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读京杭运河古、今通航图,完成12题。1“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古人对扬州的赞誉与向往。历史上的扬州曾经是全球十大繁华都市之一,地位堪比今天的纽约、巴黎。下列关于造成扬州地位下降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d)a人类的过度开垦使环境恶化b洪水淹没了原来的扬州c环境污染严重d交通运输线路的发展变化解析:在历史上,扬州由于靠近京杭大运河,交通便利,发展较快,城市沿运河扩展;随着清末大运河的淤积,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发展的速度减慢,地位下降。故d项正确。2下列关于扬州城市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c)a发展速度加快b目前城市形态沿运河伸展c

2、城市形态变化缓慢d历史上城市形态多方向发展解析:由于交通运输线路的变化和京杭大运河的衰落,扬州发展速度较慢,故a项错误;古代水路运输便利,城市形态往往沿运河发展,故b、d项错误;扬州地位的下降,发展速度的放缓,使得城市形态变化缓慢,故c项正确。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d)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解析:读图可知,上海港口经历了6次区位迁移,从最开始黄浦江与支流苏州河的交汇处,到最后洋山港的深水港。4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c)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b

3、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解析:洋山港位于东海,是深水港,洋山港的建成增强了上海的港口运输能力,提升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如图示意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读图,回答56题。5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b)a受地形影响b运输方便c考虑盛行风向 d接近居住区解析:图中传统工业区的空间形态表现为条带状,从其布局来看,主要沿运河分布,说明传统工业区形成过程中主要考虑交通运输对传统工业区分布的影响。6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a)a高速公路 b市中心c运河 d机场解析:从图中新工业区的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高速公路附近,说明新兴工业

4、的布局主要考虑便捷的交通对新兴工业发展的影响。下图是我国某市城区空间分布与商业网点景观图,图中、为该市空间布局变化的三个阶段。据此回答710题。7该市在发展阶段i时,影响城区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a河流 b矿产c公路 d铁路解析:在城市发展阶段i时,主城区位于河流交汇处,因此受河流影响较大。8到发展阶段时,引起城区空间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c)a工业区迁移 b新住宅区建设c铁路运输兴起 d科技水平发展解析:到发展阶段时,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城区空间扩展沿公路线分布;到发展阶段时,铁路运输兴起并成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城区向铁路沿线扩展。9图中甲类型商业网点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a靠近居民区

5、b靠近交通干道c靠近工业区 d接近农副产品产地解析:在商业网点中,甲类型为农贸市场,以方便居民生活为基本原则,因此其区位布局要靠近居民区。10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内如乙商业网点类型的步行商业街增多,而大型商场、超市则更多地在城区边缘建设,所述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分别是(c)a市场最优用地最优b交通最优市场最优c市场最优交通最优d货源最优交通最优解析:城区内步行商业街主要沿市中心的公路布局,充分借助大量的人员流动促进商业发展,因此其布局原则为市场最优;而大型商场、超市选址在城区边缘的交通干线沿线,则是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利于客、货集散,因此布局原则为交通最优。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镇对外的枢纽

6、,更是城镇发展的新引擎,对城镇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某城镇高铁站示意图,回答1113题。11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d)a工业 b园艺c物流 d商务解析:高铁客运站核心区交通便利、人员流动量大,适合发展商务活动。12高铁站将会导致该城镇出现(a)a郊区城镇化 b城镇空心化c逆城镇化 d过度城镇化解析:图中显示高铁站位于城区边缘,此处修建高铁站,会促进该区域城镇化建设,同时与城区之间的公路沿线也会得到发展,从而使该城市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13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d)a在小城镇,高铁站常选址于城镇中心,高铁新

7、城建设有利于城镇cbd发展b在中等城镇,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镇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镇空心化c在大城镇,高铁站常选址于城镇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为城镇cbdd在特大城镇,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镇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镇化解析:为了不对城镇中心的交通造成影响,高铁站的选址应远离城镇中心,高铁新城的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镇化,故选d。二、综合题14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此地形区以铁路为界可以把地形分为低山丘陵和平原。(2)a、b、c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a,该点是城市形成的良好区位,为什么?答案:两条河流交汇处,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此集散、中转。(3)a、b、c中最有可能发展成

8、为大城市的是c,为什么?答案:沿河设城且位于河流与铁路相交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最为优越。(4)a、b、c三城市地位的变迁,说明了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解析:第(1)题,图中铁路以东区域等高线大部分在200米以上,为低山丘陵区;以西地势平坦,海拔在200米以下,为平原。第(2)题,铁路是近现代才发展起来的交通运输方式,水运在古代占有重要地位,故图中a最早形成城市。第(3)题,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c城的区位优于a城,发展潜力大于a城,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大城市。第(4)题,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对城市的分布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15读某地区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两处聚落空间形态各有何特点?(2)图中c、d两区域商业网点的密度有何差异?试分析其成因。(3)图中e处河港曾经是该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枢纽,盛极一时,后因泥沙淤积和公路发展,该河港最终被废弃。试述该种变化对e地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答案:(1)a处聚落空间形态沿公路线扩展,b处聚落空间形态沿河流伸展。(2)c处商业网点的密度大于d处。c位于平原,d位于山区。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