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参考资料防控技术--植保技术_第1页
绿色参考资料防控技术--植保技术_第2页
绿色参考资料防控技术--植保技术_第3页
绿色参考资料防控技术--植保技术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保技术与应用姓名:学号:专业:案例内容:目前,我国登记生物农药活性成份品种 140 多种,约占我国农药有效成份品种的 15%,产品 400 多个,约占注册农药产品的 8%,占农药总产量的 12%。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 2,4-D 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过去三十年来,化学家,生化学家,毒理学家,以及 IPM 专家一起研究从植物衍生的新一代化合物, 具有管理害虫的效力和最低程度的环境不良影响。 第一代的生物农药包含尼古丁, 生物碱,鱼藤酮类,除虫菊类和一些植物油等,在人类历史上已有相当的使用

2、时间。在1690年,烟草的水溶性成份就用于对抗谷类的害虫。 除虫菊也是常见的蚊香的主要成份。生物农药的市场占有率仍然相当有限,在1995年,生物农药占世界农药总销售量的1.3%。许多因素限制了生物农药的成长:生物农药通常不具广效性,和化学农药相比效果较为缓慢,有效期限较短而成本较高。 然而,相对于化学农药在许多国家的市场需求停滞不前或减退, 生物农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未来数年内,化学农药的预估市场成长率约为2%,生物农药则为 10-15%。日益成长1的有机农业,使得生物农药的需求逐渐上扬。另一方面,生物农药也应该像化学农药一样,接受其对健康,食物,生态系统和环境安全的审慎评估。 2 生物

3、农药是天然存在的或者经过基因修饰的药剂,与常规农药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作用方式、 低使用剂量和靶标种类的专一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农药的范畴不断扩大,涉及到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许多种类及多种与生物有关的具有农药功能的物质,如植物源物质、转基因抗有害生物作物、天然产物的仿生合成或修饰合成化合物、人工繁育的有害生物的拮抗生物、信息素等。案例分析:青岛浩瀚农业技术专家研究认为生物农药的发展有以下几个原因: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其目标族群逐渐养成的抗药性,以及农药对于非目标族群的负面影响。1、推广绿色植保新农药的意义目前市场上使用生物农药品种、 数量很少,主要品种为井岗霉素、阿维菌素及其衍生

4、产品, 2007 年一个市的生物农药使用量约 370t ,占农药总使用量的 4.8%,远远低于全国总体水平。 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抗药性害虫大量增加,特别是近 10 年来,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斜纹夜娥等多发生害虫对菊酯类、有机磷类化学农药抗性增加了几十倍甚至数百倍。由于大部分化学农药是广谱性的,喷洒到田间,不光杀死害虫,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同时,农药使用过程中形成严重的污染, 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农产品安全。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全市农作物病虫鼠害生物面积从 80 年代 146.67 万2hm2 次扩大到近 200 万 hm2 次,增加了 27 个百分点,年稻谷损失高达2.8

5、万 t 以上。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具有天然、绿色、营养的绿色食品的追求日益增强,近年来,全市绿色食品生产蓬勃兴起, 而绿色食品生产对化学农药的施用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如何降低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确保农业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适应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进行农作物绿色植保配套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已成为我市植保战线的一个新课题。2 绿色植保新农药的试验示范情况绿色植保新农药试验示范及配套技术推广 2009 年为湖南省植保植检站计划项目,在我市宜章、永兴、安仁、资兴、苏仙、北湖六个县(市、区)开始实施, 2010 年绿色植保配套技术在全市推广。 2009 年首次在我市宜章、永兴、安

6、仁、资兴、苏仙、北湖六个县 (市、区)实施完成绿色环保型新农药 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 (托盾)、苦参碱、2%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绿清灵) 、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5%茚虫威(凯恩)防治柑桔、茶叶、水稻病虫害试验示范, 试验研究表明, 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托盾) 、苦参碱两种植物农药防治柑桔红蜘蛛、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具有良好效果,可以在我市柑桔、茶叶等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产区推广使用;绿色环保型新农药绿清灵防治水稻纹枯病、 柑桔溃疡病、柑桔蚧壳虫和稻纵卷叶螟具有良好效果;绿色环保型新农药康宽、 凯恩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效达96.7%和95.4%。经试验示范,研究筛选出绿色环保型

7、新农药 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 (托盾)、苦参碱、2%十八烷基三甲氯化铵 (绿清灵)、3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5%茚虫威(凯恩) 5 个可分别在柑桔、茶叶、水稻等主要农作物上推广应用。3 绿色植保新农药的配套技术推广情况研究组装了全市柑桔、 茶叶、水稻绿色植保配套技术, 2009 2010年在全市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面积6.95 万 hm2,其中水稻 5.252 万hm2,柑桔 1.41 万 hm2,茶叶 2713.33hm2;新增产量 49373t ,其中稻谷36818.4t ,柑桔 12467.4t ,茶叶 87.2t ;降本增效新增经济效益14811.8 万元, 其中水稻 9367

8、万元, 柑桔 4320.6 万元,茶叶 1124.2万元。稻谷、柑桔、茶叶产品经湖南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郴州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检测,无农残超标,产品质量合格,达无公害农产品以上技术标准,其中永兴县冰糖橙、宜章县脐橙、资兴市柑桔、资兴市茶叶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4 推广绿色植保新农药的主要技术措施(1) 坚持植物检疫生态调控技术为前提农田、果园、茶园必须按照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技术规程和要求进行选择和建设,注重生态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新引进的品种,必须实行严格的植物检疫。(2) 坚持农业防治技术为基础积极、认真地推广应用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实行农作物健康栽培,增

9、强农作物自身抗病虫能力。(3) 坚持物理防治技术为补充积极推广应用灯光诱杀、黄板粘虫、性诱剂、水果套袋等技术。(4) 坚持生物防治为重点。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是绿色植保4的核心技术,也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最有效措施。本项目试验研究的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 0.36%苦参碱植物源农药首次在郴州引进推广应用,对柑桔红蜘蛛、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均有显著防治效果。(5) 坚持以绿色环保型化学农药防治技术为保障。试验示范筛选的高效、微毒低残留农药 2%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绿清灵) 、美国杜邦“康宽”、 “凯恩”均属绿色环保型新农药, 在郴州属首次引进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

10、。绿清灵防治柑桔蚧壳虫、柑桔溃疡病、水稻纹枯病均有良好效果。 康宽、凯恩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及水稻螟虫均有显著效果。化学防治必须严格执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安全间隔标准,推广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指标施药。5 结果与分析经过 2 年实施,在全市主要农作物水稻、柑桔、茶叶上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面积 6.95 万 hm2;新增水稻、柑桔、茶叶产量 49373t ;降低农药人工成本 3160 万元, 新增产量效益 11651.8万元,降本增效合计 14811.8 万元。具体分析如下:5.1 经济效益显著5.1.1降低了生产成本。两年来,通过全市绿色植保新农药试验示范区和对照区或农民自防区对比,由于绿色植保新

11、农药试验示范以及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配套技术的推广,田间(园内)病虫害发生大幅度减轻。试验示范区都实行了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治时间准、药剂对路,提高了防治效果,减少了施药次数;施药器械先进,避免5了过去施药过程中跑、滴、漏的浪费现象,提高了科学用药水平,降低了人工成本。 据统计,绿色植保新农药试验示范区比对照区或农民自防区平均减少用药 2 次,平均每亩节约农药成本 15.3 元, 全市共节约农药成本 1595.5 万元;每人每台机动喷雾机每天能施药 0.67hm2,加上减少用药 2 次, 平均每亩可节约人工成本 15 元, 全市共节约人工成本 1564.5 万元。二年合计示范推广绿色植保配套

12、技术节约农药和人工成本 3160 万元。5.1.2 增加了经济效益 2009 年全市示范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面积合计 1.20 万 hm2,其中水稻 0.76 万 hm2,柑桔 2673.33hm2,茶叶933.33hm2; 新增产量 6409.4t , 其中稻谷 4404.4t , 柑桔 1982t ,茶叶 23t ; 比对照区或农民自防区增加经济效益2023.8 万元,其中水稻860.8 万元,柑桔 873 万元,茶叶 270 万元。 2010年示范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面积 5.832 万 hm2,其中,水稻 4.69 万 hm2,柑桔1.134万 hm2,茶叶 2046.67hm2;新增

13、产量 42963.6t ,其中稻谷 32414t ,柑桔10485.4t ,茶叶 64.2t ;比对照区或农民自防区增加经济效益9628万元, 其中水稻 6334.2 万元, 柑桔 2600.6 万元,茶叶 693.2 万元。二年合计示范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面积6.95 万 hm2,其中水稻5.252 万 hm2,柑桔 1.41万 hm2,茶叶 2980hm2; 新增产量 49373t ,其中稻谷 36818.4t , 柑桔 12467.4t , 茶叶 87.2t ; 比对照区或农民自防区增加经济效益 11651.8 万元,其中水稻 7215 万元,柑桔3473.6 万元,茶叶 963.2 万

14、元。5.2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65.2.1增加了防治效果,降低了环境污染,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多项植保技术的科学集成,示范区施用化学农药减少2 次以上,并提高了防治效果。水稻示范区病虫为害损失均控制在3%以下,其中:二化螟防效达 89%以上, 比非示范区高 8.8%;纵卷叶螟防效达92%以上,比非示范区高 18%;稻飞虱防效达 86%以上,比非示范区高10%;纹枯病防效达 80%以上,比非示范区高 12%。柑橘红蜘蛛防效达94%以上,比非示范区高 18.8%;潜叶蛾防效达 92%以上,比非示范区高 10.2%;介壳虫防效达 88%以上,比非示范区高 9.5%; 溃疡病防效达 80%以上

15、,比非示范区高 12%。茶园有虫(伤)叶率为 7.33%,比对照区 13.00%下降 5.67 个百分点;病叶率为 8.33%,比对照区 15.00%下降 6.67 百分点。5.2.2提高了植保植检工作的地位。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农民的普遍欢迎,他们对“空中挂灯、 园中插板(黄板)、田间喷生物药”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使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提高了对植保植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植保植检工作的社会地位。5.2.3降低了病虫抗性,保护了病虫天敌,实现了农作物病虫的可持续治理多项植保技术的综合运用,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新农药的推广应用, 解决了过去长期使用单一农药防治

16、病虫产生抗药性的问题,同时保护和利用了病虫天敌,实现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据调查,安仁水稻示范区内蜘蛛数量约7.2 头/ ,比非示范区增加 56.5%; 青蛙数量平均 5.5 头/ ,比非示范区增加764.8%。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进一步推进了全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切实解决了农民病虫害防治困难等难题, 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能更安心外出打工。 使用绿色植保配套技术, 一般每亩减少施用农药二次,减少了农药施用量,既降低了环境污染,同时保护和利用了病虫天敌,实现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总之,现在生物农药整体发展迅速,在未来的几年内,生物农药有很大优势。生物农药的不可替代的使用价值以及巨大的潜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生物农药有着传统农药不可比拟的作用, 传统农药用的过多,许多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 对于常规农药很难把害虫杀死。而生物农药的特性是指药剂的适用范围、作用途径、成效成份和作用机理等等,例如苏利菌、菌杀敌、敌宝等,它们的有效成份都是苏云金杆菌,应用范围都是对鳞翅目幼虫有毒杀作用, 对蚜类、螨类、蚧类害虫无效;作用途径均是胃毒杀;作用机理是死亡后的虫体还可感染其他未接触过农药的同类害虫。2 、生物农药还可以和生物杀虫剂的混配,生物杀菌剂的混配使用,化学杀虫剂大多数呈现酸性,生理中性,对细菌、真菌没有抑杀作用和中合反应, 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