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汉字与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摘要:服饰是人类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的历史朝代演变中,服饰文化也是极其重要的部分,服饰的变化也见证了朝代的更替。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标志,承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中华历史文明和文化在汉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因此,在文章中我们将通过汉字,成语等来探究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关键词:服饰;文字;文化;演变一、服饰的演变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处于群居生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装束较为简单,男女老幼均采用树叶,兽皮为衣,仅仅只是为了遮挡阳光,抵御风寒,蚊虫和野兽。可以看作是服饰的雏形。旧石器时代社会发展,社
2、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要开始以兽皮,植物,用骨针来缝制简单的衣服。新时期时代创造了纺纱织布的工具,利用植物纤维编制成衣料,为制作成形的衣服制造了条件。夏商周服饰在现存的商代甲骨文中,记录纺织,服饰方面内容的文字有百余个。这些文字,反映了商代社会对纺织和服饰是比较重视的。中国的冠服制度,大约在夏商时期初步确立,至周代趋于完善。夏商周时期,冠服制度已成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分别等级尊卑的东西,标志着权力和等级的冕服和官服以及各种饰品逐渐成为服饰发展的主流。战国时代穿着胡服一时相沿成风,以致形成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第一次的大变革。秦汉时期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个各项制度,其中包括衣冠制度。秦始皇
3、常服通天冠,废周代六冕之制,只着“玄衣纁裳”,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绶。汉代秦之初,大体上沿袭了秦制,但现成了佩绶制度。魏晋南北朝宽衣博带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饰。男子穿衣坦胸露臂,力求轻松、自然、随意的感觉。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饰。隋唐时期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着圆领袍、衫,上自皇帝下至杂役都可穿着常服。 宋代宋初服饰制度大体沿袭唐制,但由于受统治者倡导的传统礼制的影响,在传承中又有发展。宋代官服有祭服、冕服、通天冠、远游冠服、朝服、公服(即常服),以及时服。辽代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装特征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纽襻,袍带于胸前系
4、结,然后下垂至膝。金代服饰有一重要特征,是多用环境色,即穿着与周围环境相同颜色的服装。金代的装饰图案喜用禽兽,尤喜用鹿。元代贵族袭汉族制度,在服装上广织龙纹。元代蒙古族男子,戴一种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圆两种样式,顶中装饰有珠宝。明朝建立以后,废弃了元朝的服制,并根据汉族人民的习俗,将服饰制度重新规定。戴乌纱帽、身穿盘补服是明代官吏的主要服饰以补子来区分官职。这种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着,只是颜色有所区别。清代男子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其中有一种行褂,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骑马,所以叫“马褂”。二、服饰的分类(一)头衣古代的
5、帽子叫做头衣,又称元服。上古时代等级分明,衣帽穿戴成了地位的标志。古代贵族男子的头衣一般有冠、冕、弁等,平民男子的头衣则是巾、帻等。冠冠,是一般贵族所戴的普通帽子。男子长到二十岁要行冠礼。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行冠礼时有很繁缛的仪节。少年男子一经行过冠礼,社会和家庭就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了,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合于封建道德。正因为如此,所以古人把戴冠看成是一种“礼”。冕本字为免,本义是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是天子、诸侯、大夫的祭服,后来只有帝王才能戴冕有旒,于是“冕旒”就成了帝王的代称。弁是古代一种尊贵的冠,为男子穿礼服时所戴。有皮弁、爵弁之分。在古代元服中冕的级别最高,接着
6、是冠,最后是弁。冠、冕、弁虽是三物,但由于都是男子的头服,大同小异,所以冠又是三者的总名。一般非贵族中人是不戴冠的。但也要留全发,上罩头巾,称为帻。说文:“发有巾曰帻。”巾帻是平民老百姓的头衣是用来包裹头发的头巾。(二)体衣周易系辞下有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有记载中出现“衣裳”二字,衣裳制是华夏文明中服饰礼仪规格最高的形式。毛传:“上曰衣,下曰裳。”说文解字中许慎记载:“衣,依也,上曰衣,下曰常。象覆 二人之形。”段玉裁解释:“常,下裙也。”“常”即“裳”,可见“衣、裳”是有分别的,衣主要指的是上装,裳主要指的是下裙。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到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
7、,颠倒裳衣。”说的是穿衣服太匆忙,把上衣和下衣都颠倒了。后来,“衣”才引申为衣服的总称上装主要是“襦、亵、裘”等短装。 襦: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短衣也” 。有长短之分,急就篇颜师古注:“短衣曰襦,自膝以上。一日短而施腰曰襦。”襦有时特指短上衣,它是汉代百姓的日常服饰,是一般百姓御寒所穿。贴身穿的上衣又称为“亵衣”。汉书叙传:“夫饿馑流隶,饥寒道路,思有短褐之亵,儋石之畜,所愿不过一金。”颜注:“亵谓亲身之衣也。”司马相如美人赋:“女乃弛其上服,表其亵衣。”亵衣也就是中衣,古代写作衷衣。说文:“衷,里亵衣。”春秋传曰:“皆衷其衵服。”“衷”即贴身穿,“衵”即贴身衣,也就是亵衣。古人最常见的冬服是裘
8、。裘是皮衣,毛向外,所以说文在“表”字下说:“古者衣裘以毛为表。”上文说过,贵族穿裘,在行礼或待客时要罩上裼衣以增加服饰的文采。这是因为兽毛外露,通体一个颜色,不好看。用以做裘的皮毛多种多样,例如狐、虎、豹、熊、犬、羊、鹿、貂,后来还有狼裘、兔裘等。其中狐裘和豹裘最为珍贵,为达官贵人所服,鹿裘、羊裘则最一般。下装裙,释名释衣服:“裙,群也,联接群幅也。”可见,裙是由很多幅布联接而成的。郑玄在仪礼注中谈到:“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前后加起来大盖是七幅布,所做成的应该是比较长的长裙。穿裙装在魏晋以前,并不是女性的专利,男女都着裙装。 后来,裙子成为凸显女性曲线身材,展现女性魅力的主要服装,几千年
9、来,长裙成为裙子的主要形制裤,说文中没有“裤”字,有后来作为异文的“绔”字,解释为“胫衣也”,就是只套在腿上的套裤,是不包裹臀部、阴部的。(三)足衣履是古代鞋子的总称。隋唐以前一般不称“鞋”而称为“履”。 比如成语“削足适履”、“郑人买履”等。释名.释衣服:“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也。” 正规的场合中,古代士子必须着履,因为履和礼密不可分。以履字为部首的汉字有屦 、屣 、屐等。古代叫屦、履,现在叫鞋。袜,古代的袜子,是用布帛、熟皮做的。字作韤、韈。说文:“韤,足衣也。” 三、与服饰有关的汉字与成语“麻”为金文字形,是个会意字。麻的本义是可做绳索的大麻。麻,起源于我国,麻的发现、运用居天然纤维之首。玄,象形字。本义为赤黑色,即黑中带红,泛指黑色。衣冠礼乐,指不同等级的穿戴规范和礼仪规范。羽扇纶巾,出自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意思是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历史上“羽扇纶巾”是魏晋时代人们的一种装束。凤冠霞帔,是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凤冠,就是在冠上缀以凤凰;霞帔用锦缎制作,上面有绣花,两端做成三角形,下端垂金玉坠子。综上所述,服饰不是人类出现之前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才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裁缝学徒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中国钙性聚丙烯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月桂烯项目商业计划书
- 儿科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干预培训手册
- 中国活性氧化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年全球海洋酸化的应对措施
- 中国亚铬酸铜项目商业计划书
- 初中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10
- 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案+
- 中国匹罗卡品项目创业计划书
- 医院培训课件:《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2025团校入团积极分子100题题库(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皮肤外用药市场竞品分析与产品定位报告
- 2025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临时辅助用工招聘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建筑工程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模板
- 鼠疫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 2025贵州黔西南州州直机关面向全州遴选公务员3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省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 信息系统审计手册
- 【7历第一次月考】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