属氧化物1)S + O2 =点燃= 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 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4、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有毒,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2)2H2 + O2 =点燃= 2H2O3)C + O2 =点燃= 2 (O充足) 2C + O2 =点燃= 2 (O不充足) 有毒,注意通风4)4P + 5O2 =点燃= 2P2O5 用于除去空气中的O2,白炽灯泡内加入少量的红P,可以除去灯泡内空气中的O2,防止钨丝氧化熔断 常用于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非金属氧化物 + 水 酸 2 + H2O H23 2 + H2O 不反应 3 + H2O 4 P2O5 + 3H2O 2H34 酸雨的形成:2 + H2O H23 2H23 + O2 2H24 合写:22 + H2O + O2 2
15、H243.规律: 2 2O 酸的通性 非金属单质 非金属氧化物 酸 盐 酸二、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金属单质 + O2 金属氧化物 2 + O2 =点燃= 2 3 + 2O2 =点燃= 3O4 4 + 3O2 =点燃= 22O3 2 + O2 22.金属氧化物 + 水 碱 + H2O () 2 放热反应 K2O + H2O 2 2O + H2O 2 + H2O () 2 只有K2O、2O、这四种金属氧化物可以发生上述反应,其余均不可以3.金属 + 非金属 盐(无氧酸盐) + S 2 + 32 =点燃= 23 + 2 =点燃= 2 2 + 2 =点燃= 24.规律: 2 2O 碱的通性 金
16、属单质 金属氧化物 碱 盐 C、H、 碱三、金属的冶炼1.金属元素的 存在于单质中游离态 存在形式 存在于化合物中化合态2.金属的冶炼:把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1)常用的冶炼方法 C + 2 =高温= 2 + 2 现象:黑色固体物质变成红色,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两种黑色粉末 3C + 22O3 =高温= 4 + 32 C + 2 =高温= 2 C + H2O =高温= + H2 + =高温= + 3 + 2O3 =高温= 2 + 32 H2 + H2O + 现象:黑色固体物质变成红色,试管口有小水珠生成l 实验注意点: a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b导
17、管要通到试管底部:有利于排尽试管内空气 c氢 灯 灯 氢排尽试管内空气,防止 避免还原好的铜氢气不纯而爆炸 再次被氧化成 d所需氢气的量比理论上的要多得多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从含氧化合物中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 C、H、等能夺取氧的物质叫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是得到氧的反应,发生氧化反应 能提供氧的物质叫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是失去氧的反应,发生了还原反应3)炼铁 a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b原理:3 =高温= + 2 2 + C =高温= 23 + 22O3 =高温= 4 + 32 有毒,故尾气应作处理在空气中点燃 或用贮气装置贮存l 注意事项: a
18、实验前,先通入以排尽试管内空气,再加热 b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等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 c尾气处理:贮气袋 在空气中点燃4)冶炼金属原理 与还原剂共热a金属氧化物 金属单质 活泼金属b金属盐溶液 金属单质 比盐中的金属活泼 四、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溶洞的形成:23 + H2O + 2 2(3)2 石笋、钟乳石的形成:2(3)2 3 + H2O + 22.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1)两条纵线 2 2O 酸的通性a非金属单质 非金属氧化物 酸 盐 酸2 2O 碱的通性b金属单质 金属氧化物 碱 盐 C、H、 碱2)四条横线a金属 + 非金属 无氧酸盐b金属氧化物 + 非金属氧化物 含氧酸盐 +
19、2 =高温= 3c酸 + 碱 盐 + 水d盐 + 盐 新盐 + 新盐3)两条交叉线a金属氧化物 + 酸 盐 + 水b非金属氧化物 + 碱 盐 + 水4)两条外围线a金属 + 盐 新金属 + 新盐b金属 + 酸 盐 + 氢气实验:物质的鉴别一、酸类物质的鉴别: 如:区别H24和水 1.紫色石蕊试液 / 试纸 2.锌粒 有气泡产生 3 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呈蓝色 4()2 蓝色固体消失,溶液呈蓝色 523 气泡 62 + 稀硝酸 如果是盐酸,则是3 + 稀硝酸二、碱类物质的鉴别如:区别()2 和水2 变浑浊 3.加 3 红褐色沉淀2 蓝色絮状沉淀 424 白色沉淀三、盐类的鉴别如:区分24和23 1
20、 2.酚酞试液 变红色的是 32 + 稀3 产生沉淀后溶解的是四、除杂除杂的方法:1.过滤法:除去不溶性杂质2.结晶法: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关很大时采用3.溶解法:将杂质用化学方法溶解4.沉淀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最好是能生成另一种物质,再滤去沉淀,即除去杂质5.化气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生成气体,最好是能生成另一种物质,即除去杂质6.加热法:通过加热,使杂质分解,从而除去杂质7.吸收法:用某种物质做吸收剂,把杂质吸收除杂原则:l 分离题: 过滤分离 物理方法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方法 蒸发结晶化学方法先采用除杂的方法将一种成份转化,利用溶解性差异,将物质分开,后再进行复原变回原物质l 如何判断常见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1.酸、碱、盐相互反应中,两种离子要直接生成难溶性物质(不溶于水的沉淀),这种离子不能大量共存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这种离子不能大量共存3.两种离子能结合易分解产生气体的,也不能大量共存第六节一、材料的发展史1.1)原始人制作的石器、骨针等2)随着火的使用,古代人自己开始创造和使用陶器3)西汉时期:湿法炼铜技术 青铜器4)春秋晚期:开始炼铁 犁的制成,使农业生产飞速发展5)半导体材料、光纤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流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实务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的竞争优势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自考行政管理实践活动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学行业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现代管理学考试核心内容试题及答案
- 出售公墓合同范例
- 公路沥青材料供货合同范例
- 行政管理自考重要主题试题及答案总结
- 商品房交房验收项目表格
-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7002-2015
- 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 56:《齐人攫金》
- 第十五届运动会场馆医疗保障工作方案
- 岗位风险辨识及风险辨识结果、风险控制措施培训记录
-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印染厂染色车间操作手册培训教材
- 《学弈》优质课教学课件
- 教学课件:《国际金融》
- 贵州版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学计划
- 铝箔板型离线检测浅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