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体系、共轭效应、共振论ppt课件_第1页
共轭体系、共轭效应、共振论ppt课件_第2页
共轭体系、共轭效应、共振论ppt课件_第3页
共轭体系、共轭效应、共振论ppt课件_第4页
共轭体系、共轭效应、共振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一、一、分类和分类和命名命名二、二、 1,3-丁二烯的结构丁二烯的结构三、三、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难点)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难点)五、共轭二烯五、共轭二烯的化学性质的化学性质1、亲电加成、亲电加成1,2-加成和加成和1,4-加成加成内内 容容 提提 要要四、共振论(难点)四、共振论(难点)2、Diels-Alder反应反应3、聚合反应、聚合反应2三、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难点)三、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难点)具有共轭大具有共轭大键的体系键的体系共轭体系。共轭体系。 在共轭体系中,在共轭体系中,电子云扩展到整个电子云扩展到整个体系的现象体系的现象电子离域。电子离域。CCCCHHHHHH44电子数电

2、子数原子数原子数31、共轭体系类型、共轭体系类型1)-共轭(等电子共轭体系):共轭(等电子共轭体系): CH2=CH-CH=CH2HCH2=CH-C=Ol 66 44 44分子中单双键交替的共轭体系。分子中单双键交替的共轭体系。42)p - -共轭:共轭:p 轨道与轨道与键共轭键共轭多电子多电子p - -共轭:共轭: 34CH2=CH-Cl.与双键碳相连的原子上要有与双键碳相连的原子上要有P P轨道。轨道。 CH2=CH-O-CH3. 345少电子少电子 p - -共轭:共轭:CH2=CH-CH2+等电子等电子 p - -共轭:共轭:CH2=CH-CH2. 333 2 + +6p-p 共轭:共

3、轭:p轨道与轨道与p轨道之间的作用轨道之间的作用CCH3HCl+.CCH3HOCH2CH3+.CCH3HOCH2CH3.CCH3HClCH2CH2Cl+.+稳定性:稳定性:CH2=CHClCH3-CHCl2+HClCat.73)超共轭)超共轭- -超共轭超共轭 - -p 超共轭超共轭- -C上上“C- -H” 键与键与键重叠形成的。键重叠形成的。- -超共轭:超共轭:- -p 超共轭:超共轭: - -C上上“C- -H” 键与键与p轨道的重叠。轨道的重叠。 8超共轭超共轭键与键与键的瞬时重叠键的瞬时重叠CCCHHHHHH9- P- P超共轭:超共轭:键与键与P P轨道的重叠。轨道的重叠。 C+

4、CH3CH3CHHHC3C+C H2HC H3H例:例:此碳正离子:此碳正离子:p轨道可轨道可以与以与9个个C-H 瞬时重叠,瞬时重叠,几率高,重叠作用大!几率高,重叠作用大!稳定!稳定!10共轭体系类型总结:共轭体系类型总结:1)- -共轭(等电子共轭体系)共轭(等电子共轭体系):单单-双交替双交替2)p - -共轭:共轭:p 轨道与轨道与键共轭键共轭p- -p 共轭:共轭:p轨道与轨道与p轨道之间的作用轨道之间的作用3)超共轭)超共轭- -超共轭超共轭 - -p 超共轭超共轭CH3-CH=CH-CCHCH2=CH-CH-CH3+CH3-CH-Cl+找出下列分子中存在的共轭体系:找出下列分子

5、中存在的共轭体系:-p -pp-p-p超共轭效应较弱!超共轭效应较弱!112、共轭效应(、共轭效应(Conjugative effect) 在共轭体系中,在共轭体系中,由于由于电子离域,而使得分子中电子云的密度分布有电子离域,而使得分子中电子云的密度分布有所改变,键长趋于平均化,所改变,键长趋于平均化,体系能量降低而使分子稳定性增加体系能量降低而使分子稳定性增加的效应称共的效应称共轭效应(又称电子离域效应)。轭效应(又称电子离域效应)。共轭体系出现正、负电荷交替现象,共轭效应随共轭链传递,不减弱。共轭体系出现正、负电荷交替现象,共轭效应随共轭链传递,不减弱。用弯箭头表示电子离域的方向。用弯箭头

6、表示电子离域的方向。12a、吸电子共轭效应(、吸电子共轭效应(- -C)CH2=CH-CH=O 当极性双键、叁键当极性双键、叁键(C=O或或C N等等)与与碳碳重键碳碳重键形成共轭体系时,就产生吸形成共轭体系时,就产生吸电子共轭效应。电子共轭效应。起于双键,止于原子或单键起于双键,止于原子或单键电子向共轭体系中电负性大电子向共轭体系中电负性大的原子转移!的原子转移!13NOOCOCOOHNOOCH2=CH+-COOHCH2=CH+-具有具有- -C效应:效应:14b、推(供)电子共轭效应(、推(供)电子共轭效应(+ C):):CH2=CH-Cl 电负性大的原子(带电负性大的原子(带孤对电子孤对

7、电子或或带负电荷带负电荷的)直接与的)直接与碳碳重键碳碳重键相连,共轭电相连,共轭电子向重键方向离域,产生子向重键方向离域,产生 + C。由未共用电子对指向单键由未共用电子对指向单键电子向共轭体系中电子云密度低电子向共轭体系中电子云密度低的方向转移!的方向转移!15例:例:-O- - -NH- - -CH2- -F -Cl -Br -I-OH -OR -NH2具有具有+C效应效应16常见基团共轭效应的大小:常见基团共轭效应的大小:-F-Cl-Br-I-NH2 -OR -F-O -OR- (同周期)(同周期)(同主族)(同主族)17c、超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HCCH=CH2llHHH2C=CH

8、C-CH3llHH- -H越多,形成超共轭的机会越多,越多,形成超共轭的机会越多,超共轭效应会越强。超共轭效应会越强。 C(作用较弱)(作用较弱)18CHHHCCCHHHHHH.CHHHCCHHH.H 9个个H参与超共轭参与超共轭6个个H参与超共轭参与超共轭叔自由基叔自由基仲自由基仲自由基例例: :193 3、共轭分子的特性:、共轭分子的特性:(共轭链越长,单、双键键长越接近)(共轭链越长,单、双键键长越接近)2)折射率较高()折射率较高(电子云易极化)电子云易极化)1)键长趋于平均化)键长趋于平均化如:苯环的如:苯环的C-C键长完全等同。键长完全等同。3)吸收光谱向长波方向移动)吸收光谱向长

9、波方向移动番茄红素番茄红素204 4)具有共轭效应的分子,分子能量较低,)具有共轭效应的分子,分子能量较低, 分子稳定性较大。分子稳定性较大。例:例:CH2=CH2 + H2CH3-CH3 + QH=137.2KJ/mol CH2=CH-CH=CH2 + 2H2CH3-CH2-CH2-CH3 + QH=238.9KJ/mol21两者之差两者之差 共轭能:共轭能: 假定假定CH2=CH-CH=CH2分子不共轭,与分子不共轭,与 H2反应时所放出的能量为:反应时所放出的能量为:137.22 = 274 . 4 KJ/mol 274.4 - 238.9 = 35.5 KJ/mol22 共轭效应的存在

10、,使体系稳定性增大。共轭效应的存在,使体系稳定性增大。共轭链越长,共轭能越大,体系越稳定。共轭链越长,共轭能越大,体系越稳定。结论:结论:23 可解释可解释C 、C 、烯烃的稳定性烯烃的稳定性+.例例1:解释烷基游离基的稳定性:解释烷基游离基的稳定性: 应用应用1:CHHHCCCHHHHHH.CHHHCCHHH.H3 R 2 R 1 R CH3.24同理:解释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顺序:同理:解释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顺序:CH2=CH-CH2 CH2 3 R 77 33-p25例例2 2:解释碳正离子的稳定性顺序:解释碳正离子的稳定性顺序:CC-CH2H3CHHHHHHHHHCCH+3 R+ 2 R

11、+ 1 R+ CH3 +26HCCH=CHCHllHHllHHH2C=CHC-CH3llHH例例3: 解释解释 2-丁烯丁烯 较较 1-丁烯丁烯 稳定稳定参与共轭的参与共轭的C-H键越多,体系稳定性越大。键越多,体系稳定性越大。27结合结合“稳定性原理稳定性原理”可解释反应现象。可解释反应现象。例例1:解释下列反应产物:解释下列反应产物 应用应用2:CH-CH3Br(为什么不是为什么不是?)?)CH2-CH2BrCH=CH2ROOR+HBr28具有具有p-共轭而稳定共轭而稳定!没有没有p-共轭,稳定性小共轭,稳定性小!解题思路:比较中间体自由基的稳定性。解题思路:比较中间体自由基的稳定性。CH

12、-CH2Br.CH-CH2Br.29例例2:phCH=CH-CH=CH2 +HBrphCH=CH-CH-CH3lBrphCH=CH-CH-CH3 +phCH-CH2-CH = CH2+p-共轭,且因共轭共轭,且因共轭体系大而更稳定体系大而更稳定?phCH-CH2-CH=CH2lBr()30 4、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的异同点、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电子效应。相同点:都是电子效应。诱导效应(诱导效应(I):): 沿沿键传递,并随碳链增长逐渐减弱,到第键传递,并随碳链增长逐渐减弱,到第4个原子已无作用。个原子已无作用。产生原因:电负性不同。产生原因:电负性不同。+ +不同点:不同点:C

13、l CH2CH2CH2CH331 存在于共轭体系中,沿存在于共轭体系中,沿键传递,在共轭链上产生正负交替,不因键传递,在共轭链上产生正负交替,不因键键增长而降低。增长而降低。产生原因:大产生原因:大键的存在。键的存在。共轭效应(共轭效应(C):):C=C-C=C-C=C-C=O例:例: + + + + - - -32在化学反应中,动态的共轭效应决定着反应的取向;而反应活性是由在化学反应中,动态的共轭效应决定着反应的取向;而反应活性是由两者共同作用。两者共同作用。例例1: 加成活性:低于加成活性:低于 CH2=CH2 的活性。的活性。 由于由于 - -I+C加成方向:马氏加成加成方向:马氏加成注

14、意:注意:CH2=CH.Cl33例例2:CH2=CH-CH2Cl + HClCH3-CH-CH2ClClCH2=CH-CH=O +HBrCH2-CH2-CH=OBr34四、共振论(难点)四、共振论(难点)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例如:例如:1,3-丁二烯用经典的结构:丁二烯用经典的结构: CH2=CH-CH=CH2 不能描述其单键和双键上电子云平均化。不能描述其单键和双键上电子云平均化。351、共振论基本要点、共振论基本要点 按价键规则,对于一个电子离域体系(分子或离子、自由基)按价键规则,对于一个电子离域体系(分子或离子、自由基),可以写出可以写出一个以上的一个以上的Lewis结构式时,其

15、中任一个结构式都不能单独反映分子的真实结构式时,其中任一个结构式都不能单独反映分子的真实结构,分子的真实结构是这些结构杂化成的杂化体,是他们的叠加。结构,分子的真实结构是这些结构杂化成的杂化体,是他们的叠加。CO32-OCOO-OCOO-OCOO-36CO32-OCOO-OCOO-OCOO-杂化体杂化体共振共振极限式(共振结构式)极限式(共振结构式)371 1)杂化体不是极限式的混合物,也不是他们的)杂化体不是极限式的混合物,也不是他们的 互变平衡体系,是一个单一物质。互变平衡体系,是一个单一物质。2 2)实际的极限式不存在)实际的极限式不存在 3 3)极限式代表着电子离域的限度,其越多,电)

16、极限式代表着电子离域的限度,其越多,电 子离域可能性越大,体系能量越低。子离域可能性越大,体系能量越低。 注意:注意:382、共振式的书写、共振式的书写a、必须符合价键规则。、必须符合价键规则。b、只允许电子(、只允许电子(电子和孤对电子)的移动,电子和孤对电子)的移动, 不允许原子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不允许原子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39CH3O-CH=CH2CH3O=C-CH2.+-CH2=CH-OHCH3CHOCH2-CH2CH+CH2=CH-CH2+互变异构!互变异构!40c、必须有相同的未成对电子数。、必须有相同的未成对电子数。例:例:CH2=CH-CH2CH2-CH=CH2.CH2-C

17、H-CH2但不能写成但不能写成.d、主要的共振式必须有合理的键长与键角。、主要的共振式必须有合理的键长与键角。41具有具有共轭、共轭、 P共轭的体系,共轭的体系,才有可能写出共振式才有可能写出共振式一般地:一般地:423、共振式的稳定性、共振式的稳定性a、共价键的数目越多,越稳定。、共价键的数目越多,越稳定。CH2=CH-CH=CH2CH2-CH=CH-CH2+-稳定稳定b、原子都具有完整的价电子层结构时,稳定。、原子都具有完整的价电子层结构时,稳定。CH2-O-CH3.+CH2=O-CH3+.稳定稳定43c、有电荷分离的,稳定性小。、有电荷分离的,稳定性小。例:例:CH2=CH-ClCH2-CH=Cl+-d、负电荷处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上,稳定。、负电荷处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上,稳定。e、两异号电荷相距越近,同号电荷相距越远,、两异号电荷相距越近,同号电荷相距越远, 越稳定。越稳定。444、共振结构对杂化体的贡献、共振结构对杂化体的贡献a、越稳定的共振式,对杂化体的贡献越大。、越稳定的共振式,对杂化体的贡献越大。b、等价的共振式杂化出来的杂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