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2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朝科技的成就及影响。知识与能力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理解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与方法列表归纳明朝科技成就,提高比较分析能力;识读明长城示意图明朝北京城平面图等地图、图片,提高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品读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文学作品,提升历史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科学家对科学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

2、慧;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愿望。重点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科学巨匠和巨著;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的文学成就。难点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文化成就如何反映时代特色。(多媒体展示本草纲目书影)它的目次为水、火、土、石、草、木、谷、菜、虫、鱼、禽、兽、人等部至于动物药部分的编排,李时珍先描述比较低等的虫、鱼、龟、鳖之类,再描述比较高等的动物、禽兽和人等。这与现代动物分类学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相吻合。说明他的分类是科学的、合理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的辉煌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说明:课前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学习探究小组:科技成就小组、建筑成就小组、文学成就小组,让他们对

3、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在课堂上为大家解决疑惑)一、科技名著(科技成就小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的内容,小组合作,设计表格,从科技名著的名称、作者、朝代、类型、内容、价值等几个方面归纳比较。学生:(归纳)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作者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朝代明代明代明代类型医药学著作科技巨著农业科学巨著内容共记载了药物1 800多种,收录药方11 000多个,还附有1 100多幅药物形态图。并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了其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120多幅插图,

4、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全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价值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问世以后,广为流传,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后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此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教师:李时珍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医药

5、学家?学生:(结论)因为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喜欢医药学。淡泊名利,勤奋钻研医药学。意志坚强,不畏艰难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具有创新的精神。具有开放的心态,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师:你对“天工开物”这一词是如何理解的?学生:(小组派代表解释)天工指自然力;“天工开物”即靠人工技巧从天然界开发出有用之物。明代最先进的丝织机是“花机”。花机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大型提花机,工匠据“花本”可织出多种样式极为复杂的纹饰图案,详细过程在这本书中都有记载。宋应星还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教师:你认为宋应星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对吗?学生甲:宋应星说的不对。只要通

6、过人力和科学技术,什么资源都可以开发,什么东西都可以制造出来。学生乙:宋应星说的对。如果人与自然不协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无法生存。教师:(归纳)学生乙说的对。学生甲的话有合理成分,但立论错误。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不协调,意味着人类不能适应环境或破坏了生态环境。教师:科技成就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优势:科学家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已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劣势:明朝科学技术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远为逊色。明朝实行文化专制,使中国和西方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师:(过渡)同学们有去过故宫的经历,也有爬过长城的感受,面对金碧辉煌的古老宫殿,面对蜿蜒盘旋

7、的长城,心中会有怎样一番感受呢?下面我们共同去领略明朝古老的文化。二、明长城和北京城(建筑成就组)1明长城(1)小组代表介绍: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明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作用:长城不仅仅是一项浩繁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条分隔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的战线,它更是中国人民勇敢、

8、坚韧、智慧、顽强抗敌精神的象征。如今的长城,更重要的不是它的实体,而是它的精神。毕竟众志成城才是坚不可摧的“长城”。在今天,长城更注入了自信、进取和创新,向世人展示了我们开放的胸怀。长城总是在危难之时,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长城精神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2)比较明长城与秦长城的不同之处目的: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秦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御匈奴的南下。起止: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建筑成就:明长城的修建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2北京城小组代表介绍: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

9、造发展起来的。北京城是在明成祖时选定,并于1406年开始营建,到1420年基本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它的建筑特色形式雄伟、庄严,布局严谨,色彩金碧辉煌,前朝后寝。故宫布局沿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几乎所有的数字都和九有关,紫禁城之名体现了王权至上的观念。宫城的地位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与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教师:(过渡)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市民阶层的壮大,对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增大;印刷术的空前发

10、达为小说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于是明朝小说和艺术有了突出的发展。三、小说和艺术(文学成就组)1小说(1)小组代表出示表格,介绍明朝的小说。朝代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典型人物典型故事成就明代三部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刘备关羽桃园三结义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水浒传施耐庵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位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武松武松打虎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西游记吴承恩根据玄奘西行为原型,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小说的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2)小组代表分析历史小说和历史著作的区别。历史小说:以历史题材为基础,通过文学创作,允许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历史著作:准确地再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2艺术小组代表介绍:明朝时期,书画艺术继续发展,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等。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不少剧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