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炼常识一百问之二_第1页
道家修炼常识一百问之二_第2页
道家修炼常识一百问之二_第3页
道家修炼常识一百问之二_第4页
道家修炼常识一百问之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道家修炼常识一百问(之二:1120问)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田诚阳道长11、问:做到入静的境界,对于身体有什么好处?答:人体内部原有天然抗病的本能,但是由于身体衰弱或者遇到其他障碍,致使抗病的本能难以发挥出来,因而难以抵御疾病和衰老的侵入。静功的作用,就是通过入静的手段,使人体除去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负担,消除身心上的障碍,恢复人体之本能,使得人体进入自我调节状态,逐步培蓄人体内部的能量,把原有的潜能发挥出来,以增长自身的抗病能力,不光可以治愈疾病,并且可以达到自我更新,延缓衰老的积极状态,恢复对于人生的信心,永远保持青春活力。再者,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无论物质享受如何充足,平时缺少的就是一个“静”字。

2、昼夜二十四个小时之中,身体虽然能够休息,思想上却从来难得片刻清静。不但醒着的时候脑筋运用不停,就是睡着了也会做梦,而且睡梦里面所感觉疲劳的程度,和醒来之时所感觉的没有什么两样。这样积年累月下去,精神消耗越来越多,各种疾病乘虚而入,人体逐渐进入衰老状态。对于一般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每天忙里偷闲做两次静功,如果能够持之以恒,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而且能够延长寿命,这种长寿是必然的,健康的,积极的生命果实,每个有心修炼的人都有资格享受。12、静坐时间越长越好吗 问:静坐时间越长越好吗?答:针对初学而言,假如没有一定的做功时间作为保障, 则难以收到静坐的功效,但也不是时间越长越好。任何东西,超过一定的限度,

3、都容易走向反面,古人云 “久坐伤肉”是也。笔者最初学道之时,每天打坐至少保持四个小时,而且这也是在专事修炼的条件而言,平常的人恐难取法。一般来说,锻炼静坐,开始应当有一定的时间,充分作为保障,每天可以保持半个或一个小时,或者有可能的情况下再多一点。等到具备一定功底之后,也就可以灵活一些,可长可短,均能收效。但也不是说就可以偷懒怠惰,而致荒疏,则无以建功。当然静功进入高深层次之后,则时时在在不必有心去坐,但又无处无时不在静坐之中,自无时间限制矣。13、放松身体某部位对吗 问:有的功法要求放松身体某一部位,对吗?答:丹道修炼,要求全身放松,一松而无有不松。如果着意放松身体某一部位,容易造成其他部位

4、的不平衡,反而破坏全身之整体放松。整体不松,则气血必有停滞之处,雍塞成患,容易发生问题。只有做到全身放松,方可处处皆松,气血流行全身,而无丝毫阻滞之患,恢复人身自我调节之天然本能。如此气血周流,无时或滞,日日积累,自可坚固形体,保健延年。进一步还可以和合精炁神,达到更高层次的修为。14、杂念难除适合静功吗 问:学习静坐已有年余,总是感觉杂念难除,无法解决,是否自己就不适合做 静功?答:静坐之时滋生杂念,这是初学做功常有的现象,丝毫不值得奇怪。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均无时无刻不在起念,只是不自觉察,常常忽略过去。静坐之时,却才感觉杂念纷扰,浮游乱想,难以制止。有的人做功之后才知道,不做功夫好象什

5、么都不想,上坐之后什么都会想起来了,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觉而已。其实静坐之时,分明感觉到了杂念的存在,证明已经初步入静,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并不值得烦恼。犹如明镜一般,蒙尘日久,失去光明,不照有尘;及至初现光明,方才映出灰尘。人之心体如镜,杂念如尘,觉察杂念存在,是心体初显光明之兆。 证明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入静, 并非不适合做静功。须知有一分静, 便有一分光明;有十分静,便得十分光明。因此,初学静坐感觉杂念存在,可以不去理它,如果理之,成为一种负担,反而难以守静;亦不可故意放纵之。只须稍稍收摄心神,坦然求静。久则光明自现,杂念自息,恍然一觉,不知物我矣。这一境界,要在做功之中实际印证之。15、

6、问:静坐之时,为何杂念愈斩愈多,甚至烦躁不可持久,最好的止念之法是 什么?答:止念,是静坐的关键所在,杂念不去,静功难以进步。若欲强行斩除,效果适得其反。比如一杯混浊的水,当其混浊之时,无论如何作用,而浊者自浊,只有待其逐渐澄清,自然清者上升,浊者下降,变为清浊分明。老子曰:“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即是说”浊”者,只有以“静”之法,才能慢慢澄清,这就是静功的作用。水浊之时,好象念生之际,不辨清浊动静,强欲使之变清甚难。而且人的念头是无形之物,不似有形之物斩之即断。无形之念,往往斩而又生。故用方法止念,难以彻底奏效。追究念头生起之处,其根在于自心,杂念犹如枝叶,欲使杂念不生,必应在其心地下功,断其

7、根源,自然枝蔓不生。仅仅斩其枝叶,必致其根愈生,杂念愈多,难以制止。且易勾起心火,变得烦躁,难以久坐。故当寻其心性清静之本体,返还本根,以清静之法,逐渐涵养,不求斩除杂念,久则杂念自去。此自然无为之道,实为静坐修真之大法,胜过一切有为法门,且无弊端。16、身体自动是怎么回事 问:正在静坐的时候,有的人会发生身体自动的现象,但是有的人却不会发生 自动,大家同样做静功,为何有的动,有的不动?自动之时身体不由自主,各 人出现的姿势又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动作的姿势也是每次常有变换,但 又不是自己让身体动起来的,请问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答:这是某些人在静坐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因为每个人素质不同

8、的缘故,所以因人而异。比如用同样的药物,治疗一样的疾病,每个人获得的疗效,不会完全相同,也是这个道理。静坐之时,当身体还没有完全放松,存在局部紧张,或者心中尚有隐藏的念头作怪,没有去除干净,就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这种现象在气功上叫做自发功,或者有的功法认为这是出功能。在道家修炼却认为此仅属于未能真正入静的一种表现,是身心尚未进入静功境界的一种现象。就是说心里面虽然好象已经入静,其实在潜意识之中还有念头作怪, 还会在适当的时候出来捣乱,所以在做静功时就会引动身体发生自动。17、做静功是否一定自动 问:凡做静功的人,是否都要经过身体自动这一阶段?自从第一次做静功出现 自动开始,将来是否每次做功必动,

9、永久如此?答:并非人人都会出现自动,身体动的是少数,不动的是多数。不要认为凡做静功的人都会自动,这样容易产生自我诱导,也容易造成在做功的时候不由自主会动起来,千万不可形成这样的错觉。有人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还以为是自然出现的现象。其实这是尚未真正入静的一种表现,因而不可以认为做功一定自动,或认为做功自动就是一种好的现象。入静功深,做静功就是内部炁动,而不是外部自动,二者之间存在根本上的层次差别。身体出现自动的情况,也不是永久如此。等到全身放松,心念大静之后,这时静坐,身体即可安稳不动。但是,外部的安稳是一方面事,静功进入到一定深度之后,内部丹田之炁将来或者可能会发动,这是应该预先知道的,免得临时

10、发生忙乱,不知如何对待,以致耽误功夫的进展。所以形体外动和内部炁动是两回事,须要认识清楚。只有外部形体不动,内部炁机才会积聚发动18、如何办法能控制自动 问:身体外部的动作,平常生活之中,能够受自己的意识支配。学做静功之时, 忽然不听指挥,自发动作起来,就怕长期下去,弄得收拾不住,整天手舞足蹈, 摇头摆尾,那将成何体统,不知可有方法能够自我控制?静功之中身体自动, 对于人身是否有好处?请问究竟是控制好还是放纵好?有时身体想动,感到力 量很大,甚至都要会跳起来,这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答:只要能够按照前面所讲的方法,正确去炼静功,呼吸之气顺其自然,身体的动作不要用意助之,等于做柔软体操一样, 那就

11、没有大的妨碍, 动的时间一长,自己就会停止。如果不想自动,要他停止下来,也有办法做到,只须停止做静功的方法, 精神上放松下来, 思想上稍微抑制一下,身体马上就不动了。 不动之后,稍停片刻,仍然可以继续炼静功,这样就能令身体不动。在古代修炼家的著作上面,只是讲到身体内部会发生炁机震动的景象,从来没有主张身体外部的自动。道家也有太极之类的内家拳法,属于动功,但这与静坐自动是两码事。外部自动的结果,只会出现身体紧张,而且扰乱内部天然炁机,故为道家修炼所一贯反对。所以静功之中身体自动,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此时如能控制,才可进一步放松身体,静养身体内部炁机。因此道家静功之法,总以身体不动为最大原则。只有这

12、样,才能令身体外部入静,而内部炁机自己发动,从而达到调节和升华生命的高深层次。身体自动只是例外情况,不要误认为凡是做静功的人,身体必定出现自动的情况,这个错误的思想一旦注入意识 (或潜意识)之中,也会诱导发生自动的现象,反而成 为弊端,这是不可取的,违反了道家“静”的准则。如果身体自动,甚至想要跳将起来,那就是发展严重,快要走火入魔了,更不是好的现象。必须赶紧控制,否则容易发生意外的情况。须知道家修炼是从不自然走向自然,从必然王国走入自由王国,故不可任其自动,而以身静为上。19、问:所言静功做到一定的程度,内部丹田之炁就会发动。是否须要经过外部 身体自动这个阶段之后,丹田才会出现有炁发动的现象

13、?答:不然。根据很多人做功的经验,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有少数做功夫的人,在身体外部自动将要结束的时候,丹田之内即开 始有炁发动。 2,又有些人,身体自动的阶段过去之后,而内部毫无动静,中间再经过 一段完全安静的时期,才慢慢地觉得丹田有炁发动。 3,更有些人,日积月累地把功夫做下去,身体内外并未发生什么特异的情况,但是自己的身体,无形之中已经发生了许多好的变化,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出现的。 4,还有些人,身体外部并无自动现象,功夫做到一定时候,丹田之炁便会有自己发动之感觉。所以外部身体自动,和内部丹田炁动,并没有直接关联;也不是必须要经过身体外部的自动,才会出现丹田炁动。因此切切不要误认为做静功一定要身体发生自动才行,否则就是引魔上身。20、体内炁动应如何对待 问:静功做到相当的程度,身体内部有炁冲动,请问这时候应当如何对待?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