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字形专题强化复习8_第1页
2011年高考语文字形专题强化复习8_第2页
2011年高考语文字形专题强化复习8_第3页
2011年高考语文字形专题强化复习8_第4页
2011年高考语文字形专题强化复习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声情并茂 押韵与平仄.c古体诗(古风),厂旧诗 (古典丿r绝句近体诗诗歌)五言七言五言七言新诗(现代诗歌)III储陈子昂孟郊、唐诗发展概况唐诗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初唐,指唐帝国建立至玄宗开元中。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盛唐,指开元到代宗大历这个时期。Ill“王孟”、“高岑”、王昌龄、“李杜”3、中唐,指大历至文宗太和的50多年间。顾况、刘长卿、韦应物、白居易、“韩柳”、 贾岛、刘禹锡、李贺4、晚唐,即由太和至唐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要点:补么是押韵?什么叫“合辙” r戏曲界习惯王把戏曲唱词申的韵”叫做“辙”。 合辙指的就是押韵。把两个以上韵平相同或相近的

2、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 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叫做押韵(压韵)。各句 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1瞻甬“留”兮韵毎甬不I押韵的“韵”粤“韵母”不完全相同,凡韵腹相同或 相近的(如果有韵尾,韵尾也要相同),都属于同一个 “韵”。就是说韵头可以不管,只要韵腹、韵尾相同都算 同一个韵。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仗联L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專L王孙自可留。Ir:TA对颔解剖本诗形式 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1、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 “近体诗”、“词曲”三类,近体诗又有 “律诗”、“绝句”之分,本诗八句,每句五字,是五言律诗。2、律诗每首四

3、联,依次称为“首联”、 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4、凡双数句都必须压韵(首句可压可 不压)一般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 韵。如本诗的“秋”、“流”、“舟”、m 5、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 启2. 4. 6学的平仄不得賄斎夺甫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tai)花木成蹊手自栽。(zai)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1远送青来。(lai)注意:绝句一般第三句不押韵,第一句可押可 不押送魏大将军(唐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将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诗中“戎” “

4、雄” “中” “功”同韵且均为平声 字,全诗偶数句入韵。注意:第1句可押可不押,若不押则限用仄声字; 第2、4、6、8句一定要押,平声韵;其它奇数句 最后一字限用仄声字。关于平仄的规律備平仄是诗歌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汉 语四声分为两类,“平”就是平声(包括阴 平、阳平),“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作用: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 使声调多样化,达到“谐和”的音韵效果。注意: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 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一、平仄声古代和现代是不同的二、平仄在句内须交替相间女口: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贝y 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

5、用 “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 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B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英艮要点:“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制的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致。亏亍如1:毛主席的长征1 J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滕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1、3、5不论,2、4、6分明”注: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 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 字

6、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杜甫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对仗 诗歌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岀 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 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副词对副词。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对仗类型 1、工对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既然分 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就更工 整了。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 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 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宽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 词例:征蓬岀汉塞,归雁入胡天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 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 为对仗,这叫借对。例: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4、流水对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 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 两句说,其实十个字或十四个字只是一个 整体,岀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 义不全,这叫流水对。例: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诗歌排序”练习第一步,找出“韵脚”第二步,将八句诗组成四“联”第三步,依据“联”的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