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及咖啡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1页
茶及咖啡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2页
茶及咖啡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3页
茶及咖啡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4页
茶及咖啡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茶及咖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KCB-SHQ-053- D/0 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编号:KCB-SHQ-053- D/0 茶及咖啡行业 xx(北京)有限公司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目 录1 目的2 产品/服务范围与专业代码3 引用文件4 定义5 生产流程6 产品特性、关键过程及控制手段7 审核要点与审核方法8 法规与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的检查方法9 适用的法律法规、产品/服务强制性技术标准/规范及惯例的清单。提 出 审 核 发布日期 批 准 批准日期 1 目的为了规范评审工作,提高评审质量,本指导书规定了对茶叶及咖啡加工业进行第三方质量体系审核的要点,并对一般的生产流程、关

2、键过程、产品特性及控制手段、审核要点与审核方法、适用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进行了说明。通过学习本指导书,审核员在有关专业人员的现场配合下,应能准确地确定审核要点,对受审方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作出客观、专业、公正、准确的判断。2 产品范围与专业代码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茶叶及咖啡加工业的第三方质量体系审核,茶叶产品包括所有以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制作的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及经再加工制成的花茶、袋泡茶、紧压茶。对于希望按照ISO9001:2000 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该行业其他组织,本作业指导书也可作为参考。对应的专业代码:03.08.06主要顾客群:中间顾客:再

3、加工商(加工成小包装或茶饮料)直接顾客:一般大众(也即最终顾客)3 引用文件出口茶叶生产企业注册卫生规范GB 967988茶叶卫生标准GB5009.5785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ZBX5500388出口茶叶感官WMB48(1)81茶叶品质规格GB/T917288花茶级型坯GB/T9833.188紧压茶 花砖茶GB/T9833.288紧压茶 黑砖茶GB/T9833.388紧压茶 茯砖茶GB/T9833.488紧压茶 康砖茶GB/T9833.588紧压茶 沱 茶GB/T9833.688紧压茶 紧 茶GB/T9833.788紧压茶 金尖茶GB/T9833.893紧压茶 米砖茶GB/T9833.993

4、紧压茶 青砖茶GB/T13738.197第一套红碎茶GB/T13738.292第二套红碎茶GB/T13738.492第四套红碎茶GB/T1445693绿 茶SB/T1016793祁门红茶SB/T1016893闽烘青绿茶GB18650原产地域产品 龙井茶GB18665蒙山茶GB18745武夷岩茶GB18957原产地域产品 洞庭(山)碧螺春茶GB19460原产地域产品 黄山毛峰茶GB 19598原产地域产品 安溪铁观音4 定义4.1 茶叶:指采用适宜于制作饮料的山茶的一系列变种的茶叶和嫩梢,用可接受的方法加工和干燥后制成的干饮料。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以及用上述茶类茶叶为原料制

5、作的再加工茶(包括花茶、紧压茶等)。4.2 花茶:将各种毛茶或精制茶,用香花熏制后得到的产品称为花茶。4.3 紧压茶:毛茶经蒸汽处理,在模中压成各种形状,称为紧压茶。5 生产流程:5.1 绿茶: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绿茶5.2 红茶: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红茶5.3 白茶:鲜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白茶5.4 黄茶:鲜叶杀青揉捻闷堆干燥黄茶5.5 黑茶: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黑茶5.6 青茶(乌龙茶):鲜叶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初揉初烘包揉复烘干燥青茶以青茶为原料进一步加工半发酵茶(乌龙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茶筛分风选人工拣剔静电拣剔磁去铁烘焙取石静电去毛匀堆金属检测装袋计量装箱喷码入库5.7 咖啡加工流程

6、如下:焙炒咖啡豆采购验收筛分去砂石金属探测研磨添加香精抽查检验烘焙小包装密封贴识别代码小标签大包装入库贮存6 关键过程、产品特性及控制手段6.1 茶:6.1.1 原料茶验收:鲜叶、鲜花等原料因可能被有害有毒物质污染,造成茶叶产品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含量超标。毛茶和茶坯必须符合该种茶叶产品正常品质特征,无异味、无异嗅、无霉变;不着色,无任何添加剂,无其他夹杂物;符合相关茶叶标准要求。进料主要控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农药残留按GB2763-2005 执行,DDT0.2 mg/kg、六六六0.2 mg/kg、Pb5mg/kg、Cu60mg/kg、甲胺磷0.1mg/kg、氯氰菊酯20mg/kg、溴氰菊酯1

7、0mg/kg、氰戊菊酯2mg/kg、杀螟硫磷0.5mg/kg,每批抽样检测或检查供方提供的检测报告;6.1.2 烘烤:主要杀灭微生物,控制烘烤的的温度(一般在100-180间)、厚度4cm、和转速(290-950R),连续或定时监控,确保杀灭致病菌。6.1.3 金属检测:用金属试块(如: 2.0mm 铁和3.0mm 非铁金属)进行调整和定时测试。6.2 咖啡6.2.1 咖啡豆金属探测:用金属试块(如:0.5mm 铁和0.8mm 非铁金属)进行调整和定时测试,以剔除金属。6.2.2 香精添加量:控制食品添加剂“准”字号及保质期限内证据,添加量符合GB2760-1996标准要求或客户要求。6.2.

8、3 烘焙:控制烘焙的温度与时间,和最终的水分%。6.2.4 小包装密封:控制复合膜包装袋厚度/热熔合温度与熔合时间。9 适用的法律法规、产品强制性技术标准/规范及惯例清单序号法律法规、产品强制性技术标准/规范及惯例的名称编号实施日期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993 年9 月1 日起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 年10 月30 日起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9 年4 月1 日起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1989 年4 月1 日起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 年4 月29 日起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 年7 月5 日起

9、实施8.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999 年3 月15 日起实施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 年11 月1 日实施10.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1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实施条例(第三次修订)1995 年4 月25 日起实施1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实施条例13.食品卫生通则CAC/RC-1969,Rev.3(1997)14.HACCP 体系及其应用准则CAC/RCP1996,Rev(1999)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16.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17.出口茶叶生产企业注册卫生规范18.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199419.茶 取样 GB/T

10、830220.茶叶品质规格、茶叶包装 WMB48-81 2000-06-2221.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2763-20052000-06-222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2-2005 2000-06-2223.进出口茶叶包装检验方法 SN/06-2224.进出口茶叶粗纤维测定方法 SN/06-2225.进出口茶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方法SN/06-2226.进出口茶叶咖啡碱测定方法 SN/06-2227.进出口茶叶磨碎试样干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SN/T0916-20

11、2000-06-222000-06-2228.进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SN/06-2229.进出口茶叶抽样方法 SN/06-2230.进出口茶叶水分测定方法 SN/06-2231.进出口茶叶水浸出物测定方法 SN/06-2232.进出口茶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方法SN/06-2233.进出口茶叶水溶性杰分碱度测定 SN/06-2234.进出口茶叶酸不溶灰分测定方法 SN/06-

12、2235.进出口茶叶重量鉴定方法 SN/06-2236.进出口茶叶总灰分测定方法 SN/06-2237.进出口茶叶中硒的检验方法荧光光度法SN/06-2238.无公害食品茶叶 NY5017-20012001-09-0339.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1003540.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7718-200441.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T13432-200442.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5009.12-200343.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5009.19-19961996-09-014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4803-199445.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9683-198846.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