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筠门岭萤石一矿采矿权评估报告目录第一部分:报告正文1评估机构 . 12评估委托人 . 13采矿权申请人 . 14评估目的 . 25评估对象和范围 . 26评估基准日 . 37评估依据 . 38评估原则 . 59采矿权概况 . 510评估实施过程 . 1311评估方法 . 1312评估所依据资料评述. 1413技术参数的选取和计算. 1514经济参数的选取和计算. 1815评估假设 . 1916评估结论 . 1917评估基准日后事项说明. 2018特别事项说明 . 2019矿业权评估报告使用限制. 2020评估报告提交日期. 2121评估责任人. 错误!未定义书
2、签。22评估人员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部分:报告附表附表 1(江西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筠门岭萤石一矿采矿权评估价值估算表附表 2 (江西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筠门岭萤石一矿采矿权评估可采储量及服务年限计算表附表 3(江西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筠门岭萤石一矿采矿权评估销售收入估算表第三部分:报告附件(目录见附件处)(江西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筠门岭萤石一矿采矿权评估报告荣达矿评报字2011 第014 号受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委托,根据国家有关矿业权评估的规定,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 2008 年 8 月)、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
3、意见( CMVS30800-2008 )中的要求,对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拟实施出让的“(江西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筠门岭萤石一矿采矿权”进行了必要的尽职调查与询证,收集资料和评定估算,并对该采矿权在2011 年 4 月 30 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做出了公允反映。现将采矿权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1评估机构名称:赣州荣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厚德路56 号法定代表人 :邓显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360702210004463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2008 008 号2评估委托人名称: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3采矿权申请人名称:江西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地址:会
4、昌县城下渡街法定代表人:杨赋斌公司类型:有限责任经营范围及方式:萤石经营、萤石精选(在许可证有效期内经营)。该矿区自 20 世纪 60、70 年代开始就陆续有人开采过萤石,但规模都较小, 且主要为露采。筠门岭萤石一矿自1998 年 10 月建成投产,当年采出矿石量约0.5 万吨左右,第二年采出的矿石量为2.5 万吨,之后每年采出矿量呈上升趋势,至 2003 年年采矿量达6.5 万吨, 迄今为止累计采损矿石量为53.44 万吨。矿山开采方式为对地表矿体进行露采,对浅部及深部矿体采用窿采,实际回采率为85%。目前矿山生产坑口有一个坑内竖井、五个平巷。4评估目的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拟对“(江西会昌县
5、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筠门岭萤石一矿采矿权”协议出让,该区属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须对该采矿权价值进行评估,为拟补交采矿权价款的“(江西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筠门岭萤石一矿采矿权”在评估基准日所表现出的市场价值提供参考意见。5评估对象和范围5.1 评估对象(江西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筠门岭萤石一矿采矿权。5.2 评估范围5.2.1 评估委托范围根据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2011 年 5 月 5 日出具的 采矿权评估委托书 ,该矿区范围由 7 个拐点圈定, 矿区面积0.4251 平方千米, 开采标高为440-100 米。拐点坐标如下 ( 1980西安坐标系):
6、点号X 坐标Y 坐标1,2793330.37、39370634.67;2,2793385.37、39371189.68;3,2793585.38、39371189.68;4,2793730.38、39371139.68;5,2794425.39、39371139.68;6,2794425.39、39370809.67;7,2793545.38、39370729.67.开采深度为自440 米至 100 米标高。5.2.2 采矿许可证范围采矿许可证证号:C3607002010026120056649 ;采矿权人:江西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发证机关: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矿山名称:筠门岭萤石一
7、矿;开采矿种:萤石(普通);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4.0 万吨 /年;有效期: 2011 年 2 月 10 日至2012 年 2 月 10 日;矿区范围由 7 个拐点圈定, 矿区面积 0.4251 平方千米,开采标高为 440-100 米。拐点坐标、标高与评估委托书一致。5.2.3 储量地质报告范围经核实,江西省会昌县筠门岭一矿区萤石矿资源储量地质报告储量估算平面范围与委托评估范围一致,储量估算标高与委托评估标高一致。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对筠门岭萤石矿山分属会昌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会昌县筠门岭萤石一矿和会昌县昌鹏矿业有限公司的会昌县筠门岭萤石采矿权范围已进行了重新划分。截止评估基准日,上
8、述范围未设置其他矿业权,也未调查到矿业权权属争议。6评估基准日依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确定评估基准日指导意见( CMVS30200 2008),本评估项目的评估基准日确定为2011 年4 月30 日。一切取价标准均为评估基准日有效的价格标准,评估值为评估基准日的时点有效价值。本项目评估目的为采矿权价款有偿处置,剩余资源储量估算的基准日以2006年 9 月30日为基准,即资源储量计算基准日为2006 年9月30日。选取2011 年4 月30 日作为评估基准日,一是该时点距评估委托日未超过时限,二是考虑该日期距离评估日期较近,便于收集评估资料及进行评估测算。7评估依据及参考资料7.11996 年 8
9、 月 29 日修正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7.2国务院 1994 年第 152 号令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7.3国务院 1998 年第 241 号令发布的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7.4国土资源部国土资 2000309 号文印发的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7.5国土资源部国土资 199975号文印发的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7.6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9 年发布的固体矿产资源 /储量分类 (GB/T17766-1999) ;7.7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 年 8 月发布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 ;7.8中国矿业权
10、评估师协会公告(2007 年第 1 号)关于发布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业权评估准则 -指导意见 CMV13051-2007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 ;7.9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08 年第 5 号发布的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2008 年8 月);7.10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08 年第 6 号发布的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 CMVS30800-2008 );7.11 国土资源部公告2006 年第 18 号关于实施 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的公告及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7.12 国土资源部2003 年 3 月实施的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
11、( DZ/T0211-2002 );7.13 评估委托书;7.14 采矿许可证(证号:C3607002010026120056649 );7.15 赣市矿储备字 2008008 号关于江西省会昌县筠门岭一矿区萤石矿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7.16 赣州市金辉矿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具的赣金辉储审字2008 010号江西省会昌县筠门岭一矿区萤石矿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7.17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2008 年3 月编制的江西省会昌县筠门岭一矿区萤石矿资源储量地质报告;7.1820087业有限责任公司会昌筠门岭萤石一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7
12、.19 专家刘学军、黄富煌、郭小斌出具的2008 年 8 月出具的江西省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会昌筠门岭萤石一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书;7.20 评估人员核实、收集和调查的相关资料。8评估原则8.1 尊重地质矿产勘查规律和资源开发经济规律的原则;8.2 遵守国家有关规范和财务制度的原则;8.3 预测原则;8.4 供求原则;8.5 变动原则;8.6 竞争原则;8.7 最有效利用原则;8.8 替代原则。9采矿权概况9.1 矿区位置、交通与经济概况矿区位于会昌县城南190 度方位直距约58 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径115 4259 115 43 20,北纬 25 14 16 25 15 0
13、2。行政划属会昌县筠门岭镇管辖。矿区交通以公路为主,有简易公路与清筠线衔接,东至筠门岭镇2.5 公里并与 206 国道相连,北东至赣龙铁路瑞金站约77 公里,交通较方便。矿区属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尖峰笔为区内最高峰,海拔标高530.4 米,最低海拔标高仅 230 米,高差达 300 米,切割强烈, 区内水系不甚发育, 仅有数条小溪流, 但水量尚丰,且长年不竭,自西向东汇入筠门岭河。该区气候潮湿,每年 7-8 月份为高温季节,温度可达39左右,春节后为低温霜雪期,气温在 0左右, 1-5 月为降雨量较集中的季节,年降水量 1150 毫米左右,矿区附近居民点密集,地少人多,劳动力充足。9.2 地质工
14、作概况1976 年,江西省地矿局九0 九队,对 1、2 号矿体进行了概查工作,用稀疏地表槽对萤石矿体进行控制,估算出萤石矿石量95 万吨。1989年,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在该区开展了普查找矿工作,对区内萤石矿体的数量、形态、产状有较系统的工程控制和了解,对1、2 号矿体进行了D+E级储量的估算,结果为D+E级矿石量313.73万吨, CaF2量131.73万吨,其中富矿矿石量52.35万吨,CaF2 量35.77 万吨。1990 年 8 月 -12 月,应会昌县地方的要求,地矿部老区经济开发工作团将会昌县筠门岭萤石矿区查评项目列为该年度支老扶贫地质项目,赣南地调队发(1990 ) 02
15、8 号文 ,由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一分队承担地质工作任务,于 1990 年 12 月提交了江西省会昌县筠门岭萤石矿区查评地质报告。这次工作基本查明了矿区地层及主要构造地质条件,查明了断层的性质、分布规律及其与成矿的关系;1、2 号主要矿体的形态、产状、厚度及变化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和控制(地表以下40 米间距的槽探控制,深部以 80 80 米钻探工程控制);基本查明了矿石矿物化学成分、 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进行了可选性试验, 粉精矿 CaF2 品位达 99.35%,回收率为 95.22%,产率 68.21%。江西省地质矿产局于1991 年 5 月 20 日下达“江西省地质矿产局关于江西省会昌县
16、筠门岭萤石矿区查评地质报告的审查意见”赣地发( 1991) 092 号 审查批准贫富混合萤石矿储量如下:C 级矿石量27.83 万吨, CaF2 量 15.29 万吨;D 级矿石量53.55 万吨, CaF2 量 28.92 万吨;C+D 级矿石量81.38 万吨, CaF2 量 44.21 万吨。1991年6 月,省储委对查评报告评审时提出应补充地质工作,并被赣南经济工作开发团列为1991 年支老扶贫项目,由赣南队承担1991年11 月提交了江西省会昌县筠门岭萤石矿区查评地质报告储量估算补充说明书,该成果于1992 年3 月经省储委审批, 批准筠门岭矿区萤石矿C+D 矿石量 103.64 万
17、吨,其中 C 级 60.38 万吨,CaF2 矿物量 C+D 级 57.15万吨,其中C 级 34.19 万吨。2003 年 10 月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应会昌县昌鹏矿业有限公司和会昌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要求, 对筠门岭矿进行了矿产资源检测和核查工作,会昌县石磊公司原筠门岭萤石一矿矿山范围内累计查明( 122b+333)矿石量 799 千吨,CaF2 量 402 千吨;保有( 122b+333 )矿石量457 千吨,CaF2 量248 千吨。并以赣市矿储备字200403号文批准备案。会昌县昌鹏公司原筠门岭萤石矿分为南北区段,其中北区段矿山累计查明(111b+122b+333)矿石量716 千吨,
18、 CaF2 量 399 千吨,保有( 122b+333)矿石量399 千吨, CaF2 量 209 千吨,并以赣市矿储备字 200402 号文批准备案;南区段(尖峰笔)矿山累计查明并保有(122b+333 )矿石量 156 千吨, CaF2 量 248 千吨,以赣市矿储备字 200419 号文批准备案。2003 年全山范围内累计查明(111b+122b+333 )矿石量 1671 千吨, CaF2 量 815 千吨,保有( 122b+333 )矿石量1012 千吨, CaF2 量 531 千吨。2005 年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应会昌县石磊矿业公司的要求,对筠门岭萤石一矿萤石矿进行了资源储量核查,在
19、原石磊公司划定矿区范围内区获得占用(122b+333 )矿石量1729.65 千吨, CaF2 量 846.04 千吨,保有( 122b+333 )矿石量 935.99 千吨, CaF2 量 410.86千吨 ;其中采证内占有 ( 122b+333)矿石量 1076.97 千吨,CaF2 量 557.50 千吨 ; 保有( 122b+333 )矿石量 283.31 千吨, CaF2 量 122.32 千吨。2006 年 10 月,根据赣州市关于对矿产资源整合的要求和会昌石磊矿业有限公司与江西会昌县昌鹏矿业有限公司的请求,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对筠门岭萤石矿山呈交互状分属于会昌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会
20、昌县昌鹏矿业有限公司的采矿权范围进行了调整和划分,因此会昌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写了采矿权范围变更后的 江西省会昌县筠门岭萤石一矿资源储量地质报告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地勘院在收集了一矿区相关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在更变后的矿权范围内进行了采损矿量,剩余矿量的调查,通过工作,估算筠门岭萤石一矿按赣市矿划字2007004号文划定矿区范围内(涵盖了原采矿许可证范围),允许开采深度440-100米标高间累计探明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和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122b+333 )矿石量2153千吨,CaF2 量1089千吨,截止2006年11 月底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
21、 )矿石量632 千吨,CaF2 量 281 千吨,其中原采矿证内保有资源储量( 122b+333 )矿石量 201 千吨, CaF2 量 99 千吨;拟扩界(不含原证)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 333)矿石量 431 千吨, CaF2 量 182 千吨,江西省金林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有限公司 2007年 5 月 11 日以赣金林储审字 200729 号文予以通过评审,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5月14日以赣国土资储备字 2007030 号文予以备案。2008 年 1 月,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编制完成了江西省会昌县筠门岭一矿区萤石矿资源储量地质报告,赣州市金辉矿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2、以赣金辉储审字 2008 010 号江西省会昌县筠门岭一矿区萤石矿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通过了评审, 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以赣市矿储备字2008 008 号关于江西省会昌县筠门岭一矿区萤石矿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进行了备案。 根据该报告, 截止 2007 年 12 月底,江西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保有资源储量:( 122b )萤石矿石量2.4 千吨, CaF2 量 1.1 千吨,( 332)萤石矿石量39.8 千吨, CaF2量 16.2 千吨,( 333)萤石矿石量 326.1 千吨,CaF2 量 146.6 千吨;合计保有 (122b+332+333
23、 )萤石矿石量 368.3 千吨, CaF2 矿物量 163.9 千吨, 2006 年 10 月至 2007 年 12 月消耗 122b萤石矿石量60.0 千吨, CaF2 量 14.1 千吨。9.3 矿区地质概况9.3.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较简单,除第四系外,仅出露有寒武系下统和白垩系上统的地层。寒武系下统牛角河组( 1nj ):主要出露于矿区西部,约占矿区面积五分之二左右,岩性以褐黄色变质砂岩为主,夹少量的板岩;其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绢云母等,由于受岩浆活动和构造作用影响,一般具弱硅化,绿泥石化,局部为角岩化,地层倾向东偏北,倾角30-65。白垩系上统周田组(K2z ):主要出露于矿区中部以
24、及东部,约占矿区面积五分之三,与寒武系呈不整合接触,岩性为紫红色,灰白色以及杂色之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等,沉积韵律较清楚,砂岩普遍含砾,砾石成分为长石或石英,一般呈浑圆状,大小为1-5毫米不等,地层走向多为近南北或北北西,倾向东或北东,倾角30-48 度,组成单斜构造。第四系 (Q4) :在山间沟谷中仅有零星分布,主要为残坡积物堆积。9.3.2 构造矿区内构造经断裂为主,褶皱构造不太发育,局部地段有小的向斜褶皱。断裂构造主要以北北东(近南北)向为代表,其规模巨大,并延伸出矿区外,在区内表现为南北走向,宽 50-100 米,倾向东,组成规模巨大的硅化破碎带,为矿区主要控矿构造,断裂呈舒缓波状
25、,具膨大缩小现象,在平面上扭曲拐弯,总体走向为南北向,早期以压性为主,兼扭性,晚期则为张扭性,并显示出上盘下降,下盘上升之特点。区内近南北走向之硅化破碎带是主要控矿导矿构造,萤石矿体严格受其控制,破碎带东为白垩系红色砂砾岩,西为寒武系变质砂岩,带宽变化较大,北端为50 余米,中部宽处可达 90 多米,窄处仅50 米,而南段较稳定,为70-80 米之间,断裂受硅化作用而成硅化破碎带,萤石矿液沿断裂带上升充填并结晶,萤石生成后,再次遭到后期构造活动破碎,形成构造角砾,为硅质,萤石矿液(后期)等胶结,显示出断裂构造的多期次活动及多期次成矿特征。硅化构造角砾岩性质:灰白色,碎裂结构,角砾状构造,成分为
26、含砾砂岩(红色)、萤石、石英角砾,被石英硅质物等充填胶结,岩石坚硬,表面风化呈火烧皮状,角砾大多呈透镜状紧密相连,带中有零星萤石矿物呈浸染状小颗粒分布,破碎带产状为倾向东,倾角40-66。9.3.3 岩浆岩矿区内未有花岗岩体出露,仅在西部外围见有燕山时期中粗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体呈枝叉状产出, 侵入于寒武系地层中, 它们均以岩基状产出, 为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主要有燕山早期第一阶段花岗岩体 (城坑岩体) 和燕山早期第三阶段花岗岩体 (水头岩体)。它们与萤石的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9.4 矿产资源概况9.4.1 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矿区现已查明萤石矿脉(V1-V6 )共 6 条,其中V1 、V
27、2 号矿体,为主矿体,规模较大,占全山保有储量的78%;V3 、V4 号矿脉产在地表的小断裂带中,规模较小,未参加储量估算; V5 、 V6 号矿体地表未见出露,为隐伏矿体,占全山保有储量的22%左右。矿床(体)主要赋存于白垩系地层与震旦系地层不整合接触面的硅化破碎带中,并在萤石矿体中形成较连续的萤石富矿体(平均品位65% 以上);3、4 号矿脉则产在白垩系地层中的小断裂带中,其走向、形态与1、 2 号矿体基本一致。在平面上矿体形态比较规则,整体呈“S”型南北向产出,矿体宽窄不等,呈脉状和透镜状分布;富矿体也在平面上矿体形态比较规则,整体呈“S”型南北向产出,矿体宽窄不等,呈脉状,透镜状产于硅
28、化破碎带中,沿走向矿体具分枝复合、膨大缩小现象,在倾向上,矿体往深部变薄尖灭。矿体中段部位由于所处位置在山脊间的低洼处, 受到地下水溶蚀作用的影响, 萤石已被风化溶蚀殆尽,残留硅质胶结物的骨架,呈蜂窝状产出,形成一定范围的风化淋滤区,其中心位置往两边的界线呈淅变过渡关系。 风化淋滤区在 TC3201 和 TC3202 处南北宽约 30 米; TC3401 处南北宽约 15 米,风化淋滤区在空间上将矿体被断在三截。各矿体特征分述如下;V1 矿体:总长度 760 米,矿体倾向上延伸 215 米以上,矿体厚度 1.60-14.82 米,平均厚度 7.88 米, CaF2 品位 20.60-83.4%
29、 ,平均品位 46.41%。矿体呈隐伏状产出, 矿体长约 400 米,延深达 215 米以上。矿体被两个淋失区分割成三段,部体呈南端抬起、北端倾伏状,矿体沿走向有膨大缩小现象,矿体最大厚度为14.82 米,最小厚度为0.47 米。总体呈舒缓扭曲的脉状、透镜状产出,两端宽度较大,而中段较窄。整个矿体呈现边部CaF2 品位较贫,中心部位品位较富;上部较富,下部较贫的特点。V2 矿体:矿体呈近南北向纵贯全区,总体大于760 米,中间宽窄不一,延深大于215米,呈脉状分布。 矿体总体呈脉状,透镜状,中间部位的两个风化淋滤区致便矿体隔成三截,矿体扭曲厉害呈“ S”型,并具分技复合现象。矿体厚度 2.25
30、-17.46 米,平均厚度 8.47 米, CaF2 品位 26.30-78.66% ,平均品位 45.48%。矿体长约 450 米,延深达 260 米以上。矿体最大厚度为13.19 米,厚度为17.46 米。矿体在倾向上往深部有变薄的趋势。矿体总体呈南端抬起,北端倾伏状,沿走向有膨大缩小现象,总体呈舒缓扭曲的脉状、透镜状产出,两端宽度较大,而中段较窄。整个矿体呈现边部CaF2 品位较贫,中心部位品位较富;上部较富,下部较贫的特点。V3、V4矿体:矿脉规模粘小,形态变化不大,厚度较稳定。3 号矿脉厚度为1.05 米,4 号矿脉厚度仅为0.62 米,延深都较小,未参加储量估算。V5、V6矿体:为
31、隐伏矿体,地表未见出露,仅在北段的中段坑道和7 线钻孔中见有出露,中部和南部的坑道中都未见出露。矿体厚度较不稳定,5 号矿体最大厚度为5.81 米,最薄处小于1.5 米; 6 号矿体的最大厚度为8.4 米,最薄处小于1 为米。5、 6 号矿体沿脉控制长度约280 米,延深在130 米左右。综合上所述,整个矿区内萤石矿体形态基本完整,且较连续,1、 2号矿体规模较大为矿区主要萤石矿体。9.4.2 矿化富集特征矿区内萤石矿体的产出特征和样品分析结果,总体具有上部矿化较深部强,且上部矿体厚大、下部矿化较弱且厚度变窄的特点。9.4.3 围岩蚀变矿体围岩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蚀变。9
32、.4.4 矿石质量特征矿石的矿物成分:矿石矿物种类简单,主要矿石矿物有萤石;脉石矿物; 石英、方解石、硅质、微斜长石;付矿物:锐钛矿、黄铁矿、褐铁矿、磁铁矿、榍石、针铁矿及粘土矿物。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有碎裂结构,自形-半自形晶粒结构,以前者为主,构造主要为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晶洞构造等。矿石物质组份:通过对矿石进行的化学分析可知,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CaF2 和 SiO2 ,其次为 CaCO3 以及少量的Fe、 S、 P,有用的化学组分为CaF2,其它为有害杂质。矿体沿倾斜从地表往深部依次出现富矿一贫矿,从矿脉中心至矿脉顶底板CaF2 品位由富至贫,矿脉CaF2 品位还随矿
33、脉厚度的增大而变富,二者呈正消长关系;而SiO2含量变化与CaF2 的含量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呈负消长关系。9.4.5 矿石类型矿区内矿石类型为石英-萤石型,局部为萤石型。9.4.6 矿床成因类型矿床属低温热液脉状充状充填型矿床。早期断裂活动作用,使深部含矿热液沿断裂上升充填于破碎带空隙之中,并冷凝结晶形成石英-萤石矿脉,同时围岩蚀变发生硅化,绢云母绿泥石化,期后断裂断续活动,致使先形成的石英-萤石(块状)矿石破碎成角砾状,被上侵的硅质等到胶结物所胶结,形成角砾状萤石矿石和晚期石英脉,有关矿质来源据推测分析-有可能来自矿区西部外围黑云母花岗岩体,而钙质则来源于白垩系红色砂砾岩。9.5 矿床
34、开采技术条件9.5.1 水文地质条件矿区为低山地貌,山势陡峻,山坡坡度在35-45间,区内沟谷较为发育,山体最高点为海拔 530.4 米,最低海拔230,为矿区侵蚀基准面。矿区内主要矿体在区内侵蚀基准面以上,部分产于侵蚀基准面以下,矿区附近也无大的地表水体, 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水,地下水的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矿区地形为正地形高差达 300 米左右, 两侧围岩为寒武系和白垩系,在矿体上部露采和坑采排水均问题不大,均采用直排式顺坡流入地表低洼溪沟中,深部坑道则采用水泵抽水将坑道渗(涌)水抽排至地表溪沟中,据矿山统计资料表明,矿区南部坑道日抽水量一般为120 米 3,北部坑道日抽水量略多, 一般为
35、 135 米 3 左右,在多雨季节水量略有增加,说明矿区地下水严格受大气降水制约, 枯水季节水量明显减少。现有资料表明,地下水以大气降水渗入补给为主,并具有地下水迳流途程短,就地补给,近源排泄的特点。即地下水受降水补给后,顺地形坡向运移,至沟谷洼地或坡麓地带以泉的形式出露地表,流入溪沟排出区外。除容矿之硅化破碎带外,矿区内无其它大的导水容水构造,矿区水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9.5.2 工程地质条件由于矿体沿断层硅化破碎带分布产出,矿体产于硅化破碎带中,破碎带上盘为白垩系砂砾岩、 砂岩,下盘为寒武系变质岩,破碎带内及上下盘岩石经硅化后较坚硬,岩体结构相对较稳固, 总体采掘条件较好,因此有利井巷道的
36、布置和矿床开采;但是由于局部矿体或围岩中破碎现象较为严重,存在冒顶和边帮垮塌的可能,应注意坑道支护, 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综上所述,筠门岭萤石一矿矿区工程条件属较简单-中等类型。9.5.3 环境地质条件该萤石矿区的矿石中目前尚未发现有毒有害成分,矿石的堆放不会造成也没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再分散; 但废石废渣的堆放不当则易产生泥石流地质灾害,对下游地区造成严重后果。另一方面, 在以坑采为主要手段采矿时,应注意在近地表预留一定高度的保护层,并在坑道不同标高保留一定数量的安全柱,也可采用矿渣回填采空坑道,以防因矿山开采引起的山体开裂和山体滑坡的出现,并加强地表植被的保护,水土保持和土地复垦计划。目前矿山
37、所建选厂均建有尾砂库和废水池、废水经过沉淀处理排泄至河流中,其三废排放均经环境监测主管部门检查验收,作为工业用水符合GB3838-881类标准。9.6 矿区开发现状该矿区自20 世纪60、70 年代开始就陆续有人开采过萤石,但规模都较小, 且主要为露采。筠门岭萤石一矿自1998 年 10 月建成投产,当年采出矿石量约0.5 万吨左右,第二年采出的矿石量为2.5 万吨,之后每年采出矿量上升趋,至2003 年年采出的矿石量达6.5 万吨,迄今为止累计采损矿石量为53.44 万吨。矿山开采方式为对地表矿体进行露采,对浅部及深部矿体采用窿采,实际回采率为85%。目前矿山生产坑口有一个坑口竖井、五个平巷
38、。该区矿石矿物种类简单,主要有用矿物为萤石,其加工手段方法简便,除了直接手选块矿外,还可加工萤石粉精矿。10评估实施过程10.12011 年 5 月 5 日,本公司接受评估委托人委托并组成评估专家小组。10.22011 年 5 月 6 日至 7 日,评估专家小组收集有关资料,了解待评估采矿权的情况,明确评估目的、评估对象、评估基准日。在采矿权人代表陈勇、刘龙全的陪同下,注册矿业权评估师、 采矿工程师邓显林和地质技术工作人员陶金进行了现场考察,并深入到井下部分作业面进行了察看。 采矿权人代表在评估工作进行阶段向委托方工作人员介绍了该矿业权的基本情况。经现场考察,该采矿权所处区域矿产较丰富,矿山交
39、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均较为方便,当地采矿业比较发达。10.32011 年 5 月 8 日至 6 月 4 日,分析、归纳资料,确定评估方案,选取评估参数,进行采矿权评估。10.42011 年 6 月 5 日,提出评估报告初稿并经公司内部三级复核。10.52011 年 6 月 7 日,向评估委托人提交评估报告。11评估方法依据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2008年3 月编制的江西省会昌县筠门岭一矿区萤石矿资源储量地质报告可知该矿的储量规模和生产规模均为小型,若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等其它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可能存在结果失真问题,且该企业为新整合的公司,财务资料难于取得,折现现金流量法所需经
40、济参数不全。根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 2008 年第 5 号发布的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 2008 年 8 月)、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 2008 年第 6 号发布的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30800-2008) ,确定本次评估方法为收入权益法,其计算公式为:式中:P采矿权评估价值;SIt年销售收入;K采矿权权益系数;i 折现率;t 年序号(t=1,2,n);n评估计算年限。12评估所依据资料评述12.1 资源储量估算资料评估人员依据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 GB/T13908 2002)对江西省会昌县
41、筠门岭一矿区萤石矿资源储量地质报告 (以下简称储量地质报告 )进行了复核。 储量地质报告基本查明了区内地质特征、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和空间位置;基本查明了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简述了矿区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条件。矿床勘查类型为类。勘查工作的基本网度为:100-200 50-100 米作为控制的工程间距。储量地质报告中控制的钻孔勘探网度达到200 100 米,采用 1:5000 地质测量,采用追索和穿越法相结合,追索和控制标志带的走向延长和矿化宽度,均基本符合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 )要求。储量地质报告采用的资源储量估算指标为边界品位CaF220%
42、、最低工业品位为CaF230%,最低可采厚度:贫矿1.0 米,夹石剔除厚度贫矿2.0 米。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选取基本合理。矿区矿体属陡倾斜脉状矿体,倾角一般为55-60,矿体在走向和倾向上连续性较好,走向延长大于600 米,其品位较稳定,矿体形态较为规整矿体,形态相对简单。因此,资源储量估算是采用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进行资源量估算,计算方法正确, 块段划分和参数确定基本合理,计算结果准确,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储量分类符合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17766-1999 )标准。评估人员认为储量核实报告中资源储量数据可靠,可以作为此次采矿权评估的依据。12.2 经济及采选技术参数资料根据中
43、国矿业权评估准则( 2008 年 8 月)和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30800-2008 ),评估人员收集了赣州市金友矿业开发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经审查后的江西省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会昌筠门岭萤石一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下简称开发利用方案 )等,本次评估的经济参数主要取自开发利用方案及原企业实际财务资料。开发利用方案符合编制规范的要求,通过核实的数据经过了矿管部门的备案。企业产品价格基本可以反映社会平均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合理有效利用资源为原则的经济指标参数,能够满足评估准则对评估方法的基本要求,可作为评估参考依据。13技术参数的选取和计算13.1 保有资源储量13.1.1 储量
44、核实基准日保有资源储量根据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矿区工作基本达到详查程度,截止2007 年12 月底止,江西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区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 122b)矿石量2.4 千吨,CaF2量 1.1 千吨,( 332)类矿石量39.8 千吨, CaF2 量16.2 千吨;( 333)类矿石量326.1 千吨,CaF2 量146.6千吨;合计保有(122b+332+333 )矿石量368.3千吨, CaF2矿物量163.9千吨,平均品位44.50% 。2006年9月底2007年12 月底,消耗资源储量: ( 122b)矿石量66.0千吨,CaF2 量14.1 千吨。13.1.2 参与评
45、估计算保有资源储量根据政部、 国土资源部 关于深化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 2006694 号)及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采矿权有偿处置价款评估剩余资源储量计算时点问题的有关要求,采矿权价款处置应在截止2006年 9 月30 日的剩余 (保有) 资源储量的基础上进行评估计算。参与评估的保有资源储量储量核实基准日保有资源储量+储量核实基准日至2006 年 9月 30 日动用资源储量( 122b)类 2.4+(332)类 39.8+( 333)类 326.1+ ( 122b)类 66.0 千吨 434.30 (千吨)13.2 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依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 ( 200
46、8 年 8 月),采矿权评估时, 控制的经济资源量( 122b)与(332) 全部参与评估计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可参考(预)可行性研究、矿山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取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对(333)可信度系数未进行调整,且该矿区勘探程度较高, 矿床勘查类型为类。根据上述特点, 本次评估取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3)可信度系数也不进行调整,即取1,则: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矿石量) (基础储量资源量该级别资源量的可信度系数) (2.4+ 39.8+326.1+ 66.0) 1 434.30 (千吨)评估利用资源储量( CaF2 量)(基础储量资源量该级别资源量的可信度系数) (1
47、.1 16.2+146.6+14.1) 1 178.00(千吨)经计算, 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矿石量为434.30 千吨、 CaF2 量为 178.00 千吨, 地质品位为 40.99%。详见附表 2。13.3 开采方式参考开发利用方案以及矿山实际,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采用平硐、竖井、联合开拓方式;自制铁质手推车装矿,人工运矿,采矿方法为留矿法、分段空场法、房柱法。13.4 产品方案根据矿山实际, 矿山内不建选厂, 而由江西会昌县石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有选厂组织加工。 开发方案产品方案为矿山萤石原矿。根据开发方案, 此次评估选用的产品方案为品位 34.76%的萤石原矿。13.5 采、选技术指
48、标参考开发方案数据,开发方案根据不同的采场计算出不同的采矿回采率,综合确定矿井采矿回采率为86.1%,矿石贫化率为15.2%。本次评估选取的采矿回采率为86.1%,矿石贫化率为15.2%。13.6 评估用可采储量根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 2008 年 8 月)及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30800-2008) ,矿业权价款评估中,评估用可采储量是指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扣除各种损失后可采出的储量。委托方提供的资料中没有设计损失,故本次评估对设计损失量也不予考虑。则:评估用可采储量(矿石量)(评估利用资源储量评估用设计损失量)采矿回采率( 434.30 0.00) 86.1% 373.93 (千吨)评估用可采储量的计算详见附表2。13.7 矿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海原县农业农村局公开招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特聘农技员(防疫员)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共有产权房屋转让协议书标准范本5篇
- 童话里的世界:森林精灵的故事11篇
- 2025年灵璧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 番禺公考面试试题及答案
- 企业流程管理与系统集成平台
- 刑法主观真题题目及答案
- 数据分析基本操作步骤教程模板
- 企业资产管理数据化处理模板
- 2025年北京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及答案
- 检验科运用PDCA循环降低检验标本的丢失率和不合格率
- 化学(基础模块)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安全用电的触电急救
- 离心式通风机-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 GCP的质量控制课件
- 卿涛人力资源管理第2章人力资源战略
- 2023年12月英语四级真题及答案下载(第一套)(word版)
- 2022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
- 新能源概论新能源及其材料课件
- 2016年-中国PCI冠脉介入指南专业解读
- 幼儿园教学课件小班社会《孤独的小熊》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