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实习报告_第1页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实习报告_第2页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实习报告_第3页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实习报告_第4页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实习计划指导一、实习目的为了使学生对露天煤矿生产企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了解露天矿地面及采场概貌,了解露天矿的生产过程中各主要环节、工艺过程和各主要技术工作的基本内容,学习露天煤矿的实际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巩固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和综合素质。二、实习主要任务1、了解本次实习所在煤矿-神华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的企业组织形式、生产技术现状、经营管理现状及安全管理现状;2、了解哈尔乌素煤矿的矿山地质、矿床赋存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3、系统掌握露天煤矿采场生产工艺过程及各系统的构成;4、建立露天煤矿生产系统的初步概念;5、撰写实习日记和实习

2、报告。三、实习时间与地点1、实习时间:2013年7月4日2013年7月17日;2、实习地点:神华哈尔乌素露天矿。四、实习主要内容1、地理情况:矿区地理位置、交通、地形、气候、水文地质情况等;2、地质条件:矿区概况、范围、矿区地质情况;3、企业概况:建矿时间、原设计能力、核定能力;近年来生产经营状况;技术改造、长远规划、机械化水平等;4、企业组织形式、经营管理现状及安全生产现状;5、矿区开拓系统、采场布置、排土场位置等;6、采矿工艺:掘沟、剥离、采矿相互之间的关系,穿孔爆破、装载、运输及堆置岩石的排岩工作;7、露天边坡:露天开挖光面爆破设计、组织和施工;露天边坡的各个要素及合理取值范围、判断边坡

3、是否稳定的观察与分析方法;8、其他生产系统:运输系统、压气系统、排水系统、机修系统、供配电系统;9、矿山生产设备选型、使用与维修;10、露天矿灾害形式、预防措施。第二章 地理情况一、位置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东部。其范围东起煤层露头,西至6号煤层600m底板等高线,东西宽21km,北至煤层露头,南至黄河之滨,南北长65km,面积1022km2。煤田范围内有准格尔旗所辖四镇四乡(东孔兑镇、薛家湾镇、魏家峁镇、马栅镇、窑沟乡、哈岱高勒乡、海子塔乡、长滩乡)。煤田北部隔黄河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清水河县相邻,东部、南部分别与山西省偏关县、河曲县相邻,西南部与山

4、西省府谷县相邻,西部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东胜区和伊金霍洛旗相接。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011125,北纬39253959。二、交通薛家湾镇是准格尔旗政府和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所在地,位于煤田北部中间位置,北距呼和浩特市127km,东南距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49km,西距鄂尔多斯市120km。均有2级、3级公路相通。大(同)准(格尔)电气化铁路全长264km,向东与大(同)秦(皇岛)线接轨;准(格尔)东(胜)铁路东起大准铁路薛家湾站,西接包(头)神(木)铁路巴图塔站,全长145km。将要修建的准(格尔)河(曲)铁路,与神(木)朔(州)铁路、朔(州)黄(骅港)铁路相连,全长84km。

5、矿区内公路、铁路交通已形成网络,交通十分方便。三、地形地貌本区为鄂尔多斯高原的一部分,整个煤田被广厚的黄土所掩盖,厚度大,部分为风积沙覆盖。由于风蚀、水流向源侵蚀造成黄土高原的复杂地形地貌,沟谷纵横交错,树枝状的冲沟十分发育,原始黄土高原地貌被肢解的支离破碎,自北而南呈近东西的主要沟谷有:大路沟、孔兑沟、小鱼沟、窑沟、龙王沟、黑岱沟、哈尔乌素沟、罐子沟,以及煤田西缘呈北南方向的十里长川沟等。沟谷多呈放射状分布,向源侵蚀为主。横断面多呈V字型,深沟之中多有泉水涌出,形成溪流。雨季山洪暴发,流量大而历时短促。四、水文黄河是煤田北、东、南缘的最大地表水体。煤田东缘黄河峡谷段长约98km,比降1.33

6、,河宽100300m,水深平均23m,流速平均不大于2m/s。煤田北缘黄河水位标高最高990.67m,最低984.52m,年平均987.04987.98m。煤田东缘黄河水位标高最高950.67953.09m,最低944.67947.09m。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煤田东缘黄河水位上升到980m,水位回至前房子、喇嘛湾一带。黄河最大流量5310m3/s,最小流量39.8m3/s,最大年平均流量1390m3/s,最小年平均流量392m3/s,多年平均流量778m3/s。最大流量多出现在8、9月份,其中9月份占最大流量出现年份的32%,最小流量多出现在冬、春季节,其中5、6月份占最小流量出现年

7、份的33%。黄河多年平均含沙量6.67kg/m3,年平均输沙量1.51亿吨,其中7月至10月份输沙量占全年的82%,12月至2月份占全年的0.8%。泥沙粒径平均0.0343mm。第三章 企业概况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煤田中部,隶属于中国神华股份有限公司哈尔乌素煤炭分公司,与已经建成生产的黑岱沟露天煤矿毗邻.哈尔乌素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坐落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境内,属中国神华下属单位,年设计生产原煤2000万吨,2008年正式建设,并实行边建设边生产。2009年哈尔乌素露天矿生产商品煤1412万吨,超年计划112万吨,同比增长762万吨,2010年生产商品煤1900万吨。201

8、1年生产原煤3000万吨。2012年生产原煤3150万吨,2013年预计生产原煤3500万吨。目前公司和邻近黑岱沟露天煤矿计划进行扩能改造工程,两矿设计生产能力达到6000万吨。这在国内的露天煤矿开采中都是很大的工程。在这些开发过程中,用到了很多的油罐车、加油车、洒水车,工务设备,钻机等他们也为我们的煤矿开采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第一节 矿山工作制度根据矿山生产实践,结合本矿自然条件和开采工艺等因素,设计确定矿山生产采用连续工作制。年工作日数30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第二节 建设规模及生产能力一、建设规模我院在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中,对矿区煤炭市场进行了充分研究和论证,预测周边市场煤炭需求量到

9、2005年达15.50Mt,2007年达24.60Mt。上述煤炭需求量折合原煤产量分别为18.00Mt和28.00Mt。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开采境界内可采原煤储量1436.97Mt,煤层开采条件好,煤质优良,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设施完善。公司自营铁路大准线,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局部路段稍加改造即可满足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扩大到20.00Mt/a的外运要求,并可提高铁路运输的整体经济效益。哈尔乌素露天煤矿首采区煤层埋藏深度一般为90130m,可采煤层厚度(可采原煤换算厚度)23m左右,煤层倾角35,一期工程规模12.00Mt/a时其采区长度10001350m,年推进强度266362m。本次技术改造设计规模2

10、0.00Mt/a,采区长度将在原有基础上外扩800m,使采区长度达到20152130m,经开采进度计划安排计算,年推进强度除2007年2009年时期最高为336m外,其余生产年度一般均在275m左右。根据国内外矿山生产经验并结合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实现上述推进强度,达到设计产量规模是可行的。二、生产能力根据确定的产量规模和矿山工作制度,露天矿的日、班产量如下。日平均原煤产量66.67kt;班平均原煤产量22.33kt。第四章 地质条件第一节 勘探区地层准格尔哈尔乌素中生代前同属华北地台,中生年代后期,燕山运动强烈,使地台受到改造。煤田位于我国最大的山字型构造祁吕贺兰山字型为蹄形

11、盾地和新华夏第三沉降带的复合部位。煤田沉积地层自奥陶系至第四系,缺失志留系、泥盆系。一、勘探区地层哈尔乌素勘探区除在黄河西岸及较大的沟谷中有基岩出露外,大部被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出露地层与华北石炭二迭系煤田基本相似,最底部为古生界奥陶系灰岩,中石炭系本溪组海陆交互相地层假整合于奥陶系侵蚀面上,上部为石炭系太原组、下二迭系山西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再上为下、上石盒子组地层,第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沉积其上。二、含煤地层本区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下统山西组(P1s)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其古地理环境似属近海内陆盆地型,成煤建造特点是煤层层数多,厚度变化大,薄至巨厚煤层均有,稳定性差,分叉尖灭现

12、象普遍,煤层结构复杂,层内夹矸层数多,夹矸岩性主要为粘土岩、炭质泥岩,亦见有砂岩透镜体。煤系地层共含煤7层,平均总厚度33.65m,地层平均厚116.50m,含煤系数29。(一)二迭系下统山西组(P1s)由上而下,根据岩性组合,可划分为三个岩段:上岩段:为深灰色、灰白色细、中粒砂岩,夹薄层灰黑色泥岩、砂泥岩、并含1号煤层。厚度一般1525m。中岩段:3号煤顶板粘土岩、砂泥岩起,至5号煤顶板粗砂岩止。上部为薄层深灰色砂泥岩、粘土岩及3号煤层,含菱铁矿结核;下部粗砂岩,灰白色、浅黄褐色长石质石英砂岩,分选中等,局部含砾。厚度一般 1520m。下岩段:上部为深灰色砂泥岩、泥岩、细砂岩夹5号煤层;底部

13、为灰白色中粗粒长石质石英砂岩,含砾,局部为砂砾岩,具有大型斜层理,泥质、粘土质胶结。厚度一般315m。本组地层含煤性不佳,其中5号煤层局部可采,煤层平均厚度1.75m。煤系地层厚36.2498.81m,平均57.36m。含煤系数3。(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划分上、中、下三个岩段:上岩段:从6号复煤层顶板粘土岩起到底板砂岩止。顶板一般为灰白色粘土岩、泥岩、粉砂岩;中部6号复煤层厚度一般30m左右,且较稳定,是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底板为灰白色细砂岩,但不稳定,常相变为粉砂岩、砂泥岩。该岩段总厚40m左右。中岩段:起于8号煤层顶板,止于9号复煤层底板。上部为黑色泥岩、砂质泥

14、岩,中部为8、9号煤层及泥岩夹层,底部为灰白色、深灰色石英砂岩,有时相变为砂质泥岩、泥岩或粘土岩。本段厚度一般515m。下岩段:上部为灰黑色砂泥岩、泥岩含极不稳定的10号煤层,下部为灰、灰白色细粒砂岩、粗砂岩,孔隙式胶结,含铁质,致密坚硬,斜层理发育。本组地层含煤性好,其中6号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全区可采,9号煤层全区大部可采,煤层平均总厚31.90m。煤系地层厚33.7578.55m,平均59.07m。含煤系数54。第五章 采掘场与排土场的边坡稳定第一节 工程地质条件一、奥陶系下统亮甲山组地表仅出露于焦稍沟、哈尔乌素等沟口附近。岩性为浅黄色、灰黄色薄层状结晶、白云岩夹薄层泥质白云岩,钙质

15、白云岩,中部夹有竹叶状白云岩。白云岩中普遍含黑色、棕黑色燧石结核与条带,条带宽数厘米。二、石炭系(一)中石炭统本溪组为一套浅海相及过渡相细碎屑岩沉积;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灰岩之上。下部为浅灰色、暗紫色铝土岩、铝土质粘土岩;成分主要由高岭石、水铝石、水云母等矿物组成,三氧化二铝含量3050%,品位不高,层厚06m,不稳定,常相变为砂泥岩、泥岩。中部以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粘土岩为主,夹透镜状灰岩、泥灰岩12层,泥灰岩黄褐色,含泥质较高,富含生物碎屑及黄铁矿结核,有时相变为钙质泥岩。顶部偶含薄煤线及泥灰岩。(二)上石炭统太原组主要分部在黄河西岸及大型沟谷中,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下部为灰黑色泥岩,炭质粉

16、砂岩及灰白色砂岩,夹8、9、10号煤层。上部为主要煤层及黑色泥岩,炭质粉砂岩及灰色铝土岩质泥岩,局部地区有粗砂岩层。三、二迭系(一)下二迭统山西组:分布范围同太原组,为本区的含煤地层, 下部为浅黄、黄褐色长石石英砂岩;含砂砾粗砂岩,夹灰色粉色粉砂质粘土岩、泥岩、及菱铁矿结核。(二)下二迭统上部下石盒子组本组在勘探区内多已剥蚀,大致可以分为下、中、上三个岩段;下岩段:为黄褐色砂岩,杂色粘土岩、深灰色泥岩互层。底部为含砾粗砂岩,厚层状,斜层理发育,胶结中等,较稳定。中岩段:黄绿色含砾粗砂岩,夹紫色、暗绿色泥岩、粘土岩。上岩段:紫色、黄绿色泥岩、砂泥岩,夹浅黄色长石质石英砂岩,局部含砾。(三)三迭系

17、上统上石盒子组该 组地层在区内大部分被剥蚀,钻孔揭露最大厚度129.60m,底部为黄绿色含砾粗砂岩,具大型斜层理,上部为绛紫色、紫色泥岩,砂泥岩,粘土岩互层。四、第三系上新统红色、棕红色钙质红土层,含砂质及钙质结核,层理不明显,厚度021.87m,平均厚度4m左右。五、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淡黄色、黄褐色黄土层、夹粘土层、黄土粒度均匀,垂直节理发育,含钙质结核,厚0109.96m,平均厚度39.98m。全新统:为冲洪积、残坡积松散砂砾石、风积沙堆积,厚度05m。第六章 生产系统第一节 概述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设计规模从12Mt/a扩建为20Mt/a。扩建的生产系统主要由毛煤储

18、煤场、煤系统和轮斗挖掘机剥离系统组成。新建毛煤储煤场储煤容量1Mt,采用2台斗轮堆取料机进行堆取作业。储煤场毛煤分别来自M12和M22带式输送机和新增M31带式输送机。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他们都可将毛煤输送到2台堆取料机的任意一台。储煤场毛煤通过2台堆取料机经各自对应的毛煤缓冲仓分别送往选煤厂。2台堆取料机中的任意1台都可将储煤场(或直接通过)的毛煤送往新建选煤厂,其中仅1台堆取料机可将毛煤送到现有选煤厂毛煤仓。毛煤系统原有2套破碎输送系统,将其中的1号和2号破碎站及M11、M21带式输送机从现有位置搬迁移设到本次设计要求的位置,M12、M22带式输送机的位置不变,仅对M12带式输送机的尾部位

19、置进行局部延伸调整。新形成的系统,可将破碎后的毛煤输送到毛煤储煤仓或新建储煤场。新增设1套毛煤破碎输送系统,将毛煤输送到新建毛煤储煤场。系统处理能力为2500t/h不变。轮斗挖掘机剥离系统带式输送机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在充分考虑利用现有带式输送机,并兼顾后期带式输送机随时间不断地变化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确定的。确保其长期运行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本次设计的轮斗挖掘机剥离系统的带式输送机,采用的结构型式与现有相应的带式输送机相同。除新增3台端帮带式输送机外( B=1800mm), 其他均为现有带式输送机的机长的减少和延伸增加,输送带型号不变。第二节 煤的生产系统和破碎站的移设工程煤系统由 3

20、套破碎输送系统组成。每套系统主要由1台半固定式破碎站、1台半固定式提升带式输送机、1台半固定式转载带式输送机及1台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组成。露天矿坑内的毛煤由自卸卡车运至地面1号、2号、3号半固定式破碎站(301、401、501),自卸卡车将来料粒度1000mm卸入受料斗,经板式给料机给入破碎机,破碎机将煤破碎到粒度250mm,并通过破碎机下排料带式输送机给入M11-1、M21-1、M31-1半固定式提升带式输送机(303、403、503),通过M11、M21、M31半固定式转载带式输送机(304、404、504)经M12、M22、M32固定式带式输送机分别运往选煤厂毛煤储煤仓或毛煤储煤场,其中M

21、32带式输送机仅能将毛煤输送到毛煤储煤场。为了防止有铁器物质损伤带式输送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在M11-1、M21-1、M31-1带式输送机机尾各设有一台盘式除铁器。 第七章 开采技术安全措施一、连续开采工艺和吊斗铲倒堆开采工艺要求有严密的开采顺序和工作组织,否则将影响生产。在生产中应加强生产技术管理,严格按开采程序作业。二、在生产中应加强边坡和排土场的管理、维护,随时观测边坡情况,及时清除边坡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加强吊斗铲倒堆台阶边坡的清理和观测,保证下部作业设备的安全性.三、吊斗铲在爆堆上的作业平盘预先由推土机整平压实,作业平盘坡度0.5%。且严格控制吊斗铲中心线至其站立爆堆坡顶线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m,保证吊斗铲作业安全。四、本矿黄土开采量较多,其沉降量差异较大,特别是局部填方地带雨季时沉降量差异更为突出。为此,设计确定对沉降量超过100mm/m的地段,应采取预先以推土机或压路机压实,提高黄土的密实度,避免轮斗挖掘机发生沉陷。五、对冬季开采的黄土,应预先进行犁松处理,以减缓冻结速度和冻结后的强度。犁松工作由推土机带松土犁完成,犁松深度0.50.7m。六、本矿剥离物中有部分红土,其塑性和粘性大,在天然状态下抗压强度较小,遇水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