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框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学业质量要求核心要点提炼1.识记同一律的公式,理解其意思,并进一步明确同一律的要求。2.识记矛盾律的公式,理解其意思,并进一步明确矛盾律的要求。3.识记排中律的公式,理解其意思,并进一步明确排中律的要求。1.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2.两大辨别: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的辨别、矛盾律与排中律的辨别。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1.公式(1)公式表达:“a是a”。(2)公式意思: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2.要求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
2、论题。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3.条件性(1)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2)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和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理解分析违反了同一律,对思维的表达必定是错误的;但遵守了同一律,对思维的表达也未必一定是正确的。提示:遵守同一律是正确地表达思维的必要条件,是说违反了同一律,对思维的表达必定是错误的,但遵守了同一律,对思维的表达也未必一定是正确的。例如,在“教育是有阶级性的,教育是社会现象,所以,社会现象是有阶级性的
3、”这一推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活动,检查其使用的词项和命题,一般来说被认为是遵守了同一律的,但这个推理活动仍然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应当恰如其分地而不是夸大地把握同一律的认识作用。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1.公式(1)公式表达:“a不是非a”。(2)公式意思: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2.要求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3.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客观矛盾。矛盾律及
4、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的错误反映。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1.公式(1)公式表达:“a或者非a”。(2)公式意思: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2.要求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也就是说,不能同时否认“a”,又否认“非a”,对“是”与“非”各打五十大板。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两不可”。3.
5、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区别矛盾律表明,论断“a”和“非a”必有一假;排中律进一步表明,“a”和“非a”必有一真。识别与把握“a”和“非a”这种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关系,对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判断说明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逻辑学家头脑中固有的。提示:错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它们不是逻辑学家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哪个权威规定的。人们通过无数次的社会实践,既认识到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也认识到了思维自身的规律。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情境导引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
6、,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分析材料中庄子的观点违背了什么逻辑规律。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提示:庄子面对学生的提问,只能无可奈何地回答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因为不管他选择“材”也好,选择“不材”也好,都会遇到无法自圆其说的尴尬,故只得选择“材与不材之间”,走中间道路。可是,在实践中这是根本做不到的,因为在客观上
7、并不存在“是与非”“材与不材”之间的第三者,这个幻想中的中间道路是行不通的。从逻辑上说,肯定事实上不存在的第三者,是违反排中律的一种表现。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关键能力形式逻辑三大基本规律的异同项目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必要性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与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要避免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逻辑思维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也要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的论断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项目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公式通常用公式“a是a”来表示同一律的内容。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
8、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来表示矛盾律的内容。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a”来表示排中律的内容。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项目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
9、面、对同一对象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也就是说,不能同时否认“a”,又否认“非a”,对“是”与“非”各打五十大板违反此规律所犯的逻辑错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自相矛盾”“两不可”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项目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作用遵 守 同 一 律是 人 们 正 确认 识 事 物 的必要条件是思维得以正确表达的必要条件。换言之,只有遵守了矛盾律的要求,思维在由逻辑形式的表述过程中才能首尾一贯,前后一致,表达准确排中律的作用在于保证思维表述的明确性。只有遵守排中律的要求,才能正确地进行思维表述,才能正确地进行思维。因此,排中律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共性(1)都是形
10、式逻辑的基本规律。(2)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3)都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必要条件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典例剖析例题1在韩非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郑县有一位姓卜的人,常常在外鬼混。一天他的裤子弄出了一个洞。他买了新布,回家让妻子为他做一条新的裤子。妻子问他如何做,他说“照原样”。于是他妻子把裤子照原来的样式做好后,照样在裤子原来的地方剪了一个洞。妻子违反了()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d.对立统一律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思维规律的理解。答案:a思路解读:从逻辑的角度来说,他的妻子是有意或无意地违反同一律。“原样”在丈夫那里指的是原来的样式、尺寸,绝不是
11、有破洞的原样,a项正确。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方法技巧 比较混淆词项和混淆论题的逻辑错误(1)混淆词项,又叫作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语词具有多义性,一个语词一般来说同含义、对象之间并无一一对应关系。同一语词往往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含义,指称多种不同的对象,这就是语词的多义性与歧义性,它导致了语词相同但表达的词项不同的现象,使混淆词项、混淆概念等逻辑错误的产生成为可能。我们把那些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加说明、定义地用同一个语词项表达不同的含义,指称不同的对象所犯的逻辑错误称为混淆词项、混淆概念。以同一字眼或同一语词表达不同的词项,或者赋予同一语词以不同的含义是这种逻辑错误的典型表现。议题一议题二知
12、识脉络随堂训练在使用语词表达词项或指称对象时,如果是无意地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错误就称为“混淆词项”或者“混淆概念”。如果是故意违反同一律要求以达到某种目的,就称为“偷换词项”或者“偷换概念”。两者的区别只在违反同一律的动机上而并不在形式上。(2)混淆论题的逻辑错误在没有语境限制的情况下,同一语句可以陈述不同的内容,即它表达的含义有可能是不相同的,这就是语句的歧义性。这就使“混淆论题”逻辑错误的产生成为可能。我们把那些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用一个似是而非的论题来代替原来的论题的现象称作“混淆论题”的逻辑错误。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例如,鲁迅在其杂文里曾经谈论到一位不懂逻辑的排长。他写道:
13、“这排长的天真他以为不抵抗将军下台,不抵抗就一定跟着下台了。这是不懂逻辑:将军是一个人,而不抵抗是一种主义,人可以下台,主义却可以仍旧留在台上的。”鲁迅提到的这位天真的排长所犯的错误,就在于他把“不抵抗将军下台”和“不抵抗主义下台”混为一谈,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混淆论题”的逻辑错误。不自觉地或者无意地以一个似是而非的论题来代替原论题的,称为混淆论题。但如果别有所图而故意违反同一律要求混淆论题的称为“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思维规律与客观事物思维规律与客观事物情境导引自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死亡定义审查特别委员会提出脑死亡诊断指标以来,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4、陆续建立了死亡标准,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脑死亡法,但也有国家采用的是脑死亡和呼吸死亡标准并存方式。目前我国采用脑死亡和心死亡并存的双重标准。脑死亡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丧失功能为参照系而宣布死亡的标准。脑死亡有别于“植物人”,“植物人”的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而脑死亡则无自主呼吸,是永久、不可逆性的。不少国家一直把“心跳停止”“呼吸消失”和“血压为零”作为死亡的标准。但随着医学科技的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发展,病人的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都可以通过一系列药物和先进设备加以逆转或长期维
15、持。但是如果脑干发生结构性损伤破坏,无论采取何种医疗手段,最终都会发展为心脏死亡。因此,与心脏死亡相比,脑死亡显得更为科学,标准更可靠。人们对死亡标准的不同定义,是不是违背“同一律”?提示:不违背。同一律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认识的发展变化,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正确认识并不违反同一律。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死亡”的认知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在相同的认知条件下,对死亡的定义是同一的、确定的。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关键能力逻辑规律是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1)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
16、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和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2)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客观矛盾。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的错误反映。客观事物本身是包含矛盾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遵守矛盾律的要求是正确把握客观矛盾的必要条件。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3)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这些基本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它们不是逻辑学家头脑
17、中固有的,也不是哪个权威规定的。人们通过无数次的社会实践,既认识到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也认识到了思维自身的规律。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典例剖析例题2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这些基本规律()是逻辑学家们头脑中固有的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规定思维内容的决定因素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必要条件a. b.c. 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与实践的关系。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答案:d思路解读:这些基本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
18、动的总结,它们不是逻辑学家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哪个权威规定的,故错误,正确;思维内容由客观事物决定,故错误;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这说明思维规律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必要条件,故正确。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1.“小孙去年还是学生,现在已是教师了。”该说法()a.正确,符合同一律的要求b.正确,符合排中律的要求c.错误,违背了同一律的要求d.错误,违背了排中律的要求答案:a解析:同一律的思维规范: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自身必须保持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排中律告诉人们,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能同时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真。题中的说法是在不同条件下作出的判断,所以符合同一律的要求,a项正确。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2.某教师:“小红是什么时候转学到你们班的?”某学生:“小红刚刚来我们班不到两个学期。”这个学生回答的错误在于他()自相矛盾违背了矛盾律违背了排中律违背了同一律a. b.c. d.答案:b解析:“刚刚”表示时间不长,一个学期至少五个月,“不到两个学期”就是半年以上、一年以内,说明时间不短了。“时间不短”与“刚刚”是矛盾的。可见,该同学自相矛盾,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故选b项。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拱式桥桥梁施工方案(3篇)
- 民间庙会活动策划方案案例(3篇)
- 高校过年活动策划方案范文(3篇)
- 扬中活动策划方案收费标准(3篇)
- 露台泥土回填施工方案(3篇)
- 室内周末施工方案(3篇)
- 庆元旦迎新年小学生作文13篇范文
- 英语语法入门课程教案
- 木兰诗传统诗词鉴赏与文化内涵探讨教案
- 项目管理 课件 第十四章-项目干系人与项目治理管理
- 精细化600问考试(一)附有答案
- 超融合解决方案本
- JC-T 2586-2021 装饰混凝土防护材料
- 临床医学工程-题库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竞赛测试题及答案(八)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招投标书范本
- 《育婴师培训》-课件:环境消毒基础知识
- 关于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审计建议
- 体检中心礼仪培训课件
- 独立基础教学课件
- 会计从业资格基础知识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