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红楼梦》的创作魅力_第1页
透视《红楼梦》的创作魅力_第2页
透视《红楼梦》的创作魅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透视红楼梦的创作魅力【摘要】文学是情感的艺术, 通过人物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个性 ,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传统特点,红楼梦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备受后人的推崇与关注。本文从研究了红楼梦的创作魅力。【关键词】创作;红楼梦;人物说红楼梦是曹雪芹的一部经典作品,有着非常高的文学评论。这部小说对贾府的内部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运用艺术的手段将这一矛盾进行表现,使得小说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曹雪芹是我国天才的文学艺术大师,他的伟大杰作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文学艺术的百科全书,它为中国的古典小说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探讨和学习红楼梦的特色成为历代研究红楼梦学者的重要课题。红楼梦的写作风格既朴素自然、明快流畅,又

2、含蕴深厚、富于情趣。作者以白话文作为整部小说的基础,经过润色加工,既保持了它的生动形象性,又显得纯净规范; 同时还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并创造性的活用在作品里,从而使 红楼梦的提高到美学的、诗意的境界。读后只觉甘美鲜润、回味无穷。红楼梦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指出红楼梦总体风貌表现为质朴自然 、生动形象、洗练精当、深含哲理、富有蕴藉、具有绘画美和音乐美。 王岩谈红楼梦语言艺术质朴自然的美一文中指出,古典小说红楼梦具有质朴自然的风格美,并对其具有这种特征的原因做了剖析。红楼梦把生活和人物描绘得最丰富、复杂,却又浑然天成,几乎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 比生活更美,而又象生活本身一样

3、质朴自然, 这是因为作者把文学艺术的运用当作是一项极其严肃的艺术创造事业, 不惜倾注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生命。 因此才能使红楼梦在质朴自然中创造出了如此高超的风格美。王岩在谈红楼梦语言艺术的哲理美中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封建社会没落史。 其具有哲理隽永的特色, 它不是作者外加的,而是跟他的全部艺术描写水乳交融在一起的。 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为作品的全部思想内容所证实了的。二、景物描写大凡作品中的环境描写都不是纯粹的,而是有特定的目的:或是为写人,以景衬人;或是为写事,暗示情节的发展。曹雪芹别具匠心的环境描写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距今两百多年的封建社会的生活图景,使我们能透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那富贵繁华

4、的外表下腐朽没落的本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贾府勾心斗角的权力角逐中还有一块相当于世外桃源般的地方,那就是红楼梦中众女儿所居住的大观园。当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在藤萝掩映中,顺着羊肠小道,穿花度柳进人大观园时,我们体味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的美。大观园不仅是个美丽的可供游玩的园子,更是众女儿心灵休憩的港湾,我们这里所指的环境包括两种:一种是自然环境,一种是人文环境,我们可以从这两大环境描写体系来分析一下红楼梦的创作特色。总的来说,曹雪芹对景物的描绘可分成两大特点:(l)移步换景,动静结合我们在描写景物的时候,总是力图使画面具有一种动感的美,而通过移步换景来刻画景物,就会使画面避免呆板单调,同时也推动

5、了情节的发展,使人们在领略景色的同时又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探究事件的进展过程。在写景的同时,曹雪芹善于变换角度,他往往通过剧中人物的视觉和行动来对景物进行描绘。例如在第三十回中,作者在描写夏日午后的那种恬静的景物时,他是通过宝玉的眼睛看到:在盛暑之际,各处的主仆都因日长神倦所以都在午睡休息。宝玉到一处,一处鸦雀无声。读者的目光随着宝玉的步伐先来到凤姐的院落,“只见院门掩着”,这里平常是贾府最繁华的一扇门,现在却静悄悄的,一点声息也没有了。接着,我们又随着宝玉的脚步来到王夫人的上房,“只见几个丫头手里拿着针线,却在打吨。王夫人在里间凉床上睡着,金钏儿坐在旁边捶腿,也斜着眼乱恍”。从人们的困倦状态

6、中透露出盛夏特有的景象。直到现在,画面还是静止的,但情节却并没有停滞不动,而是迅速地向前进展着。接着文章又来了一个紧急刹车,写了一段王夫人一手制造出来金钏儿投井的事,使人们又从昏昏欲睡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使文章达到有张有驰,动静结合的效果。在这里,作者描绘出一幅夏日骄阳图,但却是用人物的困倦感来体现的,由此可见曹雪芹景物描写的别具匠心。(2)美丑对比,以景衬情老舍说:“写景的目的不完全在审美上,美不美是次要的问题,最要紧的是写出一个景来。”的确,美的景物要写,丑的也要写,美丑对照,美者愈美,丑者愈丑。中国传统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当中经常是运用对比映衬,渲染烘托的手法,使两相对应的事物在对方的衬托下更

7、显出各自的特色,也使作者的情感得以更好的渲泄,从而更好地达到情景浑然一体的境界。比如作品对于潇湘馆前后景致的描写就可以体现美丑对比,情景相生的艺术手法。在黛玉还在时,那里是“竹影参差,苔痕浓淡,”虽然是幽静了点,但是毕竟还有阔叶芭蕉,还有雅淡的梨花,还有那只调皮的鹦哥,那时候的潇湘馆还是充满着盎然的生机。然而没有了黛玉的潇湘馆就没有了以前那种蓬勃的生机了,这时候的潇湘馆满眼望去都是凄凉的景色,花木枯萎,人去楼空,剩下的只有那一大片洒满斑斑泪痕的潇湘竹了,给人以“昔人已成黄鹤去,白云千载空空悠悠”的愁怅感,使我们不禁为黛玉的命运落下几滴清泪,作者正是通过这种美丑对照,以景衬情的方式来达到一种精妙

8、的艺术效果,使人心潮涌动,感慨万千,从而给读者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3.人物意象所谓的人物意象是指在小说中有一些人物,他们虽然占据的功能和作用不强,但是却有着非常重要的隐喻意义,为了表达方面的需要,这些人物必须出现。在小说中,这些人物的出现仅代表的是小说的一种意象。在小说中,有很多的人物不仅写实性非常强,而且还象征了某种社会意义,和一些偏重写实的小说人物是非常不同的。但是对于这些人物,我们不能将他们称作人物意象。而小说中设计的另外一些人物,如秦钟、秦可卿、甄宝玉等,他们的作用则是对某种意蕴进行传导。小说中秦可卿随口带出了秦钟。秦钟和宝玉有着一段时间的同窗妾童关系,还发生了“得趣馒头庵”的风流韵事

9、,然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秦钟的短暂一生只是为了对宝玉进行衬托,向我们展示宝玉的博爱多施的人物个性。就像人们所说的一样,宝玉所代表的意象是情种。小说中的甄宝玉,因为和宝玉的名字和含义相冲,同时他们在心情和胸怀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便被世人视为鞭辟世俗利禄的人。对于秦可卿,小说只是对她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她负责对宝玉的睡觉进行照顾,后来宝玉发生了梦游太虚幻境,随后她便无缘无故地病了,并在凤姐的梦中死去。在小说中,秦可卿所代表的意象是飘忽且隐约的。在小说的开始,作者为她设计的环境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她的房中有着细细的甜香,挂着秦观的诗联,摆着武则天的宝镜等,这些东西都是情欲的一种象征。将这些人物和她

10、融合在一起,她就变成了一种意象,成为情欲的一种承载。在小说的创作中,对人物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美学原则。在小说红楼梦中,作者不仅遵循传统小说中对人物进行生动写实的美学原则,同时也对其进行有效突破,对小说的人物赋予一定的意象和虚幻色彩。小说为我们塑造的那些有着意象的人物是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三、雅俗共赏所谓雅俗共赏,雅指典雅,典雅的作品艺术性较高,耐人咀嚼;俗指通俗,通俗的作品深入浅出,利于普及。雅俗共赏,指作者在作品中既追求典雅,又矢志于通俗,使作品达到或显出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红楼梦之所以能流传久远,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做到了雅俗共赏,使读者反复玩阅而百读不厌。先

11、来说“雅”。曹雪芹是当之无愧的诗人,在红楼梦里有数百首感人至深的诗词。如以林黛玉的名义写的葬花辞就别出心裁,新颖独到,使人读后既觉得神思飘逸,又感到情真意切。该辞是一首极其动人的咏叹调。“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辞一开始就创作出一幅桃花坠落、柳絮纷飞、红白交融、流光溢彩的美丽图画。一位窈窕少女就在其中。她满怀哀愁,在落花之间往复徘徊,思绪万千。接着诗作由花及人,由人及花,抒情主人公由今天想到明年。再来看“俗”。在第6回中,刘姥姥在跟女婿王狗儿的谈话中有一句:“拔一根汗毛比咱们的腰还粗”,这是她希望得到贾府王夫人接济的话头。此外,“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

12、处有还无。”这是红楼梦第5回“太虚幻境”的对联,曹雪芹巧妙地借助佛、道的个别词语,表达了一种关于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以及生死、盛衰、强弱、美丑、善恶、祸福、贫富等的对立关系和演变关系,宣传作品的哲理意蕴。好了歌中的有些话语的确给人以虚空的感觉,但如果把它放在全篇中理解,则含蓄地反映了社会的兴衰变化,家族的瓦解和崩溃,含有辩证法的思想,是作家从佛教角度对人生状态的诠释。如此等等的例子在红楼梦中还有很多,这些富于哲理意味的名言,凝结着智慧与经验,给人以启迪,美不胜收。红楼梦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古代所有小说的艺术成就,是其他作品无法比拟的一个艺术宝库。曹雪芹作为一个文学大师,从中外、古今、汉满中汲取营养并熔于一炉,为后人创造出充满艺术魅力的经典之作,给我们带来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结论:红楼梦的文学艺术,像生活一样质朴、自然,却又是生活中美的集合,是用生活的原料酿造的醇酒,清冽醇香。其中生花妙笔俯拾皆是,且往往看来都是信手拈来,毫无雕琢之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