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础的设计和计算_第1页
塔吊基础的设计和计算_第2页
塔吊基础的设计和计算_第3页
塔吊基础的设计和计算_第4页
塔吊基础的设计和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塔吊基础的设计与计算(刘宏林)一、塔吊基础的设计依据gb/t13752-1992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jgj/t187-2009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二、塔吊基础设计选型塔吊基础形式应根据工程地质、荷载大小与塔机稳定性要求、现场条件、技术经济指标,并结合塔吊厂商提供的塔机使用说明书要求确定。塔吊基础设计常用类型分为板式基础(矩形、方形)、十字形基础和桩基础、组合式基础。板式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平板形基础;十字形基础是由长度和截面相同的两条互相垂直等分且节点加

2、腋的混凝土条形基础组成的基础;板式基础、十字形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高,基坑较浅的工程。 板式基础 十字形基础应用工程有:建行灾备中心、光谷新世界等工程、武汉保利文化广场(利用底板)桩基础是由预制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混凝土灌注桩或钢管桩及上端连接的矩形板式或十字形梁式承台组成的基础;桩基础适用于在软弱土层,浅基础不能满足塔机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或因场地限制,塔吊布置于地下室范围内且不需在土方开挖之前投入使用的工程。桩基础应用工程有: 武汉万达广场(桩+承台)、武商摩尔城(桩+承台)组合式基础是由若干格构式钢柱或钢管柱与其下端连接的基桩以及上端连接的混凝土承台或型钢平台组成的基础;适

3、用于因场地限制,塔吊布置于地下室范围内且需在土方开挖之前投入使用的工程。应用工程有:天津117大厦(桩+钢格构柱+钢承台);福新惠誉(桩+钢格构柱+混凝土承台); 组合式基础 三、塔吊基础设计计算Ø 1、基础荷载取值基础荷载采用塔机制造商提供的塔机使用说明书的基础荷载,包括作用于基础顶的竖向荷载标准值(fk)、水平荷载标准值(fvk)、倾覆力矩(包括塔机自重、起重荷载、风荷载等引起的力矩)荷载标准值(mk)及扭矩荷载标准值(tk);基础荷载还包括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gk)。如:tc5613塔式起重机厂家给定的基础荷载如下表:mk(kn.m)fk(kn)fvk(kn)tk(k

4、n.m)工作状态1827.0619.030.3332.0非工作状态2395.5526.3620.0Ø 2、板式基础设计和计算设计构造要求:基础高度应满足塔机预埋件的抗拔要求,且不宜小于1000mm,不宜采用坡星或台阶形截面的基础。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垫层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10,厚度不小于100mm。板式基础在基础表层和底层配置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的钢筋,且上、下层主筋应用间距不大于500mm的竖向构造钢筋连接;架立筋的截面积不宜小于受力筋截面积的一半预埋于基础中的塔机基础节锚栓或预埋节,应符合塔机制造商提供的塔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构造要求,并应

5、有支盘式锚固措施。矩形基础的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宜大于2,宜采用方形基础。板式基础一般根据地勘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从塔机制造商提供的塔机使用说明书中的基础中选取。如:tc5613塔式起重机厂家给定的基础图如下:设计计算1)抗倾覆验算2)地基承载力验算求基础底面平均压应力求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应力值当偏心距e>b/6时:其中,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当偏心距e<b/6时: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压力应同时符合: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6、16; 3)基础计算求基底静反力基底净反力采用基底平均压力设计值p:、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计算的基底边 缘最大压力值、塔机立柱边的基底压力值。求弯矩设计值其中a为塔吊标准节边长基础受弯计算按单筋矩形截面进行受弯配筋计算,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单筋矩形截面的计算简图单筋矩形截面受压区混凝土的等效应力图求截面抵抗矩系数求相对受压区高度取0.55(c50 hrb330)0.518(c50 hrb400)求内力臂系数=求配筋求最小配筋,且底部钢筋取配筋最大值,上部钢筋不小于底部钢筋的一半,一般对称布置。基础受剪计算当h0小于800mm时取h0=800mm当h02000mm时取h0=2000mmØ 3

7、、十字形基础计算1)设计构造要求:十字形基础主筋应按梁式配筋,主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且间距不应大于200mm,侧向构造纵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且间距不应大于200mm。架立筋的截面积不宜小于受力筋截面积的一半。十字形基础的节点处应采用加腋构造。2)基础计算倾覆力矩设计值(m)和水平荷载设计值(fv)应按其中任一条形基础纵向作用计算,竖向荷载设计值(f)应由全部基础承受。其他参考板式基础。Ø 5、桩基础计算1)桩端持力层的选择桩端持力层宜选择中低压缩性的黏性土、中密或密实的砂土或粉土等承载力较高的土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

8、,对于砂土不宜小于1.5d,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硬持力土层厚度不宜小于3d,并应验算下卧层的承载力。2)桩基计算桩基计算应包括桩顶作用效应计算、桩基竖向抗压及抗拔承载力计算、桩身承载力计算、桩承台计算等,可不计算桩基的沉降变形。(1)桩顶作用效应计算桩顶作用效应,应取沿矩形或方形承台对角线方向的倾覆力矩和水平荷载及竖向荷载进行计算。当采用十字形承台时,倾覆力矩和水平荷载的作用应取其中任一条形承台按其纵向作用进行计算,竖向荷载应按全部桩基承受进行计算。基桩的桩顶作用效应计算公式: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式中: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的平均竖

9、向力;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角桩的最大竖向力;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角桩的最小竖向力;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桩基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标准值,对稳定的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除水的浮力;桩基中的桩数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沿矩形或方形承台的对角线方向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力矩;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塔机作用于承台顶面的水平力;承台的高度;矩形承台对角线两端基桩的轴线距离;(2)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桩基竖向承载力应符合: 式中单桩竖向恒载力特征值;、桩端端阻力、桩侧阻力特征值,由当地静载荷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算得;桩底端横截面面积;桩身周边长度;第i层岩土的厚度。(3)

10、 桩的抗拔承载力桩的抗拔承载力应符合: 式中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基桩拔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抗拔系数,当无试验资料且桩的入土深度不小于6.0m时,可根据土质和桩的入土深度,取=0.50.8(砂性土,桩入土较浅时取低值;黏性土和粉土,桩入土较深时取高值); 桩身的重力标准值,水下部分按浮重度计。(4)桩身承载力计算: 轴心受压桩桩身承载力应符合:式中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基桩成桩工艺系数,混凝土预制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取0.85;干作业非挤土灌注桩取0.90;泥浆护壁和套管护壁非挤土灌注桩和挤土灌注桩取0.700.80;软土地区挤土灌注桩取0.60;混凝土轴心抗压

11、强度设计值;按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值,桩身混凝土等级为c30;桩身横截面积;纵向主筋抗压强度设计值;纵向主筋截面面积;轴心抗拔桩桩身承载力应符合:式中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拉力设计值;、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5)承台计算: 承台弯矩计算公式:其中,分别为绕x轴、y轴方向计算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kn·m);,分别为垂直y轴、x轴方向自桩轴线到相应计算截面的距离;扣除承台及格构柱自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第i桩桩顶竖向反力设计值(kn)当板式承台基础下沿对角线布置4-5根基桩时,宜在桩顶布置暗梁。1-1截面计算简图 集中荷载

12、作用点尺寸按塔机立柱的实际间距确定塔机对角线上两立柱对基础的集中荷载设计值:塔机倾覆力矩沿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作用时,相应对角线上两立柱对基础的集中荷载设计值;f塔机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的竖向荷载;m塔机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在基础顶的倾覆力矩;l1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上两立柱轴线间的距离。承台受角桩冲切计算: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力的角桩桩顶的竖向力设计值;、角桩冲切系数;、角桩内边缘至承台外边缘的水平距离;、从承台底角桩顶内边缘引45°冲切线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当塔机塔身柱边位于该45°线以内时,则取由塔机塔身柱边与桩内边缘连

13、线为冲切椎体的锥线;承台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800mm时,取1.0,;h200mm时,取0.9;其间按先行内插法取值;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承台外边缘的有效高度;、角桩冲垮比,其只应满足0.251.0,Ø 6、组合式基础计算(1)设计构造组合式基础可由混凝土承台或型钢承台、格构式钢柱或钢管柱及灌注桩或钢管桩等组成。混凝土承台及基桩见桩基础设计计算部分。(2)型钢承台设计和计算型钢平台的设计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由厚钢板和型钢主次梁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成,型钢主梁应连接于格构式钢柱,宜采用焊接连接。采用型钢承台时,桩的布置宜与塔机标准节尺寸一致。钢

14、承台须计算承台抗弯、抗剪和整体稳定性以及连接。抗弯强度计算抗剪强度计算整体稳定性的计算连接计算对接焊缝计算直角焊缝计算(3)格构式钢柱设计计算格构式钢柱的布置应与下端的基桩轴线重合且宜采用焊接四肢组合式对称构件,界面轮廓尺寸不宜小于400×400mm,分肢宜采用等边角钢。格构式钢柱深入承台的长度不宜低于承台厚度的中心。下端深入灌注桩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2.0m,且应与基桩的纵筋焊接。格构式钢柱按轴心受压构件设计和计算,须计算格构式钢柱受压整体稳定性、分肢长细比和缀件弯矩、剪力。受压整体稳定性计算求构件换算长细比缀板时 缀条时 求格构式钢柱换算长细比格构式钢柱绕两主轴x、y的换算长细比中

15、大值;轴心受压构件允许长细比,取150。求受压整体稳定性格构式钢柱分肢的长细比验算格构式钢柱分肢的长细比要求:当缀件为缀板时,且 当缀件为缀条时,格构式钢柱分肢对最小刚度轴的长细比缀件计算缀件剪力计算式中:a格构式钢柱四肢的毛截面面积之和,a=4a;f钢材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y钢材的强度标准值(屈服强度)缀板弯矩、剪力计算缀板应按受弯构件设计,弯矩和剪力分别为:斜缀条受压计算斜缀条应按轴心受压构件设计,轴向压力值为:m0单个缀板承受的弯矩;v0单个缀板承受的剪力;n0单个斜缀条承受的轴向压力;b1分肢型钢形心轴之间的距离;格构式钢柱的一个节间长度;斜缀条和水平面的夹角。四、塔吊基础设计和

16、计算常见问题1、基础设计常见问题1)持力层选择不妥,忽视地基变形和稳定性天然地基持力层宜选择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30kpa,黏性土状态不低于可塑(液性指数il不大于0.75)、砂土的密实度不低于稍密的土层,否则要进行天然地基的变形验算。塔机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或基础底距离坡顶小于2m,或距破底大于1.0m时应进行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桩端持力层宜选择中低压缩性的黏性土、中密或密实的砂土或粉土等承载力较高的土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对于砂土不宜小于1.5d,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硬持力土层厚度不宜小于3d,并应验算下卧层的承载力。2

17、)基础布置不合理,未避开承台和地梁塔吊基础设计时,应绘制基础剖面图,表现塔吊基础与地下室底板、承台,塔吊标准节和主体结构在平面和立面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尽量避开承台、梁以及电梯井的位置,同时考虑基础和标准节拆除的方便。3)板式基础设计不经济,未按地耐力进行选择板式基础设计时过于保守,习惯按最低地耐力选择基础,非常不经济。以tc5613塔式起重机厂家给定的基础图为例,当地耐力大于210kpa时,可选截面5000*5000*1350,混凝土33.75m3,钢筋81t,若按地耐力120kpa选择,截面6000*6000*1350,混凝土48.6m3,钢筋116t,则混凝土多用44%,钢筋多用43%。板

18、式基础在征得工程设计单位同意时,可利用地下室底板作为塔机基础。4)承台设计不经济,截面选择太大承台设计时习惯采用塔机厂家提供的板式基础,截面太大,非常不经济。根据试算,tc7030及以下当支腿长度为800mm时选用1000mm厚承台均能满足要求,而按板式基础,如选择厚1700mm厚承台,则钢筋混凝土多用70%。另外承台的长宽,满足承台的相关构造要求即可,尽量减少承台的截面尺寸。承台设计时应考虑预埋支腿的高度,如采用tc153、cj140等平头塔吊时,预埋支腿长度达1800mm,承台厚1500mm。承台在征得工程设计单位同意时,可利用地下室底板作为塔机承台。5)桩基设计不经济,桩径、桩长取值过大桩基设计习惯采用工程桩设计,非常不经济。工程桩设计应根据计算来设计和优化确定相关参数。桩基钢筋主要满足抗拔的需要。6)钢格构柱设计不合理,分肢稳定和构造不符合要求钢格构柱习惯按支撑格构柱设计,计算时未验算分肢的长细比或稳定性,缀件设计不满足构造要求,如:缀板高度:缀板厚度:且mm;缀板间距:,且满足分肢长细比的计算要求格构柱上端伸入承台处可焊接竖向锚固钢筋,钢柱每分肢不少于125,锚固长度不小于35d,格构式钢柱与承台底相接处焊接水平角钢抗冲切,下端伸入灌注桩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2m,且与基桩的纵筋焊接。格构式钢柱外侧四周宜随土方开挖及时设置型钢支撑,将各格构钢柱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