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6例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6例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6例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6例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6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6例 摘 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5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自拟方随证加减,水煎内服,结合西药思密达加庆大霉素保留灌肠,15 d为1个疗程。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显效22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86 %。结论: 中药辨证论治能够调节机体整体免疫功能,改善肠黏膜血液循环,有效地缓解肠痉挛,西药能促进肠道病变部位炎症的消退,加速溃疡面愈合,两者结合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满意的疗效。关键词:中药内服;西药;保留灌肠;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主要限于大肠黏

2、膜与黏膜下层的直肠和结肠的炎性疾病。2000年5月2004年8月,笔者运用中药内服结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6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1864岁,平均42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平均3年。所有病历均符合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结肠镜检查: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 黏膜血管纹理粗糙、模糊、紊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 病变部明显处可见弥漫性糜烂或溃疡。 慢性病变可见

3、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假息肉及桥形黏膜等。排除菌痢、阿米巴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肠结核、Crohn病、放射性肠炎等。黏膜病理学检查。依据临床表现、结肠镜所见、中之一项和(或)黏膜活检或临床不典型而有典型结肠镜所见者即可诊断为本病。1.2 治疗方法内服中药基础方为:乌梅15 g、党参10 g、木香9 g、白芍10 g、败酱草12 g、肉豆蔻9 g、葛根12 g、当归10 g。辨证加减:初起湿热偏胜者加黄连10 g、白头翁10 g、槟榔10 g;久泻脾肾两虚者加制附子10 g、补骨脂10 g、荜拔10 g。上药水煎服,2次/d,每日1剂,连服15 d。灌肠用思密达2 g、庆大霉素8万U溶于100

4、 mL温水中,水温一般为38 左右,装入洁净的空盐水瓶中。灌肠前嘱患者排便,取侧卧位,以涂有石蜡油的14号导尿管徐徐插入肛门内1520 cm处,连接已插入瓶装药液并排出空气的一次性输液器,将药液以每分钟30滴的速度缓慢滴入。完毕后拔出导尿管,嘱患者抬高臀部10 cm,静卧,力争保留1 h 以上,以利于药物吸收。每晚睡前灌肠1次,15 d为1个疗程。注意事项:(1)药液温度要适宜,一般控制在38 左右,以减少刺激,有利于吸收。(2)选择肛管要细,插入时要深,压力要低,操作要轻柔,注意观察病人的耐受度,液量要少,一般一次在100 mL以内;(3)庆大霉素过敏、失水、第8对脑神经损害、重症肌无力及肾

5、功能损害等患者应慎用。2 疗效观察2.1 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均无改善。2.2 治疗结果显效22 例,占3929 %;有效30 例,占5357 %;无效 4例,占714 %。总有效率为9286 %。3 讨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部分患者有胃肠外表现,病情轻重不一,易反复发作。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主要认为与免疫机制异常以及遗传因素有关。与细菌、病毒或原虫的感染尚未发现有特异性联系,精神因素在本病发病中的地位虽然尚难肯定,

6、但在症状复发和恶化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病变部位在大肠,呈连续性非节段分布。多数在直肠与乙状结肠,可扩展至降结肠和横结肠,累及到全结肠者少见。其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消除炎症、愈合溃疡以及防止并发证的发生和预防复发。目前认可的治疗原则为整体治疗与肠道治疗、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相结合2。本病应列为传统医学的“泄泻”与“痢疾”范畴。传统医学认为主要是因感受毒邪,或饮食所伤,情志失调以及脏腑虚损导致脾失健运、肠胃失和而致湿热留恋,蕴结大肠为病,病变部位在肠道。疾病初起湿热积聚,气血阻滞,热毒蕴盛,泻之日久或反复发作则耗伤脾气,中阳不振,继则及肾,导致脾肾虚衰,虚实夹杂,故临床虚实夹杂

7、者多见。张景岳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指出脾胃为病机核心。其治疗早期宜运脾理肠、清热祛湿、调和气血,后期宜温补脾肾、涩肠固脱。方中重用乌梅为君,酸涩止泻,合白芍柔肝抑木;木香辛苦性温,合当归行气和血止痛,所谓“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败酱草苦寒,清化湿热,解毒祛瘀,为消炎排脓之要药;肉豆蔻性涩,温中涩肠;葛根健脾升清,除湿止泻;党参补中益气,气升则泻止,善理脾胃诸疾。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祛湿、调肠止泻之效。现代药理实验证实:败酱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并能修复溃疡,促进愈合;乌梅对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抗过敏和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3;葛根和白芍均能对肠管有明显的解痉作

8、用,白芍并有较强的镇痛、镇静作用;木香对肠道有兴奋或抑制作用,并能抑制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思密达对肠道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选择性的固定、抑制和极强的吸附能力,使其失去致病作用,并对肠道黏膜有覆盖保护作用,能加强消化道黏膜层的韧性,提高和恢复黏膜屏障的生理功能和防御能力;庆大霉素对各种革兰阴性细菌及革兰阳性细菌都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各种肠杆菌科细菌亦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运用思密达、庆大霉素灌肠可直接作用于病灶,起到消除炎症、促进溃疡愈合和止泻的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优势在于中药能够调节机体整体免疫功能,改善肠黏膜血液循环,有效地缓解肠痉挛;西药能促进肠道病变部位炎症的消退,加速溃疡面愈合,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陈灏珠. 内科学 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