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实词文档资料_第1页
古代汉语实词文档资料_第2页
古代汉语实词文档资料_第3页
古代汉语实词文档资料_第4页
古代汉语实词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古代漢語通論.2 教学内容 1.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2.文言实词的特性; 3.词类活用。.3一、 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l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划分出来的类别。 l古代汉语的词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 .4l词实词和虚词l实词:指意义比较具体的词。l现代汉语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l古代汉语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5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和事物变化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 数词:表示事物或行为的数目或次序 量词:计算事物或行为的数量单位.6二 文言实词的特性 1动词的

2、特性 (1)动词的使动用法 l所谓使动用法,就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l动词有两类: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表现在不及物动词上。 避暑山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7a“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b“焉用亡郑以陪邻?”c“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试比较: “君子三揖而进。” “求也退,故进之。”.8l翻译时要灵活:翻译时要灵活: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可译为“小子敲响鼓,向他们发起进攻吧”。l有时不及物动词用于使动时也不带宾语。有时不及物动词用于使动时也不带宾语。 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不能来”即“不能使之来”。属

3、于省略。 .9l有些及物动词似乎也可以用于使动,但读有些及物动词似乎也可以用于使动,但读音与本字不同,意义也不同音与本字不同,意义也不同,说明已经分说明已经分化为两个词,不得视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化为两个词,不得视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 “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s) 之。” “晋侯饮(yn)赵盾酒。” .10l也有与本字读音相同的情况也有与本字读音相同的情况“武丁朝诸侯。” 接见 “孟子将朝王。” 朝见 属于施受的引申,不应当视为使动用法。不应当视为使动用法。 .112动词状语的惯用句式 l古代汉语动词作状语时,往往在状语与谓古代汉语动词作状语时,往往在状语与谓语之间用连词语之间用连词“而而”

4、或或“以以”来连接来连接“未至,道渴而死。”“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l动宾词组也可作状语,用而、以连接。动宾词组也可作状语,用而、以连接。 “触槐而死。” “挟太山以超北海。”.12l动词作状语,与连动式在结构上一样,如动词作状语,与连动式在结构上一样,如何区分何区分?p看两个动词表示的动作有无先后之分,如果是同时的,肯定是状语。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入而徐趋。”.13l如果动作有先后之分,如果动作有先后之分,还要看两个动作有无还要看两个动作有无主次之分。连动式的主次之分。连动式的句子不分主次,状语句子不分主次,状语和谓语的偏正结构必和谓语的偏正结构必分主次。分主次。 “触槐而

5、死。” .14 2形容词的特性 古代汉语的形容词古代汉语的形容词有个最大的特点,那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都可以带宾语,就是都可以带宾语,都具有一定的动词性。都具有一定的动词性。可以说,古代汉语没可以说,古代汉语没有纯粹的形容词,应有纯粹的形容词,应当称之形动词。当称之形动词。 .15(1)用为一般动词。用为一般动词。l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2)使动用法。形容词本身不带宾语,既然使动用法。形容词本身不带宾语,既然具有动词性,必然接近不及物动词。具有动词性,必然接近不及物动词。l“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16(3)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主所

6、谓意动用法,就是主语代表的人在主观上认语代表的人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状态。物具有某种性质状态。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73名词的特性 l 古代汉语的名词用为句子的古代汉语的名词用为句子的主要成分,可以直接作谓语;主要成分,可以直接作谓语;用为句子的附加成分,可以用为句子的附加成分,可以直接作状语。直接作状语。 名词作谓语,主要用于判断句。 “贾生,洛阳之少年。” .18l现代汉语除了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普通名词必须和介词组成介宾结构才能作状语 古代汉语的普通名词都可以直接作状语,来修饰动词谓

7、语。 “豕人立而啼”。猪像人一样站着哭。 .19l名词作状语,常见作用有六种:(1)表示动作状态的特征 “其后秦稍蚕食魏。” “天下云集和响应,赢粮而景从。” “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涉王。” .20(2)表示对动作对象的态度也含比喻意味,可译作“当作那样”、“用对待的态度(办法)”或“像待似地”。 l“彼秦在虏使其民。” l“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l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l“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21(3)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处所。 l“舜勤民事而野死。” l“童子隅坐而执烛。” l“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l“大月氏复西走。”.22(4

8、)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和依据 可译为“用”或“依照”l“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l“秦王车裂商君以徇。” l“失期,法当斩。”.23(5)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4(6)表示动作进行的时间 l “夜缒而出。” l“朝济而夕设版焉。” 澳门大三巴牌坊(世界文化遗产之一).25要注意岁、月、日作状语的用法a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及物)动词前,有岁岁(每年)、月月(每月)、日日(每日)之义。l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l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26b日字在行动性不强的(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前,当“一

9、天一天”讲,表示情况逐渐发展。l “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l “事日急。”.27c日字用在句首主语前,当“往日”讲。l“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l “日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284数量词的特性 n古代表示数量时,一般只用数词。先秦没有动量词,物量词也不多。现代:“两个儿子”古代:“二子”.29n古今表示行为数量的不同:a、古代一般不用动量词;b、位置不同 现代:一般在动词后作补语 古代:在动词前作状语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通霤,屋檐滴水的地方 ).30l比较: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 “三”是谓语,“鲁仲连辞让者”是者字结构作主语

10、。 “吾于读书,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魏晋以后,动量词产生,用法与今天同。.31三 词类活用 1、所谓词类活用,就是在具体的语句中,临时改变某些词的词性的表达手段 。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2、古、今汉语的词类活用有两点差异:(1)现代汉语使用频率不高,古代汉语使用频率很高;(2)现代汉语一般只是在口语中使用,古代汉语在书面语中可以任意使用。.323词类活用的具体体现 (1)用为一般动词。l“今京不度,非制也。”l“不迁怒,不贰过。” .33(2)使动用法。l“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l“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l“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343)意动用法 l“夫人之,我可以

11、不夫人之乎?”l“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353识别词类活用的方法识别词类活用的方法 (1)名+名,如非偏正,也非并列或同位,其中一个必活用。l“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三江并流(世界文化遗产之一).36(2)数十名,如非偏正,必活用。l“士也罔极,二三其德。”l“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国)之一,小九(国)之一。”.37(3)名数+代,肯定活用。l“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4)名数+介宾,而名、数均非主语必活用。l“鹪鹩巢于深林。”l“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38(5) 名词、数词出现在“可”、“欲”、“当”、“能”等助动词后(动+名数)l“寡人欲相甘茂,可乎?”l

12、“孰能一之?”(6)名词、数词出现在副词后(副+名数)l“今京不度,非制也。”l“秦师遂东。”.39六 説明下列成語中加點詞的用法: 虎踞龍盤 車載斗量 日新月異 富國强兵 星羅棋布 土崩瓦解 刀槍林立 不毛之地 不耻下問 息事寧人 班門弄斧 兵不血刃 心猿意馬 自相魚肉 道聽途説 風餐露宿 侯服玉食 口蜜腹劍 口角春風 釜底抽薪 七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特殊語法現象:1.惟一石頂壁起猶數十丈。2.癸酉,師陳於鞌。3.民參其力,二入於公。4.范雎至秦,王庭迎。5.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6.北面而受學,則百己者至。 7.項伯殺人,臣活之。 .40 8.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 9.齊威王欲將孫臏。 10.信乃解其縛師事之。 11.布履星羅,四周于天下,輪運而輻集。 12.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13.遇貨不避,以厚其室。 14.中有平臺,半平地。.41 15.脈分綫懸,自簷注砌。 16.男不耕耘,女不蠶織。 17.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 18.愈嘗從事於汴、徐二府,屢道於兩州間。 19.右手摘紙尾,雁鶩行以進。 20.蠶月條桑,取彼斧斨。.42 練習題: 一 古代漢語的實詞和虚詞的劃分,與現代漢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