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素养评价(二)(第二章)(90分钟100分)(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地球不同于其他行星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生物生存的大气,包围着地球的厚厚大气层是生物乃至地球的保护层。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多,对人类影响较大b.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完全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导致的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对人类有害无利d.二氧化碳能吸收红外线,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2.下列关于大气臭氧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臭氧层中才有臭氧b.在大气圈中,臭氧分布比较均匀c.由于臭氧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密切d.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
2、光中的紫外线3.能够破坏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使臭氧含量减少的物质是() a.氯氟碳化物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解析】1选d,2选d,3选a。第1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少;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与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毁林等有关,但不完全是此原因导致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但会导致全球变暖;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的红外线,把热量保存在大气中,又以逆辐射的形式还给地面,补偿地面辐射的热量损失,从而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第2题,臭氧不仅仅分布在臭氧层,对流层中也有少量臭氧;臭氧主要分布在臭氧层中,在大气圈中分布不均;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中;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
3、中的紫外线。第3题,氯氟碳化物与大气中的臭氧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使臭氧含量减少。(2020济南高一检测)下图为“大气热状况示意图”。完成第4题。4.霜冻多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a.白天强,夜晚弱b.白天强,夜晚强c.白天强,夜晚强d.白天弱,夜晚弱【解析】选d。白天太阳辐射弱,导致地面获取的热量少;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差,导致地面散失热量快。从而导致近地面温度低,容易出现霜冻。(2020天津高一检测)一位游客的旅行日记中写道:“飞机平稳地飞行在万米的高空,透过窗外看到纯净湛蓝的天空,而在飞机下方则是翻腾的云海”据此完成5、6题。5.该旅客乘坐的
4、飞机正在的大气层,之所以适宜飞行是因为该层大气()a.有若干电离层方便通信 b.空气密度极低,近于真空c.天气晴朗,大气的能见度高 d.气温上冷下热气流平稳6.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的大气运动特点是()a.对流运动显著b.水平运动显著c.上升运动显著d.下沉运动显著【解析】5选c,6选a。 第5题,该旅客乘坐的飞机所在的大气层,之所以适宜飞行是因为该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大气的能见度高。电离层分布在高层大气部分。空气密度极低,近于真空是高层大气。气温上冷下热,对流旺盛,不平稳。第6题,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是对流层,大气运动特点是对流运动显著。水平运动
5、显著的是平流层,无云层。不是单独的上升运动显著或下沉运动显著。家住沈阳的贾先生于大雪后外出办事随手拍摄到图1、图 2 的照片。 据此完成 7、8题。7.图1中道路上无积冰,但桥面有大量积冰的原因是()a.桥面下层与大地隔离,桥体热量散失多,温度低b.路面下层与大地相连热量散失快c.桥面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d.路面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8.图2照片显示屋顶西面、北面积雪面积较小且薄,东面、南面积雪面积较大,而当时地面积雪几乎没有融化。屋顶西面、北面积雪面积小且薄的原因是()a.太阳照射西面、北面的时间长 b.太阳照射西面、北面时太阳辐射强c.西面、北面受冬季风吹拂,雪不易存留d.太阳照射东面、南面时太
6、阳辐射弱【解析】7选a,8选c。第7题,桥面下层与大地相隔,呈悬空状态,周围空气流动快,散热快,温度降低快。 路面下层与大地相连,有地温支撑,降温较慢;路面、桥面获得的大气逆辐射相同。第8题,据材料可知地面积雪未化,且阳面积雪面积大,说明此时影响积雪面积和厚度的主要因素不是温度。 该地纬度相对较高,冬季风较强,西面、北面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冬季风的吹拂,积雪易被吹散不易存留。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回答9、10题。9.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a.3 000米以
7、下低于垂直递减率b.3 0006 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c.6 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d.6 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10.飞机可以在5 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a.b.c.d.【解析】9选b,10选d。第9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必须明确对流层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是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由图可知,3 0006 000米,高度上升了3 000米,而气温下降了约20,且比较均匀,故气温递减率约为0.67 。第10题,对流层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要使飞机平稳飞行,必须使气流平稳。读图计算比较:图5 000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0,而实际气温约为-30;图5 000千米
8、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5,而实际气温约为-20;图5 000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0,而实际气温约为-25;图5 000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20,实际气温也约为-20,故对流旺盛,不利于飞机飞行。某中学生在我国西北某地野外考察时,感受到林地和沙地间存在热力环流。完成11、12题。11.该同学由沙地走向林地过程中感觉到风()a.从东南吹来 b.从东北吹来c.从西南吹来 d.从西北吹来12.该同学依据观察结论绘制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11选a,12选b。第11题,白天沙地气温高,气压低,林地气温低,气压高,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林地指向沙地,再结合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可知该同学由
9、沙地走向林地过程中感觉到风从东南吹来。第12题,结合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可知,白天近地面风应该由水库吹向度假村;白天风由草地吹向沙地;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郊区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读华北平原某区域等压面图,完成13、14题。13.图中四点气压高低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丙、甲、丁c.乙、甲、丙、丁d.甲、乙、丁、丙14.图中四地气压变化的原因正确的是()a.甲受冷b.乙受冷c.丙受热d.丁受热【解析】13选c,14选b。第13题,在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故乙地和丙地为高压;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甲、乙气压高于丙、丁,综合
10、可判断气压高低的顺序是乙、甲、丙、丁。第14题,近地面气压中心一般是热力性质形成的,高空气压的变化一般是动力原因形成的,因此乙地气压高是受冷导致气温低造成的,甲地气压低是受热导致气温高造成的;丙是空气集聚形成的高压,丁是空气下沉形成的低压。农业生产过程中,田间管理日益受到农民的重视。在寒冷的冬日来临时,华北地区的果农都要将树干涂白,而在夏日来临时,却在果树的底部铺上白色的地膜。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16题。15.冬季树干涂白可以()a.增加太阳辐射,提高树干基部气温b.降低树干基部日温差,避免冻裂发生c.增加大气逆辐射,减少树皮冻裂d.增加地面辐射,减少虫害,利于抗寒16.夏季果树底部覆
11、盖白色地膜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空气对流,降低膜内地温b.减少土壤内部水分的蒸发c.减少蒸发,增加膜内空气湿度d.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光合效率【解析】15选b,16选d。第15题,进入冬季后,对果树树干刷上涂白剂,可有效地防御冻害,防止病虫在树干上越冬,并杀死在树干上越冬的病虫害。冬季树干涂白,晴天可反射太阳光,减少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量,降低白天温度,缩小树干上的昼夜温差,避免冻裂发生。树干涂白对大气逆辐射和地面辐射无明显影响。第16题,夏季果树底部覆盖白色地膜,可以提高地温,增加土壤水分蒸发,增加膜内的空气湿度。白色地膜可以反射太阳光照,增加底部叶片对光照的需要,从而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果实着
12、色。下图为某大湖湖面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属于长波辐射的是()a. b.c.d.18.该地对流层大气热量直接来自()a. b.c. d.【解析】17选c,18选c。第17题,由图可知,分别为太阳辐射和湖面反射,为短波辐射,分别为湖面辐射和云层辐射,为长波辐射。第18题,对流层大气热量直接来自下垫面,为下垫面的湖面辐射。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19、20题。19.图中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a.b.c.d.20.图中四点风力最大的是()a.b.c.d.【解析】19选c,20选c。第19题,该图是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且与等压线斜交,
13、根据图中风向情况,由高压吹向低压且右偏的只有箭头。第20题,从图可以看出,点附近的等压线最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最大,水平气压梯度最大,故其风力最大。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表示对流层的字母是_,该层气温变化特点是_,原因是_。(2)b层空气运动以_为主。(3)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填层名),天气变化复杂的是_(填层名),电离层所在的位置是_(填字母)。(4)如果a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使乙图中环节_,对地面_作用增强,由此产生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解析】第(1)题,图中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
14、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辐射,随高度升高,获得的地面辐射减少,所以对流层的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第(2)、(3)题,b层为平流层,空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的平稳飞行;天气变化复杂的是a对流层。风雨雷电都是发生在平流层,电离层位于c高层大气中。第(4)题,如果a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使乙图中环节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由此产生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答案:(1)a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随高度升高,获得的地面辐射减少(2)水平运动(3)平流层对流层c(4)增强保温全球气候变暖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
15、列要求。(10分)潍坊某学校高一地理社团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具体步骤如下: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茂密的草皮分别放在长方形玻璃缸的两端;用保鲜膜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将玻璃缸放置在室外太阳底下;十几分钟后,将一束香点燃,插入玻璃缸内。(1)请在下图中用“”绘出烟雾的飘动方向。(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放置在室外之前玻璃缸内顶部和底部的等压面,请用实线分别绘制形成上述热力环流后玻璃缸内顶部和底部的等压面。(3)分析该实验说明的地理原理。【解析】第(1)题,图中黄沙升温快,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草皮处升温慢,气流下降,近地面形成高压;近地面风从草皮吹向黄沙,高空风从黄沙流向草皮,形成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气
16、流。第(2)题,近地面,黄沙处为低压,等压面向下弯曲,草皮处为高压,等压面向上弯曲。高空反之。第(3)题,由于黄沙和草皮的下垫面性质不同,升温和降温的速度有差异,导致气压的差异,气压差异导致气体的流动。图中黄沙升温快,草皮升温慢;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答案:(1)顺时针方向。(2)(3)该实验说明了:黄沙升温快,草皮升温慢;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23.下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读图回答问题。(8分)(1)图中有m、o、p三个气压中心,其中高压中心是_。(2)图示地区位于_半球,说明判断依据。(3)图中、三处中,风力最大的是_,理由是_。(4)在图中箭头处画
17、出气流所受的力。(5)下列等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沿线气压分布状况的是()【解析】第(1)题,从图中气流运动方向上可知p为高压中心。第(2)题,从气流向右偏移可知图示地区为北半球。第(3)题,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第(4)题,处受力情况为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并且在其右侧,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且位于风向左侧。第(5)题,甲-乙沿线近地面m、o为低压中心,等压面向下凹,其高空等压面向上凸。答案:(1)p(2)北水平气流向右偏转。(3)等压线最密集(4)(5)d(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
18、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13题。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a.寒温带地区b.温带地区c.亚热带地区d.热带地区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午夜【解析】1选c,2选d,3选a。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云是“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可知云的形成和
19、大气对流中的上升气流有关。而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上升气流可形成云,但下沉气流不能形成云,因此积云应呈上下间隔的团块状,而并非连续层片状; 条带状与鱼鳞状并非上下分布,而应呈水平层状。第2题,由题意可知,对流越旺盛,积云越容易出现。热带地区,纬度低、气温高,对流旺盛,且水汽充足,故容易形成积云。其他三个选项纬度相对较高,气温较低且水汽相对较少,所以出现频率相对较低。第3题,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近地面气温越低,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越低。一般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所以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此时。读鄱阳湖周边德安站和鄱阳站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正距
20、平为西风,负距平为东风),回答4、5题。4.两测站风向的共同特征是()白天主要盛行东风夜间主要盛行西风白天主要盛行湖风夜间主要盛行陆风a.b.c.d.5.相同时段,两测站昼(夜)风向差异较大的原因是()a.湖泊昼夜温差大b.陆地昼夜温差大c.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大d.与湖泊的相对位置不同【解析】4选b,5选d。第4题,据图可知,白天德安站为东风,鄱阳站为西风;夜晚德安站为西风,鄱阳站为东风;两测站白天主要盛行湖风,夜间主要盛行陆风。第5题,两测站分别位于鄱阳湖的东西两侧,因此同一时段的湖风风向相反,同一时段的陆风风向也相反。二、非选择题(共15分)6.(2020渭南高一检测)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
21、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图1、图2(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材料一下表为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情况表。下垫面道路(沥青)混凝土砖石吸收率0.80.950.650.90.60.80.650.8下垫面土壤沙漠草水吸收率0.60.950.550.850.740.840.90.97材料二图1中小区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材料三图2中小区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m/s;小区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m/s。(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气温上升的影响及原因。(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解析】第(1)题,图示小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平均吸收率为0.64;小区较小区温度变化大;即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度上升幅度要小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阳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德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6年河池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6年安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市辖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
- 2026年蚌埠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6年崇左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巩固)
- 2026年安庆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白城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克拉玛依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高中数学 第三章 不等式 3.2.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必修5
- 畲族课件教学课件
- DB54T 0164-2019 冬虫夏草采挖作业技术规程
- 2025年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技能竞赛参考题库含答案
- 第十一章综合测试卷2024-2025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远程会诊登记本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 多旋翼无人机培训教材课件
-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