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_第1页
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_第2页
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_第3页
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_第4页
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淮北平山电厂一期工程266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 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 2016年03月20目 录一、项目概况1二、QC小组概况1三、选题理由2四、现状调查2五、确定目标3六、原因分析3七、要因确认4八、制定对策9九、对策实施9十、效果检查13十一、巩固措施15十二、总结打算16十三、附件16 一、 项目概况控制系统接线包括电气二次接线及热控接线,二次接线工作主要包括10 kV、400V盘内接线;主变、发电机出口、500KV配电装置及二次设备间内设备接线。热控接线工作涵盖就地仪表、执行机构,就地控制柜和端子箱的接线,以及电子间和配电柜的接线。根据目前收到的图纸资料

2、,接线数量初步统计见下表系统名称DCS系统DEH系统MEH系统PLC#1机#2机公用#1机#2机#1机#2机接线数量28560285602641644164485285210892小计573943288170410892合计73278二、 QC小组概况QC小组简介小组名称二次接线QC小组课题类型现场型组建日期2015年1月课题注册号QCKT-2015-GC-QT-001小组组成以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为主平均TQC受教育时间 小时小组课题提高控制接线准确率活动次数 次活动时间2015/02/01至2015/ 12 / 31出勤率 姓 名性别学历年龄单位职务小组分工张秀忠女本科34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

3、热控专工组长李岩鹏男本科28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电气专工副组长凌训田男本科34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热控专工现场实施陈晓阳男本科28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热控专工现场实施赵钧儒男本科32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电气主管技术指导李乐鹏男本科42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电气专工现场实施腾伟男本科60浙电监理热控监理实施监督笪秉胜男大专73浙电监理电气监理实施监督孙健男本科35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公司施工专业负责人组员赵映男本科45上海电力安装一公司施工专业负责人组员三、选题理由随着发电机组容量的增大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就地设备和测点的数量在逐步增加,接线数量和工作量也在进一步增加。接线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控制和保

4、护系统的可靠性,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对接线的准确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接线质量形势并不乐观,因为电缆引起的事故和异常时有发生,而且大部分都是基建时接线质量不过关留下的隐患,基建期间的接线质量有待提高。本工程控制接线数量达73278个,接线准确率每提高1%,所能减少的接线错误数量就能达到 732个,如果接线准确率从96%提高到100%,可以避免的接线错误的数量就多达2931个,提高接线准确率对提高接线质量意义重大。四、现状调查根据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付秘书长孙长生同志多年对某省电厂因热工原因引起的设备二类及以上障碍原因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电缆接线、模件松动引起的故障约占18.2%,这是不

5、容忽视的。通过搜集资料,在以往工程中接线一次准确率只有96%。接线方面常见的一些故障如下几类:接线错误、短路、接线松动、芯线断裂等。在检查某系统的接线时出现的各类故障频率统计见下表: 序号类别发生频数累计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接线错误343489.589.52接线松动3377.997.43芯线断裂1382.61004短路0380100合计38100接线错误是接线不合格情况中占比例最大的,达 89.5%。 图4-1五、确定目标为了保证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控制接线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工艺水平,确保控制与保护系统安全可靠投用,经过我们QC小组和全体接线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达到以下目标:保证控制接线一次

6、准确率达到99.8%,接线牢固、整齐美观。图5-1六、原因分析QC小组成员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结合以往工程的经验,对接线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如图6-1,分析得出了以下14条末端因素:1、图纸审核不严,设计错误未得到及时更正 2、不按规范施工3、未按图施工 4、检查考核不力5、人员流动快,培训不力 6、技术交底不到位7、电缆标示不清或标示错误 8、施工人员不足,疲劳作业9、责任心不强 10、专用电缆的随意替代11、线径不匹配 12、补偿电缆分度号错误13、照明不足 14、有效施工工期短人机料法环有效施工工期短照明不足电缆标示不清或标示错误电缆选型错误未按图施工粗心大意,接

7、错线施工人员不足,疲劳作业图纸审核不严,设计错误未得到更正技术交底不到位人员流动快,培训跟不上培训不力线径不匹配专用电缆的随意替代补偿电缆分度号错误不按规范施工施工施工管理不到位同一端子接入2根以上的电缆责任心不强施工人员不熟练检查考核不力接线错误工艺要求不明确电缆存在中间接头耐高温电缆屏蔽电缆图6-1七、要因确认 根据上述原因分析,对施工单位在以往工程中的施工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询问,结合本工程中正在施工的情况,对各项原因进行逐一分析:确认一:图纸审核不严,设计错误未得到及时更正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人:张秀忠确认时间2015.01.04确认内容:设计图纸审核情况确认过程:(1)是否有充

8、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图纸审核。 施工前,热控专业人员已经达到8人,有充足的人员进行图纸审核。并且热控专业还开展了多次图纸审核讨论会,及时发现并指出了图纸设计的错误。 (2) 对图纸审核发现的问题能否及时更正。 华东电力设计院的工程师有很强的责任心,对业主方发现提出的设计图纸错误能及时更正。确认结果:设计图纸已经过严格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设计单位更正,图纸错误能及时得到更正。结论:图纸审核不严,设计错误未得到及时更正为非要因确认二:不按规范施工确认方法:询问调查确认人:凌训田确认时间2015.01.07确认内容:施工单位对规程规范的熟悉情况确认过程:施工单位的具体接线工作虽然是由外包施工队进行

9、的,但该外包队是与电建公司有多年的合作关系,人员相对稳定,工作人员对规程规范很熟悉,施工过程中不容易忽视规范规程。确认结果:人员相对稳定,工作人员对规程规范很熟悉。结论:不按规范施工为非要因确认三:未按图施工确认方法:图纸检查和询问调查确认人:凌训田确认时间2015.01.07确认内容:设计院出图情况及施工单位按图施工情况确认过程:1)华东设计院的图纸虽没有全部到齐,但按合同约定的出图进度有序出图。图纸能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2)接线图根据不同的工程和设备进行设计,区别较大,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施工过程能做到按图施工。且该施工单位在以往工程中也未出现过不按图施工的情况。确认结果:设计图纸能满足施工

10、需要,未按图施工情况很少。结论:未按图施工为非要因确认四:检查考核不力确认方法:询问调查确认人:张秀忠确认时间2015.01.10确认内容:施工单位对接线质量方面的检查考核情况确认过程:1)技术员对接线的检查情况:热控专业只有2到3位技术员,施工期间需要检查见证的质量控制点很多,且施工面很广,没有专人对接线质量进行检查。 2)接线员工资结算方式:接线员的工资按照已完成的接线数量进行核算,没有按接线质量及准确率进行考核。确认结果:施工单位对接线质量检查不到位,对接线质量没有考核。结论:检查考核不力为要因确认五:人员流动快,培训不力确认方法:询问调查确认人:张秀忠确认时间2015.01.10确认内

11、容:施工单位接线员的人员流动情况和培训情况确认过程:1)施工单位的具体接线工作虽然是由外包施工队进行的,但该外包队是长期跟电建公司合作的,人员相对稳定。 2)施工单位对外包队有定期的培训活动。确认结果:施工单位接线人员相对稳定,且有定期培训活动。结论:人员流动快,培训不力为非要因确认六:技术交底不到位确认方法:询问调查确认人:陈晓阳确认时间2015.01.12确认内容:施工过程中技术交底情况确认过程:1)施工单位在施工中的技术交底过程: 施工单位专业技术员外包队伍的接线班班长。 虽然在施工过程中技术员会进行技术交底,但技术交底不够详细,接线工艺要求不能传递到具体接线员,施工人员对工艺要求不明确

12、。确认结果: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不够详尽彻底。结论:技术交底不到位为要因确认七:电缆标示不清或标示错误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人:李岩鹏确认时间2015.03.15确认内容: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头的标识情况确认过程:电缆敷设工作都是由临时员工来做,敷设前容易忘记做标记或标示不清,在敷设过程中电缆头上的临时标签容易被磨损,导致字迹不清,甚至脱落。导致在电气一次设备接线过程中的部分接线错误。确认结果:电缆敷设过程中对电缆头的标识不够重视。结论:电缆标识不清或标识错误为要因确认八:施工人员不足,疲劳作业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人:赵钧儒确认时间2015.03.15确认内容:接线工人的人员配置情况和作息时间确

13、认过程:询问接线工在其他项目的作息时间下面是施工单位接线员在某工程项目施工高峰期的作息时间表:6:0012:00 上班12:0012:30 午饭12:3017:30 上班17:3018:00 晚饭18:0024:00 加班工作时间长度正常工作时间超出正常工作时间的加班时间17小时8小时9小时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接线员每天累计工作时间长达17小,仅加班时间就长达 9小时,远远超过正常工作时间。工作人员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连续疲劳作业,精神状态不佳,容易出现接线错误。确认结果:施工单位对接线工人的人员配置不足,造成加班时间过长。结论:施工作业人员不足,疲劳作业为要因确认九:责任心不强确认方法:现

14、场调查确认人:李乐鹏确认时间2015.03.15确认内容:接线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认真程度确认过程:大部分工作人员能做到认真工作,不会因为责任心不强而粗心大意,接错线。确认结果: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能认真接线。结论:责任心不强为非要因确认十:专用电缆的随意替代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人:陈晓阳确认时间2015.03.20确认内容:专用电缆是否有随意替代现场确认过程:电缆需求计划根据图纸资料提交,各种电缆均能够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在化学区域施工过程中国也未发现随意替代现象。确认结果:无随意替代专用电缆现象。结论:专用电缆的随意替代为非要因确认十一:线径不匹配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人:李乐鹏确认时间2

15、015.03.20确认内容:接线过程中线径是否与仪表及接线端子匹配确认过程:电缆线径是根据设计院图纸来采购的,图纸已经经过审核,电缆线径不匹配的几率很小。确认结果:电缆线径能符合图纸及二次表的要求。结论:线径不匹配为非要因确认十二:补偿电缆分度号错误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人:陈晓阳确认时间2015.03.25确认内容:补偿电缆分度号是否按图纸使用确认过程:电缆的选型采购根据设计院图纸,图纸已经经过审核,分度号选错的几率较小。且我们平山电厂项目中热电偶全部使用K分度号的元件,补偿电缆也只有K分度这一种,没有错用的机会。确认结果:补偿电缆的分度号不会错用。结论:补偿电缆分度号错误为非要因确认十三:

16、照明不足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人:陈晓阳确认时间2015.03.25确认内容:现场照明情况确认过程:施工现场设有临时电源,施工过程中能做到照明充足。确认结果:施工现场能保证照明充足。结论:照明不足为非要因确认十四:有效施工工期短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人:凌训田确认时间2015.03.28确认内容:热控专业有效施工工期确认过程:对于新建机组,安装设备多,任务重,工期紧,而电气、热控专业受土建工程和工艺安装的制约因素较大,有效施工工期短。 现场情况: 2015年初汽机房才交付安装,3月份汽机汽机专业才开始逐步进行机务设备的安装,6、7月份才有部分设备移交热控安装,9月份开始分布调试,11月进行整体

17、调试,留给电气、热控专业的接线时间很有限。确认结果:热控及电气有效施工工期短。结论:有效施工工期短为要因经过分析,确认了以下5条要因:1、 检查考核不力2、 技术交底不到位3、 电缆标示不清或标示错误4、 施工人员不足,疲劳作业5、 有效施工工期短一、制定对策为了保证二次接线质量及准确率,根据要因,采取如下措施:序号要因制定对策具体措施目标责任人时间1技术交底不到位技术交底要详尽技术交底要详细明确,层层交底,形成交底记录。明确接线工艺要求张秀忠、李岩鹏、孙健、赵映全过程2电缆标示不清或标示错误电缆敷设过程中标识清楚,粘贴牢固放电缆前标示清楚牢固,敷设过程中防止标签脱落,电缆敷设过程由技术员在现

18、场监督指导保证标示清楚孙健、赵映电缆敷设过程3检查考核不力及时检查接线质量,加强接线准确率的检查考核力度按照接线工艺检查卡及时检查接线质量,有详细的检查接线准确率统计表,工程部热控人员对接线质量进行抽查。接线准确率有相应的奖惩制度凌训田、陈晓阳、李岩鹏、孙健、赵映全过程4施工人员不足,疲劳作业配备充足的施工力量督促施工单位按照不施工阶段机动配备充足的施工人员,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作息时间保证工作人员精神状态良好。赵钧儒全过程5有效施工工期短争取接线施工时间1) 提前准备材料,打通电缆通道2) 根据系统图确定阀门和测点位置,在机务设备安装结束以前先敷设电缆,并完成机柜一侧的电缆接线争取接线施工的时间

19、工程部热控、电气人员、孙健、赵映施工前一、对策实施实施一:技术交底要详尽实施时段:2015年4月1日至2015年6月20日。负责人:张秀忠、李岩鹏具体措施:技术交底要详尽,层层进行,要将施工要求传递到每一个接线员,技术交底过程如下:工程部专工电建公司专工、技术员施工队班组长具体接线施工人员图9-1 技术交底会议照片以下是部分技术交底的交底记录表: 实施效果:通过层层详细交底,接线施工人员能详尽了解接线施工工艺和要求。实施二: 敷设电缆过程中标识清楚,粘贴牢固实施时段:2015年5月9日至2016年1月10日。负责人:孙健、赵映具体措施:电缆敷设由技术员在场指导监督, 电缆标示粘贴牢固,电缆标示

20、内容包括:电缆型号、电缆编码、起点、终点实施效果:在接线过程中未发现有电缆未做标示或标示脱落现象。 图9-2 电缆头标识照片实施三:及时检查接线质量,加强接线准确率的检查考核力度实施时段:2015年5月18日至2016年1月20日。负责人:凌训田、陈晓阳、孙健、赵映具体措施:按系统、机柜责任到人,按照接线准确率进行奖励考核。对接线工作进行了100%的检查,下面是部分接线检查记录表: 实施效果:对接线进行了全面检查,无遗漏。实施四:配备充足的施工力量实施时段:2015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20日。负责人:赵钧儒具体措施:督促施工单位按照不同的施工阶段配备充足的施工人员,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作息

21、时间,每天加班时间不超过4小时,保证每天在21:00之前结束工作,周末夜间不加班。通过沟通协调,施工单位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机动调配施工人员,下面分别是#1、#2机接线施工人员的配置情况:安徽电建二公司人员配置情况表:序号时间段主要工作任务所需人数实际人数人员是否充足12015年3月-5月化学区域及锅炉部分设备接线工作1012是22015年6月-7月锅炉侧及汽机房部分设备接线工作1818是32015年8月-10月汽机房大面积接线工作及锅炉剩余接线工作1820是42015年11月剩余接线工作44是 制表人:孙健上海电建一公司人员配置情况表:序号时间段主要工作任务所需人数实际人数人员是否充足1201

22、5年6月-7月循泵房区域及锅炉部分设备接线工作810是22015年8月-9月锅炉侧及汽机房部分设备接线工作1515是32015年10月-12月汽机房大面积接线工作及锅炉剩余接线工作2526是42016年1月剩余接线工作45是 制表人:赵映实施效果: 施工人员充足,虽有加班,但是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没有疲劳作业。实施五:争取接线施工时间实施时段:2015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20日。负责人:孙健、赵映具体措施:1)按照图纸提前准备电缆,根据机务专业图纸确定热控设备的位置,提前打通电缆通道2)根据系统图确定阀门和测点位置,在机务设备安装结束以前先敷设电缆,并完成机柜一侧的电缆接线 实施

23、效果:通过事先准备电缆,提前打通电缆通道、敷设电缆,为接线工作争取了时间。 比如暖管阀及减温水的电缆在冲管之前就已经敷设好并完成机柜侧的接线,等冲管结束后,在机务恢复管道后的一天时间里,热控就完成了8台阀门及30多处测点及调试工作。十、效果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按机柜进行了接线准确率的检查,并做了如下的数据分析表格:序号系统名称(或机柜号)总接线数量接线准确数量准确率10CBA01662662100%20CBA02470470100%30CBA03744744100%40CBA04106610649984%50CBA05652652100%60CBA06288288100%70CBA0715

24、701570100%80CBB01562562100%90CBB02136213589973%100CBB0313021302100%110CBB0413021302100%120CBB0513321332100%130CBB0613021302100%140CBB0738838498.96%150CBB08167216709985%160CBB0914201420100%170CBB1088100%180CBB11224622449991%190CBB12670670100%200CB210CBB143636100%220CB23J0CBD

25、47462462100%24DEH系统16441644100%25循泵房系统418418100%26锅炉吹灰系统5636562899.85%27MEH系统852852100%合计291812915899.93%(平均)按照上述统计表格,最终的接线准确率为99.93%,完成了既定目标十一、巩固措施 检查核对接线准确率,并将核对后的最终的接线图塑封张贴在机柜内,接线图内容较多的打印装订后放置于控制柜内,便于今后的维护检修工作。防止因接线图错误而引起检修失误。十二、总结打算 将这次QC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二次接线施工工艺要求形成标准化的技术要求,便于在今后的大小修工作中应用实施。十三、附件二次接线施工工

26、艺要求1.1 技术准备1.1.1 技术人员核对电缆各芯线的接线位置,并画出接线施工图(有制图,审核、接线等人签名)贴于各柜门上,就地设备接线施工图可直接交给接线人员。1.1.2 施工人员根据技术员画出的接线施工图,打印出相应的号牌,并注意不同截面的电缆芯线使用相应规格的号牌管,备用芯打印电缆编号及备用线芯号。1.1.3 电缆号牌统一用电脑打印机打印在白色套管上,号牌长度统一为30mm。1.1.4 端子排外侧号牌打印标准:回路编号+端子顺序号。1.1.5 打印出的号牌管应按盘柜电缆分别用0.5mm2的细铁丝扎线穿好分袋存放,以方便现场使用。1.2 电缆整理1.2.1 施工人员根据实际电缆敷设的顺

27、序在屏下部整理好,排列整齐一致,弯好弯度,并用尼龙扎带固定在屏下支架上,绑扎位置应保持一致,绑扎应牢固。尼龙扎带颜色应统一。对照图纸核对每根电缆,将电缆分层分根穿入屏内。1.2.2 把屏内同一侧的所有电缆根据盘内端子的位置,按高处在后,低处在前;上部在外,下部在内的原则,整齐地排成一行或数行,并把电缆作临时固定。 1.3 电缆头制作1.3.1 预先在做电缆头的位置做好标记,各个屏、柜、箱的电缆终端热缩高度应一致。松开临时绑扎,平放在合适的地方。1.3.2 将电缆留够接线长度,在电缆卡子上方适当位置用钩刀剥去电缆外护套、钢带及内护套。(剥钢带时,在钢带的适当位置用钢锯锯一圆环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

28、的3/4左右,不要锯透。挑起钢带,用钳子钳住,撕断锯缝。自下而上顺序松散,如此将两层钢带剥除。剥切时,钢带切口应保持平正,施工人员应戴纱手套,防止钩刀伤手)。1.3.3 电缆引入盘柜应排列整齐,避免交叉,并固定牢固,同时注意盘下电缆的绑扎。铠装电缆在进入盘前,应将钢带切断,切口边缘应保持圆滑无毛刺,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用2.5mm2的黄绿相间的多股软线接地。电缆安装时,对绞屏蔽电缆的外屏蔽层和普通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应在电缆的两端可靠接地;屏蔽对绞电缆的内屏蔽层(对绞屏蔽层)应在端子排上单端接地,接地端宜选在信号接收端。1.3.4 电缆终端头的材料为热缩管,不同规格的电缆应使用相应规格

29、的电缆热缩管,热缩管的长度为60mm,颜色统一。电缆头制作时,先在剥出的电缆芯线上缠绕相色带(宽为25mm)直至与电缆外径相同,临时用透明胶布固定住相色带,然后将热缩套套入电缆上,用热风枪烘烤,使热缩套收缩紧固。电缆头在盘内的位置及电缆挂牌位置应相对统一,如有其它特殊情况,应尽可能靠近此标准。电缆标志牌用电缆挂牌打印机打印,电缆标志牌固定位置在热缩头上端1/4处左右,标志牌有字面朝外,同一层电缆的电缆标志牌应整齐有序。1.4 电缆接线1.4.1 所有电缆头成水平排列,用尼龙扎带固定在盘口上的支架上,电缆线芯绑扎统一用尼龙扎带绑扎,绑扎间距100mm,绑扎的尼龙扎带头放在电缆束的背面,且每间隔2

30、00mm再用扎带将电缆束固定在盘上。同一块盘内的形式应统一,各根电缆芯线排列应相互平行,横向芯线应与纵向线束垂直。1.4.2 电缆线束的弯制不允许使用尖嘴钳、钢丝钳等有锐边尖角的工具,应用手指或弯线钳进行,(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导线外径的三倍)。线束拐弯处应保持同弯度,线束上端应在同一水平面上,线束绑扎带统一在上端拐弯处且间距一致。1.4.3 芯线引至端子时,都从电缆束内后侧分线,且水平均匀排列,在上端子前弯一个半圆弧,作备用长度,圆弧大小要一致、美观。(一般线间凸出误差应小于0.5mm以内,宜增加布置卡具)。经线槽直接进端子的芯线应在线槽内留一定的备用长度,不经线槽的备用芯线要留有适当的裕度,一

31、般要能接入最远的一个端子,但不可顶到屏顶,同一区域的要求高度一致。每根电缆的备用芯都要套电缆号牌管,标明电缆编号、型号、起始点及备用芯号,顶端都要套上绿色的绝缘封闭保护管,保护管长度一致,美观。1.4.4 各个电缆芯线固定在盘上后,应再检查一下每根芯线的位置是否正确,线端标志头的标号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即可开始往端子排上接线。1.4.5 电缆芯线弯圈接线时,其弯曲方向应与螺栓紧固方向一致。每个端子每侧接线一根,不得超过两根。接线人员应在接完每一芯线后检查连接紧固度。接线正确率要求:一次接线正确率达到100%,接线完成后对线检查调整,以确保回路100%正确投用。1.4.6 按导线接至端子排上所需

32、的实际长度加上考虑弯圈的需用量截断导线。电缆芯线接线时的剥线长度: 端子螺丝直径(mm) 3 4 5 6 8剥 线 长 度 (mm) 15 18 21 24 281.4.7 截面为1.5mm2及2.5 mm2芯线应采用剥线钳剥线,其它截面的绝缘线无剥线钳时,可用电工刀削线,削线时应注意不要划伤导线芯。1.4.8 在剥除绝缘层的芯线端部套上标志头(标志头应用与电缆芯线同型号的异型管或套管),然后用圆嘴钳按顺时针方向弯成内径比端子接线螺丝外径大于0.51mm的圆圈,圆圈的开始弯曲部分距标志头应有2mm间隙,弯圈时不要损伤线芯表面。1.4.9 紧端子上螺丝时,注意螺丝刀应垂直于螺帽平面,拧紧时要用力

33、合适,以拧紧到接触面无松动时即可。接完线后,从垂直于端子的方向看,芯线的导体不应有外露部分。1.4.10 对插接式接线端子,导线端部剥除绝缘层(剥除长度约为插接或端子长度的二分之一)后,即能直接插入端子的接线孔中,利用端子的压紧螺丝压紧,接线后芯线标志头与端子应有约12mm的间隙,(不应将导线的绝缘层插入端子的插孔内,以免造成导线的接触不良;导线也不应插入端子过少,以致易于掉落造成开路)。1.4.11 每个连接端子一般只连接两根导线,即端子上下侧(或里外侧)各一根,当端子的任一侧螺丝下必须压入两根导线时,两根导线间必须加装一垫圈,端子任一侧螺丝不准压入三根及以上导线,需要时可增设连接端子,将导线接在两个或数个端子上。1.4.12 电缆号牌排列整齐,标志一律朝外。电缆号牌文字方向为:从左到右,从下到上。1.4.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