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ontents Page目 录 页知识系统知识系统线索归纳线索归纳答题必背要语答题必背要语热考视角热考视角第1页/共46页知识系统知识系统第2页/共46页线索归线索归纳纳专题线索1.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思想和经济发展共性原因(1)一种经济制度土地制度。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和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2)两种重要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第3页/共46页(3)两种经济思想农本思想和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农本思想是“农为本,工商为末”,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对中国古代“农本”思想的一种冲击。第
2、4页/共46页(4)各时期经济发展共性原因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第5页/共46页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国内外交流条件: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第6页/共46页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方面特点农业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男耕女织为主要
3、生产模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实行精耕细作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第7页/共46页方面特点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多种经营模式并存,但以家庭手工业最为普遍工商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第8页/共46页方面特点经济结构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政府大多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海禁”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第9页/共46页中外关联1.明清时期,中国和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发展状况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同时期欧洲资本主
4、义萌芽却茁壮成长,并最终整体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原因如下:(1)中国经济上:自然经济的超常稳定性。政治上:受“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的严重阻碍。第10页/共46页思想上: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重儒轻贾、“重农抑商”等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往往是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第11页/共46页(2)欧洲经济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进取性。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产生,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外交上:殖民扩张,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科技发展,近代科
5、学产生。第12页/共46页2.中国资本主义萌芽VS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比较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不同点产生的背景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封 建专制空前加强的情况下 出现的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是在地中海沿岸的 自治城市里产生的第13页/共46页比较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不同点商业资本所起的作用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主要 在手工作坊内部产生, 商业资本所起作用较小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 生有两条途径,商业资 本起了巨大作用 中国腐败的封建专制制 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 萌芽的发展 随着新航路开辟、殖民 掠夺和重商主义的推行,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很快第14页/共46页比较项中国资本主
6、义萌芽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不同点影响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缓慢,没有使中国走上 资本主义道路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瓦 解了封建社会,确立了资本主义 制度相同点 都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 都以手工工场的出现为标志 产生的时间大体上都在1416世纪,中国比西欧稍晚第15页/共46页答题必背要语答题必背要语一、古代中国的农业1.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农业上很少使用,冶铸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和战争。2.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
7、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第16页/共46页4.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5.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第17页/共46页6.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小农经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第18页/共46页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
8、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2.官营手工业生产不计成本,产品不入市场,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皇室的需要,即使有一些官营手工业产品流入国外,也主要是由统治者作为赠品,赏赐给外国人的。第19页/共46页3.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元代:进入彩瓷生产阶段;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4.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第20页/共46页5.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了“丝国”的誉
9、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6.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第21页/共46页三、古代中国的商业1.唐朝的“柜坊”不是兼营旅店的货栈和交易场所,而是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2.唐代长安城坊、市之间存在严格的界限,营业时间受官府的严格控制;而北宋的东京坊、市界限不复存在,营业时间不再受限制,商品交易额巨大,出现了瓦子等供人们娱乐的场所。第22页/共46页3.在封建社会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基础,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
10、起了瓦解作用。4.古代城镇的发展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第23页/共46页5.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就是建立在从唐代后期起,坊、市严格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基础上的。第24页/共46页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2.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加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第25页/共46页3.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
11、,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故步自封、夜郎自大。4.“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第26页/共46页5.闭关锁国不是禁绝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如清政府开设广州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就是例证。6.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不是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表现,相反,它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表明,封建生产关系已开始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27页/共46页热热考视角考视角视角一历史思维看现实关注新一轮农村土地
12、改革押题1 1回顾历史,中国农民以勤劳勇敢著称,他们中间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曾经创造和支撑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大的群体,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却长期处于受剥削、受欺压的弱势地位,其根本原因是()第28页/共46页A.小农经济的封闭、分散和缺乏组织性B.地主阶级拥有武装力量,对农民进行镇压C.国家政权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D.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第29页/共46页解析分散的小农经济结构是公共意识缺乏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特点是封闭性和分散性,这种封闭性和分散性不利于公共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民众很难产生主人翁意识,长期处于被压迫的地位。答案A第30页/共46页押题
13、2 2近年来,土地流转成为热门话题,土地制度是古代的主要制度。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这主要说明()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B.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C.体现了“耕者有其田” 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第31页/共46页解析无论是私人之间的文契还是国家的产权证明文件,都体现了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故选B。A项材料中并未反映出“相当频繁”;C项错在“耕者有其田”;D项错在“完全”,当时还存在自耕农经济。答案B第32页/共46页视角二史学研究方法注重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押题3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各类农具中占主要地
14、位。能够佐证这一说法的最有力证据是()A.古籍文献中关于“铁”的记载B.史记等史学著作记载流传的故事C.战国时期的历史遗迹中出土的铁农具远远多于其他材质农具D.当代学者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的验证第33页/共46页解析历史遗存是第一手资料,是最可靠的佐证材料;A、B、D三项均带有主观色彩。答案C第34页/共46页押题4河北一战国中晚期的墓葬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4%。这些资料说明()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C.铁农具的使用已经很普遍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第35页/共46页解析从战国时期铁农具占铁
15、器的绝大部分,可知当时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A项开始于春秋时期,B、D两项材料不能反映。故选C项。答案C第36页/共46页视角三文明史观关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押题5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西域与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等。这些从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A.交通十分发达B.商业贸易繁荣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D.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第37页/共46页解析“丝绸之路”“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等称呼反映出这条交通路线的发达、商业贸易的繁荣,成为东西方经济交
16、流的通道;“佛教之路”的称呼反映出这条交通路线成为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通道,故A、B项不够全面,选择C项;丝绸一直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商品,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答案C第38页/共46页视角四关注地方历史四川、山东在古代经济史上的 地位押题6曾有历史记载四川地区:“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即难以携持。”这反映了()A.四川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使用铁钱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交子”的产生C.铁钱已不适应当时四川经济发展的需要D.政府规定铁钱只能在四川地区使用第39页/共46页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难以携持”可知铁钱携带不方便,已不适应当时四川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
17、确;A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B项观点正确,但是材料没有“交子”产生的信息,故B项错误;D项观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C第40页/共46页押题7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A.农业经济衰退B.传统农业结构发生变化C.种植粮食的收入超过种植烟草D.粮食紧缺 第41页/共46页解析16世纪晚期,正值明朝中后期,此时我国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故A项不正确;从材料中“五谷之利不及其半”可知C项不正确;仅从材料信息无法说明粮食是否紧缺,排除D项。材料信息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山东某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的转变,故选B项。答案B第42页/共46页视角五主流价值观弘扬徽商的民族精神押题8徽商经营之道,有许多方面值得今人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6.22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 蔬菜写生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9大考点45题) (第1期)解析版
-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 唐山初中期末考试卷数学(3篇)
- 蒸馏与萃取公开课课件
- 2025年食安员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遗传的基本规律与遗传的细胞基础解析版
- 销售经理笔试题目及答案
- 测绘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
- 2025年卫生高级职称考试(超声医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内蒙古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兵团基层两委正职定向考录公务员试题(附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铍铜棒线材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福建省高考真题卷历史试题
- 物业公共维修管理课件
- 污水采样培训课件
- 江苏乡镇船舶管理办法
- 客户评级管理办法煤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