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系调研报告(2)_第1页
食品营养系调研报告(2)_第2页
食品营养系调研报告(2)_第3页
食品营养系调研报告(2)_第4页
食品营养系调研报告(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食品营养系“双创”工作调研报告 修改建议:应该将“双创”工作与食品系生存发展相结合,基于“双创”视角,找出阻碍食品系发展的实际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治病救人。个人觉得,材料应包含以下内容:1.食品系双创工作开展基本情况;2.食品系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3.如何利用双创工作开展,破解食品系发展难题。因对双创工作了解不多,以上建议仅供参考。为全面了解食品营养系在“双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破解发展难题,校“双创”办全体人员通过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和实地考察等对该系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质量分析1.专业设置 食品营养系现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

2、食品营养与检测两个专业,2016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更名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各专业学生情况见表1。表1 食品营养系各专业学生情况专 业2015级2014级2013级2012级2011级合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8230051食品营养与检测1516312133116食品加工技术00071825合 计35245428511922.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分析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从事食品产业链生产经营相关环节安全控制、质量监控、管理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主要培养的是能在食品科研院所、商检单位、技术监督单位、食品企业、医院、机关团体等单位从事食品营养设计与分析、膳食指导、食

3、品检验、食品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近五年该系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2。对口就业率61%(54%71%)表2 食品营养系近五届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年度人数双汇食品卫生相关企业自主创业其他对口就业率2015届281361871%2014届5182321865%2013届4342221560%2012届5482332059%2011届102104054754%合 计278431141310861%(二)创业就业课程设置分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通识教育课19门(572学时)、专业基础课7门(349学时)和专业课9门(659学时),总学时;食品营养与检测公共基础课19门(572学时)、

4、专业基础课10门(444学时)和专业课8门(551学时),总学时1567;两个专业的创业就业教育指导课3门(38学时),占所开课程比例的8%(总学时的2.4%),且由非食品相关专业教师授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较少。表3 食品营养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情况专业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总课程创业教育课食品药品监督19(572)7(349)9(659)32(1580)3(38)食品营养检测19(572)7(349)9(659)32(1580)3(38)(三)理论和实训教学1.理论教学 目前该系主要承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面向全校开设任选课19门,通过课堂授课完

5、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2015年开始尝试采取导师制对学生开展专业教学和科研指导,有少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2.实训基地和实训教学 食品营养系实训中心现有微生物检测、食品药品分析与检测、精密仪器室、焙烤和肉制品加工等9个实训室,各类仪器设备200余台件,主要设备有中压层析系统、冷冻离心机、熔点测定仪、粗纤维测定仪、凯氏定氮仪、脂肪测定仪、斩拌机、滚揉机、起酥机等,能满足70多个实训项目开展。目前实训室主要承担学生实验实训,实验实训教学主要以验证性实验和技能操作训练为主,缺少创新性实训项目,绝大部分设备利用率在10%37.5%,目前尚无教科研项目入驻。(四)师资队伍食品营养系现有专业教师

6、13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1人(占91.7%),副高级以上职称5人(38.5%),教师专业主要是食品科学(10人,占76.9%),同时承担有管理职能的有6人(占46.1%),各级各类专业带头人5人(38.5%)。(五)产学研及行业合作现状1.近五年发表论文及科技成果 见表4表4 食品营养系2011 -2015年论文、项目、陈果、专利时间发表论文(中文核心)承担项目教科研成果专利201552(18)102416201461(16)5249201350(20)82610201230(13)2180201139(21)3100合计232(88)28102352.与行业合作现状(1)拥有国家肉

7、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双汇集团、漯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小帅才(漯河)食品有限公司、河南雪健食品有限公司、河南三剑客奶业有限公司、漯河石磨坊面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教学实习基地。2015届学生实习主要集中安排在南京雨润食品有限公司(19人),郑州知心天瑞健康管理中心(16人),北京农科院(6人)等,占79.6%(43/54);有20.4%(11/54)的自主联系实习单位,主要分布在食品企业(2人)、医院相关(5人)、学校(3人)、政府部门(1人)。(2)目前与三剑客奶业、益生园等食品生产企业合作开展各级科研课题12项,表5,合作项目主要为产品研发(功能性饮料),工艺技术控

8、制。表5 食品营养系校企合作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负责人合作单位1黑豆百合酸奶的研制及营养成分分析郭明月漯河青山科技公司2天然多糖涂膜保鲜水果关键技术研究曾维丽漯河邦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天然无糖甜味剂饮料关键技术研发王飞漯河益生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4提取苹果渣中果胶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刘少阳漯河益生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发酵面食保鲜关键技术研究豆康宁漯河弘一食品有限公司6低糖甘草饮料的研制豆康宁漯河益生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7馍干质量安全(丙烯酰胺)控制技术研究王飞8鲜乳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开发石晓漯河三剑客奶业有限公司9鲜骨骨素的保鲜关键技术研究赵永敢漯河青山科技公司10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在鲜

9、乳中应用研究尚新彬漯河三剑客奶业有限公司11营养强化小麦粉及挂面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石晓漯河雪健面业12鲜骨骨素的提取及应用研究赵永敢漯河青山科技公司(3)拥有河南省创业培训示范基地1个,目前免费培训公共营养师600人。(4)与漯河王森烘焙西点职业培训学校合作办学,拟面向社会进行人员培训。二、存在问题1.大部分教师对创新创业不了解,创新创业积极性不高、能力不足。大部分教师对创新创业相关的政策和国内形势不了解,眼界不够开阔,缺少危机意识,安于现状;教师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参与行业实践、外出学习机会较少,与行业企业缺少深度合作,不能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和学科前沿发展趋势,缺乏积极主动深入行业寻

10、找创新创业机遇的动力;教科研工作大多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与社会需求脱节,未能紧密结合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教科研成果转化率低。2.创新创业教育严重不足,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尚有一定距离,未能实现完全对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等方面可以看出,创新创业课程所占比重较少,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行业专家参与度较低(基本没有),缺少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的专门指导;专业课理论和实训教学过程中也缺少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一些教研成果项目在人才培养中也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学生参与专业社会实践、科研活动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

11、创新创业意识缺乏,创业能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尚存在一定距离。 3.与行业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科研成果在创新和转化方面亟待加强。从该系所承担的研究项目和完成的成果专利来看,教师与企业的合作项目主要包括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改进,据了解,这些项目在实际完成过程中缺少行业专家的有效参与;在提升教师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等方面尚未形成良好的体制机制。 4.创业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没有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创业培训项目过于单一,培训的人才难以达到创新创业的目标要求,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难以发挥真正的引领作用;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在学生

12、创新创业教育中亦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三、建议根据国家和河南省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食品营养系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对全体师生进行各级政府及学校相关创新创业文件精神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增强危机意识,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广大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明确教师和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内在潜力,提高其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2.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升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引导和指导。深入行业调研、分析行业需求,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把创新

13、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选聘知名公司、企业等单位的创业企业家及有名的创新创业师资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和报告,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整合课程资源,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过程;搭建校内创业孵化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加强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指导,针对行业需求培养人才,进行精准教育。3.加强与行(企)业的合作,在科研合作、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等方面形成良好的体制机制,实现互利共赢。通过与行业合作共同进行项目开发,带动教师深入行业实践、学生实习实训等落到实处,形成良好的体制机制,加大与行(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积极引入优质社会资源,与省内外优秀企业、职教中心开展合作办学,扩大生源覆盖面,深化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教育,进行精准教育和服务,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实现与行业发展的互利共赢。 4.依托省级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扩大学校在豫中南地区创新创业培训的引领作用。深入行业和社会开展调研,加大与行业深层次合作,开发更多的优质创业培训项目,通过免费培训、项目推介、资金引入、用足政策、跟踪服务等,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学生和社会人员实现创业之梦,带动更多人就业,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和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