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内容内容分析方法验证的法规要求ICH、USP、ChP和EP中的方法验证分析方法验证的要求分析方法验证步骤分析方法验证成功的前提分析方法验证注意要点含量分析方法验证接受标准方法确认和方法传送第1页/共36页2分析方法验证的法规要求分析方法验证的法规要求 中国GMP(2010)、中国药典非常关注验证的过程, 分析方法验证不完善是常见的问题。 药品质量标准中分析方法必须验证 药物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必须进行验证。 ICH Q2(R1)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EU GMP Volume 4 Analy
2、tical method shall be validated, all testing operations described in the marketing authoris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approved method. FDA cGMP 21 CFR 211. Test method, which are used for assessing compliance of pharmaceutical articles with established specifications, must meet pro
3、per standards of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第2页/共36页3分析方法验证的法规要求分析方法验证的法规要求 中国GMP(2010)对分析方法验证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采用新的检验方法检验方法需变更的采用中国药典未收载的检验方法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对不需要进行验证的检验方法,企业应进行方法确认,以保证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2010版药典中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附录XIX A)只规定了项目和基本方法而没有合格标准, ICH 和USP 类似第3页/共36页4ICH、USP、CP和和EP中的方法验证中的方法验证 ICH Q2(
4、R1):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Text and Methodology - 2005/11ICH Q2A: Text on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 (Parent Guideline) - 1994/10ICH Q2B: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Methodology (Developed to complement the Parent guideline) - 1996/11 USP Validation of Compendial Proce
5、dures 中国药典附录XIX A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European Directorate for the Quality of Medicines & HealthCare PA/PH/OMCL (05) 47 DEF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2005/06第4页/共36页5分析方法验证的要求分析方法验证的要求 目的:目的:证明所用的分析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需验证的分析项目需验证的分析项目鉴别试验 杂质定量或限度检查,原料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制剂中其它成分(降解产物、防腐剂)的测定溶出度、释放度等功能检查中
6、的溶出量等的测试方法第5页/共36页6分析方法验证的要求分析方法验证的要求 验证内容: 准确度 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 范围 耐用性第6页/共36页7准确度准确度 Accuracy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用回收率%表示。测定回收率R (recovery)的具体方法可采用“回收试验法”和“加样回收试验法”。数据要求: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高、中、低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第7页/共36页8准确度准确度 Accuracy 回收试验 空白+已知量A的对照品测定, 测定值为M 加样回收试验 已准确测定药
7、物含量P的真实样品+已知量A的对照品(或标准品)测定,测定值为M%100AMR空白回收率%100APMR第8页/共36页9准确度准确度 Accuracy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样品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建立准确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制剂可用含己知量被测物的各组分混合物进行测定,即采用在空白辅料中加入原料药对照品的方法;如不能得到制剂的全部组分,可向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定,或与另一个已建立准确度的方法比较结果第9页/共36页10精密度精密度 Precision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用偏差(d
8、)、标准偏差(SD)、相对标准偏差(RSD)(变异系数,CV)表示偏差(d):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标准偏差SD:相对标准偏差RSD:xxdi1)(2nxxSDi%100 xSDRSD第10页/共36页11精密度精密度 Precision 重复性(repeatability):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在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 把被测物浓度当作100%,至少测6次进行评价 中间精密度(Intermediate Precision):同一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三人三机) 重现性(repro
9、ducibility):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数据要求:需报告SD,RSD和置信区间。第11页/共36页12专属性专属性 Specificity专属性指有其他成分(杂质、降解物、辅料等)可能存在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能反映该方法在有共存物时对供试物准确而专属的测定能力,是指该法用于复杂样品分析时是否受到相互干扰程度的度量通常是通过分析含有加了杂质、降解产物、有关化学物质或安慰剂成分的样品,将所获分析结果与未加前述成分之样品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两组测试结果之差即专属性第12页/共36页13专属性专属性 Specificity 鉴别反应-应能与可能共存的物质
10、或结构相似化合物区别,不含被分析的样品,以及结构相似或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均应呈负反应 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色谱法和其他方法,应附代表性图谱,亦说明专属性。图中应标明各组份的位置,色谱法中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杂质可获得的情况下,对于含量测定,试样中可加入杂质或辅料,考察测试结果是否受干扰;对于杂质测定,也可向试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杂质,考察杂质间是否得到分离;反之则需用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色谱峰纯度试验(二极管阵列,质谱)第13页/共36页14检测限检测限 Detection Limit, LOD检测限是指试样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含量。它是限度检验效能指标,无需定量测定
11、,只要指出高于或低于该规定浓度即可。 非仪器分析目视法: 用已知浓度的被测物,试验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信噪比法: 用于能显示基线噪音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是把已知低浓度试样测出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出的信号进行比较,算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一般以信噪比3 1或2 1时的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限 标准差法:测定背景10次以上,求出标准差b;将b乘以三倍;在工作曲线上求出3b相对应的浓度Xb;即为检出限;将求得的对应浓度值加上空白值(空白值为0则不加)即得检出限。第14页/共36页15定量限定量限 Quantitation Limit, LOQ定量限是指样品中被
12、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结果应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 非仪器分析目视法: 用已知浓度的被测物,试验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符合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的最低浓度或量 信噪比法:一般以信噪比(S/N)为10 1时相应的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进行确定,也可用仪器所测空白背景响应标准差(SD)的10倍为估计值,再经试验确定方法的实际测定下限第15页/共36页16线性线性 Linearity线性是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线性在分析方法的范围内进行评价。线性关系应以信号对被分析物的浓度或含量作图,根据图形是否呈线性进行评价,再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求得回归曲线的斜率(Sl
13、ope)来表示。必要时可对响应信号进行数学转换。数据要求:至少需要五个浓度考察线形,需提供相关系数、y截距(是检定的可能偏差)、回归斜率及方差等参数,应列出回归方程数和线性图第16页/共36页17范围范围 Range范围是指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的条件下,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范围应根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结果和要求确定。 原料药和制剂含量测定范围为80%-120%; 制剂含量均匀度范围为70%-130%; 杂质测定应为被测杂质报告值到限度的120%; 溶出度应为测定范围的20%,如规定了限度范围,应为下限的-20%至上限的+20%,例如缓释片1h70
14、%, 则验证范围定为0-90%。第17页/共36页18耐用性耐用性 Robustness耐用性又称粗放度,是指测定条件稍有变动时,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为常规检验提供依据。是衡量实验室和工作人员之间在正常情况下实验结果重现性的尺度; 如果方法易受到分析条件的影响,或要求苛刻,应注明。典型的变动包括: 分析溶液的稳定性用不同时间段的样品和标准品溶液与新制的标准品溶液的对比结果来分析溶液的稳定性 提取时间第18页/共36页19耐用性耐用性 Robustness液相色谱的典型变动:流动相PH(0.5)流动相组成(有机相5%)色谱柱(同一厂家的三个批号,或两个不同厂家(同固定相和填充物,尺寸)温度(
15、20-25C)和流速(10%)检测波长(5nm)气相色谱的典型变动:色谱柱(同一厂家的三个批号,或两个不同厂家(同固定相和填充物,尺寸)温度流速第19页/共36页20检验项目和验证内容总结检验项目和验证内容总结中国药典要求鉴别鉴别杂质定杂质定量测定量测定杂质限杂质限度测定度测定含量含量溶出度溶出度等等准确度准确度XOXOO精密度精密度-重复重复性性XOXOO精密度精密度-中间中间精密度精密度XOXOO专属性专属性OOOOO检测限检测限XXOXX定量限定量限XOXXX线性线性XOXOO范围范围XOXOO耐用性耐用性OOOOO中国药典第20页/共36页21检验项目和验证内容总结检验项目和验证内容总
16、结鉴别鉴别Cat IV杂质定杂质定量测定量测定Cat II杂质限杂质限度测定度测定Cat II含量含量Cat I溶出度溶出度等等Cat III准确度准确度XO*O*精密度精密度XOXOO专属性专属性OOOO*检测限检测限XXOX*定量限定量限XOXX*线性线性XOXO*范围范围XO*O*USP注:* 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验证第21页/共36页22分析方法验证步骤分析方法验证步骤预验证验证方案的制定验证目的、背景设备设施、试剂、对照品、样品信息待验证的方法、项目、可接受标准实施人员及培训参考文献验证的实施收集完整的验证过程记录和原始图谱数据和记录复核验证结果评估验证报告根据验证报告制订检验标准第22
17、页/共36页23分析方法验证成功的前提分析方法验证成功的前提1经过培训的验证实施人员2仪器已经验证确认、校准并在校准有效期内3可靠稳定的对照品(建议使用法定机构提供的)可靠稳定的实验试剂第23页/共36页24分析方法验证注意要点分析方法验证注意要点预验证预验证是指在正式验证前进行的试验,目的是收集证据,以初步证实该检验方法可以达到预期要求,同时确定各个项目的可接受标准。空白样空白样是指根据样品的特性、配方和工艺过程,制备除了不含被测物外其他组成与样品完全一致的模拟样品。取样效率取样效率仅用于清洁验证所用检验方法的验证,是指用棉签或特定溶剂从设备表面获取的被测物的量与设备表面被测物的实际含量接近
18、的程度,以回收率%表示。第24页/共36页25含量测定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含量测定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准确度准确度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精密度精密度1)重复性: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2)中间精密度: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专属性专属性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检测限检测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定量限定量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第25页/共36页26含量测定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含量测定方法验
19、证的可接受标准线性线性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耐用性耐用性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系统适应性系统适应性主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主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另外,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主峰的理论塔板数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第26页/共36页27分析方法确认分析方法确认方法确认是一种简化了的方法验证,目的是为了确认药典方法或其他已经验证的方法是否适用
20、于实际使用环境。各国药典和行业法规收载的检验方法从外部引入的已经验证的检验方法以往老产品的检验方法,原厂无力或无法进行方法传送方法确认一般应进行准确度、重复性、专属性测试。USP Verification of Compendial Procedures第27页/共36页28分析方法传送分析方法传送分析方法传送(转移)是指一方将已经验证的方法传送(转移)给另一方的过程。方法传送主要进行不同实验室在一定时限内对同一份样品的重现性测试的结果比对。第28页/共36页29微生物分析方法验证微生物分析方法验证微生物方法验证内容:l 无菌制剂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l 非无菌制剂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l 防腐剂效能试验方法验证l 消毒剂效力测试方法验证l 环境监测方法验证l 清洁验证时微生物检测方法有效性验证。第29页/共36页30微生物分析方法验证微生物分析方法验证验证目的:满足法规要求的基础上,保证检验结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管所业务大讲堂课件
- 水稻第三期课件
- 农副产品加工设备维护与保养方案
- 水痘相关知识
- 造型基础色彩构成设计83课件
- 2025版猎聘服务专项合作协议(初创企业)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物业管理服务协议书
- 2025版影视公司离婚协议与版权及收益分配合同
- 2025版宾馆房间租赁合同及商务会议服务协议
- 2025版金融科技公司法律风险评估顾问协议
- 信访驻京人员管理办法
- 窗口服务礼仪培训大纲
- 餐饮店品牌授权使用合同范本
- 学堂在线 走进医学 章节测试答案
- 蔬菜温室大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书
- 闵行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上海新教材沪教版)
- 八大特殊作业管理培训
- 费用报销合规培训
-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 Q-GDW11628-2016新能源消纳能力计算导则
- 十五五文物规划思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