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级生活中的“破窗效应”_第1页
论班级生活中的“破窗效应”_第2页
论班级生活中的“破窗效应”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论班级生活中“破窗效应” 王惠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曾做过一项简单的实验:在上课前,我跟学生说,这节课老师要开会,请大家先上自习。寥寥交代几句后,我轻轻关上门,离开了教室。两分钟后我折返回来,在后门一个难以被发现的死角处偷偷观察。所有的学生都在各做各的事情,十分安静。过了大约八九分钟后,有位学生的铅笔盒掉落地面,他发出“啊”的一声,不少学生扭过头看他,旁边的一位同学在低头帮他捡拾文具,一不小心头碰在桌腿上,一声低低的惨叫,又引来很多关注,这时有人发出“嗤嗤”的笑声,就此开始,各种声音、各种动作开始涌现出来,教室里的动静由小变大、由少变多,渐渐地,教室淹没在一片喧闹声中。古人云,“千里之堤,溃

2、于蚁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也曾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津巴多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事后,我在班会中和学生一起讨论了这件事情。我抛出了这样几个问题:一、 在刚上课时,所有的人都很安静,对于你来说,是否感到不适,或者难以做到?二、 班里从什么时候开始乱的?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说话的?三、 在班里十分喧闹了以后

3、,你是否感到聒噪,或者难以忍受?四、 这次自习课,你有什么感受或发现?班里一共有26位学生,在第一个问题上,22人没有感到不适,其中一部分觉得安静的教室让自己觉得学习起来很容易进入状态,甚至很轻松;4人觉得有点憋闷。有趣的是第二个问题,26个人全都说是周围有人说话之后自己才开始说话的。在纪律乱了以后,17人曾有一时之念,觉得太吵了,但一有同学找,随即又说起了话。谈及感受时,有20人觉得自己只是在班里已经有人说话之后才开始说的,认为自己并不是始作俑者,过失也不算大。此时,我提及了另一件事。班级教室外墙上有一块文化板,泡沫质地,外面有一层薄薄的塑料纸,印着“端午节及其来历、习俗”等内容,在墙上完好

4、无损地呆了一个半学期后,有一天我发现右上角往下卷了起来,但只有大概不到一厘米。再过个三两天,往下卷垂的部分大到了一个手掌左右。学生听了之后,有人举手表示自己也有这样的发现。当问及是谁“推波助澜”时,有5位同学有些羞愧地举起了手,其中3人是每天站队时位置最贴近文化板右侧的。但五人都说是已经卷角之后才又用手搓卷的。当我问及这两件事之间有没有共同点时,大部分同学纷纷点头。究其原因,有这么三点:1、跟风心理;2、侥幸心理;3、自制力差。如果我们走进一间窗明几净的房间,没人会轻易地往地上扔纸,如果走进一间脏乱的房间,很多人会随意地丢掉自己手中的垃圾,“这里早就脏了,我就扔了一点儿垃圾,根本起不到关键性作

5、用”、“反正也不是我先这么做的”,大家往往会这样辩解道。在班级中,这类现象也比比皆是。如果地面上有一道铅笔留下的黑色痕迹,没人擦去,也没人提醒,没过两天,会有十几道黑乎乎的痕迹出现;如果有一位同学下楼时跨台阶蹦跳而无人制止,马上会有蹦跳接连出现;如果有一位同学一次没交作业安全无虞的话,接下来,“我忘带了”、“我没记着有这项作业”各种借口会接连不断。所以,一次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错误行为,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或纠正,可能会引起不良现象的无限制扩展,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从广义上讲,跟风应该是学习、跟随一种风尚或潮流,是一个中性词。狭义上讲,是一味盲目的跟潮流,不管是否切合实际,这则是贬义词。大多

6、数情况下,我们都是把跟风作为贬义词来用的,指突然盛行起某样东西时,自己没有或缺少主见,不经过仔细思考,盲目跟随潮流,参与,模仿,或可说是价值观的一种迷失。中央党校向春玲教授指出:跟风的一个直接的心理机制源于人们有从众心理,即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侥幸心理,在心理学上解释为一种偶然得到成功或意外免于不幸而产生的心理,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意识,通常情况下,侥幸心理只是一种潜意识,不足以支配人的行为活动,但是当一个人自控能力不强,这种潜意识得到孕育膨胀以后,就会引发冲动,可能出现顶风而上的行为。 1958年,被收入韦氏大字典的莫

7、非定律和侥幸心理的概念如出一辙。人们总是相信概率,认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但是莫非定律告诉我们: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我个人认为,无论是跟风还是侥幸,都是自制力较弱的表现。现代控制论提出,干任何事情都得有一定的目标和标准。如果对目标和标准有用,就得坚持和强化;一旦偏离目标和标准,就得及时“纠偏”。“纠偏”,就是预防“破窗效应”的发生。天堂地狱一念间。管好心灵才能管好一切,管好心灵从管好此时此刻的念头开始,不盲从,不偏执。增强自己的自制力,管好自己,就犹如在纷乱复杂的社会中能坚定地掌好自己的舵。无论何时何地,能管好自己的人都是优秀的人才。对于班级而言,一个良好的班风是营造、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先决条件,周围的氛围、环境越好,同学们的自律意识越强,反之则会越来越差,本文开头说的两件事足以证明修复破窗的意义所在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当“破窗”形成一定规模时,要想速战速决非常困难,我们一定要有耐心,要一步一步的修补好它。所以,预防才是关键!我在班里渐渐实现“黄牌”辅助管理方式,当有学生破坏环境、纪律时,由老师或班委在他课桌上放一张“黄牌”,写明原因,并写一句鼓励的话语,用以提醒和促进违纪学生的更正。个别学生没有教育好,会影响到他周围的同学;一个知识点有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