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1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3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4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环节应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它需要控制理论、程序设计、硬件电路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融合。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学生控制算法设计的认识,学会控制算法的实际应用,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际组成,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编程调试,为从事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设计和系统的整定工作打下基础。二、 课程设计内容设计以89c51单片机、adc、dac等电路和运放电路组成的被控对象构成的单闭环反馈控制系统。1. 硬件电路设计:89c51最小系统加上模入电路adc0809和模出电路dac0832;由运放构成的被控对象。2. 控制算法:pid控制、最少拍控制、大林算法。3. 软件设计:主程序、定时中断程序、a/d转换程序、滤波程序、d/a输出程序、最少拍控制程序等。三、 课程设计要求1. 模入电路能接受双极性电压输入(-5v+5v),模出电路能输出双极性电压(-5v+5v)。2. 被控对象:3. 控制器设计:最少拍控制器。被控对象有积分环节

3、的按斜坡输入信号设计控制器,否则按阶跃输入信号设计控制器。4. 定时中断间隔可在10-50ms中选取,采样周期取采样中断间隔的整数倍,可取1000-2000ms,由实验结果确定。四、 课程设计实验结果1. 控制系统能正确运行。2. 按设计信号下的系统输出响应。3. 其他典型输入信号下的系统输出响应。五、 进度安排序号内容天数1布置任务,查阅资料0.52总体方案确定,硬件电路设计1.53熟悉实验箱及c语言开发环境,研读范例程序,14控制算法设计15软件编程,调试16实验17总结,撰写课程设计报告1六、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总结设计过程,写出设计报告,设计报告具体内容要求如下:1课程设计的目和设计的

4、任务。2课程设计的要求。3控制系统总框图及系统工作原理。4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连接图(含被控对象),电路的原理。 5软件设计流程图及其说明。6电路设计,软件编程、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分析解决方法。7实验结果及其分析。8体会。七、 参考文献(列出你所利用的参考文献。格式参见下。)1 于海生主编,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 张艳兵等编著,计算机控制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3 张毅刚主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陈涛编著,单片机应用及c51程序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 楼然苗, 李光飞编著, 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 北京: 北

5、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7 第 二 部 分课程设计报告目录1、课题简介11.1课程设计内容11.2课程设计要求12、方案设计12.1设计步骤12.2控制系统总框图及系统工作原理13、硬件电路设计23.1被控对象设计23.2硬件电路原理图24、控制算法设计35、软件编程设计55.1流程图设计55.2 程序设计56、实验结果分析87、总结9参考书目91、课题简介1.1课程设计内容设计以89c51单片机、adc、dac等电路和运放电路组成的被控对象构成的单闭环反馈控制系统。1. 硬件电路设计:89c51最小系统加上模入电路adc0809和模出电路tlc7528;由运放构成的被控对象。2. 控制

6、算法:最少拍控制。3. 软件设计:主程序、定时中断程序、a/d转换程序、滤波程序、d/a输出程序、最少拍控制程序等。 1.2课程设计要求1. 模入电路能接受双极性电压输入(-5v+5v),模出电路能输出双极性电压(-5v+5v)。2. 被控对象3. 设计无纹波最少拍控制器。被控对象有积分环节的按斜坡输入信号设计控制器,否则按阶跃输入信号设计控制器。4. 定时中断间隔可在10-50ms中选取,采样周期取采样中断间隔的整数倍,可取1000-2000ms,由实验结果确定。5. 滤波方法可选择平均值法,中值法等。2、方案设计2.1 设计步骤先进行硬件设计,根据gz改造被控对象 进行最少拍控制算法计算读

7、范例程序,画出流程图,进行修改调试实验结果2.2控制系统总框图及系统工作原理最少拍控制算法d(z)rec图2-1系统总框图误差e=r-c经运放运算得到,并由模数转换器采集。最少拍控制算法由软件程序和单片机实现。输出u经数模转换器和零阶保持器转换成模拟信号送至被控对象。被控对象由两只运放及阻容元件构成。3、硬件电路设计3.1 被控对象设计被控对象由两只运放及阻容元件构成。积分部分c=4uf,r=250k惯性部分r1=25k,r2=200k,c=1uf图3-1被控对象设计3.2硬件电路原理图图3-2系统电路图4、控制算法设计被控对象传递函数根据香农采样定理,选择采样周期t=0.1s零阶保持器的传递

8、函数为对被控对象带零阶保持器进行z变换,得:由该式可知:其中d为采样周期纯滞后环节的个数,q=2为单位速度输入,为g(z)中零点的个数,v为g(z)中不稳定极点的个数,j为g(z)在单位圆上极点的个数故e(z)和(z)可设为又所以有解得 所以5、软件编程设计5.1流程图设计图5-1系统流程图5.2 程序设计#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adc_7 xbyte0x0600#define dac_1 xbyte0x0640sbit str = p17;定义

9、a/d启动信号sbit din0 = p10;声明同步信号uint data time;声明变量,用于定时uchar data t0_h,t0_l;用于存储定时器0的初值int tk=10;声明采样周期=tk*10msint tc;tc的变量float kk0=7.8;系数float kk1=-9.366;float kk2=2.809;float kk3=0;float pp1=-0.332;float pp2=-0.668;float pp3=0;char uk;当前时刻da的输出char ek;当前时刻的偏差char uk_1,uk_2,uk_3,ek_1,ek_2,ek_3;前三次采样

10、时刻的控制量和偏差void main(void) tmod = 0x01;time = 10;定时10mst0_h = (65536-500*time)/256;计算定时器0初值t0_l = (65536-500*time)%256;t0_l = t0_l+20;修正因初值重装而引起的定时误差th0 = t0_h;tl0 = t0_l;it1 = 1;边沿出发中断ex1 = 1;开外部中断1et0 = 1;开外部中断0tr0 = 1;启动定时器tc = 1;dac_1= 0x80;da清零uk=uk_1=uk_2=uk_3=0; ek=ek_1=ek_2=ek_3=0;ea = 1;开总开关w

11、hile(1);void int1() interrupt 2 using 2float i,j;din0 = 1;读取输入前,先输出高电平 if(din0)判断同步信号是否到达 uk=uk_1=uk_2=uk_3=0; ek=ek_1=ek_2=ek_3=0; dac_1 =0x80;da输出零tc=1; else tc-;判断采样周期是否到达 if(tc=0) ek = adc_7-128;采样当前的偏差值,并计算偏差的变化量i=ek*kk0;i=i+ek_1*kk1;i=i+ek_2*kk2;i=i+ek_3*kk3;j=uk_1*pp1; j=j+uk_2*pp2;j=j+uk_3*p

12、p3;i=i-j; if(i0) 判断是否溢出 if(i=127) uk=127; else uk=(char)i; else if(i-128) uk=-128; else uk=(char)i; dac_1=uk+128;da输出控制量 uk_3=uk_2; 控制量地推 uk_2=uk_1; uk_1=uk; ek_3=ek_2; 偏差递推 ek_2=ek_1; ek_1=ek;tc=tk; 采样周期变量恢复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using 1str = !str;th0 = t0_h;tl0 = t0_l;6、实验结果分析首先利用matlab仿真,仿真图及结果如图6-1图6-1 matlab仿真图图6-2仿真结果使用实验箱做仿真时得到的仿真结果为图6-3 图6-3实验箱仿真结果及数字控制器输出结果从仿真结果来看,调节之后的电路可以两拍跟踪斜坡输入信号,matlab仿真结果没有任何纹波,但是在实验箱上仿真时出现了纹波,后期出现了不稳定的偏差,原因是实验箱上的电阻电容原件并不是非常精确的数值,在做g(s)的参数时有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