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人体解剖生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下下)宋宋 冰冰2第七章第七章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一一.循环系统的组成循环系统的组成1. 循环循环 : 各种体液在体内不断流动与交各种体液在体内不断流动与交 换的过程。换的过程。2. 组成:血液循环、组织液循环、组成:血液循环、组织液循环、 淋巴循环、脑脊液循环。淋巴循环、脑脊液循环。31.组成组成 心脏心脏 血血 管管 2.体循环和肺循环幻灯片体循环和肺循环幻灯片 5二二. 血液循环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组成和功能(一)血液循环的组成幻灯片(一)血液循环的组成幻灯片 4(二二) 血液循环的功能:物质运输血液循环的功能:物质运输(三三
2、) 淋巴循环的组成与功能淋巴循环的组成与功能动力站动力站离心离心回心回心血液物质交换血液物质交换动脉动脉静脉静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4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5各级动脉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网全身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各级静脉 代谢产物代谢产物 营养物质营养物质 主动脉主动脉 组织细胞组织细胞 腔静脉腔静脉 冠状窦冠状窦左心室左心室 体循环体循环 右心房右心房左心房左心房 肺泡肺泡 肺循环肺循环 右心室右心室 O2 CO2 肺静脉肺静脉 肺泡壁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 肺动脉肺动脉幻灯片 367第二节第二节 循环系统的结构循环系统的结构 一、心脏一、心脏(一)心脏的位置和形态(一)心脏的位置和形态(二)心脏
3、的结构(二)心脏的结构(1)心腔)心腔左心房左心房左心室左心室左心左心右心右心右心房右心房右心室右心室二尖瓣二尖瓣三尖瓣三尖瓣入口入口左、右肺静脉口左、右肺静脉口左房室口左房室口腔静脉口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冠状窦口右房室口右房室口出口出口左房室口左房室口主动脉主动脉右房室口右房室口肺动脉肺动脉8第二节第二节 循环系统的结构循环系统的结构 一、心脏一、心脏(一)心脏的位置和形态幻灯片(一)心脏的位置和形态幻灯片 9(二)心脏的结构幻灯片(二)心脏的结构幻灯片 10(1)心腔)心腔左心房左心房左心室左心室左心左心右心右心右心房右心房右心室右心室二尖瓣二尖瓣三尖瓣三尖瓣入口入口左、右肺静脉口左、右肺静脉
4、口左房室口左房室口腔静脉口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冠状窦口右房室口右房室口出口出口左房室口左房室口主动脉主动脉右房室口右房室口肺动脉肺动脉910第二节 循环系统的结构 11 房室瓣房室瓣 (2) 瓣膜瓣膜 动脉瓣(半月瓣)动脉瓣(半月瓣)二尖瓣二尖瓣三尖瓣三尖瓣功能:防止血液倒流,控制血流方向功能:防止血液倒流,控制血流方向2.心壁的结构心壁的结构心内膜:内皮,光滑心内膜:内皮,光滑 利于血液流动利于血液流动心肌层:心肌组织心肌层:心肌组织 工作层工作层 普通心肌细胞:收缩功能普通心肌细胞:收缩功能 特殊心肌细胞:特殊传导系统特殊心肌细胞:特殊传导系统心外膜:心外膜: 浆膜浆膜 保护作用保护作用(三三
5、) 心脏的血管心脏的血管122. 心壁的结构心壁的结构133.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窦房结 起搏细胞起搏细胞 过渡细胞过渡细胞结间束结间束 心房传导束心房传导束 结间束结间束 房间束房间束房室交界房室交界房室束房室束普肯野氏纤维普肯野氏纤维14窦房节窦房节节间束节间束房室交界房室交界房室束房室束蒲氏纤维蒲氏纤维(三三) 心脏的血管心脏的血管15二、二、血管血管 (一)(一) 动脉动脉 1. 结构与功能结构与功能 内膜内膜 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单层扁平上皮(内皮) 光滑光滑 中膜中膜 弹性纤维弹性纤维+ 平滑肌平滑肌+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 弹性纤维占中膜的比例与管径大小成正比,弹
6、性纤维占中膜的比例与管径大小成正比, 平滑肌占中膜的比例则与管径大小成反比。平滑肌占中膜的比例则与管径大小成反比。 外膜外膜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 动脉动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静脉静脉1617(二二)毛细血管毛细血管 分布最广分布最广,管壁最薄管壁最薄,口径最小的血管口径最小的血管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扁平上皮+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周细胞周细胞 特点:通透性大特点:通透性大 是物质交换场所是物质交换场所* A 管径越大,弹性越大,收缩性越小;管径越大,弹性越大,收缩性越小; A 管径越小,弹性越小,收缩性越大。管径越小,弹性越小,收缩性越大。 大大 动脉含弹性纤维多,富于弹性;动脉含弹性纤维多,富于弹性;
7、中小动脉含平滑肌相对增多,富于收缩性。中小动脉含平滑肌相对增多,富于收缩性。18 第三节第三节 心脏生理心脏生理(三)静脉(三)静脉 结构特点结构特点:1.管壁薄管壁薄(中膜薄中膜薄),弹性纤维与平滑弹性纤维与平滑肌均较少肌均较少,而结缔组织多而结缔组织多,易变形扩张。易变形扩张。 2.静脉瓣静脉瓣 防止血液倒流防止血液倒流。 功能功能: 收集血液回流心脏收集血液回流心脏 一、心肌的生理特性一、心肌的生理特性 (一)自动节律性(一)自动节律性 (二)(二) 兴奋性兴奋性 (三)传导性(三)传导性 (四)收缩性(四)收缩性19(一)自律性(一)自律性 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心肌细胞在没有外
8、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的特性,下能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称为自动节律性。 自律性是不受神经控制的,而是由心肌自律性是不受神经控制的,而是由心肌细胞本身特殊传导系统引起的。细胞本身特殊传导系统引起的。 (二)兴奋性(二)兴奋性 心肌细胞受到适当刺激时具有的心肌细胞受到适当刺激时具有的产生兴奋的能力。产生兴奋的能力。20心肌兴奋的时相变化:心肌兴奋的时相变化: 1.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在产生兴奋的一段时间内,:在产生兴奋的一段时间内,心肌对任何强度的刺激均不发生反应,约相当心肌对任何强度的刺激均不发生反应,约相当于收缩期。于收缩期。 2.相对不应
9、期相对不应期 :在有效不应期之后,约相当:在有效不应期之后,约相当于舒张期前大部分,在足够强度的阈上刺激作于舒张期前大部分,在足够强度的阈上刺激作用下,心肌可发生可扩播性兴奋。用下,心肌可发生可扩播性兴奋。 21 3. 超常期超常期 _相对不应期之后相对不应期之后,阈下刺激也能引起兴奋。阈下刺激也能引起兴奋。 即兴奋性高于正常水平。即兴奋性高于正常水平。 4. 静息水平静息水平 超常期之后电位回复到静息水平。超常期之后电位回复到静息水平。(三)传导性(三)传导性 兴奋或冲动可沿心肌细胞膜传播的特性。兴奋或冲动可沿心肌细胞膜传播的特性。 1. 机能合胞体特点机能合胞体特点 结构基础:结构基础:
10、闰盘闰盘 2. 心肌传导性的特点心肌传导性的特点 22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心房肌心房肌 0.05-0.1s 左束左束 窦房结窦房结 房室结区房室结区 房室束房室束 结间束结间束 0.02m/s 4m/s 右束右束 1.7m/s 特点:特点:1)心肌各部分传导速度不同)心肌各部分传导速度不同 最慢:房室结区:最慢:房室结区:0.02m/s 最快:房室束及蒲氏纤维:最快:房室束及蒲氏纤维:4m/s 2)房室结区的传导延搁)房室结区的传导延搁23 意义:意义:a. 使心室在收缩前能充分灌血充盈使心室在收缩前能充分灌血充盈 b. 心室有肌收缩能高度同步心室有肌收缩能高度同步 (四)收缩性(四)收缩性
11、心肌发生兴奋时出现电位变化继而发生收缩的特性心肌发生兴奋时出现电位变化继而发生收缩的特性 1. 心肌收缩的心肌收缩的“全或无全或无”性质性质 全:全部收缩全:全部收缩收缩幅度达最大(收缩幅度达最大(阈刺激)阈刺激) 无:对阈下刺激不予反应无:对阈下刺激不予反应 2. 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 期外期外: 正常收缩期以外正常收缩期以外 期外收缩期外收缩: 心肌在正常收缩的舒张早期以后给予较强刺心肌在正常收缩的舒张早期以后给予较强刺激所引起的收缩。激所引起的收缩。24(五)离子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五)离子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血液血液 PH K 收缩力收缩力 Ca 胞外胞外 Na 代偿
12、间歇代偿间歇 在期外收缩之后出现的一个较正常时间长在期外收缩之后出现的一个较正常时间长的舒张期。的舒张期。25三、心脏的泵血功能三、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一)心动周期 心脏的一舒一缩为一个心动周期心脏的一舒一缩为一个心动周期 0.1S 特点特点:收缩期比舒张期短,心房收缩又比心室收缩:收缩期比舒张期短,心房收缩又比心室收缩期短。期短。 舒张期意义:舒张期意义:1. 利于充血利于充血 2. 得到休息得到休息心房心房心室心室2627(二)心脏的泵血过程(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1.泵血泵血 2.心音心音 心脏泵血过程中,心肌收缩和瓣膜心脏泵血过程中,心肌收缩和瓣膜关闭等机械振动所发生的声音。关
13、闭等机械振动所发生的声音。 28房室瓣房室瓣半月瓣半月瓣心容积心容积血流方向血流方向心房收缩心房收缩 开放开放 开放开放 室室 主主A 肺肺A心室舒张心室舒张 关闭关闭 开放开放 关闭关闭 室室房房压压室室压压室室压压A压压室室心容积变化心容积变化压力变化压力变化瓣膜改变瓣膜改变血液顺压力方向流动血液顺压力方向流动始始强强烈烈1. 泵血泵血293031(三)心输出量(三)心输出量 第一心音:由心室肌收缩及房室瓣关闭的振动产生。第一心音:由心室肌收缩及房室瓣关闭的振动产生。 标志:心室收缩开始标志:心室收缩开始 特点:音调低沉,历时长特点:音调低沉,历时长第二心音:半月瓣关闭第二心音:半月瓣关闭
14、 标志:心室舒张开始标志:心室舒张开始 特点:声音高脆而历时短特点:声音高脆而历时短 每搏输出量(心搏量):心室每次每搏输出量(心搏量):心室每次 收缩时所射出的血量。收缩时所射出的血量。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3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2.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 3.心率心率(四)心力储备(四)心力储备 心脏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能适心脏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能适应机体需要而提高心输出量的能力。应机体需要而提高心输出量的能力。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心力储备不足而造成不满足心力储备
15、不足而造成不满足机体需要的现象。机体需要的现象。33第四节第四节 血管生理血管生理一、血管中的血压与血流一、血管中的血压与血流血压血压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 正常压:收缩压正常压:收缩压 90140mmHg 舒张压舒张压 6090mmHg 动脉血压的意义:动脉血压的意义:1.是促使血液流动的因素是促使血液流动的因素2.是促使血液克服阻力的因素是促使血液克服阻力的因素3.使血液到达其所供应的器官使血液到达其所供应的器官34二二. 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一)动脉血压 1. 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形成 前提:足够的血量前提
16、:足够的血量 形成因素:形成因素:1. 心脏射血心脏射血 :心输出量:心输出量 推动力推动力 2. 外周阻力:血管长度、血液粘度、外周阻力:血管长度、血液粘度、血管口径血管口径 3. 大动脉弹性(弹性储器作用)大动脉弹性(弹性储器作用) (1)缓冲收缩压)缓冲收缩压 (2)维持舒张压)维持舒张压 (3)使血管内血液变成连续血流)使血管内血液变成连续血流352.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心搏量)心搏量 心输出量心输出量 : 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 心室射血能力心室射血能力 静脉回流量静脉回流量 心率心率(2)心率)心率(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微、小动脉口径的变化微、小动脉口径的
17、变化 A. 小小A是调节动脉压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调节动脉压水平的主要因素 B. 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在其他因素不变时: A 阻力阻力 A血流速度血流速度 心输末期心输末期A存血量存血量 舒张压舒张压 脉压脉压36(二)动脉脉搏(二)动脉脉搏 (4)动脉壁的弹性)动脉壁的弹性 缓冲缓冲A血压血压减小脉压减小脉压(血压波动小血压波动小)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一)静脉血压:外周静脉压(一)静脉血压:外周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二)静脉血流(二)静脉血流三、静脉血压与血流三、静脉血压与血流3738四四. 组织液组织液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组
18、织液静水压组织液静水压 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 = 组织液生成压组织液生成压 组织液回流压组织液回流压 =(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 +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静水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 组织组织39第五节第五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一.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一)支配心血管的传出神经(一)支配心血管的传出神经 1. 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 (1)心交感神)心交感神 支配:支配: 窦房结窦房结 房室交界房室交界 心房肌心房肌 心室肌心室肌 导致:导致:
19、 心率心率 传导速度传导速度 收缩力收缩力 血压血压 加压加压功能:使心跳加快功能:使心跳加快,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提高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提高,血压上升。血压上升。40(2)心迷走神经)心迷走神经支配:支配: 窦房结窦房结 心房肌心房肌 房室交界房室交界 房室束房室束 导致:导致: 心率心率 收缩力收缩力 传导速度传导速度 血压血压功能:使心跳减慢,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下降,血压功能:使心跳减慢,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下降,血压 下降。下降。 2. 支配血管的传出神经支配血管的传出神经 (1)缩血管神经纤维)缩血管神经纤维 使血管收缩使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和外周外周阻力和外周V压压 血压血压 4
20、1(2)舒血管神经:)舒血管神经: 交感舒血管神经交感舒血管神经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副交感舒血管神经42(二)心血管中枢(二)心血管中枢(三)(三) 心血管反射心血管反射 与心血管反射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与心血管反射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 1. 脊髓的心血管中枢脊髓的心血管中枢 2. 延髓的心血管中枢延髓的心血管中枢 心迷走中枢心迷走中枢 心交感中枢心交感中枢 交感缩血管中枢交感缩血管中枢4344血压血压颈颈A窦窦 主主A弓弓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窦窦弓反射弓反射 传入传入N窦窦 N 舌咽舌咽N主主A N 迷走迷走N心交感心交感N中枢中枢传出传出N交感缩血管交感缩血管N心迷走心迷走N心跳减慢
21、、减弱心跳减慢、减弱缩血管效应缩血管效应心跳减慢心跳减慢血压血压 ,心输出量,心输出量45462. 化学感受性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 (1)血液中)血液中 CO2 、 O2 、 PH 化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 传入传入N 呼吸中枢呼吸中枢 呼吸加深加快呼吸加深加快 交感缩血管中枢交感缩血管中枢 缩血管缩血管N纤维冲动纤维冲动 血管收缩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血压血压 血流加速血流加速 清除不利因素清除不利因素 调节内环境平衡调节内环境平衡 (2)直接兴奋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直接兴奋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 47二二.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22、肾上腺素:对心作用强,而对外周血管作用较弱肾上腺素:对心作用强,而对外周血管作用较弱 强心剂强心剂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对心脏以外血管有收缩作用去甲肾上腺素:主要对心脏以外血管有收缩作用 加压剂加压剂(二)血管紧张素(二)血管紧张素48第八章第八章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一. 呼吸的概念和意义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呼吸呼吸 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收O2 ,同时呼出,同时呼出 CO2 的过程。的过程。 二二.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49二、肺5051 肺肺 鼻鼻呼吸系统呼吸系统 上呼吸道上呼吸道 咽咽 喉喉 呼吸道呼吸道 下呼吸道
23、下呼吸道气管气管支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肺内支气管肺内支气管52三三. 呼吸过程呼吸过程 第二节第二节 呼吸器官的结构呼吸器官的结构 一一. 呼吸道呼吸道 1. 外界环境的气体通过肺泡与肺循环的血液外界环境的气体通过肺泡与肺循环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内呼吸内呼吸 2. 血液与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53一一. 呼吸道呼吸道(一)鼻(一)鼻 1. 外鼻外鼻 鼻根、鼻背、鼻尖、鼻翼鼻根、鼻背、鼻尖、鼻翼 2. 鼻腔鼻腔 鼻前庭鼻前庭 固有鼻腔固有鼻腔 鼻甲鼻甲 鼻道鼻道 功能:功能: 嗅觉;嗅觉; 湿润、温暖、净
24、化空气湿润、温暖、净化空气 3. 鼻旁窦鼻旁窦 上颌窦、额窦、蝶窦、筛窦上颌窦、额窦、蝶窦、筛窦 功能:功能:协助调节吸入空气的温、湿度;协助调节吸入空气的温、湿度; 对发音有共鸣作用。对发音有共鸣作用。545556(二)(二) 咽咽(三)喉(三)喉鼻咽鼻咽口咽口咽 与鼓室通过咽鼓管相连接与鼓室通过咽鼓管相连接喉咽喉咽喉软骨喉软骨 甲状软甲状软骨骨 会厌软会厌软骨骨 环状软环状软骨骨 勺状软勺状软骨骨2. 皱襞皱襞 室襞(前庭襞):保护作用室襞(前庭襞):保护作用 声襞:声襞: 发音器官发音器官5758气管与支气管气管与支气管59(四)气管与支气管(四)气管与支气管1. 气管气管 1416个个
25、“C”形软环及弹性纤维膜形软环及弹性纤维膜2. 支气管支气管3. 管壁结构管壁结构 粘膜层粘膜层 粘膜下层粘膜下层 外膜外膜 1)粘膜幻灯片)粘膜幻灯片 60 粘膜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粘膜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咳嗽反射咳嗽反射” 固有膜:疏松结缔组织固有膜:疏松结缔组织 弹性膜:纵列弹性纤维构成弹性膜:纵列弹性纤维构成60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 脂肪细胞脂肪细胞 混合腺混合腺3)外膜)外膜 “C”形环形环 软骨环软骨环 +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 缺口之间:弹性纤维、缺口之间:弹性纤维、 平滑肌平滑肌6162二、肺二、肺(一)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一)肺的位置、
26、形态和结构 1. 肺的导管部肺的导管部 (1923级支气管)级支气管) 气管气管 支气管支气管 肺叶支气管肺叶支气管 细支气管细支气管 终末支气管终末支气管 2. 肺的呼吸部肺的呼吸部 能够进行气体交换的部分能够进行气体交换的部分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肺泡组织结构:上皮下衬一层基膜肺泡组织结构:上皮下衬一层基膜 上皮细胞上皮细胞 型细胞:扁平细胞型细胞:扁平细胞 型细胞:分泌细胞型细胞:分泌细胞肺泡隔:相邻两个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肺泡隔:相邻两个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 636465幻灯片 4966(二)气体交换膜(呼吸膜)(二)气体交换膜(呼吸膜)
27、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容积的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容积的 相对稳定相对稳定 液体分子层:形成表面张力液体分子层:形成表面张力 肺泡上皮肺泡上皮 肺泡上皮基膜肺泡上皮基膜 组织间隙组织间隙 毛细血管基膜毛细血管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毛细血管内皮 67肺泡肺泡毛细血毛细血管腔管腔型型型型68(三)(三) 肺的血液循环肺的血液循环 肺肺A 两套血管两套血管 肺循环血管肺循环血管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 肺肺V 特点:低压力、低阻力、大流量特点:低压力、低阻力、大流量 支气管循环:供给气管、支气管、肺的营养支气管循环:供给气管、支气管、肺的营养 69第三节第三节 肺通气肺通气
28、 一一. 肺通气的动力肺通气的动力 (一)呼吸运动(一)呼吸运动 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导致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与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导致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与缩小,是肺通气的动力。缩小,是肺通气的动力。 1. 呼吸肌呼吸肌 肋间肌肋间肌 改变胸廓前后、左右径改变胸廓前后、左右径 膈膈 肌肌 改变上、下径改变上、下径 提肋: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外展、胸骨上移提肋: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外展、胸骨上移 肋间外肌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肋间内肌7071降肋:降肋: 平和呼气:肋间外肌舒张平和呼气:肋间外肌舒张 肋骨、胸骨回位肋骨、胸骨回位 深呼气:除了肋间外肌的舒张,还需肋间内肌的收缩深呼气:除了肋间外
29、肌的舒张,还需肋间内肌的收缩 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 1) 吸气吸气 (扩大胸腔)(扩大胸腔) 肋间外肌收缩、肋间内肌舒张、膈肌收缩肋间外肌收缩、肋间内肌舒张、膈肌收缩 胸廓扩大胸廓扩大 胸腔扩大胸腔扩大 肺扩张肺扩张 肺肺容积容积 肺内压肺内压 吸气吸气 722)平和呼气)平和呼气 吸气肌(肋间外肌和膈肌)的舒张吸气肌(肋间外肌和膈肌)的舒张 使胸、肋骨回位,膈肌上升使胸、肋骨回位,膈肌上升 胸腔缩小胸腔缩小 肺回缩肺回缩 肺容积肺容积 肺内压肺内压 呼气呼气 3) 深呼吸深呼吸 深吸气:吸气肌深吸气:吸气肌 + 辅助吸气肌辅助吸气肌 收缩收缩 深呼气:吸气肌舒张使胸骨、肋骨回位深呼气:吸气肌舒张使胸骨、肋骨回位 肋间内肌收缩,使胸廓进一步缩小肋间内肌收缩,使胸廓进一步缩小 3. 呼吸方式呼吸方式 胸式呼吸胸式呼吸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7374(二)肺内压(二)肺内压 肺泡内的压力肺泡内的压力 吸气:吸气: 胸廓扩大胸廓扩大 肺扩张肺扩张 肺容积肺容积 肺内压肺内压 吸气吸气 呼气:呼气: 胸廓回缩胸廓回缩 肺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名城市协管员笔试考题、考点带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中国隐藏式闭门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依普黄酮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机红瓦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无线通讯器材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高速艇配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台车翻转式电阻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河北素描联考真题及答案
- 社区照看帮助服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6年年中国源网荷储一体化行业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咨询
- 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 GB/T 191-2025包装储运图形符号标志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华南师大202-5翻译真题回忆版
- 新教育实验课件
- 传统节气立冬介绍ppt
-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设备配备要求
- 医学免疫学 实验一 斑点印迹(Dot boltting)
- 急腹症CT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课件(PPT 49页)
- 大象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