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一节第二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一节第二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一节第二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一节第二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一节第二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热点链接】2020年4月18日下午,京城天空,一道美丽的日晕出现在太阳周边。日晕是阳光通过云层时,受冰晶的影响,形成的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民间谚语称,“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日晕是如何产生的?提示日晕是阳光通过云层时,受冰晶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经过两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水平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出大气受热的基本过程。水平2: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水平3:根据图表

2、资料,说明影响大气削弱作用的因素,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水平4:根据图表资料,探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人地协调观: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合理安排人类活动,调控人类活动。综合思维:运用资料分析影响大气受热过程的因素。地理实践力: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指导生产、生活实践。1能量来源(1)a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最主要的能量来源。(2)c地面长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削弱作用的方式:i吸收,g散射,h反射。(2)大气吸收作用大气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大气对可见光吸收很少。大

3、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1判断正误。(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于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关。()(2)大气保温作用的强弱与天气变化无关。()2属于短波辐射的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答案b解析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属于长波辐射。3说明大气的散射作用与大气的反射作用的差异。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地面受热: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2)大气吸收:绝大部分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3)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辐射以e大气逆辐射为主,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提示大气的散射作用主要是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参

4、与,大气的反射作用主要是较大颗粒的尘埃参与,特别是云层反射作用最为强烈。主题探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某周末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课外实践活动。活动中发现周六为阴天,周日为晴天。通过实践活动,该学习小组得出了以下结论:(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是明亮的。(2)阴沉的天空呈现为灰白色,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3)下图为两日气温日变化示意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结论(1)和(2)中的现象。(2)判断两条气温曲线代表的日期。(3)阴天时,白天的气温较晴天_,为什么?成果展示(1)大气散射作用改变了太阳光的方向,日出前、日落后,天空仍然是明亮

5、的。因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被云层散射,阴沉的天空呈现为灰白色;太阳光中的蓝紫色光易被散射,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2)a曲线代表周日气温变化,b曲线代表周六气温变化。(3)低阴天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而白天气温较低。1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三种方式作用形式作用特点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削弱的辐射形成的自然现象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续表作用形式作用特点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削弱的辐射形成的自然现象散射作用有选择性空气分子、微小尘埃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无选择性较大颗粒的尘埃等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阴天的天空呈灰白色吸收

6、作用有选择性水汽、二氧化碳(对流层);臭氧(平流层);氧原子(高层大气) 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对地球生命具有保护作用2削弱作用与纬度的关系3削弱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现象原因晴朗天空呈蔚蓝色晴天时,太阳光中的蓝紫色光易被散射阴沉天空呈灰白色阴天时,云层厚,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被散射日出前、日落后天空明亮大气的散射作用改变了太阳光的方向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1)图中箭头比细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的吸收作用 b大气的反射作用c大气的削弱作用 d大气的散射作

7、用(2)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主要是由于()a大气削弱辐射少 b大气削弱辐射少c地面削弱辐射少 d地面削弱辐射少大气受热过程的分析思路类题透析思路点拨原理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受大气削弱作用的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明显减少。应用大气削弱作用越弱,太阳辐射越强。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答案(1)c(2)a主题探究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拉萨和成都纬度基本相同,两城市的光照和气温却存在显著的差异。下表为两个城市气候资料,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年日照时数/小时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拉萨3 0052.115.3成都1 1305.525.2据此探究下

8、列问题:(1)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2)的强弱与天气变化有什么关系?(3)的强弱与天气变化有什么关系?(4)与成都相比,拉萨太阳辐射强、气温低。试分析原因。成果展示(1)受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影响,强于。(2)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阴雨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3)为大气逆辐射。晴天,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阴雨天,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4)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能见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气温低。1大气的受热过程地球大气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

9、到达地球表面,在地面和大气之间进行一系列能量转换(如下图所示)。其过程包括: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一部分被大气吸收,但是吸收得很少。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向外放出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同时向外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保温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现象原因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热量散失多,地面气温低,易出现霜冻现象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气温低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

10、削弱作用弱,保温作用弱利用烟雾防霜冻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防止土壤水分蒸发的同时也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等读大气热状况示意图,完成(1)(2)题。(1)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是图中的()a bc d(2)雾霾天气时,图中的()a增强 b减弱c增强 d增强大气保温作用的分析思路类题透析思路点拨原理大气逆辐射将能量返还地面,实现大气的保温作用。为太阳辐射,为削弱作用,为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应用雾霾天气时,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大气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答案(1)d(2)d教材活动巧点拨教材第30页活动思路点拨1.用温度计分别测得封闭阳台的温度

11、、室外的温度,用温度高的减去温度低的,即可得知它们的温度差。2封闭阳台的玻璃对于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多的可见光的透过率大,可见光射入封闭阳台后被地面吸收。地面放出的是红外光,而玻璃对于红外光透过率低,所以可见光进得来而红外光出不去从而保住了能量,使得封闭阳台温度较高。3可从保暖(搭建温室大棚、架设风障、熏烟等)防冻(浇灌冻水等)进行分析。在中纬度地区的植物园,在土壤上冻前及时浇灌冻水、搭建温室大棚、在上风方向架设风障、熏烟等措施可以使热带植物安全越冬。核心素养速提升素养提升1人地协调观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大棚农业设施剖面。该地修建大棚时,往往将地面挖深0.51.5 m。同时在大棚的一侧修筑厚达3 m

12、的土墙。据此完成12题。1农作物生长区域低于地面0.51.5 m,主要是改变棚内的()a空间 b温度c湿度 d土壤答案b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农作物生长区域低于地面0.51.5 m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温,b项正确。2小明发现,大棚出入口处的西红柿口感更好,原因是大棚出入口处()a光照强 b风力大c温差大 d墒情好答案c解析位于出入口附近,保温效果较差,温差大,西红柿口感更好,c项正确。素养提升2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下图为江门市2016年1月46日的天气状况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题。1关于江门市2016年1月46日的天气状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1月6日平均气温最高 b1月6日昼夜

13、温差最大c1月4日最易出现霜冻 d1月5日恰逢暖空气过境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1月4日,昼夜都是阴天,白天多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故白天气温较低;晚上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1月5日,昼夜都是晴天,白天云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故白天气温较高;晚上少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1月6日,白天是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白天气温较高;晚上是阴天,晚上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2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分析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环节少环节多环节多环节少a bc d答案b解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即环节少;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14、较少,即环节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环节多;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环节少。素养提升3地理实践力1观察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并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原因。2调查周边农村地区,了解当地农民预防霜冻的方法。3统计当地连续几日的天气变化,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探究点题号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5,7,8,9,10,1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3,4,6,11,12,14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

15、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用下图表示。读图,完成13题。1(综合思维)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依次是()a bc d答案a解析近地面大气增温的过程是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少部分被大气吸收、反射后,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增温后又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2(综合思维)与人们通常所称大气“温室效应”相关的主要过程有()a和 b和c和 d和答案c解析“温室效应”是大气中温室气体过多,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明显;过多的温室气体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强。3(综合思维)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a增强

16、,减弱 b减弱,增强c增强,减弱 d减弱,增强答案d解析多云的天气,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温度不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温度不太低,昼夜温差小。下图为成都与拉萨某季节一天中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45题。4(区域认知)拉萨和成都比较,一天中的气温日较差差异明显,原因是()a纬度差异 b经度差异c地形差异 d人类活动差异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拉萨气温日较差大于成都。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成都地处四川盆地,云雾天多,昼夜温差小,故导致两地气温日较差差异明显的因素为地形差异,c项正确。5(地理实践力)下列现象与气温日较差

17、关联大的是()a早穿皮袄午穿纱 b外出戴太阳帽c吃火锅除湿热 d带雪地镜防阳光反射答案a解析早穿皮袄午穿纱,说明昼夜温差大,a项正确;外出戴太阳帽,主要是太阳辐射强,b项错误;吃火锅除湿热,与气候湿热有关,c项错误;带雪地镜防阳光反射,与太阳辐射强有关,d项错误。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多发期。读图,回答68题。6(综合思维)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a昼夜温差较小,水汽易凝结b昼夜温差较小,水汽不易凝结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答案d解析深秋、初冬时节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水汽易凝结形成大雾。7(综合思维)白天的大雾天气使

18、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答案b解析白天,大雾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使光线减弱,大气能见度降低。8(地理实践力)出现浓雾天气时,大气能见度较差,但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很醒目,原因是()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答案a解析大气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交通信号灯的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故很醒目,a项正确。读下图,完成910题。9(综合思维)由甲到丁,太阳辐射能减少,其原因是()a削弱作用 b吸收作用c反

19、射作用 d散射作用答案a解析由甲到丁,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散射三种方式。10(综合思维)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如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 ,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受_的影响()aa作用 bb作用cc作用 d丁作用答案c解析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灰,滞留在空气中的火山灰,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每年冬天,茶农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如左图);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 左右

20、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右图)。据图完成1112题。11(地理实践力)左图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a防太阳暴晒 b防病虫害c防霜冻 d防洪、防涝答案c解析据材料“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可知,图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从而减少冻害,c项正确。12(地理实践力)右图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a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b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d使大气中co2浓度、烟尘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答案d解析熏烟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区域上空大气中co2、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从而提高对地面辐射的吸收量,增加大气逆辐射,起

21、到保温作用,d项正确。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13读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1)图中各表示什么辐射:_辐射;_辐射;_辐射。(6分)(2)图中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作用,包括_、_、_三种形式。(8分)(3)大气通过_对地面起到_作用。(4分)(4)影响图中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_,其原因是什么?(8分)(5)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_,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_。(填代号)(4分)答案(1)太阳地面大气逆(2)削弱吸收反射散射(3)大气逆辐射保温(4)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越大,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的热量越多;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被削弱得越少。(5)解析第(1)题,根据箭头指向可判断,为太阳辐射,为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第(2)题,图中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