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概论_第1页
税收筹划概论_第2页
税收筹划概论_第3页
税收筹划概论_第4页
税收筹划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主讲:张营周主讲:张营周2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课程简介课程简介 教材特点教材特点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教学安排教学安排3税收筹划税收筹划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税收筹划税收筹划又称又称税务筹划税务筹划、纳税筹划纳税筹划等等 企业税收筹划企业税收筹划是指在作出重要的经济决策之前(是指在作出重要的经济决策之前(事前事前性性),以顺应税法立法意图为前提(),以顺应税法立法意图为前提(顺法性顺法性),综合),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和税收因素,寻求企业未来税负相对最考虑市场因素和税收因素,寻求企业未来税负相对最轻、经营效益相对最好的决策方案的行为(轻、经营效益相对最好的决策方案

2、的行为(综合性综合性)。)。 从国际看从国际看,“税收筹划税收筹划”为社会关注和被法律认可,为社会关注和被法律认可,从时间上可以追溯到从时间上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世纪30年代。最为典型的是年代。最为典型的是30年代英国一则判例。年代英国一则判例。1935年,英国上议院议员年,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汤姆林爵士针对爵士针对“税务局长税务局长 诉温斯大公诉温斯大公”一案,对当事人一案,对当事人依据法律达到少缴税款作了法律上的认可。汤姆林爵依据法律达到少缴税款作了法律上的认可。汤姆林爵士的观点赢得了法律界认同,这是士的观点赢得了法律界认同,这是第一次第一次对税收筹划对税收筹划作了法律上认可。作了法律上认可

3、。4 之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在以后的税收之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在以后的税收判例中经常接引这一原则精神。此后,不少判例中经常接引这一原则精神。此后,不少税务专家和学者对税收筹划有关理论的研究税务专家和学者对税收筹划有关理论的研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展,税收筹划日益成为纳税人理财或经营管税收筹划日益成为纳税人理财或经营管理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尤其近其近30多年来,其在许多国家中的发展更是多年来,其在许多国家中的发展更是蓬蓬勃勃。蓬蓬勃勃。 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WB梅格斯

4、博士梅格斯博士在在会计学会计学中谈到的那样:中谈到的那样:“美国联邦所得税变得如此美国联邦所得税变得如此复杂,这使为企业提供详尽的税收筹划成了复杂,这使为企业提供详尽的税收筹划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现在几乎所有公司都聘用一种谋生的职业。现在几乎所有公司都聘用专业的税务专家,研究企业主要经营决策上专业的税务专家,研究企业主要经营决策上的税收影响,为合法地少纳税制定计划的税收影响,为合法地少纳税制定计划。” 5 从国内看从国内看,税收筹划在改革开放初期还是,税收筹划在改革开放初期还是鲜为人知的,只是近几年才逐渐为人们所认鲜为人知的,只是近几年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了解和实践。正如改革开放初期,关于识、

5、了解和实践。正如改革开放初期,关于避税的讨论一样,人们对税收筹划很避税的讨论一样,人们对税收筹划很敏感敏感,尤其是政府部门及新闻、出版单位,对于节尤其是政府部门及新闻、出版单位,对于节税方面的文章、著作,由于担心其负面影响税方面的文章、著作,由于担心其负面影响(如减少政府收人等),(如减少政府收人等),曾一度几乎被打入曾一度几乎被打入“冷宫冷宫”,直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直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节税才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节税才有了真正的认识。了真正的认识。 1994年年唐腾翔与唐向唐腾翔与唐向合著的合著的税收筹划税收筹划一一书出版后,才解开了

6、税收筹划的神秘面纱。书出版后,才解开了税收筹划的神秘面纱。 6 2000年年,国家税务总局主管的,国家税务总局主管的中国税务报中国税务报,出现了出现了“筹划讲座筹划讲座”专栏。专栏。 税收筹划由过去的不敢说、偷偷说,到现在的敢税收筹划由过去的不敢说、偷偷说,到现在的敢说而且在媒体上公开讨论,是我国社会观念和思说而且在媒体上公开讨论,是我国社会观念和思维的一次质的飞跃。维的一次质的飞跃。 在我国税收筹划的发展历史看,分为三个阶段:在我国税收筹划的发展历史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税收筹划与偷税分离阶段第一阶段,税收筹划与偷税分离阶段。在这一阶。在这一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纳税人可以不必采取偷税

7、段,人们逐渐认识到,纳税人可以不必采取偷税等违法手段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目的,纳税人可等违法手段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目的,纳税人可以采取合法方式,即在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以采取合法方式,即在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达到合法规避税收负担。在这一时期,人前提下达到合法规避税收负担。在这一时期,人们们还没有对税收筹划与避税进行细致区分,很多还没有对税收筹划与避税进行细致区分,很多时候把二者混为一谈。时候把二者混为一谈。 7 第二阶段,税收筹划与避税相分离阶段第二阶段,税收筹划与避税相分离阶段。在这。在这一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税收筹划与避税并一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税收筹划与避税并不是一回事,有的

8、学者开始把税收筹划与避税不是一回事,有的学者开始把税收筹划与避税进行细致区分,进行细致区分,把避税划分为正当避税和不正把避税划分为正当避税和不正当避税,当避税,凡是符合国家立法意图,又符合国家凡是符合国家立法意图,又符合国家税收政策法规而达到节税为正当避税。税收政策法规而达到节税为正当避税。正当避正当避税税即为税收筹划。而凡是不符合国家立法意图,即为税收筹划。而凡是不符合国家立法意图,而是钻税收法律、法规的空子,称为而是钻税收法律、法规的空子,称为不正当避不正当避税税。国家通过完善税法、堵塞漏洞以及制订反。国家通过完善税法、堵塞漏洞以及制订反避税措施来加以防范。因此,这一时期人们开避税措施来加

9、以防范。因此,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对税收筹划有了进一步认识,但仍然停留在始对税收筹划有了进一步认识,但仍然停留在概念阶段,还没有在实务上进行突破,这一阶概念阶段,还没有在实务上进行突破,这一阶段,很难找到一本系统阐述税收筹划理论及实段,很难找到一本系统阐述税收筹划理论及实务操作的专著。务操作的专著。 8 第三阶段税收筹划系统化阶段第三阶段税收筹划系统化阶段。这一阶段,。这一阶段,中国税务报中国税务报筹划周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筹划周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有的专家、学者对税收筹作用。这一阶段,有的专家、学者对税收筹划进行系统论述,从税收筹划的历史延革到划进行系统论述,从税收筹划的历史延革到税

10、收筹划的比较;从税收筹划概念,到税收税收筹划的比较;从税收筹划概念,到税收筹划与避税区别;从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到筹划与避税区别;从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到税收筹划的税收筹划的实务操作实务操作都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都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而且而且从政府角度特别从税务代理角度陆续提从政府角度特别从税务代理角度陆续提到了税收筹划的内容到了税收筹划的内容。 9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税收筹划的结果是节税,是任何纳税人税收筹划的结果是节税,是任何纳税人所追求的,但税收筹划过程是相当复杂所追求的,但税收筹划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它依赖于的,它依赖于税收筹划空间税收筹划空间,并不是所,并不是所有税种、所有项目都有税收筹划的

11、空间。有税种、所有项目都有税收筹划的空间。 10税收筹划税收筹划课程简介课程简介 新兴的复合型边缘性学科新兴的复合型边缘性学科 集税收管理、会计处理、财务管理、营销集税收管理、会计处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管理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与整合。综合运用与整合。 实践性很强的职能型课程实践性很强的职能型课程 从现实生活中来,再到现实生活中去,通从现实生活中来,再到现实生活中去,通过大量的税收筹划经典案例学习,可以开阔视过大量的税收筹划经典案例学习,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税收筹划的自觉性和实际野,拓展思路,提高税收筹划的自觉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12、。操作能力。11 税法的后续课程税法的后续课程 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是在税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是在税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靠的是筹划者对税法的理解,靠的是筹划者靠的是筹划者对税法的理解,靠的是筹划者的智慧,而不是靠非法的手段。的智慧,而不是靠非法的手段。 现实生活中应用性很强现实生活中应用性很强 国家税收是强制、无偿征收的,是没有给付国家税收是强制、无偿征收的,是没有给付的,纳税人都希望规避税收负担。的,纳税人都希望规避税收负担。 12 野蛮人野蛮人抗税抗税 愚昧人愚昧人偷税偷税 糊涂人糊涂人漏税漏税 精明人精明人13教材特点教材特点 全面系统全面系统;(主要税种详细介绍);(主要税种详

13、细介绍) 实战性强实战性强;(生活中来,生活中去);(生活中来,生活中去) 理论性强理论性强;(理论框架);(理论框架) 六个策略六个策略;(基本工具;(基本工具 ,基本思路),基本思路) 有理有据;(相关法规)有理有据;(相关法规) 合法权威合法权威; (法律允许)(法律允许) 结构合理结构合理 思路清晰思路清晰14 税制要素税制要素是指国家对每一种税(即税种)中,是指国家对每一种税(即税种)中,谁有义务纳税,应向谁征税,根据什么征税,谁有义务纳税,应向谁征税,根据什么征税,征多少征多少等内容做的具体规定。等内容做的具体规定。 第一个策略:(规避纳税义务)第一个策略:(规避纳税义务)设法避免

14、成为某种税的纳税人或落入该税种的设法避免成为某种税的纳税人或落入该税种的征税对象;征税对象;第二个策略:(税负转嫁)第二个策略:(税负转嫁)当某种税的纳税义务难以规避时,可以考虑是当某种税的纳税义务难以规避时,可以考虑是否可以通过税负转嫁的方式达到实际上未负否可以通过税负转嫁的方式达到实际上未负担或少负担税负的目的。担或少负担税负的目的。15 第三、四个策略:(缩小税基和适用低税率)第三、四个策略:(缩小税基和适用低税率)当企业无法规避某种税的纳税义务,又无法转嫁当企业无法规避某种税的纳税义务,又无法转嫁税负时,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纳税额;税负时,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纳税额;第五个策略

15、第五个策略:(延迟纳税):(延迟纳税)当应纳税额确定之后,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要考虑当应纳税额确定之后,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要考虑的就是何时进行纳税申报及何时纳税,纳税环节的就是何时进行纳税申报及何时纳税,纳税环节和纳税期限;和纳税期限;第六个策略:(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第六个策略:(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用好用足,充分利用用好用足,充分利用16税收筹划学习要求税收筹划学习要求 熟练把握主要税种有关法律规定,理解法熟练把握主要税种有关法律规定,理解法律规定的精神,了解法律和主管部门对纳律规定的精神,了解法律和主管部门对纳税活动税活动“合法和合理合法和合理”的界定的界定 熟悉主要税种熟悉主要税种应纳税

16、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熟练掌握熟练掌握六个策略六个策略在各税种中的应用;在各税种中的应用; 理解主要税种理解主要税种税收筹划的空间及思路税收筹划的空间及思路; 掌握主要税种掌握主要税种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17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领会理论,抓住重点领会理论,抓住重点 透彻理解,透彻理解,掌握方法掌握方法 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活学活用18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翟继光,张晓东翟继光,张晓东.新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新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冯群英,马娟冯群英,马娟.税务筹划税务筹划M.镇江:江苏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17、大学出版社,2008. 毛夏鸾,刘钰毛夏鸾,刘钰.纳税筹划教程纳税筹划教程M.北京北京:机机械工业出版社械工业出版社. 中华税网中华税网;中国税收筹划网等中国税收筹划网等19教学安排教学安排周次周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授课、习题课授课、习题课) )学时学时第第1周周第第1章章 税收筹划导论税收筹划导论4第第2周周-第第3周周第第2章章 税收筹划的类型与范畴税收筹划的类型与范畴3第第3周周第第3章税收筹划的基本策略章税收筹划的基本策略3第第4周周-第第7周周第第4-5章增值税的税收筹划章增值税的税收筹划12第第8周周-第第10周周第第6章章 营业税的税收筹划营业税的税收筹划8第第11周周-第第

18、14周周第第8-9章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章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12第第15周周-第第17周周第第10章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章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10第第18周周复习考试复习考试220第第1章章 税收筹划导论税收筹划导论 中国的现行税制简介中国的现行税制简介 顺法避税与逆法避税顺法避税与逆法避税 税收筹划的概念与特征税收筹划的概念与特征 税收筹划的必要性税收筹划的必要性:政府视角政府视角 税收筹划的可能性与可能性税收筹划的可能性与可能性:企业视角企业视角 税收筹划的条件税收筹划的条件 税收筹划的原则税收筹划的原则 税收筹划的意义税收筹划的意义211.1中国的现行税制简介中国的现行税制简介 1.1

19、.1税制构成税制构成(按照性质和作用分按照性质和作用分)1 、商品税(货物和劳务税):、商品税(货物和劳务税):增值税、消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城建税、烟叶税、车辆税、营业税、关税、城建税、烟叶税、车辆购置税、船舶吨税等购置税、船舶吨税等范围范围: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特点特点:征缴与企业的盈利与否、盈利多少无关,:征缴与企业的盈利与否、盈利多少无关,只对销售额或者营业额敏感。只对销售额或者营业额敏感。结果结果:企业承担流转税负担过重,流转税的筹:企业承担流转税负担过重,流转税的筹划成为纳税人税收筹划的重点。划成为纳税人税收筹划的重点。222 、所得税:、所得税:

20、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环节环节:收入分配环节利润或收入:收入分配环节利润或收入特点特点:税负不易转嫁,但收入来源形式复杂,:税负不易转嫁,但收入来源形式复杂,成本费用的扣除标准和方法多样,具有较成本费用的扣除标准和方法多样,具有较大的筹划空间。大的筹划空间。结果结果:我国是以流转税为主的国家,所得税:我国是以流转税为主的国家,所得税对纳税人影响程度小于流转税,但所得税对纳税人影响程度小于流转税,但所得税筹划是我国未来税收筹划发展的方向。筹划是我国未来税收筹划发展的方向。233 、财产税:、财产税:房产税、城市房产税、城镇土地房产税、城市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

21、、契税、资源税、车船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资源税、车船税等税等对象对象:拥有和使用的财产征收:拥有和使用的财产征收特点特点:税源分散、征管难度较大、区域性显著:税源分散、征管难度较大、区域性显著结果结果:不太普及,但对特定单位,认真做好这:不太普及,但对特定单位,认真做好这方面的筹划工作,收益不菲。方面的筹划工作,收益不菲。4 、其他税收:印花税等、其他税收:印花税等对象对象:特定行为和目的:特定行为和目的特点特点:很强的时效性,具有税源分散、政策性:很强的时效性,具有税源分散、政策性强、调节范围明确、税收负担较轻、难以转强、调节范围明确、税收负担较轻、难以转嫁等特点。嫁等特点。241.1

22、.2税制特点 流转税比重大流转税比重大,所得税比重小所得税比重小(2008年税收年税收总量结构图)总量结构图)252009年税收总量结构图年税收总量结构图26税种税种20102010年收入年收入占比(占比(% %)税收总收入税收总收入73202.373202.3100100国内增值税国内增值税21091.9521091.9528.81 28.81 国内消费税国内消费税6071.546071.548.29 8.29 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10487.4610487.4614.33 14.33 关税关税2027.452027.452.77 2.77 出口退增值税、消费税出口退增值税、

23、消费税-7327.31-7327.31-10.01 -10.01 营业税营业税11157.6411157.6415.24 15.24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12842.7912842.7917.54 17.54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4837.174837.176.61 6.61 房产税房产税894.06894.061.22 1.22 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1276.671276.671.74 1.74 资源税资源税417.58417.580.57 0.57 27 税收增长很快,税负较重税收增长很快,税负较重(P5-7) 人民日报:财政部专家称我国宏观税负实际偏低.其中24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

24、5.3%,29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5%。发布日期:2010年08月23日 年份年份GDP(亿元)(亿元)GDP增值率增值率(%)税收收入税收收入(亿元)(亿元)税收增长税收增长率率%宏观税负宏观税负(%)200830067095421918.818.0320093405079.1595149.817.482010397983 10.373203.32318.392829 税权高度集中(税权高度集中(P8) (1)税收法律)税收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制定的税收法律。(的税收法律。(国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公布,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公布,税收法律法律地位和

25、法律效力仅次税收法律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而高于税收法规、规章于宪法,而高于税收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理法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条例的决定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条例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2011年年2月月25日第十一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自自2012年年1

26、月月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 30(2)税收法规)税收法规(我国目前税收立法的我国目前税收立法的主要形式主要形式) 国务院根据国务院根据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授权或根据授权或根据其职权制定的其职权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行政法规(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实施,(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实施,在中国法律形式在中国法律形式中处于低于宪法、法律,高于地方法规、部门规章、中处于低于宪法、法律,高于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的地位,在全国普遍适用地方规章的地位,在全国普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个人所得税税法实施条例个人所得税税法实施条例、税收征收管

27、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理法实施细则;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暂行条例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暂行条例31 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税收地方性法规(除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特区根据规定制定了(除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特区根据规定制定了部分税收法规之外,一般地方税收立法权仅部分税收法规之外,一般地方税收立法权仅限于个别小税种的取舍权和制定具体实施办限于个别小税种的取舍权和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目前仅限于海南省、民族自治地方)法,目前仅限于海南省、民族自治地方)32(3)税务规章:)税务规章: 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国务院

28、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该级次规章不得于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关总署。该级次规章不得于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如,财政部、国税总局联合颁发的如,财政部、国税总局联合颁发的增值税暂行条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例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税务代理试税务代理试行办法行办法 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在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前提下,不得与税收法律、(在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前提下,不得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行政法规相抵触),如城建税、车船税、房产税等如城建

29、税、车船税、房产税等地方性税种暂行条例,都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性税种暂行条例,都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条例制定实施细则人民政府可根据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我国税收制度不完善,经常处于变动之中我国税收制度不完善,经常处于变动之中33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是对纳税人财富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是对纳税人财富的再分配,税负加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纳的再分配,税负加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纳税人税人设法降低税收负担设法降低税收负担是一种必然的经济行是一种必然的经济行为。为。 减轻税负的方法减轻税负的方法:偷税、骗税、抗税、欠税:偷税、骗税、抗税、欠税和避税和避税 偷税、骗税、抗税、欠税偷

30、税、骗税、抗税、欠税属于违法行为,要属于违法行为,要付出代价,不可取付出代价,不可取 避税避税是合法的税收行为,但有些避税行为符是合法的税收行为,但有些避税行为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合政府的政策导向,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些不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扰乱正常的社有些不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会经济秩序341.2顺法避税与逆法避税 避税:(避税:(P9) 顺法避税顺法避税:是纳税人:是纳税人根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导根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导向向,通过对经济活动、融资活动、投资活动,通过对经济活动、融资活动、投资活动等涉税事项的安排,寻求未来税负相对最轻、等涉税事项的安排,寻

31、求未来税负相对最轻、经营效益相对最好的决策方案的行为。经营效益相对最好的决策方案的行为。 逆法避税逆法避税:纳税人:纳税人有意违背政府税法的立法有意违背政府税法的立法意图,利用税法漏洞或者缺陷,意图,利用税法漏洞或者缺陷,来安排经营来安排经营活动与财务活动,以规避或减轻纳税义务,活动与财务活动,以规避或减轻纳税义务,这种避税行为称为逆法避税。这种避税行为称为逆法避税。 (按照避税行为与税收法律意图的关系按照避税行为与税收法律意图的关系)35 顺法避税是双赢,逆法避税形式上合法,但对社顺法避税是双赢,逆法避税形式上合法,但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 税收筹划属于顺法

32、避税的范畴。税收筹划属于顺法避税的范畴。 逆法避税的影响:逆法避税的影响: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扰乱社会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经济秩序。 逆法避税的方法逆法避税的方法 利用有伸缩性的税法条款避税;利用有伸缩性的税法条款避税; 利用资本弱化避税;利用资本弱化避税; 利用转让定价避税利用转让定价避税36 反逆法避税反逆法避税:与顺法避税不同,纳税人利:与顺法避税不同,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漏洞或不完备进行逆法避税,不用税法的漏洞或不完备进行逆法避税,不仅会造成国家财政损失,而且还会扭曲社仅会造成国家财政损失,而且还会扭曲社会经济资源的

33、配置,但它又是会经济资源的配置,但它又是不违法的经不违法的经济行为济行为,国家不可能像对待偷税一样,对,国家不可能像对待偷税一样,对逆法避税行为给予法律制裁。因此,国家逆法避税行为给予法律制裁。因此,国家不能借助行政命令、道德、纪律等,来反不能借助行政命令、道德、纪律等,来反对、禁止或消除逆法避税。针对纳税人逆对、禁止或消除逆法避税。针对纳税人逆法避税所暴露出的税法不完善与漏洞国家法避税所暴露出的税法不完善与漏洞国家只能通过只能通过完善税收立法完善税收立法来解决问题。来解决问题。 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P13)371.3税收筹划的概念与特征税收筹划的概

34、念与特征什么是税收筹划?什么是税收筹划?案例启示案例启示案例:王某是某公司职员,年收入案例:王某是某公司职员,年收入96000元(扣除元(扣除“四险一金四险一金”后的余额),后的余额),如何调整好月工资总如何调整好月工资总额与年终奖的分配关系,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所承额与年终奖的分配关系,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所承担的个人所得税担的个人所得税 方案一:工资每月方案一:工资每月8000元元; 方案二:工资每月方案二:工资每月35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元,全年一次性奖金54000元;元; 方案三:工资每月方案三:工资每月6500元元,全年一次性奖金全年一次性奖金18000元;元;38 方案四:工资每月方案四

35、:工资每月3500,半年发一次奖金,半年发一次奖金,每次每次27000元;元; 方案五:工资每月方案五:工资每月3500,每季度末发一次奖,每季度末发一次奖金,每次金,每次13500元;元; 方案六:工资每月方案六:工资每月50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元,全年一次性奖金36000元元 方案七:工资每月方案七:工资每月10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元,全年一次性奖金84000元元到底该如何选择呢到底该如何选择呢39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级次级次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级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级距 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不超过150015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 3 % %02超

36、过超过1500-45001500-45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 10 % %1053超过超过4500-90004500-9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 20 % %5554超过超过9000-350009000-35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 25 % %10055超过超过35000-5500035000-55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超过55000-8000055000-8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5%35%55057超过超过800008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45%1350540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相关规定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相关规定1.月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月工资、薪金所得应

37、纳税额的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以个人每月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工资、薪金所得以个人每月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包括奖金、津贴(入,包括奖金、津贴(扣除按规定比例实际缴纳扣除按规定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等的住房公积金等“四险一金四险一金”);年终加薪、劳);年终加薪、劳动分红不分种类和取得情况,一律按工资、薪金动分红不分种类和取得情况,一律按工资、薪金所得课税。所得课税。 公式: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月工资薪金收入-3500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速算扣除数412.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取

38、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个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等,一律与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计如半年奖、季度奖等,一律与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算应纳税所得额。3.全年一次性奖金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年薪和绩效工资。分两种情况计算个人所包括年终加薪、年薪和绩效工资。分两种情况计算个人所得税。得税。(1)获取全年一次性奖金获取全年一次性奖金且且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高(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高(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 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

39、分别计算分别计算缴缴纳个人所得税。其中,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缴所得税,用纳个人所得税。其中,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缴所得税,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个月,按其商数商数对照工资、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适用税率-速算速算 扣除数扣除数42(2)如果获取全年一次性奖金且当月个人的工)如果获取全年一次性奖金且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

40、规定的费用扣除额 方法: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方法: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差额”后的余后的余额除以额除以12个月,按其个月,按其商数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43解:解: 方案一:方案一:工资每月工资每月8000元,则全年应纳个人元,则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所得税为(8000-3500)10%-10510%-105 12=4140 12=4140元元 方案二:方案二:工资每月工资每月

41、3500元,元,全年一次性奖金全年一次性奖金54000元,则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元,则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40005400010%-105=529510%-105=5295元元 方案三:方案三:工资每月工资每月6500元,元,全年一次性奖金全年一次性奖金18000元,则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元,则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6500-3500) 10%-10510%-10512+18000 12+18000 3% 3% =2880=2880元元44 方案四:方案四:工资每月工资每月3500,半年发半年发一次奖金,每一次奖金,每次次27000元,则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元,则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270

42、00+3500-3500)25%-100525%-10052=114902=11490元元 方案五方案五:工资每月:工资每月3500,每季度每季度末发一次奖金,末发一次奖金,每次每次13500元,则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元,则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13500+3500-3500) 25%-100525%-10054=94804=9480元元 方案六:工资每月方案六:工资每月50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元,全年一次性奖金36000元元(5000-3500) 3% 3% 12+36000 12+36000 10%-10510%-105=4035元元 方案七方案七:工资每月:工资每月1000,全年全年一

43、次性奖金一次性奖金84000元,则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元,则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84000-(3500-1000)】)】 20%-555=1574520%-555=15745元元45方案三,方案三,工资每月工资每月6500元,元,全年一次性奖全年一次性奖金金18000元,元,税负最小。税负最小。 筹划原理及方法:工资分摊发放;尽量筹划原理及方法:工资分摊发放;尽量采用年终奖金;通过福利手段减少名义采用年终奖金;通过福利手段减少名义工资工资 尽量不要采用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尽量不要采用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适用税率临界点的纳税筹划适用税率临界点的纳税筹划 发放年终奖要充分考虑税后收入。发放

44、年终奖要充分考虑税后收入。46企业税收筹划企业税收筹划是指在作出重要的经济决策之前是指在作出重要的经济决策之前(事前性事前性),以顺应税法的立法意图为前提),以顺应税法的立法意图为前提(顺法性顺法性),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和税收因素,),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和税收因素,寻求企业未来税负相对最轻、经营效益相对最寻求企业未来税负相对最轻、经营效益相对最好的决策方案的行为(好的决策方案的行为(综合性综合性)。)。1.3.1 税收筹划概念税收筹划概念471.3.2 税收筹划的特征税收筹划的特征 顺法性顺法性(p17,案例案例1-1) 事前性事前性(p19,例子,例子) 综合性(综合性(P20,案例案例1-2)

45、481.3.3 与税收筹划相关的概念 税收筹划与节税税收筹划与节税 税收筹划与避税税收筹划与避税 税收筹划与偷税税收筹划与偷税 税收筹划与欠税税收筹划与欠税 税收筹划与抗税税收筹划与抗税 税收筹划与骗税税收筹划与骗税49税收筹划与节税税收筹划与节税 节税的含义节税的含义节税是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税收节税是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税收政策、计税方法可供选择时,纳税人政策、计税方法可供选择时,纳税人以税负以税负最低最低为为目标目标,针对,针对企业经营、投资、筹资等企业经营、投资、筹资等经济活动经济活动进行的进行的涉税选择行为涉税选择行为。 节税特点:节税特点:合法性;符合政府政策导

46、向;普合法性;符合政府政策导向;普遍性;多样性;遍性;多样性;50税收筹划与避税税收筹划与避税 避税:顺法避税、逆法避税避税:顺法避税、逆法避税逆法避税是纳税人在熟知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逆法避税是纳税人在熟知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基础基础上,在不直接触犯税法的上,在不直接触犯税法的前提前提下,利用下,利用税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税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差异、疏漏、模糊之差异、疏漏、模糊之处处,通过对经济活动、融资活动、投资活动,通过对经济活动、融资活动、投资活动等涉税事项的等涉税事项的精心安排精心安排,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负目的目的的行为。的行为。实质实质:纳税人在履行应尽法律义务的前提下,

47、:纳税人在履行应尽法律义务的前提下,运用税法赋予的权利保护既得利益的手段。运用税法赋予的权利保护既得利益的手段。51税收筹划与税收筹划与偷税偷税 偷税:偷税:纳税人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簿、记账凭证,或者,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或者经税收机关通知经税收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虚假的纳税申报,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52偷税的法律责任偷税的法律责任 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收机关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收机关追缴其不

48、缴或者少缴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以上上5倍以下的罚款;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任。 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的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的10%以上不满以上不满30%,且偷税,且偷税数额在数额在1万元以上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或者因偷税被税收万元以下;或者因偷税被税收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处3年以下有期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偷税数额徒刑或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倍以下罚金; 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的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的30%以

49、上,且数额在以上,且数额在10万万元以的,元以的,处处3年以上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额1倍以上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倍以下罚金。 纳税人、扣缴义收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收纳税人、扣缴义收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收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万元以下的罚款。53 2009年年2月月28日起,日起,“偷税偷税” 不再作为一个刑法不再作为一个刑法概念存在。将原来的概念存在。将原来的“偷税罪偷税罪”改为改为“逃避缴纳税款逃避缴纳税款罪罪”。当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当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

50、过了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刑法修正案(七),修订后的,修订后的刑法刑法对第二百零一条关于不履行纳税义务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第二百零一条关于不履行纳税义务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法律规定中的相关表述方式进行了修改。修订后的和法律规定中的相关表述方式进行了修改。修订后的刑法刑法自当日起施行。自当日起施行。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申报,逃避缴纳税款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

51、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加比例”的定罪标准改为“情节加比例” 54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纳金

52、,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责任;但是,;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55税收筹划与欠税税收筹划与欠税 逃避追缴欠税:逃避追缴欠税: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收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行为。妨碍税收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行为。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 对逃避追缴欠税的对逃避追缴欠税的,由税收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由税收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金,并处

53、欠缴税款50%以上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倍以下的罚款。 对逃避追缴欠税数额对逃避追缴欠税数额在在1万元以上不满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万元的,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1倍倍以上以上5倍以下罚金;倍以下罚金; 数额数额在在10万元以上的万元以上的,处,处3年以上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并处欠缴税款1倍以上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倍以下罚金。56税收筹划与抗税税收筹划与抗税 抗税:以暴力或威胁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抗税:以暴力或威胁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行为。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 对于抗税情节轻微,未构

54、成犯罪的,由税收对于抗税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收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税款1倍以上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倍以下的罚款。 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3年以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倍以下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倍以下罚金57税收筹划与骗税税收筹划与骗税 骗税:骗税:采取弄虚作假和欺骗手段,采取弄虚作假和欺骗手段,骗

55、取出口退(免)税或减骗取出口退(免)税或减免税款的行为免税款的行为。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 对骗取出口退税的,处以骗取税款对骗取出口退税的,处以骗取税款1倍以上倍以上5倍以下倍以下罚款。税收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罚款。税收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口退税。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数额较大的,处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倍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年以上10年以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

56、税款1倍以上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倍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581.4税收筹划的必要性:政府视角税收筹划的必要性:政府视角 有利于资源配置(有利于资源配置(P22-23) 有利于收入分配(有利于收入分配(P23-24) 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P25-26) 有利于税法的完善(有利于税法的完善(P26-28)591.5税收筹划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税收筹划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企业视

57、角企业视角(一)企业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企业经济利益的驱动(税收的(税收的无偿性无偿性和企业的和企业的赢利性赢利性之间存在着矛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盾和冲突。税收是构成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部分,利润和税收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对对企业来说,纳税既是法定的义务,又是一种企业来说,纳税既是法定的义务,又是一种负担,税收是企业强制性纯成本,任何纳税负担,税收是企业强制性纯成本,任何纳税支出,都意味着利益的损失。支出,都意味着利益的损失。)60 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许多许多企业企业都都在考在考虑减轻税收负担的问题,以达到利益最虑减轻税收负担的问题,以达到利益最大化。大化。 企业进行税收

58、筹划必须合法,否则就有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合法,否则就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二)市场竞争的压力(二)市场竞争的压力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生存、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生存、获利和发展,必须增收节支,提高企业获利和发展,必须增收节支,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获利水平,减少纳税支出的盈利能力和获利水平,减少纳税支出成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成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61(三三)通货膨胀因素通货膨胀因素 累进所得税制度与通货膨胀的结合,可以使累进所得税制度与通货膨胀的结合,可以使纳税人的税率档次提高;纳税人的税率档次提高; 同时,通货膨胀也使纳税人按历史成本所提同时

59、,通货膨胀也使纳税人按历史成本所提取的折旧和其它项目的税前扣除不足。取的折旧和其它项目的税前扣除不足。 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大多数纳税人会产生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大多数纳税人会产生强烈的避税动机。强烈的避税动机。(四)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与税收管理意识(四)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与税收管理意识(P32)62税收筹划的税收筹划的可能性(一(一) )税收制度的差异性税收制度的差异性 税收宏观调控职能使得拥有相同征税对象和税收宏观调控职能使得拥有相同征税对象和相同经营环境的纳税人在不同条件下税负可相同经营环境的纳税人在不同条件下税负可能存在差异。包括:能存在差异。包括: 不同地区间企业税收负担的差异性

60、不同地区间企业税收负担的差异性 不同行业间企业税收负担的差异性不同行业间企业税收负担的差异性 不同规模企业税收负担的差异性不同规模企业税收负担的差异性 不同性质企业税收负担的差异性不同性质企业税收负担的差异性 不同投资方向的企业税负的差异性不同投资方向的企业税负的差异性63(二)税法本身存在筹划的空间(二)税法本身存在筹划的空间税收法律的弹性给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税收法律的弹性给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性。包括:性。包括:1、各税种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和互补性。、各税种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和互补性。不同的纳税主体就同一性质的纳税对象缴纳税费所依照不同的纳税主体就同一性质的纳税对象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