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第2课时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第2课时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第2课时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第2课时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第2课时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时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基础巩固科学家通常把海水表层叶绿素含量低于0.07mgm-3的现象称为“海洋荒漠”,表现为海洋表层藻类物质稀少甚至绝迹。据此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海洋荒漠”成因的正确说法是()a.全球气候变暖使表层海水温度年较差变小,抑制深层营养物质上泛,扩大“海洋荒漠”的范围b.暖寒流交汇处鱼类多,不利于藻类生长,为主要“海洋荒漠”区c.副热带海区,光照充足,不会出现“海洋荒漠”现象d.人类活动不会对“海洋荒漠”产生影响2.据2007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统计,东海海域共发生60次赤潮现象,成为中国赤潮灾害影响最严重的海域,下列关于赤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赤潮海域中的叶绿素含量

2、偏低,化学耗氧量偏高b.受长江径流量的影响,东海海域赤潮高发期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c.渤海、黄海和南海的海水养殖发达,可以抑制赤潮的发生d.东海海域适宜的水温有利于藻类的繁殖解析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不同深度的海水水温年较差变小,导致上升流势力减弱,海洋深层的营养物质不会被带到表层,藻类生长因此受到抑制,从而出现“海洋荒漠”现象。第2题,赤潮产生必须具备海水中营养物质多、海水温度适宜、特定海域条件等,东海海域适宜的水温利于藻类的繁殖,发生赤潮。答案1.a2.d下图为东南亚沿海地区常见的警告牌,提示居民向高处避险。据此完成第34题。3.该警告牌提醒的灾害可能是()a.海啸b.强风c.泥石流d

3、.滑坡4.引起该灾害的常见原因是()a.陆地地震b.超强台风c.河水暴涨d.海底地震解析第3题,材料中表明该警示牌位于东南亚沿海地区,而滑坡、泥石流多位于山区,故排除c、d;根据图片的信息为海水卷起的巨浪,故最可能是海啸,且海浪卷起巨量的海水向陆地涌入,尽量选择高处躲避,a正确;强风来袭向高处并不能避险,排除b。第4题,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d正确;台风、河水暴涨和陆地地震与海啸无关,a、b、c错误。答案3.a4.d5.我国曾在不少地区建有虫神庙。传统社会中,人们遇到蝗灾就到庙中求蝗神保护庄稼。下列有关蝗灾爆发的原因可能是()降水丰沛,利于蝗虫繁殖生态

4、脆弱,蝗虫缺乏天敌地表干旱,土壤中蝗虫卵大量存活植被覆盖率高,食物充足a.b.c.d.解析蝗虫灾害爆发原因:一是气候干旱,二是食物充足。答案c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第67题。6.图中四种灾害分别是()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7.蝗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生物灾害,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灾害是()a.b.c.d.解析第6题,从图中纵坐标时间尺度和横坐标持续时间看,在某一瞬间发生,地震持续时间最短,约几秒;在某日发生,持续几小时,火山爆发时间略长;在某月发生,持续几天或几个月,洪涝持续几天或几个月;在某年发生,

5、持续几个月至几年,干旱可达几个月或几年等。第7题,干旱高温利于蝗虫繁殖,而洪涝多雨有利于蝗虫生长。答案6.b7.d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蝗灾属于爆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农业生物灾害,蝗灾、洪灾和旱灾并称为中国的三大自然灾害。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已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最早的蝗灾记载是公元707年。下图为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朝111次蝗灾发生的月份统计。材料二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下图为中国虫神庙的分布示意图。(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蝗灾发生的时间特点及原因。(2)据材料二显示的信息,说明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3)请你分析说明“

6、先旱后涝,蝗灾成片”的原理。(4)列举治理蝗灾的主要措施。答案(1)蝗灾多发生在夏季,其中6月份发生频率最高,冬季几乎没有蝗灾发生。原因:夏季气温高,适宜蝗虫大量生长繁殖;冬季气温低,不利于蝗虫生长繁殖。(2)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蝗灾减少,到东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蝗灾发生。(3)蝗灾与旱灾经常相伴发生(链性发生)。因为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剧增,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就会出现严重蝗灾。(4)人工诱捕幼虫、成虫;农药灭虫;点火焚烧和投放天敌(生物措施)等。素养提升生物入侵,又称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因为

7、偶然机会进入某一适宜其生存和繁殖的地区,其种群数不断增加、分布区逐步扩展的过程。据此完成第13题。1.近年来,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先后在沪、苏、浙、赣等地迅速蔓延,严重影响原有植被。其根本原因是()a.该地区气候暖湿,适宜其生存b.该地区土壤呈酸性,适宜其生长c.一枝黄花在该地区没有天敌制约d.一枝黄花在新环境发生了变异2.水葫芦引入我国后,在南方水域爆发,而在北方水域却未形成生态灾难,其主要原因是()a.南方无其天敌,北方有其天敌b.南方水域广阔,北方地表水贫乏c.南方水污染较轻,北方水污染严重d.南方冬季温和,北方冬季寒冷3.我国云南昆明引种桉树后,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周围

8、植被大量死亡,这属于()a.生物灾害b.水文灾害c.自然灾害d.人为灾害解析第1题,外来物种入侵主要与引入地环境适宜其生存有关。第2题,水葫芦适合在温暖的水域生长。第3题,该案例属于生物入侵,即生物灾害。答案1.a2.d3.a4.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气候干旱水灾频繁台风多发a.b.c.d.解析气候干旱、水灾、台风不是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答案a5.中国有两句看似矛盾的话:“无风不起浪”和“无风三尺浪”,这两种说法从某种角度说都没有错,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风力通常是形成海浪的直接动力b.海边无风时也会有海浪,这可能是由海

9、底地震导致的c.海面较小且无风时,往往海浪较小或无海浪d.“无风不起浪”和“无风三尺浪”指的均是海岸的海浪情况解析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因此“无风不起浪”从这方面说是合理的。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者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灾害性海浪,因此从这方面说“无风三尺浪”也是合理的。大洋中如果海面宽广、风速大、风向稳定、吹刮时间长,则海浪较强。大洋中虽然水面开阔,但因风力微弱,风向不定,海浪一般很小,故选d。答案d读2015年5月某日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第6题。6.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a.黄海沿岸b.台湾海峡c.海南岛周围海域d.菲律宾附近海

10、域解析灾害性海浪,风大浪高。由图中等压线分布及海陆轮廓可知,菲律宾附近海域受热带气旋的影响,风力大,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答案d下图表示了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读图,完成第78题。7.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a.板块碰撞b.板块张裂c.岩浆活动d.变质作用8.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千米,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 000米)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若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a.地b.地c.地d.地解析第7题,图示区

11、域为台湾岛东部海域,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第8题,根据题干信息结合图示中等深线数值可知,只有地符合震级、水深条件,所以地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答案7.a8.b9.(拓展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风暴潮灾害不仅居我国海洋灾害之首,而且已成为威胁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19502000年的17次特大风暴潮大多发生在天文大潮期间。材料二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材料三下表为渤海某类风暴潮次数的季节分布表(19502000年)。月份次数123456789101112合计海域21124313海域365821112711350海域314(1)影响我国的风暴潮主要有季节的和季的两种,图中海域以为主,海域以为主。(2)据材料分析渤海沿岸风暴潮频度的分布规律及成因。(3)我国特大风暴潮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分析海域易发生特大风暴潮灾害的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我国的气候特点,我国春秋季节多大风。夏季,台风对东南沿海地区影响大。第(2)题,根据材料三可以得出渤海沿岸风暴潮频度的分布规律,其成因与盛行风有关。第(3)题,海域位于杭州湾附近,其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与海湾形状、地势、天文大潮、台风等有关。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