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ad/cam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论文论文题目:cad/cam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学生姓名: 学号:专 业: 指导教师: 2011年06月cad/cam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摘要】对cad/cam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了cad/cam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在企业中的应用前景。【关键词】 cad/cam 技术应用 发展方向 前景一、cad/cam软件概述cad/cam技术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经过40年左右的发展先后走过了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微机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当时流行的cad/cam软件。现在微机平台的cad/cam软件占据着主导地位,国内外有一大批优秀的cad/cam软件。ca
2、d/cam技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最初的机械制造的广泛应用,到现在建筑、电子、化工等领域也开始大量使用。随着cad/cam技术在国内不断的研发和应用,cad/cam技术对我国国民经济起重要的作用。cad/cam即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其含义是指产品设计和制造人员根据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进行设计和制造的一项技术。一般讲,一个完整的cad/cam系统是由计算机、外围设备及附加生产设备等硬件和控制这些硬件运行的指令、程序即软件组成。二、cad/cam技术的应用现状1.cad/cam技术在国外的应用现状cad/cam技术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经过近50年的发展,其技术和水平
3、已经到达了相当成熟的阶段。日本、法国、德国也相继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化工等行业中广泛使用cad/cam技术。cad/cam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 cad/ca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我国cad/cam技术的应用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经过40多年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cad/cam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各行各业。综合来看,cad/cam技术的在国内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起步晚、市场份额小我国 cad/cam技术应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七五”期间国家支持对24个重点机械产品进行了 cad/cam的开发研制工作,为我国 cad/cam技术的
4、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国家科委颁布实施的863计划也大大促进了 cad/cam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九五”期间国家科委又颁发了19952000年我国 cad/cam应用工程发展纲要,将推广和应用 cad/cam技术作为改造传统企业的重要战略措施。有些小企业由于经济实力不足、技术人才缺乏,cad/cam技术还不能够完全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国内研发的cad/cam软件在包装和功能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市场份额小。(2)应用范围窄、层次浅cad/cam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在cad方面主要包括二维绘图、三维造型、装配造型、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等。其中cad二维绘图技术在企业应用情况较好,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
5、大力推进“甩图板”工程,另一方面是由于二维绘图技术解决的是所有企业的共性问题。三维造型软件由于早期没有推出微机版本,需要在工作站环境中工作,投资较大,所以只有部分大企业有所应用。在cam方面,目前企业普遍应用的只是数控程序编制,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华中数控系统、南京sky系统、日本funuc系统、德国siemens系统。而广义的 cam只有少数大型企业采用,中小企业极少应用。(3)功能单一、经济效益不突出cad/cam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只是单元的智能技术应用,是从企业生产的几个侧面来提高效率。功能分散的cad/cam技术其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将 cad、capp、cam、pdm等技术集成在一
6、起,综合应用在设计与制造生产的过程中 ,才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三、 cad/cam系统的发展方向cad/cam软件的功能将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逐步实现cad/cam无缝整体化集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cad/cam技术应与多媒体技术更好的结合cad/cam技术应与多媒体更好的结合,增强使用的灵活性。未来的人机交互界面将会更加友善和方便,还可引入触摸式、声控式等各种操作方式。把多媒体技术与cad/cam软件相结合,将cad/cam走进有声有色的世界,不仅具有强大的设计、分析、制造功能,还能使工作人员在声像结合的丰富多彩的计算机环境中工作,工作更加轻松有效。2. cad/cam系统应具有高
7、度的开发性cad/cam系统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工作平台、用户接口、应用开发环境及与其他系统的信息交换等方面。现在市场上的cad/cam产品一般都会为用户提供二次开发环境,方便用户订制自己的cad/cam系统,具有较好的开放性。cad/cam供应商应向企业提供易学易用的二次开发工具,即开发面向行业和企业应用的专用cad/cam软件和数据库。3. cad/cam系统应具备更好的集成性集成就是向企业提供cad/cam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企业中各个环节不可分割,统一考虑。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过程。提高系统的集成性,从以下四方面来实现:以“甩掉图板”为目标的计算机辅
8、助绘图与设计;以资源共享为目标的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全局产品模型、无纸设计、加工管理为目标的计算机三维造型、分析设计、仿真模拟、加工处理的集成系统;以控制产品生命周期为目标的优化设计,从产品性能设计、制造工艺性能设计、监测性能设计等入手进行优化设计。4. cad/cam系统应具备更强的智能性智能化设计功能是未来cad/cam软件的一个重要标志。cad/cam系统将包括专家系统、经验储存、智能库、推理规则和自动学习功能。软件开发要将产品设计加工过程直接与系统相结合,使用户轻松完成工作任务。四、cad/cam技术发展趋势 21世纪模具制造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网络化,追求的
9、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缩短设计周期及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模具制造业的应变能力,满足用户需求。具体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标准化 cad/cam系统可建立标准零件数据库,非标准零件数据库和模具参数数据库。标准零件库中的零件在cad设计中可以随时调用,并采用gt(成组技术)生产。非标准零件库中存放的零件,虽然与设计所需结构不尽相同,但利用系统自身的建模技术可以方便地进行修改,从而加快设计过程,典型模具结构库是在参数化设计的基础上实现的,按用户要求对相似模具结构进行修改,即可生成所需要的结构。 2)集成化技术 现代模具设计制造系统不仅应强调信息的集成,更应该强调技术、人和
10、管理的集成。在开发模具制造系统时强调“多集成”的概念,即信息集成、智能集成、串并行工作机制集成及人员集成,这更适合未来制造系统的需求。 3)智能化技术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包括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各个环节的智能化,实现生产过程(包括组织、管理、计划、调度、控制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以及模具设备的智能化,也要实现人与系统的融合及人在其中智能的充分发挥。 4)网络技术的应用 网络技术包括硬件与软件的集成实现,各种通讯协议及制造自动化协议,信息通讯接口,系统操作控制策略等,是实现各种制造系统自动化的基础。目前早已出现了通过internet实现跨国界模具设计的成功例子。 5)多学科多功
11、能综合产品设计技术 未来产品的开发设计不仅用到机械科学的理论与知识,而且还用到电磁学、光学、控制理论等知识。产品的开发要进行多目标全性能的优化设计,以追求模具产品动静态特性、效率、精度、使用寿命、可靠性、制造成本与制造周期的最佳组合。五、cad/cam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前景cad/cam技术给企业带来了全面的、根本的变革,使传统的企业设计与制造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全国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企业要想进一步跟上时代步伐,cad/cam必须要把握好正确的发展方向。1.进一步普及行业cad/cam技术,努力提高其应用水平在国家各项举措的推动下,企业一定要重视cad/cam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惜一
12、切代价投入资金引进cad/cam技术和人才,促进cad/cam技术的应用迈上新台阶。2.在cad/cam软件的选用上,坚持高、中、低并存高档cad/cam软件实现了cad、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m、pdm(产品数据管理)和ppc(生产计划与控制)等技术的高度集成,能实现设计制造及生产管理的一体化。这类高档的cad/cam软件,典型的有pro/engineer、catia等国外开发的软件。中、低档cad/cam软件只具备部分功能,但是由于成本低、实用性强,易学易用,所以大部分企业都具备应用条件。3.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开发具有特色的cad/cam软件开发cad/cam软件的目的应用cad/cam技术,科研单位不仅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快cad/cam软件的二次开发步伐,同时要结合国情、遵守各国规范,面向国内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六、结束语cad/cam技术对企业产生的变革和带来的效益是毋庸置疑的,我国企业应正充分利用ca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叶代销合作协议书
- 钢管扣件保管协议书
- 运维改造合同协议书
- 阅文合同霸王协议书
- 驻场开发保密协议书
- 酒店入股经营协议书
- 修脚店合伙开店协议书
- 养鸡合伙人合同协议书
- 菜园开荒租赁协议书
- 车辆交付违约协议书
- 2024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真题
- 变电站设备危险源辨识清单及预控措施
- GB/T 45083-2024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
- 艾灸疗法课件
- 银行职业介绍课件
- T-CASME 1514-2024 市域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指南
- 《全球各大邮轮公司》课件
- 【MOOC】创新与创业管理-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3月天津高考英语第一次高考真题(原卷版)
- 大学美育(长春工业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2024年度高端医疗服务合同for海外医疗咨询与安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