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长笛基本演奏技法_第1页
浅析长笛基本演奏技法_第2页
浅析长笛基本演奏技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长笛基本演奏技法摘要:经过一周的中国音乐学院学习,以及结合本人学习长笛十余年的经验,对 长笛的基本演奏技法有若干感悟。本文将结合实例,浅析长笛基本演奏技法、探 讨对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乐曲该如何演绎、以及根据个人经验总结高效练笛 方式。、基本介绍据记载,长笛起源于欧洲,最初名为横笛。早期的长笛是用乔木科植物的茎制 作而成,竖吹,后改用木制作,横吹。到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随着工业 的不断发展,使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长笛开始问世。1847年,德国人波姆经过多 次的试验,终于研制出更符合科学原理的,带有机械传动装置的长笛。新式长笛 在音准、音色、音量及音域等方面,与老式长笛相比有了突破性、革

2、命性发展, 也极大地丰富了长笛的演奏技能。在海顿时期(1732-1809),长笛已成为交响乐队中的固定乐器。在交响乐队 配器中,长笛一般釆用的是双管编制,在规模较大的怎队中,也有采用三管编制 的。而发展到了近现代,逐渐岀现了四管编制。古典时期,不同的长笛兴趣爱好者对长笛加以整修,将圆柱型管身改为圆锥形, 并按上了许多新奇的按键(许多按键还搬上了单簧管,现代单簧管上依然可见)。著名的长笛改革者波姆(1794-1881)是使长笛的构造趋于完美的伟大发明家。 他从长笛的指法和音色开始改革,把管身山圆锥形改回圆柱形,并规定了管身的 粗细及音孔位置,加装了音键机械联动装置(例如A音孔与降B音孔相连)来

3、调整音准、音色、扩大音域,增强长笛的表现力。1847年,波姆规定长笛的长 度为66厘米,是内径2厘米的大约33倍,从而使长笛标准化。这些改良措施 使长笛日益完美,具备了丰富的音色,宽广的音域,这种长笛被称为“波姆式长 笛”,流传至今。到了 21世纪,长笛已被认定为完全定型,材料多使用金属制, 比如普通的银银合金或专业的银合金、K金以及贵金属钳、钛等。纵观历史,长笛的形制经历了圆润、温暖、细腻,但音量较小的传统木质长笛, 到现代明亮、宽广的金属长笛的阶段,对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长笛还分为标准长笛、短笛、低音长笛和中音长笛,根据不同乐曲有不同的需 要。二、长笛的指法长笛是以十二平均律

4、为调律标准的乐器,其各音按照半音递进的方式排列,常 用指法请参看下图:AAAAA三、吹奏口型由于长笛也于吹孔气鸣乐器(woodwind)。长笛的发音原理与其它乐器相比要 特殊一些,它是山吹孔处产生的连续性正负压的压力变化激发气簧而发声,因此 入气端的外型、曲度与吹口孔的内缘所夹角度都有相当的影响。同时,舌头的运用对音色好坏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忽视舌头的作用,只有 直向的摩擦,那么这种摩擦根本没有使笛身得到充分的振动。吹出来的音色也会 十分干涩、生硬、没有共鸣感。但如果运用好舌头,将舌尖放松地置于下齿与下 齿龈交界处,嘴唇放松地在中间形成一个风口,自然出气,吹出来的声音就会富 有磁性、圆润、悦

5、耳动听。山于在吹奏时,口型越放松吹的音色会越好,而且每个人的嘴唇形状不同、厚 度不同,所以对于风口的大小,也没有一个标准。现今的长笛吹奏口型主要分为 两种派别:大风口派、小风口派。以下,就让我来简述两种风口吹奏方式的不同:抿動枯模vibrative membrane基本口型小风口吹奏口型一种传统的一种口型。其特点是发声较易,声音容易集中,高 音容易上,音色细腻。但对于初学者,甚至是学了三五年的学生来说,小风口口 型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容易令嘴唇以及周围肌肉紧绷,从而音色质量大大下降。 用小风口的很多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嘴部肌肉会无意中紧张,此时声音就会散, 气声就比较大,但山于学生并不了解各种原理

6、,所以一听到声音变差,就会更加 下意识收紧肌肉,“用力”去吹,这就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虽如此,但当然也 不能否认小风口吹奏口型的地位,对于能够成熟控制嘴部肌肉,做到使其保持放 松的人来说,这种吹奏口型能大大缩短初学者的练习时间,更快使自己找到好的 音色C大风口吹奏口型就个人来说,看到使用这种口型的人还是比较少。本人也是高 中开始师从著名长笛演奏家马勇老师,才接触到这种吹奏口型。其特点是声音更 扎实,嘴部更易放松、力度变化时也不会影响到嘴部肌肉、高低音切换自如、音 色宽广辽阔。这么多优点,那么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吹奏的人这么少呢?原因是大 风口吹奏口型必须是要经过非常长时间的练习,对于气息的控制要非

7、常到位,才 能使自己找准最佳发声点,最好的音色,同时,对肺活量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 能从小坚持用这种方法持之以恒练习的人还是在少数,故使用的人也不多。四、不同时期乐曲风格的演奏方式(以西方音乐为例)西方音乐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从公元前12世纪开始,西方音乐共经历了 以下时期: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 时期;浪漫时期;20世纪音乐。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125世纪)是一个具有朴素人文主义色彩的 时期,歌乐舞一体发展,体裁以诗歌为主,而歌唱上都以单音唱为主。中世纪 时期(公元5-15世纪)是专业音乐艺术的发端,教会音乐发展迅速,同时也 产生了单音音乐及复调。

8、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1600年)的文化领域各处 都体现了 “仔细”二字,音乐上世俗音乐、经文歌大力发展,四大乐派应运而 生,乐器种类也慢慢发展至完备、齐全,主调音乐开始萌芽。巴洛克时期 (1600-1750年)被称为“畸形的珍珠”、“通奏/数字低音时代S音乐上主调 风格流行,音符、旋律丰满、繁复其至有点乱,体裁上以协奏曲、奏鸣曲为主。 古典时期(1750-1820年)的四个关键词是大爱、自由、平等、博爱,古典时 期音乐形式明晰,结构规整,多用功能性和弦,主调和声成熟并占统治地位, 著名音乐家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浪漫时期(1820-1910年)开始表达 个人情感,其最大特点是冒险和放纵

9、的想象,也就是从主观出发的人对世界的 理想化。20世纪(1910至今)音乐文化都向多元化发展,音乐家们也都各操 文本。以下以古典时期MOZART的Flute Concertos In G与浪漫时期GEORGES ENESCO的CantabileetPresto为例,对比不同时期的音乐演绎:Flute Concertos In G全曲多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为主, 句子的划分规整,与钢琴伴奏多合作岀鲜明的功能性和弦。第一乐章是G大 调,庄严的快板,4/4拍子,釆用的是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是D大调,如歌的 慢板,同样是4/4拍的奏鸣曲式,该乐章旋律富有歌唱性,优美柔和,有淡 淡的惆怅之感;

10、第三乐章是G大调,圆舞曲的小快板,3/4拍,回旋曲式,该 乐章充满着欢快的舞步,体现出作者对幸福生活的期待。而对于音色方面,古 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以严谨细致为特点,应该使用较小风口吹奏,要求的个人 主观发挥较少,多的是严谨的节奏节拍、对连吐音的严格刻画、以及细腻、柔 和、结实的音色。CantabibetPresto是一首技术性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作品。标题就已经 点名了该曲有两个不同风格的乐章,需用到不同的演奏技巧。第一部分 Cantabib (如歌的、歌唱的)旋律缓慢、优美.歌唱;第二部分Presto (急板 的、迫切的)突岀的是流畅的速度与华丽的技巧。第一乐章主调为降E大调, 但在乐曲进行过程

11、中,旋律的变化带来了和声、调性的变化,调性出现不稳定 因素,和声也发生了变化,出现降E大调IV级、I级,降A大调IV级,变音 也不断增加,调性游离不定,但最终还是结束在了降E大调主和弦上。所以第 一乐章演奏时要注意吹奏的风格随调性要及时切换。与钢琴的合作运用了较丰 富的织体,如流线型织体,以及采用了附点节奏、连续十六分音符、三连音、 五连音、六连音等节奏交织其中,此外还少量运用了柱式和弦的织体。第二乐 章主要是同主音大小调:g和声小调与G大调贯穿,大量釆用模进重复的手法 将主题材料进行发展。整个兀段双吐运用极多,十分考验舌头与手指的配合。 该曲的音色要求主要以饱满、强弱变化明显为主,所以适合用

12、较大风口演奏。 且大风口的吹奏方式本身就十分适合浪漫时期的作品,因为浪漫时期作品多要 求主观情感的表现,对个人音乐理解与表现能力要求较高,所以要表现出不同 的情绪情感,只能通过大风口吹奏岀力度对比、音色对比明显的旋律来诠释。以上,通过对两个时期的两首作品的简要分析,说明了大小风口对演奏的 不同影响,以及遇到不同时期作品时需大致遵循的时代规律。当然,具体的细 节还是需要演奏者具体把握以及多多练习,俗话说,书读白遍,其义自现,我 想练琴也是一样的道理,练得多了,自然对作品有感觉,就能演奏出特别的音 乐。最后,对广大长笛兴趣爱好者提供一点个人的高效练笛方式:想踏踏实实练好长笛,首先必须树立一个观念:

13、基础练习永远是最重要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随着学习时间的不断增加,以及多次的亲身验证,练乐曲、 练习曲前,先拿一两个小时出来练长音(练音色.气息)、音阶(练调性感. 气息)、连吐音(练技巧、气息)对任何一首练习曲乐曲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此特推荐法国著名长笛教育家Moyse精心编著的长笛基本练习,书中有数 白种基础练习的方法,每天、每周用心练一小个主题,一年下来长笛水平会突 飞猛进。第二,练曲子时,最忌讳的就是断了、错了重来,不断重来的话你的 脑海中就会对常断、常错处形成记忆,导致今后一到那里就会断错。所以对于 困难片段最好的练习方法就是单独练,把一个困难片段,也许是两小节、也许 是两行,单独拿出来练个儿十次,一点点攻破,最后都练顺了再连起来,万一 再错,也不要重来,接下去,在脑海中形成对作品的连贯记忆,这样以后即 使上台真的错了,也不会尴尬地断在台上。当然,还是要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