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单元活动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单元活动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单元活动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单元活动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单元活动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分层作业(十)(建议用时:30分钟)山东省蒙山山麓一实验中学准备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一山丘进行一次野外实地考察。据此完成14题。1该学校组织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的时间最好选在()a3月份b6月份c11月份d1月份2在野外考察前,老师让学生在考察包内放一地质锤,其目的是考察当地的()a土壤b岩石c植被d河流3在考察线路上,同学们等距离布置了几个观察点位,这说明在考察线路上()a植被变化显著b地形起伏不大c坡向相同d观察对象变化不显著4在考察结束后,老师要求学生写出此次考察的调查报告,下列内容中不需要写在报告中的是()a目的b时间c地点d结论1.c2.b3.d4.a第1题,蒙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植

2、被季相变化明显,考察时间最好选在深秋或初冬。第2题,考察岩石需要准备地质小锤。第3题,沿考察路线如果观察对象变化不明显,可以等间距布置观察点。观察对象包括海拔、坡向、植被、土壤、地貌等多方面。第4题,自然地理考察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考察的时间、地点、内容、方法、结果、结论等。5家住该山附近的李华要到山上进行植被和土壤类型的考察,下列装备中,李华不需要带的是()abcdba是罗盘,b是地质锤,c是小铲,d是智能手机。李华要到山区进行野外考察,罗盘可以随时确定自己的位置和行走方向,智能手机不仅有定位导航功能,还可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考察土壤需要小铲,地质锤是用来考察岩石的,不需要。“横看成岭侧成峰

3、,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据此回答68题。6庐山成为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不受夏季风影响c经常受到冬季风影响d纬度较高7对庐山进行野外考察前,考察小组人员搜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其目的是()a考察时省时省力b对庐山地形有准确了解c对当地植被有明确了解d对庐山的自然地理状况有初步认识8在对庐山进行野外考察规划考察路线时,应遵循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a便捷b自然地理现象具有典型性c未受人类活动影响d安全6.a7.d8.c第6题,庐山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最高峰海拔1 474米),夏季气候凉爽。庐山位于东部季风区,既受夏季风影响,又受冬季风影响

4、。第7题,在野外考察前,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目的是对拟考察地点与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以及人类活动有个初步的认知。第8题,野外考察路线的确定应遵循“便捷、安全、自然地理现象具有典型性”的原则。下图是某野外考察队员搜集到的考察地点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910题。9该队员获取的这幅地图属于()a考察装备b文献资料c考察成果 d考察采样10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图中m处的地形是()a丘陵b低山 c中山 d高山9.b10.b第9题,这幅地图属于提前搜集得到的文献资料类,选b。考察装备是考察实践过程中使用的物品,如罗盘、地质锤等;考察成果是最后撰写的论文、绘制的图表等,不是直接从外界获得的东西;考察采样是考

5、察过程中对重点事物如植物、土壤、岩石等进行标注、收集、保存等。第10题,主峰海拔5001 000米为低山,主峰海拔1 0003 500米为中山,主峰海拔3 5005 000米为高山。11下图是山东省某校地理考察小组计划考察的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确定了考察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地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图属于提前准备的_,该图可以用来初步了解考察地点的_要素信息。(2)从图中四个考察地点的选取来看,其位置的共同特点是都沿_分布,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选取考察地点时考虑了_的基本原则。(3)从图中等高线数值分析,该地区南部的主要地形是_,甲地主要地形是_。(4)根据考察的甲、乙、丙、丁四个地

6、点推测,该考察小组考察的自然地理要素是_。解析第(1)题,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用来初步了解考察地点的地形,属于提前准备的文献资料。第(2)题,由图可知,图中四个考察地点都沿公路线分布,原因是交通便捷。第(3)题,由图可知,该区南部等高线最大值为1 000 m,即该区海拔最高在1 0001 100米之间,属于低山。甲地海拔不到100米,但地形有起伏,应为丘陵。第(4)题,由图可知,甲、乙和丁地位于山谷且分居山地两侧,丙地位于鞍部,因此推测,该考察小组考察的自然地理要素是地形。答案(1)文献资料地形(2)公路线交通便捷(3)低山丘陵(4)地形教师备选野外地理考察活动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多的影响。据此回答1

7、2题。1野外地理考察活动能起到的作用是 ()训练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提升地理实践力培养协作精神强化审题能力abcd2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对提升地理实践能力作用不大的活动是()a运用罗盘定位b绘制地貌素描图c测量河水流速d整理撰写论文1.a2.d第1题,审题能力必须是在做题过程中才能得到强化,所以不能选,选a。第2题,撰写论文是野外考察之后,具有了一定的考察素材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的整理加工环节,对提升地理实践力的作用不大,选d。野外考察时会遇到很多叫不上名称的花花草草,打开智能手机上的识别花草app,对准某种植物的花卉或者植株拍照、上传后,可以反馈甲图信息,点击“查看百科”,可以

8、得到乙图信息。据此完成34题。甲乙3根据上述信息,可以确定该手机app的功能是()a帮助考察者识别陌生的植被b记录考察活动中看到的植被c协助考察者收藏植物标本d为撰写考察报告提供证据4使用该款app能够直接获得的信息是()a考察时间 b考察地点c海拔 d植被特性3.a4.d第3题,从图中照片内容来看,该app是识别植物的软件,可以反馈植物的名称,选a。第4题,使用该app进一步查询还可以得知植物的相关性状,选d。考察时间、地点、海拔等信息不能从这款软件中直接获得。5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拍摄的照片推测,该

9、小组野外考察的对象是_地貌。判断理由是_。(2)为达到考察这种地貌的最佳效果,在确定考察时间时,需要考虑什么情况?(3)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根据实地考察,采集了很多鹅卵石,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 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照片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_。判断理由是_。abcd解析第(1)题,照片中显示出当地有大量的鹅卵石,鹅卵石是河流沉积的产物,因此该小组野外考察的对象是河流。第(2)题,野外考察河流确定时间时应考虑队员安全问题和河漫滩能够出露水面。第(3)题,结合题干和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图中砾石粒径应该是中等大小的即9 cm左右的最多,粒径很大的和很小的都比较少。答案(1)河流照片中显示出当地有大量的鹅卵石,鹅卵石是河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