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测评(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环境与人类既对立又统一。据此完成12题。1.人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a.环境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环境可供给人类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c.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d.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2.下列人类实施的活动,体现人类与环境关系良性发展的是()生态旅游生态住宅绿色食品石油农业a.b.c.d.答案:1.a2.c解析:第1题,人类按其主观能动性而活动,环境则按其客观规律性而发展。因此,人类的主观要求同环境的客观属性之间、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与环境的客观发展过程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对
2、立。人类与环境的对立在本质上是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性的对立。第2题,石油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但会污染农田,造成环境污染。阅读材料,完成35题。英国令人毛骨悚然的煤烟云飘然而至。(挪威易卜生)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注: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在唐代时是著名的银和铜的产地之一)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3.上面描述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的是()a.b.c.d.4.诗句描述的景象与下列哪幅图片描述的一致?()a.甲b.乙c.丙d.丁5.诗句描述的景象不会带来的环境问题是()a.植
3、被破坏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酸雨答案:3.c4.d5.b解析:第3题,描述的为环境污染;描述的是荒漠景观,它是生态破坏的一种形式。第4题,甲为水资源短缺,乙为水污染,丙为毁林开荒,丁为酸雨。第5题,安徽地处季风气候区,水资源充足,不会出现通常发生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读漫画美好的回忆,完成67题。6.此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过度放牧d.过度开垦7.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这种环境问题突出的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答案:6.b7.c解析:漫画反映的是土地荒漠化严重,该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读非洲某区域人
4、地关系示意图,完成89题。8.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森林锐减c.土地荒漠化d.矿产资源枯竭9.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b.人口激增,素质较低c.农作物侵入牧区d.土地生产力下降答案:8.c9.b解析:第8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地为草原,草场遭到破坏,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第9题,该区域草场破坏,环境问题加剧主要是因为贫穷落后、人口激增、人口素质较低。这也是造成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根本原因。如何处理城市垃圾,是当今世界有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结合城市垃圾的流通环节示意图,完成1011题。10.城市垃圾的特点有()数量大种类单一变化
5、大无法回收a.b.c.d.11.图中所示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的重要意义是()a.从根本上解决了垃圾围城的问题b.实现了垃圾的回收利用c.仅对小城市垃圾处理影响深远d.利于提升城镇化水平答案:10.c11.b解析:第10题,城市人口集中,工业生产规模大,产生的城市垃圾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变化大的特点。第11题,城市垃圾中相当一部分是可以利用图示方法回收利用的。该处理方法仅是处理垃圾围城的一个重要举措,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相对而言,该处理方法对大城市的垃圾处理影响更为显著;该处理方法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没有直接关系。下图为我国某温带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地区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读图,完成1
6、214题。注:1亩1/15公顷12.下列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农牧过渡区草甸草原区荒漠草原区b.该地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c.荒漠草原区人口总数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质量好d.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率高,不会出现沙尘天气13.下列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的推测,不可信的是()a.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b.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c.河流众多,含沙量小d.该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1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a.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马铃薯等无公害蔬菜种植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c.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
7、,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d.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答案:12.a13.c14.b解析:第12题,由图可知,农牧过渡区人口最多,人均耕地最多,所以耕地面积最大;而荒漠草原区人口最少,人均耕地最少,所以耕地面积最小。第13题,该地区气候干旱,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该地区植被类型有荒漠、草原,可推测该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该地区河流稀少,含沙量大。第14题,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可能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随着城市用地的增加和人口的增长,我国的耕地危机日益突出,人均耕地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0.2公顷
8、降至目前的0.09公顷,耕地总面积已经逼近国家规定的18亿亩(即1.2亿公顷)红线。据此完成1516题。15.下列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a.还有大面积的宜耕、宜林荒地待垦用b.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c.东南地区耕地广,西北地区林地广d.南方平原降水多,故水田集中16.土地退化有多种类型,但不包括()a.烧荒导致土地荒芜b.水土流失导致表土损失c.灌溉不当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d.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答案:15.b16.a解析:第15题,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但是后备资源少,a项错误。耕地和林地比重小,b项正确。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c项错误。南方降水多,但是
9、水田受地形影响,比较分散,d项错误。故选b项。第16题,土地退化类型是指依据环境及土地退化原因区分出的土地退化类别。其类型有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化学污染、土壤肥力下降,不包括烧荒导致的土地荒芜(是由于无人管理,而不代表土地的退化),故选a项。当今社会对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已经形成共识,但是目前“食品污染”正对人类构成巨大威胁。据此完成1718题。17.所谓的“食品污染”是指()a.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混入人们的食品中b.食品没有清洗干净就食用c.所食食品没有“绿色食品”标志d.腐烂不能食用的食品18.导致食品污染的原因有()在作物栽种时过多施用农药用带有毒素的水浇
10、灌作物进行加工时,有毒或带菌物质进入食品过度包装a.b.c.d.答案:17.a18.a解析:第17题,“食品污染”指的是随着科技成果在农业中广泛应用,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农药、杀虫剂等,导致农产品含有化学毒素,从而对食用者造成危害。第18题,“食品污染”产生的原因:在生产过程中施用化肥、农药、杀虫剂及加工时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品等,过度包装属于资源浪费,不污染食品。下图示意的是受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影响较大的地区。读图,完成1921题。19.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20.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
11、是()a.冰川融化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d.地面沉降21.下列人类行动能缓解该“环境变迁”的是()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b.加强台风监测预报预警c.提高城镇化水平,降低农业人口比重d.加强国际协作,开发清洁能源答案:19.a20.b21.d解析:第19题,题干说明图示为某种“环境变迁”,结合图中发生“环境变迁”各地区的共同特征,即全部位于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可推断该“环境变迁”最可能的是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第20题,该“环境变迁”为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应该是导致该问题的根本原因。第21题,解决全球变暖一方面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应植树造林,增加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可持续
12、城市是指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环境的城市。下图为我国某可持续城市的发展指数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22.我国努力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工业产值烟尘排放量,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有序性原则23.图示可持续城市发展指数中,能体现出的做法是()a.提高能源利用率b.降低碳排放量c.提高城市绿化率d.减少污染物排放答案:22.c23.d解析:第22题,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该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第23题,图示体现了生活废弃物的合理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没有体现出城市绿化率、能
13、源利用率、碳排放量的变化。下图为制糖工业的清洁生产流程图。读图,完成2425题。24.与原流程生产过程相比,清洁生产流程()a.生产过程简单b.生产成本下降c.没有废水排放d.资源有效利用25.属于该类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是()a.高投入b.高消耗c.高污染d.高产出答案:24.d25.d解析:第24题,由图可知,新的流程增加了对废水的回收与处理,产生了新的产品,增加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生产过程增加;由于新工艺的增加,生产成本增加;废水排放减少。第25题,该类生产属于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低投入、低污染、低消耗、高产出的特点。二、综合题(共50分)26.(12分)阅读下面漫画,完成下列各题。(1)
14、该漫画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2)漫画说明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人与人、个人与群体间的利益应如何调整?(6分)答案:(1)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没有正确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2)任何人对待环境的行为都会影响整个环境,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会限于个人,而会对周围乃至整个人类造成影响;保护环境不仅需要个体和群体的努力,还需要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解析:第(1)题,该漫画展示了沙尘暴现象,此现象跟人类砍伐树木造成土地荒漠化有直接关系,所以其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或者过度的经济活动。第(2)题,要想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要调整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活
15、动,不仅仅需要个体的努力,还需要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行动一致。27.(12分)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如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12分)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解析:影响应包括对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生物等方面)的影响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本题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
16、水文(比如养殖过程中渗漏,导致地下淡水所含的盐分增多)、土壤(地下淡水所含的盐分增多及高盐度废水在地表的排放,均导致相关区域土壤盐碱化)和生物(水质和土壤的变化将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的影响;对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领域,包括种植业和渔业;对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质的变化和生活环境的变化。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世界部分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国家填埋/%堆肥/%焚烧/%回收/%美国6381019德国4623616西班牙6417613中国702055材料二垃圾处理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比较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垃圾处理上的异同。(4分)(2)评价图示反映的垃圾
17、处理方式。(4分)(3)提出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合理措施。(6分)答案:(1)相同点:以填埋为主。不同点:中国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比重小,堆肥较多;美国等发达国家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较多,堆肥较少。(2)有利:垃圾填埋方法简单、节省投资。不利:填埋场占地面积大;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存在火灾及爆炸的隐患。(3)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发展技术,提高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回收利用等水平);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解析: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垃圾处理上的异同点。第(2)题,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垃圾填埋法。第(3)题,从减少垃圾、加强处理等方面分析。29.(12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4分)(2)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4分)(3)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治理的措施有哪些?(4分)答案:(1)过度垦殖、过度放牧,使植被破坏严重“三北”防护林工程(2)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生物识别技术在智能家居行业的应用趋势报告
- 人工智能通识 课 件 第四章:AI背后的那些事儿:风险、监管与责任
- 2025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抵押合同》模板
-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件 3 存储系统
- 《美术的力量》课件 2025-2026学年浙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 巡察整改业务培训会课件
- 输电线路红外测温课件
- 尾板车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输液泵的培训课件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 依法治校视角下高校后勤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化解策略
- 2025年法学专业基础课程试题及答案
- 腰椎管狭窄症病例讨论
- 部编版语文(2024)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养测评A卷(含答案)
- 工程质量事故案例课件
- 多囊卵巢综合症及护理方法
- 2025年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报告
- DB1311T 091-202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多锤头碎石化施工技术规范
- 前臂骨折护理查房
- 经济数学微积分 杨慧卿 第4版 教案 第1-3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一元函数积分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