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铜饪食器青铜酒器青铜盥水器青铜乐器青铜杂器青铜兵器第1页/共22页鼎甗鬲簋盨盨簠敦豆铺盂青铜饪食器第2页/共22页鼎 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于煮、盛肉食和调和五味和调和五味。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鼎的形制因时代而异。大体说,商代前期多为园腹尖足。商代后期尖足鼎逐渐消逝,圆腹柱足鼎占多数,同时,分档鼎增多。到西周后期,扁足鼎和方鼎基本消逝,鼎足呈蹄形。战国至汉代的多为敛口(口沿向内收缩),大多有很短的蹄足,有盖,盖上多有钮或三小兽。 在商周奴隶制社会,鼎被奴隶主贵族用来“别上下明贵贱”,作为标志统治权力和等级的一种器物。进人封建
2、社会以后,鼎就失去了这种性质。第3页/共22页鬲(l)古代炊器。尔雅*释器谓鼎“款足谓之鬲”,汉书*郊祀志谓鼎“空足曰鬲”。可见鬲的形状是似鼎而空足。空足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铜鬲最初是仿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形状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或四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时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有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扉棱。西周时还有方鬲,体为长方形,下部有门可以开合,由门内放入木炭。第4页/共22页 四足鬲所属年代:商1981年陕西城固县出土,通高23.5
3、cm,口径21cm。烹饪器。直口,宽沿外折。鼓腹分为四裆,形成四个袋足,颈部饰雷纹,腹裆饰兽面纹。整体形体独特,世界独一无二第5页/共22页甗(yn) 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zng),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箅(b) 。箅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铜甗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商和西周的甗,甑、鬲常铸成一件,园形,侈口,有两立耳。春秋战国的甗,甑、鬲可以分合,直耳变为附耳(耳在器身外侧)。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四足、两耳、上下可分合的方形甗,有的方形甗上部甑内加隔。汉晋以后,甗的鬲足就没有了,则称为“釜”。第6页/共22页簋(gu)相当于现在的大
4、碗,用来盛黍、稷稻、粱等。簋的形态变化最多,一般为园腹,侈口,圈足。商代的簋多无盖,无耳或有二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二耳、四耳。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圈足下加方座或附有三足的簋。战国以后,簋就很少见到了。 在商周奴隶社会,簋和鼎一样,也曾作为标志贵族等级的器物。据礼书记载和考古发现,簋往往成偶数出现,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八簋与九鼎相配。第7页/共22页 第8页/共22页 第9页/共22页 第10页/共22页 第11页/共22页 第12页/共22页第13页/共22页盨(xx)古代食器,用来盛黍、稷、稻、梁等。椭园形,敛口,二耳,圈足,有盖。盖上一般有四个矩形钮,仰置时成为带四足的食器
5、。 盨在西周中期出现,到春秋后期便消逝了第14页/共22页簠(f f )即文献里的“胡”或“瑚”。古代食器,用来盛黍、稻、粱等。长方形,口外侈,有四短足,有盖。盖与器的形状、大小相同,合上成为一器,打开则成为相同的两个器皿。簠在西周时期出现,流行到战国末年。早期的簠足短,口向外侈。春秋战国的簠足变高,口不外侈,器变深。第15页/共22页敦(dudu ) 古代食器,用来盛黍、稷、稻、粱等。形状较多,一般为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有的盖也能翻转过来使用;有的盖和器都作成半球形,合起来成为球形,俗称“西瓜敦”。圆足的敦,盖上多有捉手。流行于春秋战国时代。 敦的形态是由鼎和簋相结合演变而成,“西瓜
6、敦”呈浑圆的球状或椭球状,可看成是由上下两个完全相同的深腹容器扣合而成。第16页/共22页豆 古代食器,是盛肉酱类食物用的。器浅如盘,下有把,圈足,大多数有盖。 铜豆在商代少见。西周的豆浅腹,束腰,多无盖,无耳。春秋以后,豆增多,侧有两环,下具高足。到战国时期,器腹变深,有的豆把特别细长。有盖的豆,盖上有促手,可以仰置。第17页/共22页第18页/共22页第19页/共22页铺 盛食器,与豆相似,其特点为盘边狭而底平,与豆盘作碗形或钵形有较大的区别。另一特点是圈足甚粗而矮,多为镂空,没有形成似豆的柄。铺盘浅,不能多置物。铺见于西周中期至春秋时代。第20页/共22页盂 大型盛饭器,主要用途是盛放熟饭,兼可盛水盛冰,一般为侈口深腹圈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得多,因其铸造需用铜量大,耗资较巨,故出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